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25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年四十外」,外就是四十岁以后。「每岁腊月终」,岁就是每一年,腊月是十二月,终就是十二月最后一天,除夕。「写疏」,写疏文,一般用黄色的纸。「祷于灶神」,在灶王爷面前祈祷,把这些要写给上帝的报告烧了,希望灶王爷去给他禀报这些他做的好事。「求其上达。如是数年」,做了好多年。「亦无报应」,都没有好报现前。「至四十七岁时,除夕与瞽妻」,瞽是指眼睛瞎了,「一女夜坐」,三个人坐在那里很可怜,「举室萧然,凄凉相吊」。大家可以去想像,那个除夕的时候都没得吃,然后窗户又破好几个洞,风又吹进来,然后互相看,也不知道要讲什么好。实在是苦得连话都讲不出来了。

 

「忽闻叩门声」,有人敲他们家的门。「公秉烛」,秉就是拿着蜡烛,「视之」,赶紧去开门。「见一角巾皂服之士」,绑着一个角巾,皂服是黑色的衣服。「须发半苍」,头发、胡须黑白相间,也有一点年纪了。「长揖就座」,这一位长者很恭敬跟他行礼,然后互相坐下来,他自我介绍。「自云姓张,自远路归」,我从远方赶路,刚好经过你们家。「闻君举家愁叹」,听到你们家叹气的声音很大。「特来相慰」,来给你们安慰安慰。「公心异其人」,俞都先生觉得这个人怪怪的,不是一般人。「执礼甚恭」,对他就特别恭敬。说到这里,应该是对每一个人都要执礼甚恭,不是看他不一般才恭敬他。所以《礼记》开篇就说,「曲礼曰:毋不敬」,这个都是德行的表现。「因言生平读书积行」,好不容易找个人可以说话了,赶紧把苦水倒一倒,我都做了多少好事了。「至今功名不遂」,这个遂是成的意思,不遂就是统统不成。「妻子不全」,孩子都死光了。「衣食不继」,有一顿没一顿的。「且以历焚灶疏」,每一年都写疏文召告上天,请灶神帮我传,而且还把那疏文念给这个张先生听。

 

结果念著念著,这个张先生说话了,好了,你别说了,我知道你们的家事很久了,「予知君家事久矣!」结果直接点出来他的问题了。「君意恶太重」,你看起来行为都挺善良的,放生,戒口过,然后惜纸,都把纸捡去烧,看起来很善,但意念邪恶,意恶太重。然后所有做的善事就是为了给人看的,就是为了赢得虚名,叫「专务虚名」。所以行善要从心地上去做,不能做表面。而且「满纸怨尤」,都是抱怨,写的疏文看都看不下去了,满纸怨尤。「渎陈上帝」,这个渎是三点水,渎就是冒犯,不恭敬。「恐受罚不止此也」,你可能要遭的灾祸还不只这样而已。「公大惊」,俞都先生很惊讶,「曰」,我听说。你看,当下张先生指出他的问题,他有没有马上承认?没有。他说,我听说「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一点点善都能记录下来。「予与同社诸生」,我跟我这些同学,发誓行善,「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我遵守文昌帝君的教诲很久了,做好几年。「岂尽属虚名乎?」做了那么多怎么会都是虚名?当下他还不承认。所以一个人承认错误容不容易?不容易。

 

「张曰」,好,那你既然这么说了,就从你说的你奉行文昌帝君的这些教诲很久了,那我举例给你听。「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这一个项目。「君之生徒」,生徒是指他的学生,「与知交辈」,好朋友。「多用书文旧册」,一些旧的书你们把它撕掉,就涂在窗户上。「甚至以之拭桌」,还拿来擦桌子。「且借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其实都擦完了,有人来了就装着,赶紧拿去烧掉。事实上都是不恭敬了,还装得好像很珍惜字一样。而且,「君日日亲见」,你每天都看到。「略不戒谕一语」,这个略就是稍加,稍微,略不戒谕就是不略戒谕的意思,就是你没有稍微的提醒他们、劝解他们。「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那为什么不劝那些朋友?明明这些朋友就做不对。这个就是没有正直,不想得罪人,该劝没有劝,这样就是姑息身边的人,那彼此德行都愈来愈堕落。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的朋友们彼此要有正气,互相规劝。「但遇途间一二字纸」,假如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纸,赶紧「拾归付火」,因为路上都有邻居看到,马上人家说,俞先生好有德行。就在等那一句话了,假如今天那句话没人讲,就做得心不甘情不愿。

 

