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32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方外史曰,「若据后儒见识,则微子之去,箕子之陈洪范于武王,安得与比干同论?呜呼!仁理之不明也久矣」。蕅益大师引了方外史先生的话,他说后儒的见识,后儒是孔子之后学儒的人,实际上都没有孔子的见识,没有孔子的慧眼。所以他们看这三人,注解这章《论语》的时候说,微子之去,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陈洪范于武王,「洪范」是《尚书》裡面的一篇,武王伐纣,箕子曾经见过他,向他陈述「洪范」这篇文,就是讲这个意思。他说微子、箕子两个人比不上比干,比干能够效忠,以死相谏,所以后儒认为三者有高下。实际上有没有高下?我们看看夫子只讲「殷有三仁焉」,三个人都是仁者,没有高下的。为什麽微子和箕子跟比干都是相同的?比干是捨身,微子和箕子他们因缘不同,他们也有捨身之勇,但是没这麽做而已。微子是用身教,他离开了。离开纣王,其实也是劝谏、提醒纣王,仁人贤士离开你,你是应该悔改了,这是身教。当然比干是言教,劝谏是言教。箕子为之奴,也是身教。所以这个仁的道理,连史上的很多大儒都没有完全明瞭。所以蕅益大师慨叹,呜呼,仁理之不明也久矣!发出这种千古的感叹,对仁的这种道理、对仁的境界不明白的时间太久远了,换句话说,史上仁人太少了。

 

蕅益大师能敢于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就知道他境界不在孔子之下,他也一样具千古慧眼,他能够评定史上的这些大儒们,知道他们的境界。真正能够证入仁的境界,他必定是放下了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仁是一体;甚至证得了仁的本体的这个境界。他也没有这个念头说我已证得了,刚有这个念头,已经有我相了,有我相就有人相,人和我就对立起来,仁就没有了。仁是人我一体。我们看到蕅益大师,前面有讲到他读「颜渊问仁」那章,那时候他才十七岁。读到那个时候,他就感觉到对孔颜心法忽然有所悟。而后来出家修道坐禅,二十四岁到山上一个人去静坐参禅,忽然发现一切境界消陨,人我众生这些相上的分别全部都没有了。他说,那个时候真正悟明了孔颜心法,对仁的体、相、用完全通达。换句话说,他那时候开悟了。二十四岁开悟,也是从佛上面得到开悟。所以清朝的大儒们都讲,「吾学佛,然后知儒」。

 

江谦先生有个补注说,「为仁而去,为仁而奴,为仁而死。故曰殷有三仁焉」。三者行迹虽不同,仁心境界完全一样。一个是为仁而去,离开了;一个是为仁而做了奴隶;一个是为仁而死。这三个人境界都一样。所以我们要学仁者,不是只学个行迹,学行迹学不到仁,要从他们的心性上去悟。悟的同时还要去力行,力行到一定程度又有新的悟处,那个悟在没有彻悟之前都是解悟,但是解帮助行。读圣贤书不能只读个字裡行间的意思,要读懂言外之意,听懂弦外之音,不能执着语言文字,而从语言文字中悟到圣贤的心法。

 

我对这个一体的境界忽然有所认识,还是去年年初,我父亲来探望我,我们住在一起。因为气候比较凉,那是冬天,结果我父亲得了肺炎。当时他咳嗽得很厉害,通宵不能睡觉,我就守候在他身边帮助他,给他服务,他起来小便要扶着他,他咳得太厉害的时候把他扶起来坐一下。当时我看他很痛苦,我就发了一个愿说,希望他的病苦我来代受。结果这个愿一发,还真灵,我也得了肺炎,我也是通宵咳嗽。我身体不错的,从来没犯过肺炎,结果跟他一样咳得很厉害。可是,他本来到医院打点滴、开药,吃了很多西药都不好,自从我发了愿之后,很神奇,吃了两天的中药就全好了。他好了之后我也好了,我没有治疗,自然就好了。这个事情让我感触很深,突然明瞭,父子确实是一体,父亲的苦就是自己的苦,因为是一体的。我们有时候感受不到,是因为自己麻木不仁,别说外人的苦感受不了,连自己至亲的苦都感受不了,麻木到所以然处。就好像身体四肢都已经瘫痪、麻木了,所以你捏它它也不痛,感受不到,这叫麻木不仁。

 

