寒笳集法语 悟道法师主讲 (第5集 视频/文字) 2016年10月21日

admin 寒笳集法语评论阅读模式
摘要傥恃己修。见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读诵大乘。慢无闻者。自解义。慢愚鲁者。自观心。慢口说者。人我山高。胜负情重。毕生勤苦。止成修罗法界。去菩萨道远矣。

 

【超生脱死法门。不可以聪明凑泊。不可以意气承当。不可以情见夹杂。不可以粗疏领会。先须专求己过。无责人非。见贤思齐。见恶内省。法法消归自心。时时警策自心。将定盘星认得清楚明白。然后看经可。坐禅可。营福可。】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一段祖师给我们开示,『超生脱死法门』。佛法,大乘小乘、显宗密教,主要就是教我们怎么样「超生脱死」,超是超越,脱是解脱。超越六道解脱生死轮回这些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这样的,不管你修哪个法门,这里是讲一个大原则,不管你修哪个法门原则原理是一样。『不可以聪明凑泊』,不是说你头脑很聪明这样就能超脱生死,不是这样来修学法门就可以超脱。『不可以意气承当』,也不是讲大话意气用事这样就能承当的。『不可以情见夹杂』,这个当中你要超脱生死不能夹杂情执,情执的见解不可以夹杂,情执放不下对超脱生死都有障碍。『不可以粗疏领会』,「粗疏」就是粗心大意、疏忽,去领会所修学的法门。每一个法门都一样,我们修学净土也不例外,也不能粗疏领会,因此我们净老和尚现在讲《大经科注》是愈来愈深入、愈来愈明白,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深入的讲解,让我们去领会《无量寿经》的精义。所以不可以粗疏领会,粗疏领会可能我们一知半解,还是达不到超脱生死的条件,这个也要明了。所以听经闻法还是要用心去听。

 

下面给我们讲,『先须专求己过,无责人非』。我们真正要修行,不管修什么法门,必须先专求自己的过失,这个是最重要的。不要自己的过失都没看到,一天到晚就责备别人的不是,别人错的看得很清楚,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那我们这一生修学也就不能成就。要怎么样的态度来学习?『见贤思齐』,看到别人的好处,「思」就是想,跟他看齐,跟他学习。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再不好的人,他也有一、二样是他的长处,我们去学他的长处,他不好的你不要学。所以『见恶内省』,他错误的、不对的这些行为,我们看到不要去责备他,第一个先回头观察自己的内心,反省反省,我有没有跟他犯同样的毛病,他的毛病我有没有?如果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他有错误的行为,他有不好的,我们看到了,反省自己,自己也有,这个时候我们要赶快改过来,也要感恩他提醒我们,他示现表演给我们看,提醒我们改过。所以跟任何人,如果我们这样来修学,那跟谁对我们都是有帮助,都有好处。如果一天到晚专看别人的不是,自己的错误都完全不知道,这样我们这一生修学必定空过,不能成就。

 

所以,『法法消归自心』,善法、恶法都要「消归自心」,善则效法,恶则避免。『时时警策自心』,时时刻刻警策自己内心,要这么修,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将定盘星认得清楚明白』,「定盘星」就是像罗盘,定位的,现在就是叫定位,定盘星就是定位,你的位置确定,定好了,方向目标没错,认得清楚明白。『然后看经可』,你可以看经,看经可以,坐禅也可以,看经你可以大开圆解,坐禅你可以大彻大悟,『营福』就是修福,在佛门修福也可以,也可以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以上给我们讲修学重要的态度原则。我们再看下面:

 

【如眼目未明。存心未笃。则看经必堕口耳活计。坐禅必堕暗证深坑。营福必成魔家伴侣。纵福慧双修。教观并进。而我心未忘。能所日炽。其为修罗眷属无疑。所宜慎思而密察也。】

 

这一段就是给我们开示,如果不是像上面祖师开示的这样来学习,『如眼目未明,存心未笃』,「眼目未明」就是邪法、正法你还不明白,自己还认识不清楚,甚至往往把邪看作正、正看作邪;「存心未笃」,笃就是纯一之行,心不纯一,心有夹杂,夹杂一些错误知见在里面。如果是眼目未明,存心未笃,看经会怎么样?『则看经必堕口耳活计』,看经必定堕落到口耳活计,就是会讲给人家听,为的是什么?还是为了生活,为了眼前的现实生活,以这个为主要的,做为一个生计,这是我们一般讲口头禅。『坐禅必堕暗证深坑』,看是在那里禅坐,有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暗证」就是黑暗、不明白,坐禅坐了几十年没有开悟,堕在暗证深坑里面,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心态不对,眼目未明,存心未笃,看经必堕口耳活计,坐禅必堕暗证深坑,自己没有真正明白,以为自己证得,这个就错了。『营福必成魔家伴侣』,「营福」就是在道场修福,建道场建得很大,度了很多徒众,信众很多,修到最后是怎么样?变成魔家伴侣,变成魔的伴侣堕到魔道去了,这个都是心态不对。

 

