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笳集法语 悟道法师主讲 (第2集 视频/文字) 2016年10月19日

admin 寒笳集法语评论阅读模式
摘要一大小经律论虽字字明珠。言言见谛。然各就习气所重对治所宜。或随时弊不同。救拯有异。不妨摘出要语。期自利利他。如雪山无非药。采者期于对病。宝山无非宝。取之先择摩尼。只此成录。足验手眼...

 

【至应期禁足闭关等。皆百年活计。人世公案。本分事千万重矣。】

 

『至应期禁足闭关等』,这些形式上的修行,不是为了菩提大道,为了什么?『皆百年活计』。「百年」就是人生百年,为了生活,为了生活来计画,也就是说出家是把它当作一个谋生的职业。做这些事情干什么?是为了生活,百年活计就是为了生活,为了生活在计画的。『人世公案』,世间事,『本分事千万重矣』,世间事种种的都放不下。实在讲我们现在出家人也都是这个情况,身是出家了,心没出家,还是放不下,跟世俗人也没什么两样。只是换个衣服,在形相上不一样,但是心理上也是把出家当作一个谋生职业,所以这些世间事也是跟世俗人差不多。

 

【彼于微妙佛道。仅从经本上依稀闻解。未尝亲知灼见。终属半信半疑。】

 

『彼于微妙佛道』,「彼」就是指我们出家不是为菩提大道,对于微妙佛道,『仅从经本上依稀闻解』,「闻」就是听经闻法,有一点理解,就是听说有这么一桩事情。像我们听经、听讲,好像知道了,但是怎么样?『未尝亲知灼见』,实在讲是似懂非懂,好像听明白了,实际上没明白,没有亲知灼见,自己没有入这个境界。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听经闻法,『终属半信半疑』,总是信了,但是还是有疑惑,信得不真。所以大多数半信半疑,对于经教里面讲的不能全信,不能完全接受,这个情况是很普遍的。

 

【于眼前活计。未尝谛观三界空苦无常。终觉放他不下。】

 

对于经教里面讲的半信半疑,『于眼前活计』,对我们现实生活这些计画,对我们现实生活怎么样?『未尝谛观』,「未尝」就是从来没有,「谛」是审谛,仔细去观察,三界是苦空无常。不能谛观三界的空苦无常无我,『终觉放他不下』,为什么放不下?因为没看破,没有把这个世间的真相看清楚、认识清楚。所以这个世间的一切,「眼前活计」,眼前的现实生活,这个一切总是放不下,「放他不下」,就放不下。

 

【虽学成语陵驾佛祖。实一时高兴。或初生牛犊不畏虎。或童竖戏剧自称天王。未尝以佛祖自期也。】

 

这一段就是讲听经,听经学了一些口头语,我们一般讲口头禅,也很会讲,讲得也头头是道,实在是一时高兴;或者是出生的小牛,牠不认识老虎,看到老虎牠不害怕;或者是儿童在演戏,自己称自己是天王,不知道那是演戏,在佛门有句话讲叫戏论。虽然也很会讲,像我们听经听多了,我们也会给人家开示,也会跟人家讲,但是怎么样?我们自己并没有真正的看破放下,劝别人看破放下,自己没有看破、没有放下。所以『未尝以佛祖自期也』,「以佛祖自期」就是希望跟佛祖一样,从来没有这个念头自己想成佛作祖,没有以佛祖这个标准来勉励自己。下面这一段讲:

 

【间有发胜志者。不能到底唯为菩提一事。或被名利改节。虽云渐变初心。仍是因中夹带。不可不慎思而痛励也。】

 

『间』就是这个当中,「间」这个字就是当中。当然也有人,或者自己,有时候也发这个殊胜的志愿,但是不能贯彻到底。『不能到底唯为菩提一事』,出家修行,不能从头到尾彻始彻终就是为了成无上菩提这桩事情。『或被名利改节』,名闻利养一来,为菩提(发菩提心)这个事情就改变了。『虽云渐变初心』,虽然讲渐渐改变初发心,『仍是因中夹带』。《楞严经》讲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初发心的时候就有夹杂名利在里面,也就是初发心的心态动机不纯正、不纯净、有夹杂,后面遇到这些境界才会改变。如果初发心没有夹杂就不会有改变了。所以对这个事情,『不可不慎思而痛励』,不可以不谨慎去思考,痛加勉励,改过自新。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

 

【傥名关未破。利锁未开。藉言弘法利生。止是眼前活计。一点偷心。万劫缠绕。纵透尽千七百公案。讲尽三乘十二分教。兴崇梵刹如给孤独园。广收徒众如无相好佛。无明业识不断。俱为自诳自欺。】

 

