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28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二二八集) 199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45-0228

 

请掀开经本,月天子长行第五看起:

 

【树王眼光明天子。得如田家作业种芽茎等随时守护令成就解脱门。】

 

这位菩萨,他修学的法门是从比喻上来说的。清凉大师将这个比喻,表法的意思,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说明:「谓以菩提心为家,二利为作业,并以身口为牛,利智为犁,耕于心地,下闻薰种,生信解芽,起正行茎,开诸觉华,获菩提果。自利,则以不放逸,随时守护。利他,则以能化大愿守护,不令魔惑,禽兽侵犯。从因至果,得成就也」。清凉这个解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家」是什么意思,「田」是表什么,「作业」是表什么,他种的「芽茎」,它的意思在什么地方。所以佛法,如果我们不了解它表法的义趣,就很不好懂,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明了表法的义趣,我们就知道如何来学习。『家』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是觉悟的心,觉悟的心没有界限,佛法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虚空法界是觉悟人的家。今天有很多人说,科技发达,交通方便,地球就变成一个村了,地球村,形容这个村庄里头人与人往来关系的密切,那还是一个村。我们提出来不是村,提出来是家,那就更密切了。可是还比不上佛法,《华严经》以什么为家?虚空法界是一家。我们怎么搞都搞不过佛法,都比不上释迦牟尼佛,人家是以虚空法界为家,以一切众生为自己,给我们说这是法身,是自己的清净法身。

 

菩提心就是一个真诚心,佛在《观经》上跟我们解释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这叫菩提心。一切诸佛菩萨、一切众生都有这个心,诸佛菩萨至诚心显露出来,落实在生活上;凡夫虽然有真心,但是被烦恼蒙蔽了。虽然被烦恼盖覆,并没有失掉,所以马鸣菩萨跟我们讲「本觉本有」,菩提心是本觉;「不觉本无」,不觉是烦恼、是无明,盖覆了我们的菩提心,这个盖覆本来没有,只是一念不觉产生的虚幻现象,它不是真的。真的、本有的决定可以恢复,本来没有的一定可以断掉,我们信心从这个地方建立的,相信烦恼决定可以断,相信菩提决定可以恢复。首先要有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你要没有信心,你怎么会有成就?我们今天有许许多多人就是没有信心,「烦恼太重,断不了,断不了」,那他永远断不了,为什么?没有信心。佛法里面的成就,成就的高下与你的信心完全成正比例,你果然有信心,无始劫烦恼我可以能断得干干净净,那你所证的是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佛在《华严》上说的,我们必须要从这里坚定信心,一切众生跟佛没有差别。

 

「二利为作业」,二利是自利、利他。自利跟利他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许许多多的修行人不了解它是一桩事情,所以在这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结果不能自利,也没有利他。这两个分开来,是既不自利也不利他,合起来才是自利利他。所以一定要懂得,利他就是自利,是真正的自利,自利是真正的利他。譬如我们举例来说,自利,我们养这个色身,养这个色身好像是自利,其实是利他。为什么?这个色身是为他服务的,我要不把这个色身养好,怎么能够为一切众生服务?可见得自利确实是利他。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为什么?自他是一不是二。这个观念要不能够建立,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观跟人生观,你的观念错误了,你所行所做的全都错了。佛法,我们必须知道,知难行易,正确的观念太难太难了!行不难,建立正确观念难。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众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每天教学,每天跟大家在研究讨论。为什么?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宇宙人生观,在佛法里面讲正知正见、佛知佛见,这是修行的根本。我们今天修学遭遇到很多困难,不能成就,原因就是我们基本的观念错误;用西方哲学家的话讲,念念是以自我为宇宙中心,这个观念错了。他们话是这个说法,在佛法里面讲我执,以我执为一个中心的思想哪有不错的?我执是轮回的思想。

 

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轮回从哪来的?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特别着重在执著。执著破掉了,我执破掉了,那就是西方的话讲,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放下我执,放下我执在佛法里面讲,轮回就没有了。轮回虽然没有了,还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还有这个法界,这个法界是因为你还有分别;你没有执著,你还有分别。如果分别再放下了,四圣法界没有了,就超越十法界。佛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如何超越十法界?放下分别执著就超越十法界。所以以自我为主,那就是坚固的我执;坚固的我执,我们常讲轮回心,你无论造作什么都是轮回业,修行还是轮回业,念佛也是轮回业,讲经说法还是轮回业。这些好事情,你所得的果报是六道里面的福报,你出不了轮回。我们今天要真的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把轮回的观念舍掉,这个重要,我们才能相应。轮回的观念就是为自己,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佛在大小乘经论里常常教导我们,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把自己的意思舍掉、放下;自己意思,我们中国人所谓的成见。放下自己的意思,遵守佛菩萨的教诲。

