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杂志》第451期 本期专栏:怎样如法放生护生 2016年8月1日

admin 佛陀教育杂志评论1阅读模式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76)

 

8.实相,佛之法身也。而为此经所明者。故‘如佛塔庙’。塔庙必供佛像,必有经法,必有僧众。故一言“塔庙”,即是住持三宝所聚之处。

 

9.说经之人,代佛宣扬,便同真佛在此。说此大法,绍隆佛种,便是住持三宝。故曰‘如佛塔庙,皆应供养’。

 

‘说经之人,代佛宣扬,便同真佛在此。说此大法,绍隆佛种,便是住持三宝。故曰“如佛塔庙,皆应供养”’诸佛如来、菩萨、声闻,无不弘法度生,此乃菩萨的唯一大事。弘法利生的范围无限深广,大乘经,特别是《华严》,为我们具体的呈现出。在各种不同方式中,言辞演说最为方便。除言辞演说之外,其他的方法也非常多,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能明白。因此,无论出家弟子,或者在家弟子,发心为大众讲经说法,都是属于“代佛宣扬”。

 

有些同修认为讲经说法是出家法师的事,不是在家居士的事,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在家居士一样讲经说法。既然上讲台,就是代佛宣扬,就应当接受大众的礼敬,方是正知正见。

 

世尊当年在世,维摩居士也常讲经说法。佛的出家弟子,舍利弗、目犍连也经常听维摩长者说法,是世尊许可的。出家人听在家人讲经说法,也要按一般规矩,如尊敬佛陀一样,顶礼三拜、右绕三匝,毫无轻慢之心。没有我出家,你是居士,这样的分别执着。示现在家与出家讲经说法完全平等,此正是世尊在本经为我们说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来弟子作榜样给我们看。

 

唐朝玄奘大师,是中国出家人到印度留学,最有成就的一位大德。他在印度亲近两位老师,戒行论师是出家人,慎寂居士是在家人,一僧一俗,玄奘都行弟子礼,从来没有分别我是出家人,你是在家人。出家人不拜在家人,就分别执着,世法就有高下,就不平等。此事,尤其到晚近,分别执着很大。

 

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居士在南京办佛学院,名“支那内学院”。时间虽然不长,可是影响力很大。他写了一本小册子《支那内学院院讯》,就把此事说得很清楚,说明佛法是师道,一定要尊师重道。尊师是为了重道,因为重道才尊师。

 

师,有在家、有出家的,老师第一大。虽然我们是出家,如果在家居士是我们的老师,直接传道给我们,他就是我们的和尚。“和尚”是直接传法给我的人,直接教导我的人,此人就是我的和尚。和尚不论在家、出家。佛门里,只要是弘法利生的,都称之为“法师”,不一定在家、出家。但是现在世俗习惯皆称出家人为法师,很少称在家人。法师、和尚,在家、出家都可以称呼。你是个在家居士,教了几位学生,那几位学生就称你“和尚”。如果你是在家居士,还教几位出家人,那几位出家弟子也称你“和尚”。然而现在习惯上不用,在家的都称老师,不称和尚,其实他的身分确实是和尚。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决定是出家身分,在家人不能称。和尚、法师则未必是出家身分。此是师道,受到人天恭敬,天是指忉利天人。说经的人得到诸佛的护念,龙天善神的拥护,诸天鬼神的恭敬。

 

“便同真佛在此”。代佛说法的,则是佛的代言人。“说此大法,绍隆佛种”。佛法浩如烟海,《金刚般若》则是大乘佛法的总纲,所以称作“大法”。比其他一切经典格外的殊胜,格外的受到尊重,它的效果是“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由此可知,此经的重要性。因此,说法人、说法的处所,便是住持三宝,与出家人住的道场没有两样。

 

前面说的是讲经的人与处所。说一句、二句、三句、四句,纵然时间再短,都受到天龙鬼神的恭敬供养。“如佛塔庙”。“如”,像我们在马路上碰到一个人,与他讲几句佛法,那个地方就如佛塔庙,天龙鬼神就恭敬供养。我们凡夫不知道,没有恭敬心,因此得法益少。印光大师常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天龙鬼神的感触比我们灵敏,烦恼比我们轻,智慧比我们多,所以他们知道礼敬,知道供养。