这一段也是很重要的开示。『傥』是傥若,『名关未破,利锁未开』,这个就是名利,我们的心还是会被名闻利养所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藉言弘法利生』,是一个借口,「藉言」就是借口,借口说是为了弘法利生。这样的弘法利生是什么?『止是眼前活计』,只是为了眼前现实生活上的一些计画。『一点偷心,万劫缠绕』,这一点偷心,「偷心」就是不是真心的,为什么?因为夹杂名利在里面。我们净老和尚在讲《大经科注》常常给我们提醒,财色名利这个关口不能看破放下,在这样的情况弘法利生,都是为了眼前活计。实在讲为了生活计画,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不是真正为弘法利生,弘法利生只是一个借口。这个心态不对,「一点偷心,万劫缠绕」,万劫就是时间很长,这个错误的心态一直缠绕着我们。

 

『纵透尽千七百公案』,这是讲禅宗一千七百则公案,有一则公案参透,那就大彻大悟了。『讲尽三乘十二分教』,这个是讲经说法,三藏十二部经都讲了。禅宗一千七百公案也参了,「三乘十二分教」,三藏十二部经也都讲尽了,一个参禅,一个经教。『兴崇梵刹如给孤独园』,这是盖寺庙,寺庙盖得很大、盖得很多,在佛的时代建道场最有名的就是给孤独长者。我们看《弥陀经》是在给孤独园讲的,佛在这个地方讲很多经,这是给孤独长者他发心建的道场,供养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兴崇梵刹如给孤独园」,就是建寺院道场如同给孤独园那么伟大。『广收徒众如无相好佛』,就是徒弟、徒众收很多,四众弟子。「无相好佛」是一个人名,是尊者优婆毱多,这位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一百年后他出现在世间。为什么叫他无相好佛?就是他的身相没有具足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没有佛那样的相好,「而其德与佛等」,但是他的道德跟佛一样,他收的徒众非常之多。这个是讲,纵然是透尽千七百公案,讲尽三乘十二分教,兴崇梵刹如给孤独园,广收徒众如无相好佛,如果『无明业识不断,俱为自诳自欺』。无明烦恼没断,你参禅也好、讲经也好、建道场也好、广收徒众像无相好佛那么多也好,那都是自诳自欺,就是自己欺骗自己,跟了生死成佛道就不相关。这一段也非常重要,总是名利这一关不能突破,做再多的事情都是自欺自诳,不是真的。好,我们再学习下面这一段:

 

【悲智相应。名菩提心。发此心已。方得无作戒。又须二六时常自省察。念念相应。即念念成佛。稍不合。便于菩萨戒得失意罪。在慎思而力行之。】

 

到这里是一段。『悲智相应,名菩提心』,我们学佛主要要发菩提心。所以我们在《无量寿经》也看到,我们念佛也是要发菩提心。所以《无量寿经》佛给我们讲,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什么叫菩提心?「悲智相应」,悲是慈悲,智是智慧,慈悲是从智慧所生,智慧也从慈悲所生,悲跟智它相应了,这样的心叫菩提心。『发此心已,方得无作戒』,「无作戒」就是戒体,我们受戒得了戒体,怎么样得戒体?悲智相应,有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意思是觉悟。有智慧才觉悟,我们一般讲理智。慈悲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不是感情用事,感情是迷惑,发这个心去受戒,才能得无作戒体。戒体它的功能就是防非止恶,戒体能够防止我们去造恶业,身口意三业不会去造恶业,这是戒体。得到无作戒体,『又须二六时,常自省察,念念相应』,心要常常反省观察,念头错了,要赶快调整过来,这样念念都跟菩提相应,『即念念成佛』。这个方面如果不是有很深的善根,实在讲也不容易,这是讲受菩萨戒。

 

如果『稍不合』,稍稍有一点跟菩提心违背,『便于菩萨戒得失意罪』,可见得菩萨戒不容易持,论心不论事。『在慎思而力行之』,要谨慎去思惟,努力来修行。所以受了菩萨戒,有很多人受菩萨戒,在家、出家都受了菩萨戒,但是心不是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就跟菩萨戒不相应,不相应,念头有不合就得失意罪,这个就有罪。所以菩萨戒不容易。我们看小乘的戒,戒身口七支,看起来比较严格,但是实在讲比菩萨戒好持。菩萨戒论心不论事,小乘戒,声闻、缘觉的戒,论事不论心,他从身口七支去戒,比菩萨戒要容易。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比菩萨戒严格,实际上比菩萨戒好持,因为菩萨戒论心不论事,心态稍稍不对,那就得失意罪,就有罪了,所以菩萨戒不容易。我们受了菩萨戒有没有这样修?如果没有这样修,那念念是得失意罪,这个罪业累积那不得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21日11:25:5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41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