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31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现在要挽救社会的风气、改善社会风气,最重要的提倡三种教育:第一个孝道的教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人有孝心他就不会有怨恨,不会有不逊,他有亲爱的心。

 

第二个教育,女德的教育,是对女子的。如果女子不学女德,真的就难养了!现在社会上离婚率为什麽这麽高?家庭不和谐,先生有钱了就有外遇,有句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社会乱成这个样子了,这是难养。为什麽?女德教育没人提倡,一提到女德教育,好像这就是封建、这是糟粕,这是禁锢女性、压迫女性。说这话的人,我看他没读过哪一本女德教材,《女四书》他看过吗?《女孝经》他读过了吗?都没读过,就随便的人云亦云、胡说八道。

 

印光大师,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位佛门高僧大德、淨土宗祖师,他说得好,没有女德教育,哪来的贤女?没有贤女,哪来的贤妻?没有贤妻,哪来的贤母?没有贤母,哪来的贤子女?没好儿女了。没有好儿女,国家将来没有栋梁之才,国家将来就危机重重了。所以天下国家太平之根本,在于复兴女德教育、复兴家庭母教。教育儿女,母亲的责任是最重的。如果做女人的、做母亲的,她都是不逊、都是常生怨恨,她能教出什麽样的好儿女?她能教出君子吗?你看自古以来的圣贤都是因为有好母亲,文王、武王、周公这是圣人,他们都有好母亲,他们的母亲都是圣母,周朝三太所生的儿女都是圣人。你看文王的祖母太姜、文王的母亲太任、文王的夫人太姒,那都真正是贤女。在怀胎的时候就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心地纯淨、行为纯善,所以生出的儿子,先天之本就非常的善良、纯正,再加以后天良好的教育,成圣人不难。孔子有孔母,孟子有孟母,岳飞有岳母,这些圣贤君子都是因为有好母亲。所以要造就圣贤,首先要造就好女子、好母亲。所以女德教育是第二种教育,必须全民推广的。我们听说就是前两天在河南新郑市举办了全国首届女子道德论坛,他们的主题是「和谐社会,女德为要」这个提法,真的很少听人这麽提法,这是印祖的教诲,跟印祖所提的不谋而合。难得国家政府现在对这个都重视,这个论坛是政府主办的,新郑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三天的讲座,大家有机会可以找这样的光盘来听听。

 

第三种教育是因果教育。第一是孝道,第二是女德,第三是因果。因果教育让人生敬畏心,能够敬畏天地鬼神、敬畏因果报应,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丝毫不爽,这样他不敢造恶业了。他知道,不谦逊、有怨恨心也会有很大的果报。怨天尤人、傲慢无礼,这些都是天怒人怨,会有什麽好报?受了这些因果教育之后,他自然就会收敛了。连小人学了因果都不会造恶、不会为乱了,君子学了因果他能成就圣贤。所以三种教育要大力提倡,挽救世道人心,这都是过去印光大师大力提倡的。我们再看本篇最后一章,第二十六章: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在这裡孔老夫子说,年岁到了四十岁,『而见恶』就是被人憎恶,『其终也已』,这个人就不能改变了,一直到临命终都改不了(音瞭)了。郑康成的注解是这麽说的,「年在不惑,而为人所恶,终无善行也」。这不惑就是四十岁,孔老夫子是四十而不惑,不惑是没有迷惑了。孔老夫子做到了,到四十岁对于世间一切事理、因果都没有迷惑,都清清楚楚了。尤其是对因果,他知道什麽是善、什麽是不善,善有什麽果报、不善有什麽果报,他知道,他不迷惑,所以不会造恶。因此自孔子说了这句话以后,后人都把四十岁做为不惑之年,也是在提醒我们,到了四十岁,这是讲虚岁四十岁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到不惑的这个境界才行。所以看到这两个字,不惑,马上想到自己能不能做到。像我今年虚龄三十九了,明年就是「不惑」了,时间过很快。还有迷惑、还有颠倒,那真的是枉为人!这是孔老夫子在这说的。迷惑颠倒的人会是什麽样子的?必定是为人所恶,被别人憎恶。为什麽?他还干坏事,毛病习气一大堆,不能改,所以别人会憎恶他。到四十岁还不肯改,怕就是一生改不了(音瞭)了。所以终无善行也,这太可怕了。当然说这个话,最重要是激励我们应当及时进德修业,赶紧要改过自新,希望这一生真的有机会成圣成贤。

