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21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好,所以这一句有很深的深意,一定要靠教学才能够教化人心,才能够变化气质。我们想一想,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假如他的弟子没有遇到孔子,他的人生一不一样?那很不一样!所以我们就看到教学的那个意义跟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举个例子,子路。子路第一次见孔子,头上插的是雄鸡毛,这个肚子绑着一个野猪的皮,非常的粗犷。他假如不遇到孔子,那可能就是打猎为生一辈子了。可是遇到孔子以后,成为国家的大臣,非常的有德行。而且,甚至是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子路都不敢忘了孔子的教诲,可见孔子的教诲深入他的内心。那三千弟子就不知道像子路这样的例子就有多少了。所以教育是非常有价值。从一个人身上,到我们刚刚举的陈弘谋先生在江西教化,他影响的是一群人,一个地区了。

 

那我们自己的人生想一想,假如我们没有遇到师长,没有遇到经典的教诲,那我现在想一想真是不堪设想。社会这个大染缸,我都不知道泡成什么样子了,可能到现在面目全非了,甚至于还有没有活着都是个问题了。不懂道理,造作很多罪业,可能命早完了。所以确实,古圣先贤、祖先、师长的恩难报。那我们以能身体力行经典的教诲,然后以能够承传古圣先贤的教育,来回报这个深恩。

 

而我们古圣先贤他们非常知道教学的重要。所以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很多有见地的人,冒着生命的危险,藏了很多的经典。而在北京房山放了很多的经典,是因为这些古人怕经典丧失掉了,所以把经典刻在石头上。这种精神让我们非常动容。而且这个房山的石经刻了八百年才刻完,那是几代的人共同有这个使命把它完成,光是经典他刻了八百年。你说假如文化断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那多对不起这些历代为了承传文化流血流汗的先贤们!

 

好,我们接着来看这第二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这前面两段,主要的还是点出了这个教育的目标,教化人民;教育的重要性,教学为先。不把教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个社会就要出问题了,这个家庭就要出问题了。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教学为先』这个「先」字,就要想起《大学》讲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个先后顺序没搞清楚,没摆对,就不在常道、正道当中了,就偏离了常轨了,乱相就要出来了。所以这第二段彰显了教育的目的跟教育的重要性。前面谈的是整个国家领导者,他以教化人民为重要的目标;这一段讲到的,对于个人,他不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知道。所以对于个人来讲,很重要的,教育的目的,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家庭的负责人,他要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人知道重要性了,他才会去下功夫,才会去努力;不知道重要性,忽略掉了,等情况出现了再要来教育就不容易了。这个就好像治病一样,还没有病,你赶紧预防,那他就健康一辈子;忽略了预防,真正病严重了,要治那就不知道要花多几倍的时间了。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第一句是譬喻,让我们更能体会第二句。一个玉石它不雕琢的话,它不能成为非常好的器物;它雕琢好了,那就非常好的艺术品了。就好像人虽然有本善,但是假如没有经过好的教育,还是受后天习气染著,这个本善不能彰显,反而变成习气的奴隶了。所以《三字经》讲,「苟不教,性乃迁」,所以教育就是要让他恢复本善,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下一句,「人不学,不知道」。这一句话很提醒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的人,我们现在在指责孩子错误的行为,但问题是,我们曾经教过他正确的吗?我们曾经接触这些孩子们,一个七岁的孩子学「入则孝」,他谈到说,「我读了《弟子规》,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他不知道,这是做人的根本。

 

所以我们现在成人做出很多行为可能让自己的另一半都没办法接受,让人家非常厌恶。甚至于看到的人都会说,「这个人都这么大了,连这个都不懂,还做出这样的行为!」批评之外,我们还得冷静,「他这么大了,连这个都不懂」,请问家庭教过他吗?学校教过他吗?社会教过他吗?「他这么大了」,那是身体大,是吧?不代表他的心智成熟。所以当父母的人不是把孩子养得身体这么大你就是尽本分了。不只要养他的身体,还要教育他明白事理。你把他养得很壮,不懂道理,他以后还会伤害别人。所以这一句话就很值得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深思了,教育得找到根本。

 

我们冷静从这几代人来思考,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不识字的人都知道要孝顺父母、要友爱兄弟。那前几代的人,一个字不认识,六、七岁就煮饭了,十、三四岁就扛起家里的重担了,照顾兄弟姐妹。他知不知道做人的道理?他知道。谁教他的?他不识字。所以知不知道跟学历不一定有关。他的父母身教告诉他的,整个社会都是道义情义的风气,所以他受到很好的影响,所以他知道。但是看到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状况,一个博士,他学了没有?看起来有学,他读书读了二十多年。可是他知不知道做人的道理?他可能对待父母没孝心,他可能对待妻子非常的傲慢,他可能脾气非常的暴躁。那这个就提醒我们,学是学觉悟、是学明理,这个才叫学,学觉悟。哪有愈学愈没德行,愈不知道做人,习气愈来愈重?这个学的方向目标不妥当了。所以我们近代得要深思,学的根本是德行、是明理、是明白做人,而不是追求知识技能、追求学历而已。

 

今天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教了很多博士,结果离婚,我们会很欣慰吗?他是博士、硕士,结果父母很痛苦,因为他不孝,我想我们当老师的人绝不会引以为荣。假如他很高的学历,结果当官,贪污;当医生,拼命赚钱,不是以治好人的生命健康为责任;当律师,不是以伸张正义,反而离婚的案件接了不少,没有好好去劝人家和,还引导别人离婚。那你说有这么好的职业,却无德,这对社会的伤害就非常大了。比方我们的学生以后去教书,结果他反而觉得当老师要多赚点钱,都把这个功利给了这些小孩了,殃及下一代。那有这么好的学历,有这么好的职业,而缺了德,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个学是要觉悟、是要明道。而明道就是明本分。每一个行业都有道,当老师的有师道,当医生的有医道,从事商业的有商道,以至于他当人家父亲有为父之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他得要明道他才能扮演好他的角色。每一个行业都有道,其实这个道是什么?就是爱心,就是责任心,就是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就是每一个行业的道!这样的心境,你不在幼儿园教他,你不在小学教他,等他大学了你能教这个道?他自我、自私已经这么根深蒂固了,哪有说他一出社会马上就有爱心,就有责任心,就以服务为目的?就不容易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0日21:17: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52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