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43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这里头的理事深广无尽,我们明白了,认真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处去学习,以一个纯善的心、孝敬的心处事待人接物。只见自己过,世间没有过。为什么说不见世间过?世间没有过,你见到世间过是你自己的过失,烦恼起现行,这是给你讲真话。是你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在作祟;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世间没有过!世间没有过,世间是极乐世界,世间是华藏世界,世间是一真法界。为什么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都是我们妄想分别执著在作祟,错了!

 

大师在此地做总结结得好,「爱恶尽则吉凶苦乐皆亡」,爱恶就是代表烦恼障,烦恼障断尽了,吉凶苦乐没有了,这个乐是真乐。苦乐的乐是相对的,不是真的。吉凶祸福苦乐都没有了,什么人证得?阿罗汉证得了,小乘的圣人,这真正证果。心里面没有忧喜,身里头没有苦乐,永远住在清净平等觉中。「情伪息则利害忧喜永断」,这就更高一个层次了,这是分别,在佛法里面讲三类烦恼,这是属于尘沙烦恼,爱恶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断尽了,证阿罗汉果;尘沙烦恼断了,这是四圣法界里面的佛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上面两个层次,烦恼障、所知障都尽了。再破一品无明,超越十法界,一真法界现前,那就入佛的境界,就是《华严经》末后「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真的得大自在了!这个境界才真正是「永断忧苦,喜乐生焉」。这个喜乐不是我们观念当中的喜乐,因为它不是相对的。我们观念当中有喜,喜的对面是忧,乐的对面是苦,是相对的。苦乐忧喜舍统统断了,这个喜乐是真的,自性里面本具的性德现前。我们学佛要在这些地方学,你才真正得受用,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大师在此地说这几句话,唯恐我们错解意思,所以《钞》里面再解释,《钞》里头末后这两句我念一念,「无忧无喜,方为大喜;无苦无乐,真乐耳」,就是我刚才所说的,苦乐忧喜舍统统断尽了。

 

我们学佛从哪里学?古德警告我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两句话可以说是我们修学成败的关键。我们在日常当中,总不外乎对人、对事、对物,这三大类包尽了,我们所有一切活动总不离开这三个范围。面对一切人事物心才动,动什么?爱恶,这就叫念起。顺自己意思的贪爱心起来了,不顺自己意思的瞋恚心起来了,这叫起心动念。祖师讲,动念不怕,为什么说不怕?你一定会动念,你是凡夫,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根尘相接触的时候,哪有不起现行?所以这是凡夫正常的现象,你一定会起心动念。但是怕的是什么?怕觉悟太迟;觉悟迟了,你这个起心动念造业。你要晓得贪爱是饿鬼业,瞋恚是地狱业,你起心动念所造作的是三途业,你将来的果报在三途,要晓得这个严重性。

 

觉是什么?觉是回头。净土宗的觉悟,「阿弥陀佛」,念头才一动,「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去,不叫它继续增长。用「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换过来,这个人叫念佛人,这个人叫会念佛、会用功。不是一面念佛,爱恶的念头照起,那个没有用,那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你心里头没有把爱恶舍掉;是非人我、贪瞋痴慢,你没有把它放下。一切时、一切处,只要这个念头冒出来,赶紧用一句佛号把它压下去。换句话说,时时刻刻要保持自己的念头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就是住佛所住、行佛之行。佛是什么行?佛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我们也要做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行为,你就是行佛所行,我们跟佛才是志同道合,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具备这样的条件,发一个愿求生净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你一定要晓得,六道十法界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些一切诸法确实不存在,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佛说「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能够这样观察,你就有智慧;你能常常用这个方法来观察,你才能够永脱轮回,不被三界六道所迷惑。迷惑尚且没有,哪里会受它的诱惑?《金刚般若》中国人特别喜爱,是因为这部经是修学的纲领,言简意赅。全经文字不长,五千多字,义理丰富,具足一切佛法。常常用这些经文做为自己观照的依据,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想到佛在这部经上所讲的教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你能够常常记住,常常存在心上,用这个去观照世间一切人事物,你决定不会起贪爱的念头,也不会起厌恶的念头,就跟诸佛菩萨一样处事待人接物,「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就能做到了。跟一切众生打成一片,和睦相处,也能相亲相爱,互助合作,这就是恒顺、就是随喜。功德是什么?功德是在恒顺、随喜里面离一切相,那是功德。在这里面修看破、放下,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放下是心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如同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一样。你看古大德赞叹佛菩萨应世,叫「游戏神通」,游戏是形容他自在,神通是形容他通达明了;游戏就是放下,神通就是看破。

 

由此可知,人家看破、放下是跟大家打成一片,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了,这一点同修们要记住,要搞清楚。因为我听说在中国,美国好像也有,我也听人讲,他听我讲经,意思错会了,听我说看破、放下,他工作也不要了,家也不要了,搞到自己生活非常痛苦。工作不要,没有收入,自己一点点积蓄用光之后生活发生困难,于是想尽方法透过一些人来问我怎么办?我不是叫你放下工作,不是叫你放下生活,不是叫你放下家庭,佛如果叫人放下家庭、放下工作,佛教会被世间众生抛弃掉,谁愿意学你的?释迦牟尼佛如果要是把工作放下了,他何必天天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天天讲经说法是他的工作,他没有放下他的工作;每天入舍卫大城乞食,他没有放下生活。所以搞错了,该放下的没有放下,不该放下的他放下了,他弄错了!所以佛教我们放下是放下内心的妄想分别执著,事哪有妨碍?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不管什么样的生活都快乐、都自在,富贵有富贵的乐趣,贫贱有贫贱的乐趣,生活方式不一样,快乐是一样的。你看佛菩萨示现,佛菩萨示现国王身分、天王身分,佛菩萨也示现乞丐的身分,在我们人间看到他苦乐不一样,他快乐一样,他示现天王很快乐,示现乞丐也很快乐,证明事事无碍。

 

我们学佛要细心,要去体会,不可以粗心大意。学佛要心思细密,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微密观照,这里面就开智慧。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用佛法的名相来说,放下什么?放下见思烦恼,放下尘沙烦恼,放下无明烦恼,这个要放下。佛教给我们修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个不能放下,这放下菩萨道就没有了。懂得哪些要放下,哪些不能放下。你看诸佛菩萨示现,无论示现什么身分,无论示现他从事哪一个行业,这个诸位在五十三参上看到,五十三位善友,他们的身分是男女老少,他们的行业就是我们社会所有行业几乎他们都有,代表着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身分、不同的生活,个个人都修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个个人都修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十愿、十波罗蜜,他们能够落实在现实的生活上,这样生活就是过佛华严的生活。所以《华严经》好!过去方东美先生非常赞叹,这部经有究竟圆满的理论,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有非常精细巧妙的方法,指导我们生活,修行就是生活,修正我们错误的生活;最难得的,后面还带表演。世间一般人编教材,从来没有释迦牟尼佛编的这么好的教材,后面带表演的,把这些理论方法做给我们看。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12日15:06: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27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