 

10.虽说说经处,意实在人。然而尊重说经人若此。倘说经人,非法说法,法说非法,妄谈般若,误法误人。其罪业之大,亦不可言喻。此又说经者所当知,应兢兢自审,不可少忽者也。

 

‘虽说说经处’。此段经文是讲说经的处所,可是意在言外。‘意实在人’。我们要能体会世尊说法的善巧,意思是在说法的人。何以不说人而说处所?处所都这么恭敬,何况其人!用处所显示诸天鬼神对于说法人的恭敬,不用此法显不出说法的善巧。

 

‘然而尊重说经人若此’。尊重说经的人到这种程度,由此可知,说经人之尊贵,世间任何事都不能与他相比。下文反过来说,‘倘说经人,非法说法,法说非法,妄谈般若,误法误人。其罪业之大,亦不可言喻’。江味农居士在讲义中提出警告。这是真的,古德有所谓“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经不能说错,要负责任,要背因果的。每一位同修都要注意,虽然没有发心出来讲经说法,平常谈话中,亲戚朋友谈论佛法,要是说错,也要背因果。不能说自己没有上台讲经,没有关系。不一定要上台,任何地方只要谈到佛法,决不能把佛法讲错,这很重要。

 

要用真诚、恭敬的态度,知道多少说多少,不知道的可以不必说。儒家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家问我们佛法,我们知道的,就答复他;不知道的,或者不太清楚的,要老实说,“你的问题,我自己也不清楚”。决不可好面子,强不知以为知,后果不堪设想!果报太可怕,这是必须注意的。

 

在一切法里,有两句是纯真无妄,决定不错,能常挂在口边,有无量功德。一句是“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都这样称赞,你决定不会说错。碰到人,一句“阿弥陀佛”即是无量功德。第二句“看破放下”,决定不会错,不会误人。这两句常常挂在口上,功德不可思议。常常能挂在嘴上,则说明心上真有,虽然现在做不到,但是心里有。常挂在嘴上,不知不觉,慢慢的就做到了,甚至自己尚不觉得。这是希有的功德!看破放下,身心自在;一心念佛,决定往生。生到西方世界就不退成佛,是故功德利益无量无边。

 

我们发心讲经是第一功德,可是要如法。不要认为这是好事,功德很大,我也发心去讲,结果把经讲错了,不但没有功德,反而堕落。一定要如法。倓虚法师的《念佛论》末后,老法师举了几个念佛往生的例子,其中出家的是哈尔滨极乐寺的修无师,一位郑锡宾居士,和青岛湛山寺的女信徒。

 

郑居士学会讲《弥陀经》,只学会讲这一部,他很热心到处讲《弥陀经》,劝人念佛。那个时代,都在乡村偏僻的地方讲,到处去讲经劝人念佛。在我们想像中,听众也不过十个八个。这个村庄讲完了,再到那个村庄,一年到头四处去讲经。我们在传记里看到,一次,他讲完《弥陀经》之后,就对老朋友说,“我要走了,你们替我租个房子。”朋友听了就很奇怪,“你要走了,何必租房子?”他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而是到极乐世界去,怕死在别人家里不方便。”朋友听了说,“你有此把握,我不在乎,到我家去!”其他人也说,“到我家去!”家家欢迎。人家真有本事,从归依到往生,只有六年,预知时至,没有生病,坐着往生的。是故,大家发心讲经是好事。

 

我们要老老实实地学,老老实实地讲,守住一个原则,“但求无过,不求有功”。不要想,我要讲得怎么好。凡是求好心切必出毛病;不求好,只求没有过失,只求没讲错。讲得不好,无妨,没讲错即是好,我们用这种态度来学、来讲,就不会有过失。特别是般若不好讲,如果讲得不好,人家听了之后堕到空边。以为什么都没有,变成恶取空。是故般若是很难讲的经。

 

末后,江居士教诫我们,‘此又说经者所当知,应兢兢自审,不可少忽者也’。应当战战兢兢,小心谨慎,不可以疏忽。一定要认真、努力,初学讲时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要认真修持。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23日10:01: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44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