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忠信:凝聚中华正能量(第八讲)蔡礼旭老师

 

“登斯楼也”,在这样的风景之下,登上岳阳楼。“则有心旷神怡”,心胸开阔,精神非常愉悦。“宠辱偕忘”,受到皇帝宠幸,或者受到侮辱,都放下,都不去想它。“ 宠辱偕忘”也是提醒我们,随时随地心上都要清清净净,不要有一大堆的挂碍,甚至于一些怨气统统放下,好日子就到了。大家自己回去对着镜子练习练习,试着把所有东西都放下,等你感觉都放下了,然后笑一个,看看气色是不是都不一样了。所以说实在话,人往往是自讨苦吃,没事拿那么多情绪来折磨自己干什么!人常常情绪起起伏伏,那都是不孝!情绪大不就伤身吗?伤身不就不孝吗?我们自己常常情绪很不好,父母都很担心,“我最不放心的就是我那孩子,脾气特别大,很多事都看不开。”所以一个人执着了,身边的人都累,何苦呢!赶紧把得失放下,把执着放下,自己有好日子,别人也都有好日子,尤其是最近的人。

 

大家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讲得这么顺?我很有体会。我考大学的时候,紧张得全家人都不安,得失心太重了。得失一放下,整个家庭气氛都不一样。当然这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得失心非常澹。我考大学没考好,在房间里流眼泪。结果我爸上来一看,“我还以为什么事,考不好,明年再考就好了,别哭了,别哭了。”我爸觉得没什么,我就哭不出来了,好像我继续哭就大惊小怪了。我当时真愚痴!考不好就是实力不够,有什么好哭的?所以你看人不明理,每天都虚掷光阴,统统在没有意义的情绪里面。

 

“把酒临风”,端着酒,迎着风,跟好朋友干一杯。古人饮酒助兴,但是酒都喝得很有修养,不是那种咕噜咕噜喝的。现在的人哪叫饮酒?那叫灌酒。以前的酒杯,杯子上面有两条杠,为什么这么设计?就是你喝太大口,就会戳到你的眼睛;你喝太多了,眼睛都瞎掉,提醒我们要适度。有时候好朋友几年不见了,端个酒杯,好像特别能表达那种心情、那种敬意,但是都是有节度的。所以我们的文化其实很有意境、很美的,可以让人情绪、情怀得到很好的纾解。“其喜洋洋者矣!”这种感受有无限的喜悦,无限的舒适。

 

接着范公讲道:“嗟夫!”就是感叹,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曾经去探求古代仁慈的人的胸怀、心境。“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与这两种人的心境不同。“何哉?”那是什么心情?什么心境?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不会因为外在的环境跟个人的遭遇而患得患失。一般人得了高兴,失了就痛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是宗庙、朝堂,其实就是指朝廷,朝廷是中央政府,这是高位。他们有那样的机遇,则忧国忧民,制定一些有利于全国人民的政策、爱护人民的措施。“处江湖之远”,“处”就是被贬官,黜退了。“江湖”就是指不在朝廷当官,当地方官,离皇帝、离京城比较远。“则忧其君。”会担心国君,担心朝政是否妥当。“是进亦忧,退亦忧”,有机会在朝廷当官,尽心尽力为人民付出;被贬官,黜退在他乡,也担忧着国家、国君。“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什么时候他们会感到快乐、欢喜?“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样的仁人,胸怀天下,他会先为人民去着想、去谋划,所以都是忧民之忧,想在前头。我们看周公制礼作乐,投注了多少心血?历史中说,周公“一饭三吐哺”,就是吃一顿饭,把饭吐出来三次。为什么?有贤德的人来访了,他赶紧去接见。“一沐三握发”,洗一次头发,刚好又有贤能的人来了,他为国之心很悲切,头还没洗好就赶紧出来接见。这都是忧国忧民。

 

而事实上,这些仁人的智慧能不能让老百姓受益,还得看老百姓的福报。所以有时候人世间很多事情强求不得,福报不够,还没办法享这个福。范仲淹假如继续做十年的宰相,那人民就真的享福了,结果缘不具足。宋朝福报还是不够大。你看南宋的时候有岳飞,金兵怕岳飞,不敢跟他打仗,眼看着整个国土就要收复了,十二道金牌把精忠报国的岳飞召回赐死了。遗不遗憾?人世间还是有太多不圆满,所以得懂得放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只要我们都对得起良心,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善心对人,这一生福报很快就现前,子孙也会有厚福。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3月23日20:35:2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5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