 

佛菩萨在经论里头字字句句是不是他的意思?不是的,我讲得多了,不是他的意思,佛菩萨没有意思。佛菩萨说放弃你的意思,跟着我的意思走,错了。佛菩萨教诲是什么?是自性的性德流露;谁的性德?我们自己的性德。今天我们自己性德被烦恼遮盖住,他们的性德没有被烦恼遮盖,他的性德跟我的性德是一个性德。你认清这一点,你才肯欢欢喜喜的随顺佛陀的教诲,随顺佛陀的教诲是随顺自性的性德,所以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个做法会帮助我们自己明心见性,帮助我们大彻大悟。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意思,跟着别人的意思走,我们开不了悟,也见不了性。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古大德教导我们,一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菩萨教诲不行,祖师大德教诲也不行,一定要随顺佛陀。为什么?菩萨、祖师大德那里头还有一点意思在里头,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尽,他的教诲就有一品生相无明在里头,不纯,佛陀的教诲纯,一丝毫的意思都没有。所以佛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菩萨是人。但是菩萨、祖师大德他们的东西,我们可以做参考,像注解,清凉大师、李长者的注解,我们可以参考。我们所依的,依的是经文,他所讲的与经文相应,这正确的,我们可以采取;他所讲的跟经文不相应,我们应当舍弃,不能听他的,这就对了。所以佛教导我们「四依法」是给后世弟子做一个修学的准则: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你只要守住这个原则就不会错误。这个道理跟事实,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那一章讲得很多,讲得很详细,引用许多比喻来告诉我们,对经典要有决定的信心。

 

现在我们看到社会上有许多同学他信人,他不信法;某人怎么怎么讲的,他不说经上怎么讲的,所以误入歧途的人很多。人不可靠,尤其是现代人,《楞严经》上佛讲得那么清楚,「末法时期」,就是指我们现在的社会,「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佛给我们很高度的警惕。我们听人家说法,人家说法跟经的意思相应不相应?如果不相应,我们不能听他的,我们还是要听经上所说的。经论上所说的,他们那些很聪明,这个经跟那个经矛盾,让你在矛盾当中丧失信心。譬如有些经讲空,有些经讲有,他就会来告诉你,释迦牟尼佛不是个有智慧的人,说话自相矛盾,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到底是空是有?他就把你信心打掉了。你听的是很有道理,其实根本就没道理。佛在《般若经》上讲了一句话,佛一生没有讲经说法,没有说过一句法,谁要说佛说法那是谤佛。佛是真的没有说一句法,佛所说的是什么?破一切众生的执著,你执著空,佛就说有,破你空的执著;那个人执著有,佛就说空,破他有的执著。佛说法破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著而已,你要懂这个原则。无论在世法、在佛法,只要你起了妄想分别执著你就错了!放下一切分别执著妄想你就成佛。佛哪有说法?不但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说过一句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没有说法。你要真的明白这个道理,透彻这个道理,你才能建立坚固的信心、清净的信心。这个信心现前了,《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你智慧就开了,你才真正得佛法的受用。佛法在哪里?佛法在自性里头,不在外面。

 

所以自利、利他实在不容易,理与事都深广无尽。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最可贵的是讲堂的作业。一个人,什么是福报?一个人一生不离开讲堂,大福报,第一等的福报。佛的弟子示现榜样给我们看,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追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一天都不离开,为什么?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天天在听经,天天在研究,天天在讨论,你就不知不觉契入佛知佛见。脱离了讲堂,舍弃了讲经说法,你必定随顺烦恼,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一定是烦恼做主,自我为中心,换句话就是轮回心造轮回业。我们读四书,你看孔老夫子非常感叹的说,他跟学生讲,一生想来想去,到最后一个结论,「不如学也」。这个意思明显告诉我们,学不厌、教不倦,教学相长,一生没有一天空过,都在认真努力的学习;佛法粗浅的说,学做人、学办事,学习与一切众生相处。佛法是教学,我们今天把它看作宗教,错误了。所以对于什么叫自利,什么叫利他,观念一定要正确,自己的心正、行正,这是自利;心正、行正,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就是利他。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法?利益一切众生,给一切众生做榜样,让一切众生看到这个样子,他反省,他能够回头,他能够改过自新。所以自己起心动念,点点滴滴都是利他。自利跟利他是一桩事情,决定不是两桩事情。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7日20:31:0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15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