所以,为人先行孝悌,孝心最能够帮助我们契入仁的境界。有子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不是仁?还不是仁,但它却是为仁之本,为仁是告诉你,你要真干,为就是行的意思,行仁。行仁之根本在于孝悌,所以你能尽孝,这就是行仁,还没有证到仁的境界,但是你在往那裡接近。等你证得了,你就是圣人,完全跟宇宙众生成为一体了,你的感知力是尽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的疾苦你都能感受到。就像观世音菩萨在《愣严经》上讲到的,上能与诸佛同一慈力,与诸佛本妙觉心相合,合为一体。诸佛就是智慧,合一了。下能够与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上是和诸佛同一慈力,慈悲的力量度化众生,跟佛同一个神力;下和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跟宇宙一切万物万类合为一体。这是仁的境界,从行孝做,是最容易能够体会到的。那就不是自己瞎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讲起来可以千言万语说不尽,但是你知不知道,那真的是你自己的事,你得去体验到才行。体验不到,怎麽说,那都是隔牆猜谜。下面我们再看第二章: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在鲁国是位贤者,孔子也很讚歎他,他名字叫展禽。「惠」是他的諡号,就是他去世以后给他封的号,是他的太太给他封的。当时他在鲁国做典狱之官,叫『士师』,做这个官不大。『三黜』,黜就是被罢黜,被废了官。三次无罪而被废官,被贬下来。别人就跟他讲,『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有人就问他,你为什麽不可以离开鲁国?你都被罢官了,国君都不要你,你虽然这麽贤德,不贪污、不受贿,正人君子没有得到赏识,还被人排挤,你为什麽不离开鲁国?既然这裡没人用我,我就乾脆换一个地方,「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也很有道理。

 

一般人听到这种劝谏可能心就动了,那就走吧。可是柳下惠没走,他怎麽说?他说,『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焉」这个字当何字讲,这个「枉」当曲字讲,「枉道」当曲道的意思。因为当时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世人的念头都不正,都邪曲。如果有人用直道来事君,他正直不邪曲来事奉君主,「焉往而不三黜」,就是何往而不三黜,到哪一个国家不会被三黜(三次罢官)?换句话说,到哪裡都一样。在鲁国被三次罢官,那到哪个地方不会被三次罢官?别人都邪了,就你一个人是正直的,那你肯定也是被罢官,同样的命运。那「枉道而事人」,就是你捨弃了直道,心地不正直,而去谄媚、巴结、阿谀奉承,以曲道事人,就是事君,那在鲁国也不会被罢黜,在其他国家不会被罢黜,在鲁国不也一样吗,那何必要离开(去就是离开)父母之邦?父母之邦就是指鲁国,鲁国是柳下惠的故乡。你看这个话说得真的很有见地,这世间人都邪曲,我不必改换环境,到哪都是一样,只要坚守着直道,到哪都会被废黜,都会不如意。既然如此,我何必离开鲁国?反正我不会以曲道事君。这个话显示了柳下惠坚定不移的德行。

 

所以他死后,他的妻子用「惠」字来做为他的諡号,柳下惠就是展禽的諡号,就是因为他被三次罢黜都不离开鲁国。这种心实际上是救国救民的心,不愿意捨去鲁国的人民,还是希望在那裡为他们服务,这真是一位忧国忧民之士。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也当之无愧。他曾经说过,「油油之民,将陷于害,吾能已乎?」就是天下苍生,自己国家的人民将要受到陷害了,为什麽?礼崩乐坏,世间就乱了,受害的是老百姓,那我有没有能力终止这种局面,就是不让民众受其害?你看,忧国忧民。所以当他死了以后,他的妻子知道他的德行,亲自给他写了一篇诔(音磊)文,就是人去世之后给他的一种评定,往往是一种称颂。有几句话,这诔文当中的词是这麽说的,「蒙耻救民,德弥大兮。虽遇三黜,终不蔽兮」,这就是跟这章《论语》讲的是一致的。被废黜这是一种可耻的事情。人有面子,一般人是要面子的,被罢黜了他就离开了,「我这麽有才华,这麽有德行,你还不用我,我换个地方」,这麽想,跳槽。柳下惠没离开,这是在蒙受耻辱,为了什麽?为了救民。因为他知道,他的存在对鲁国就是一个希望,如果他都离开了,那鲁国可能没有人救了,所以他不忍离开。这个德太大了!虽遇三黜,三次被罢黜,终不蔽兮,他没有去隐居,所以他的德行比隐士德行还要高。他不是自了汉,不是小乘,是大乘。所以他的妻子给他这个諡号,用个「惠」字,惠就是恩惠,对人们百姓的恩惠大!这个字他当之无愧。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48: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3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