『纵福慧双修,教观并进』,纵然福也修、慧也修,教理也讲得头头是道,也修止观,「教观并进」。『而我心未忘,能所日炽』,但是怎么样?这个「我」没放下,为了我这个心没有忘记,这个叫我心未忘。《金刚经》讲的,还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从我相出来的,有我就有人,有人就有众生、就有寿者。我没有放下,「我心未忘,能所日炽」,能所是什么?对立,能跟所对立,跟人对立,跟众生对立,跟一切万物对立,跟自己也对立。为什么有对立?因为有我,我心未忘。如果我心没有放下,纵然福慧双修,教观并进,能所一天比一天炽盛,对立一天比一天严重,修到最后变成什么?不是成佛,『其为修罗眷属无疑』,修到阿修罗去了,将来成为阿修罗,就到阿修罗道去做阿修罗的眷属了。所以祖师大慈大悲,劝我们学佛的人,『所宜慎思而密察也』,要很谨慎去思惟,很细密的去观察,我们的心态是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将来修得很好变阿修罗,修得不好堕三恶道去了,这个不能不知道。我们接着再看下面这一段:

 

【履三宝地。具出世仪。皆多劫善种。况闻正法乎。】

 

我们先看这一段。『履』,履就是我们两只脚穿的鞋子,履是踩,就好像我们脚踩在地上,这是形容比喻。「履三宝地」,三宝是佛法僧三宝,我们进入三宝地,就是入了佛门,进入佛门住在寺院道场,这是三宝的地方。『具出世仪』,「出世仪」就是出家的形象、仪容,仪就是外表,外表的形相是出世间的形象,出家人的形象就是出世仪,出世就是表出离生死,这是表法的。能够进入三宝地,又能出家现出家相,那也不是偶然的,『皆多劫善种』,要多生多劫在佛门(在三宝)里面种善根,这样才有因缘到佛门来出家。所以出家也是不容易的事情,现个出家相也不简单,这个都是多生多劫种的善根,才能到佛门来具出世仪。『况闻正法乎』,何况又能闻到正法!这是就像《无量寿经》讲的,过去无量劫当中已经供养无量诸佛才能闻正法,不然正法的名字听都听不到。这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我们过去种的善根。下面举出一个公案:

 

【宁国一老者。种福五十余年。求来世作烧火僧不可得。】

 

『宁国』是一个地名,「宁国」是在中国的安徽省东南部,水阳江的上游,现在是宣城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邻近浙江省,现在人口有三十八万多人。现在叫宁国市,它的市树是红豆杉,市花是江南的牡丹。在安徽省,它不是一个国家,宁国它是一个市,在现在中国安徽省。以前在这个地方有一个老人,『种福五十余年』,「种福」就是修福,做好事。做好事他的愿是什么?就发愿来生来世出家,出家做什么?做个『烧火僧』,就是在厨房烧火的。种了五十余年的福,来生求做一个烧火僧,还得不到,『不可得』。这是给我们说明,这一生能够出家现出家相,过去世种的善根比这个老人种福五十余年,那要多出很多很多倍,才能有这个因缘来出家。所以这个也是勉励我们,这一生能出家不容易,过去世多生种的善根。下面这段讲:

 

【而听经白鸽。转身为戒环禅师。闻法功德超胜如此。】

 

这一段给我们讲听经闻法的功德利益。听经闻法,『白鸽』,鸽子是畜生道,牠听人家讲经,听法师讲经,牠转身就成为戒环禅师。戒环禅师是宋代一个很有名的禅师,有《法华经》的注解、《华严经》的注解,他前生是一只白鸽,转身就成为禅师了。可见得,『闻法功德超胜如此』,超是超越,殊胜,比那个老人种福做善事五十几年要求做个烧火僧都得不到更殊胜,这个鸽子牠听经闻法,不但能出家还成为有名的禅师,这是给我们讲听经闻法的功德利益。下面讲:

 

【人生几何。少壮忽老。老忽乌有。且盛年夭横者无数。一息才断。孤魂无侣。生平恶业。无不随身。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息心达本源。乃号为沙门。不然。堂堂僧相。多劫勤修而得之。一旦藐视而失之。能无憬哉。】

 

『憬』是醒悟的样子。这一段给我们讲人命无常,劝我们要提高警觉。『人生几何,少壮忽老,老忽乌有』。我自己现在就感受很深刻,少年的时候,我出家是三十四岁,算是壮年出家的,出家到今年三十二年,六十几岁,老了。再看看三、四十岁,四十几岁讲经的录像带,现在再看看,已经老了。老了就怎么?死就很接近了。「少壮忽老,老忽乌有」,人命无常。『且盛年夭横者无数』,不但老会死,年轻也会死,「盛年」就是很年轻。现在看看,年轻,二三十岁、三四十岁、四五十岁,死的也不少。「夭」,夭折;「横」就是遇到意外灾难的,「无数」,很多。我们到殡仪馆去看,年轻死的也不少,俗话讲,「黄泉路上无老少」。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月14日11:50: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88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