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27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其实,诸位学长,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去帮助别人,他真正受益了,自己比他还高兴,施比受更有福。我讲这句的时候,你们都没有反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像我们教学的人,看到一个孩子,本来不懂事,现在懂得孝顺父母,懂得用功了,我们当老师的人一想到就高兴、就欣慰。「这一辈子教学,哪怕只有这一个学生能成就,我们都觉得欣慰了。」

 

结果讲到这儿,这个孩子也惭愧了,向尼提叔叔道歉。接着,佛陀又把尼提的手举起来,把他吓坏了,「佛陀,我的手太脏了。」结果佛陀跟他讲:「我的手跟你的手,我们的工作是一样的。你的手是除去人们排出来的污秽,我的手是除去人们内心的污秽,我们的工作是相近的。」其实大家去感受,一个奴隶面对高贵的佛陀,佛陀给他这样的肯定、鼓励,大家想一想,他会记多久?一辈子都忘不了。真正会教学的人,几句鼓励都能让人利益一辈子。结果后来佛陀要走的时候,就对尼提讲,以后你想听我讲课、说法就到哪里去找我。结果后来这个尼提也成为佛陀的学生,而且有很高的成就。当然他的高的成就也来自于他对佛陀百分之一百的信任。

 

而当佛陀跟着阿难正要走回去的时候,阿难讲,今天佛陀对孩子的教育让他很受益。结果佛陀对着阿难讲:你今天的受益要好好感谢这些孩子。没有这些孩子,今天就听不到这么好的引导,这么好的教育的表演。所以我们看,佛陀时时都是感激每个因缘,感激每一个人。那我们一个教学者能有这个心境,跟所有的同学、孩子们交流,就能把这个感恩的心境给传递出去。好,这一段故事是我看「佛典故事」里面讲的,我每一次看都很感动,因为我们从事教育差佛陀差太远了。每一次看,旁边都要先放一条毛巾,流的是感动加忏悔的眼泪。

 

我们上一次最后讲到的这一段,「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教学的人面对学习者,你要了解他的问题,你才好去帮助他。这个好像大夫治病,了解他的病根在哪,才能对症下药。而且其实不是当老师的人是这样,为人父母你要成就孩子的德行,你也要了解他的问题所在。同样的,一个企业、一个团体的领导者,他要栽培他的下属,也要了解他的问题在哪里。所以这个教者必知之,这个教,君、亲、师都应该有这样的观察能力。有一句话讲到,「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教育人要能了解他的问题所在,但是用人要用他的长处。而用人要用他的长处,但这一句话另外还包含一个意思,你用他了,你也要教他。假如我们面对自己的员工,我就是用他不教他,你把人当机器,用完了就扔了,那不对。真的,在这个功利主义之下,领导者、教育者要冷静,不然教育者也真的把人当个产品,反正就是把微积分给他压进去,是吧?把所有的知识全部压进去,砰,产品出来了。是不是这个逻辑?不是,教育是长善救失,是启发他的灵性。

 

请问每一个人灵性的启发速度一不一样?因缘一不一样?都不一样。那怎么跟工厂里面的东西,喀嚓、喀嚓,那个怎么是同样的逻辑?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在学校里教书,就是好像那个产品,六年级要懂哪些,初中一年级懂哪些,大学,铿铿,砰,出来了。现在不只老师这样,父母也这样。那大家看,现在从学校出来、从家庭出来,健不健康?快不快乐?错误了,要把人当人看,不能把人当东西看。要教他,教他首先要包容他。你面对他的不足都是批评、都是嫌弃,教不了他。所以人能够,尤其一个领导者,你能够聚很多的人,跟我们的度量有关系。「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德行在哪里看出来?度量。在一切人事的境界里面,不断扩宽自己的心量,没有不能包容的人,没有不能接受的事情。你有德了才能容众,太苛刻就聚不了人。

 

