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7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再来,下一句是: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和颜悦色来侍奉父母是不容易。我们刚刚讲的「无违」,都是「生,事之以礼」,「冬则温,夏则凊」,「父母呼,应勿缓」,都是按照礼去做。但是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颜悦色去做的?我们之前有举《德育古鉴》的一个故事,一个人学问挺好的,文章也写得非常有水平,结果他的一个朋友刚好有机会看到录取的榜单,才知道他没考上,非常诧异,他这么有学问怎么考不上?结果答案是,因为他看起来很孝顺父母,可是他的内心都是怨恨的,都是不耐烦的,这个叫做腹诽,这个就不是发自内心欢喜的去侍奉父母。假如内心不恭敬,不欢喜,这个不只没有功德,还造罪孽。

 

这里强调和颜悦色很重要,而且因为父母、子女、家人每天朝夕相处,人没有真正的孝心,常常一些情境出现,可能火气就上来了。所以我们跟父母相处,有情绪上来了,不自欺,我们自己的孝心还没真正发出来。而且人到老了,假如子女摆脸色给老人看,可能老人几天都睡不好觉。这个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去感受看看。我们曾经听过长者讲,你说给我吃多好,穿多好,这个我觉得够用就好了,差不多就好了,可是拜托你们这些孩子不要给我老人脸色看,给我摆个脸色,我一、二个礼拜都缓不过劲来。我们听到老人的心声,再来看这一句『色难』,有多重要!「我都买那个名牌给我妈穿,这么多好吃的给她了,我多孝顺!」其实说坦白话,会讲这种话的人铁定不孝顺,会说自己孝顺的人铁定都不孝顺的。为什么?愈孝顺的人愈觉得方方面面都要体恤,愈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所以孔子接着讲到: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什么事情,当弟子的、当学生的尽心尽力去协助配合。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有好吃的东西了,这个『先生』是指教书的老师,先让老师吃。以前真的『有酒食,先生馔』,三、五十年前,很多家族还有请教书先生到家里的祠堂当私塾老师。老奶奶七、八十岁了,很懂道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赶紧通知这个小孩,来来来,拿去给,闽南话讲,拿去给教书先生吃。很恭敬教书的人。那当然,父母、长辈恭敬老师,老师最重要的,要教导子弟、教导学生要孝顺父母,尊重长者。所以以前长辈很懂得跟老师做很好的教育配合。刚刚这一段主要是侍奉师父,事师、尊重。「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都是恭敬、尽力。但是,侍奉父母这样还不够,还要和颜悦色。因为不是每天跟老师住在一起,所以跟着私塾的老师求学了,跟师父求学了,当下很恭敬的听课、很恭敬的侍奉,并没有住在一起。而父母是每天住在一起,这个时候更要要求我们和颜悦色的态度,不能摆脸色给父母看。所以只做到「服其劳」,只做到「有酒食,先生馔」,还不能算做到了孝,还得要加上和颜悦色。下面讲到:

 

【或谓孔子曰。】

 

有人对孔子讲。

 

【子奚不为政。】

 

这个意思就是,孔子,你何不为政?何不从政?孔子曰: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人家问他,你何不从事政治?孔子接着回答,『书云』,这个「书」是指《尚书》里面提到了,『孝乎惟孝』,这个「孝乎惟孝」是对孝的一个赞叹,展现孝是非常重要的,孝是做人的根本。而且『友于兄弟』,其实这一句话就是阐明了孝悌的重要。而一个人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友爱他的族群、他的家族,自己在家庭里面都能够落实孝悌,叫『施于有政』,去力行孝悌。而自己在力行孝悌的时候,『是亦为政』,这个就是从事政治最重要的工作。这里突显的就是为政当中第一重要的还是教育。所以《礼记.学记》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古代对于教育非常的重视,而且它的教育是包含了四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

 

而家庭,祠堂教孝道、教伦理,祭祀祖宗教伦理,饮水思源。学校,以前学校的教育,至圣先师孔子,学校承传孔夫子、古圣先贤的教诲,教道德。社会教育,我们很熟悉的,社会教育的设施,当然有很多种,其中一个最突显的,城隍庙。古代人不识字,都能够懂得做人的道理,他在很多寺庙前面看到那些艺术表演,《三国演义》、《杨门女将》,都是演出这些忠孝节义,他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很有智慧,都用这一些设施来传承最重要的做人道理。城隍庙,社会教育,教得很重要的,忠孝节义的人有好报,为非作歹的,祸国殃民的,断子绝孙。彰显了《易经》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所以这个教学的伦理、道德、因果,而这个宗教谈的范围更大了,它谈的是宇宙人生的道理,它还包含了哲学跟科学的范畴。

 