「社中每月放生」,刚刚是讲你爱惜字纸根本就是阳奉阴违,而文昌社里面每个月都放生,「君随班奔逐」。我们看到这个君字,古代人很有修养,他做得再怎么不好还是很尊重他,还称他君。所以以后人家称呼我们都是君,就提醒我们要像个君子。你每个月都放生,你是随波奔逐,人家有办了,你就跟着去。「因人成事」,都是别人去促成的,不是你自己主动的。「倘诸人不举」,假如这一个月没有人说要放生,「君亦浮沉而已」,你从来没有一次主动说要放生的。「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这个中就是心,从来没真正把慈悲爱心发出来。「且君家」,且你们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这个庖是指厨房。孟子讲「君子远庖厨」,就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看牠活蹦乱跳的,不忍心看牠被杀;听到牠的声音,不忍心吃牠的肉,这是人很自然的慈悲心。我小时候还养鸽子,最后还是被杀掉了,我连看都不忍心看。所以,虽然你说在护生、在放生,可是你们家厨房还常常有这些螃蟹、虾子在杀。「彼独非生命耶?」这句话很有味道,这是用问号,让人反省,难道牠们不是生命吗?跟说「他们也是生命」,一不一样?不一样。从这些话当中点到为止,这言语的修养。点得太露骨了,他跟你翻脸。

 

「若口过一节」,不要造口业这一个部分。「君言语敏妙」,你说话太厉害了,敏捷又很巧妙。「谈者」,跟你交谈的人听你讲话,「常倾倒于君」,对你崇拜得不得了。上一次我们还谈到口才好不好,现在的人都很羡慕那个有口才的人。很多人的福分就是被口才给折掉的。大家注意去看口才特别好的人,很多都长得瘦瘦的。你们笑什么?因为他刻薄,刻薄他福就慢慢消掉了。你们不要看我,我会慢慢加油的。而说实在的,你说戒杀生,戒淫欲,这个人都敏感,说戒这个口过,不经意就造了,都没有警觉到。「君彼时出口」,彼就是那个时候,你这些言语出去了。「心亦自知伤厚」,还是伤了自己的厚道,也伤了别人的心。明知道不妥了,「但于朋谈圆熟中」,就是跟这些老朋友谈的时候,都很熟悉了,讲话就比较没有遮拦,没有顾及,有时候就很随便,放肆。「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怒触鬼神」。所以人往往福报都是从嘴巴漏掉的,所以叫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所以「阴恶之注」,因为造口业所积累下来的,阴恶就是造的罪业,「不知凡几」,多得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乃犹以简厚自居」,你还自己以厚道,自己在那里自我欣赏。「吾谁欺」,你到底要骗谁?「欺天乎?」骗得了上天吗?

 

「邪淫虽无实迹」,你虽然没有犯邪淫的实际的行为。「君见人家美子女」,看到很漂亮的女子,「必熟视之」。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叫熟视之?就是看得都目不转睛了,人家「诶诶诶」,还拉不出来,这叫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把持不了自己的心。「但无邪缘相凑耳」,是刚好没有碰到不好的缘,假如碰上了,铁定完蛋了。「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那你自己想一想,你假如遇到美色当前,你能够像鲁国的柳下惠一样吗?

 

诸位学长,柳下惠的故事有没有跟大家讲过?「坐怀不乱」。因为有一次他要进城门,已经关起来了,但是天气很冷,后来又来了一个女子,那没办法进城了,当天这么寒冷,可能这女子会冻死,所以柳下惠就抱在怀里取暖,让她不要冻死,叫坐怀不乱。这个是功夫。那是春秋时代,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因为古代很有意思,好事传得很快,为什么?古代人他崇尚道德。现代人是,好事不出门,八卦传千里,是吧?坏事传千里。那时候的人都知道,柳下惠很有德行。结果过没多久,有一天晚上,狂风暴雨,有一个女子独居,房子给吹坏了,她很害怕,就跑到隔壁,刚好也是一个男子独居,敲他的门,「雨太大了,你赶紧让我进去躲。」结果那个读书人,「不行,我不能开门。」那个女子说,「你们读书人不就要学习柳下惠吗?有什么好紧张的,赶紧帮我开门,让我进去躲一夜。」然后那个读书人说,「不行,我知道我受不了。」这个叫自知之明,就把这个女子挡了一夜在外面。

 

结果这一个事例传到孔子那里,孔子说,这一个人是学柳下惠学得最像的!孔子都是抓「当其可之谓时」,给天下的人机会教育。不然,听了柳下惠的故事,每个人都要学他的样子。好,坐怀不乱,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从小长辈都提醒我们,自己有几两重要称一称,叫量力而为。所以孔子为什么说他学得最像?他存心学得最像,柳下惠是念念为这个女子着想。这个男子把她关在门外,也是为她着想。不然到时候出状况了,这个女子的一生就毁了,然后他自己也毁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1日01:31: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53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