所以有一句话讲得也非常厚道,「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这个是他的长处,可是他也可能延伸出一些不足。比方我们看这个人很正直,你取他这个长处,但你也要宽恕他,有时候正直的人他比较莽撞。你能看他的好,包容他的不好,那相处起来很愉快。你看不到他的好,净看他的不好,那就没法相处了。而且你愈宽恕,慢慢的人家反而觉得愈不好意思,生惭愧心。「你看,我的好他都能肯定,我的不好他都能接受、包容。」慢慢的,人他就惭愧心自己去提升。这就是去用德去感。一个很朴实的人,他可能还是有比较,他很单纯、很纯朴,有时候一些事他还不是很懂,你要包容,他涉世未深,还没受很多污染,可能有时候一些见识也不是很广,你要能包容。不要对那个很纯朴、很憨的人,「连这个都不懂」,那他就很难受了。你要用他的特质,慢慢的栽培他、提升他。

 

取人之介,这个介就是这个人非常的清廉、耿直,但有时候就会太犀利、太苛刻,那你要包容他这一点。这个人很聪敏,思考很快,但是有时候他就没那么细心。这个人很会分辨一些事情,看得很细腻,分析得很透彻,但是有时候在分析可能会太强势。为什么?他分析得很细腻,把人都剖析得很清楚,有时候讲话就苛刻又强势,你要包容他这一点。尤其你是一个领导者,你用他们的长,避开这个短。不然他这些不足可能也会让事或者让人出状况。取人之信,这个人很守信用,用他的长处。但有时候人守信到不会变通,你也要包容他这一点。就像我们举一个例子,尾生很守信,跟一个女的约在桥下,结果突然下起大雨来,他抱在那个桥柱上,就是不去,最后就被淹死了。你说他容不容易?你们想像一下,我都觉得我比不上他,是吧?不要说淹死,淹到这里我就开溜了,还淹死?但是你看他连死都不怕,他就怕失信,他有很好的德行的根基,只是他还没学到变通。

 

所以有一句话跟这个就很相应,叫不要「求全责备」。人不求全责备就度量大,不会刻薄。「他已经不错了,他那些特质很好。」人都知道他都有不足,假如听到他的领导者都是说「他已经不错了」,人慢慢就受鼓舞了。好,所以君、亲、师要教其所短,也要取其所长,让他提升,让他有信心。

 

我们接着看,「人之学也」,人在学习当中,我们一看到这个学字,我想到了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学习随时要抓住一个根本,就是他的心地。所以在整个《养正遗规》的教诲当中,其实就是成就一个人的健康的人格,有这八个字是一个核心精神,「闲其放心,养其德性」。这个闲字,我们看这是会意字,一个门拿着一个木头把它给拴住了,牢不牢固?牢固。这个放心,就是背离本善的这些不好的心思、行为,不能让它发展。还要长他的德行、长他的善心,养其德性。

 

所以我们这一段,刚好上一次有跟大家谈到。而我们看「或失则多」,他的心有没有偏颇了?一个学习者,他很想多学一点,他的什么心产生了?贪心出来了。「闲其放心,养其德性」。我们不要说学生了,我们自己会不会起这个贪的心态?大家有没有经验,学了三天、五天这一本经书,又换了另外一本,三天、五天以后又换第三本,绕了一圈,好像心里空空的,什么也没学到。今天没碰碰这一本,心不安,明天不念念那一本,睡不着觉。所以我们修学是要去贪心,连对学问都不可以贪多。哪里有教我们?《弟子规》说,「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大家不要小看《弟子规》很小本,可是做人、求学最关键的心态都点到了。

 

包含下一句,「或失则寡」,这个寡叫孤陋寡闻。他觉得学这样就好了,我有必要再学吗?要学这么多吗?他觉得学习没有太大的必要,叫满于现状,「我这样就挺好的」。这个心态其实就是傲慢。「我这样也不错了」,他觉得自己不错了,他跟谁比?他往下比,是吧?一个人假如是跟圣贤人比,他绝对不会有这个心态。颜回是好学,颜回是复圣,很有德行。您看他学习的态度,他觉得我的目标要看齐孔老夫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觉得好像赶不上孔老夫子。时时不会满足,赶紧要下大功夫向孔子学习。一个学习的人假如觉得我不用学了,我这样就很够了,那就失之寡。《弟子规》里面告诉我们,「但力行,不学文」,他觉得他这样就够了,但是他的见解一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就「任己见,昧理真」。虽然学问不断的在生活当中落实,但落实的过程当中也要常常接受经教,才能对照、观照言行有没有偏颇掉。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1日03:35:3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53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