而这个家庭里面教伦理,孔庙教道德,伦理、道德的基础也是在孝悌。所以一个人他假如在家族里面孝悌传家,他已经在给社会做最好的榜样了。我们看到整个历史当中,周朝承传了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最久的一个朝代。而我们谈到孝道,《德育故事》里面,周文王对待他的父亲王季的孝顺,然后周武王侍奉他的父亲文王,文王生病了,十几天,连帽子、衣带都没有解开过,尽心尽力照顾他的父亲。他孝传家。再来悌,周朝王季的两个哥哥,泰伯、仲雍,为了成全父亲的心意,把能当天子的机会,把这个国家,让给了他的三弟王季,友爱。所以他是孝悌承传下来。周公跟武王是兄弟,武王病得很重的时候,周公向天祈祷,折我的寿让我的兄长能够命更长。甚至于他这个做叔叔的做到,连自己的姪子生命有问题了,他还向上天祈求,折我的寿给我的姪子。所以他周家这一家的孝悌做得非常的彻底。「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孝悌,一国兴孝悌。

 

而且在古代,特别重视德行,人们都是以这些圣贤,以至于以当代的这些有德行的人,做榜样。在宋朝的时候,可能大家去买菜的时候,不是探听有什么八卦新闻,可能他们在打听的时候,「最近范仲淹家有什么事情没有?有什么我们可以效法学习的没有?」真是这样。历史当中记载,老百姓都在效法。假如听到了,这个贤人去世了,整个菜市场哭成一团。这个不只是一个人、二个人,历代都是这样。我们看到史书上记载,像范公、司马光去世的消息一传开来,连菜市场都不做生意了,太难过了,就像死了自己的父母、家人一样。所以古代人那种社会的教化非常尊崇道德,这个时候人能真正落实孝悌,他们家就变榜样了。孔子这里也讲到了,那这样就在给社会很好的影响了,『奚其为为政』,何必一定要当官才叫为政?

 

而这一段,我们想起了《孟子》有一段话,孟子说,「道在尔,而求诸远」。这个道应该是我们想要实行的大道,世界大同、社会安定的这个目标,其实它并不是很遥远的,可是我们反而向远处去求。「事在易」,事情并没有这么复杂,我们把它想复杂了,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对事物的分析特别透彻,我们一看就觉得很有道理。每一个人都孝顺、亲爱他的父母,友爱他的兄弟,那每个家不就安宁了吗?不就和乐了吗?那每个家都和乐了,国家、天下会怎么样?不就平了吗?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离我们远不远?不远,就在身边。难不难?又不是要上天,是吧?好,所以我们不要舍近求远。而这里其实也是告诉我们,一个家庭安定了,就是对社会很大的贡献。而一个从事政治的人,真的要治理好老百姓、人民,首先最重要的一定要教孝悌。

 

好,我们接着看下一段: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里最后讲到,这样的人可以算是孝顺了。所以也代表这一段话可以判断、看出一个人孝不孝顺。我们看第一句讲到的,『父在观其志』,他父亲还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心态、他的心志状况。比方他很多事情不会自作主张,一定会向他的父亲禀告,以示尊重,敬禀。而且他这个心境会顺承父亲,父亲很多对的、好的,他都会顺承,然后去实践。父亲有不对的地方他会去劝谏。他有这样的心境,可以观察得出来,他是个孝顺的人。我们一开始讲到,处处恭敬,然后禀报他的父亲,他不会自作主张。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德育古鉴》二十八页。「顾态」,这一位孝子,「性至孝。父娶妾」,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妾,「生二子,钟爱之」,他不会嫉妒这两个弟弟,他父亲亲生的孩子,他也是尽他一个兄长,尽心尽力去爱护。「态每岁束脩」,每一年的束脩,就是他教书,然后这些学生的家长给他的供养叫束脩。束脩的典故,在孔子教学当中,每一次学生来拜师,会拿束脩过来。我们跟朋友讲,说孔子教学是不收费的。结果他们就很激动,「哪不收费,要束脩?」这个心境不妥,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个束脩是礼节,不是说孔子一定要有条件才教,孔子是坚持那一分恭敬的礼,而不是说一定要有钱、有这个东西才教。我们以这种心去理解圣人很不妥当。有一些学生虽然拿了几串干肉,束脩来了,家里没钱,孔子还扛米去给他,这么爱护学生,怎么可能会去跟学生谈条件的?这个束脩背后是一种师道的表现,恭敬老师的意思。所以,「悉以奉父」,他每一次拿到这个束脩,他一定给他的父亲。

 

庚子年春天,「馆于张氏」,他到这个张氏来教书。「赴馆之日,张知其孝行」,这一户人家的家长知道他很有孝行,一次就把一年的脩金「送之」,给老师的供养就给他了。「告以:今日之银」,我今天给你的银两,「公父未知也」,你父亲不知道,刚好我们这里,「此间有田欲售」,你可以拿着这个银两买这个地,然后等到秋天到了,你再拿这个租地的租金,又可以多得一些租金的钱。这个家长在帮他出主意,反正你一年以后再把这个钱拿给你父亲就好了,你现在还可以去买块地,还可以收租金。结果,顾态曰,「不可,岂可为几石米易其心」,怎么可以为了多收几石米而改变了我对父亲那一分存心?他就是,只要有钱了,绝不私藏,赶紧交给他的父亲。所以古代人都是时时守住这一颗心,我要对得起我的良心,不能做出我良心不安的事,不然我这一生都会很难过。「且欺吾父哉?」这样好像在心理上不尊敬父亲,还有点欺瞒他了,不告诉他。所以最后他还是拿着去献给他的父亲了,并没有去买地。「生子际明,少年进士」,他的儿子很年轻就考上进士了,而且还做到翰林,像这种大学士,很有成就,很高的位子。