 

蕅益大师注解当中说,「恶字,不作去声读」。他的主张、他的见解跟先儒不一样,他说「年四十而见恶焉」,他这个字念饿,而不是念悟。他有他的道理,他这个见解很独到,「见恶,谓尚不能改恶从善也」。见恶的意思就是自己还有恶没有改,还有善没有修。「虽云改过可贵,但四十不改,恐终不能改矣,故警励之。意欲其奋发速改也」。孔子在这说的话不是瞧不起人,那些四十岁的人如果以前没读过圣贤书、没学过圣贤道理,后来学了,难道他这一生改不了?不是。孔子说这话是激励我们要改过。改过可贵,过以能改为贵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最大的善、最可贵的善,就是你能改过。当然改过之先是你能知过,知过则改,这是贵、可贵。怎麽才能知过?你不读圣贤书,你怎麽知道自己有什麽过失?看自己是很难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自己确实难。学了圣贤教育之后慢慢就学会反观自己了,用圣贤经典做为标准,然后才发现自己这麽多过失。你不要害怕,「那麽多过失!」吓得一身冷汗,其实应该恭喜你,你能知道过失就是开悟了。过去是迷惑颠倒,现在是不惑了。不惑是你知道自己了,知道之后你得改。古人从小就读圣贤书,所以到四十岁,过失都改得差不多了。四十以后,你看孔子五十知天命,对宇宙人生真相、对因果的道理彻底明瞭了。六十耳顺,耳顺是什麽?没有分别,听什麽都顺,好话也听得顺,坏话也听得顺;好人也看得顺,坏人也看得顺,没有不顺眼的、没有不顺心的了,这叫耳顺。到七十是从心所欲不踰矩,那个就自在了,成大圣人,任运自在,不起心不动念,随缘度日而没有过失,七十岁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四十岁是个关口,一定要改,把这过失尽量的改。

 

我读到这一段非常感恩,孔老夫子在这就是在提醒我,明年我四十了,一年当中要把所有过失都得改掉。不改,恐终不能改矣!这一生不就是冤枉过了吗?所以孔子是在这裡警励之,警告我们、勉励我们,其目的是意其奋发速改,要我们发愤图强,不能够颓堕自甘、自暴自弃。过能不能改?肯定能改,再重的过失、再重的毛病肯定能改。为什麽?因为本性本善。人的本性是纯淨纯善的,根本没有过失。过失是习性,后天养成的,本来没有。本来没有的你当然能改,本来有的你当然能恢复。所以说没有改不了的过失,只是看你肯不肯改。如果因循苟且、悠悠度日,那四十岁改不了,到了五十岁就麻木了,就是愈来愈难改了。所以改过是什麽?一认识到它,要痛下决心把它改除掉,不能姑息纵容,要真干!一开始认识到自己过失的时候,最容易改,那时候改过的冲劲是特别强,乘着这种惯性、冲劲一下把它改了,永不再犯,你就提升了!如果你一稍微纵容,第一次改不了,第二次往往就更难,你心理的关口很难突破。所以不要等来日再改,就是今日改。《了凡四训》上说,天下聪明俊秀之人不少,但因为「因循」二字耽搁了一生。因循就是随便,苟且度日,不肯认真。

 

江谦补注上有一句话说,「欲其不终于恶也。不终于恶,则朝闻道夕死可矣」。孔老夫子讲这个肺腑之言,欲其不终于恶,不要把这个恶习一直带到临命终,否则就麻烦了,恐怕人身就得不到了。所以当下就改,不终于恶。不甘心把这个恶习带到命终的时候,那你现在就得改。你能改了再命终,这也不枉为人一场,「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夫子讲的,早上听到了这个道理,闻道了,改过,提升了,晚上死也心甘。这个闻道,真正的道是什麽?了生死的大道,你真闻道了、明白了,放下这些烦恼习气,把见思烦恼放下了,你就出离生死,就没有死了。把尘沙、无明两大烦恼也断尽了,你就证大涅槃,不生不灭了。乃至成佛,都是靠改过,修行就是改过,只要一息尚存,再重的过失犹可悔改,但是一定要真干。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阳货第十七」这一篇也全部讲解圆满。今天晚上我们开始学第十八篇。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45: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3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