 

这个故事让我们感觉到,他对他的父亲非常的恭敬,绝不会做出一些不告诉他父亲的话。所以大家想一想,这一分存心,「福田心耕」,有恩田,又有恭敬,敬田,所以他的后代很有福气。现在的人往往不看这一颗存心,只想到眼前之利,看起来很会算,事实上会不会算?他们忘了一句话,叫「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天也是自己的良心、孝心。而且现在人特别会算这些小利,反而他生出来的孩子比他还会计较,最后反而家产都被这些孩子给算走了。

 

所以这里我们举到的,父亲在的时候看他这些态度。其中有一个态度是父亲不对的时候懂得劝谏。这里,「里仁第四」,《论语》的「里仁第四」里面有提到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里提到侍奉父母,这个几谏,谏是劝谏父母,而这个几字就是,父母的行为有不对的征兆显现出来了就要劝了,不能等父母养成很不好的行为的时候才劝,那就很难劝了。所以这个都是很体恤、体贴,防微杜渐。父母有一些不好的征状出现的时候就赶紧劝,而且劝的时候,见到父母的心境不能够接受,「不从」,不要硬劝,赶紧停下来,「谏不入,悦复谏」,是等高兴的时候再劝,不要硬劝。心都是很柔软的。而且,劝了一次、劝了两次,没有听,劝了几次,没有听,对父母的恭敬态度丝毫没有变。不能劝了两次,在那里跺脚,「气死我了,都不听,真是的」,那这个心态就不对了。「又敬」,不违逆父母,「劳而不怨」,这个劳就是再找机会再劝,尽心竭力。也是很辛劳,但是绝没有任何埋怨父母的存心,一心一意只想着父母好,让父母能够改过回来。所以这个纯孝不掺杂这些情绪在其中。这个是「父在观其志」,他懂不懂得事事恭敬、禀报,懂不懂得顺承父母的善,去效法、学习,懂不懂得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去劝谏。

 

『父没观其行』,父亲去世了,观察他的行为。观察他什么行为?他能不能「事死者,如事生」?假如他父亲去世了,他态度马上变了,他那个孝一定是假的。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父母去世了,还没有安葬,孩子就在争财产了。那一看就是,这个是不忠不孝了。所以观察他能不能「事死者,如事生」。尤其,比方说他们家庭是有做一些事业的,甚至于他是一个国君或者是一个大夫,一个大的家庭,那他的父亲之前一定有很多的政策,怎么来治理他的国家,治理他的家族。假如今天他父亲刚走,他马上,「我爸以前那一些都不对,全改」,那这个他对他父亲还是不够恭敬。所以对于父亲对的、好的,不改;然后没有所谓对跟不对的做法,他也不改。为什么?因为他还思念着他的父亲,看到那些做法,甚至于看到家里的那些摆设,那都是他父亲在的时候这么放的,他父亲在的时候这么做的,他绝对没有心要去动这些东西,反而看到这些让他缅怀他的父亲。所以他不会去乱改他父亲以前的做法。这可以看出他,虽然父亲不在了,二年、三年都还在怀念父亲。

 

我们看最后一句: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

 

曾子说,我曾经听孔夫子说过。

 

【孟庄子之孝也。】

 

这个孟庄子他也是鲁国的大夫,叫仲孙速。孔子说到这个孟庄子,说,他的孝顺:

 

【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就是这个孟庄子的孝行,大部分可能一般人要做到也不难,都可能。但是他最难得的孝是做到什么?他不改变他父亲在位的时候用的那些臣子,还有用的那些政策,他完全不改。他自己接了父亲的位置之后,四年都没有改动父亲的政策跟他的臣子。他都一直在想着,这个就是父亲以前这么做的,这个是父亲以前用过的臣子,这一分孝思非常的难得。今天父亲不在了,我们马上改这个、改那个,其实都是可能父亲在的时候我们就看不顺眼了。

 

接着说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个三年,服丧三年,都缅怀父亲,都没有改动父亲的家道、家规、家业、家学。这个是孝心的表现。当然,我们每一名经句,我们体会它的义理了,但是它并不是死的,它还是可以权变的。所以假如父亲的做法是错误的,对人民不利的,这个还是可以改。这里主要讲到的就是,对的你不能改,那个无关对不对的,你还很快的想去改,那都代表都没把父亲放在心上,才会这么做。所以是,旧的规矩,非善非恶的,不会去更改,会希望继续下去,也是缅怀父亲做的这些事情。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9月11日11:36: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34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