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31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我们问,为什麽这两种人这麽难养,就是很难让他们高兴?《邢昺疏》当中说(这个疏是《论语》的注解,邢昺是宋朝的经学家),「此章言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难畜养」。皆无正性就是他们都没有得到性情之正,所以都是感情用事。这两种人重感情不重理智,所以做事往往不合乎礼,没有礼度,那更谈不上义了。礼都没有,义就更没有。道、德、仁、义、礼这五样,按照上往下排,道是最高的,如果我们能够依道而行,那是圣人。依德而行,道失去了,有德在,德是随顺道的,也不错,属于贤人。道是无心,不起心不动念,所行都没有任何的毛病、没有过失,这叫行道;德要修,这是要起心动念,要有刻意,因为已经失了道,所以要修德,修德为了证道,依德而修是贤人;仁是君子,君子以仁为己任,他行仁;再往下是义,义也是君子,要处处都有讲道理,合情合理合法,这是义;义都没有的话,至少得讲礼,礼是讲礼度、讲规矩。有礼总还是个正常人,如果没有礼,那就是乱来了。

 

女子与小人,在这裡讲当然是指没有学道德仁义礼的人,而感情用事,感情重那就疏于礼义了,所以难养,很难让他们高兴的,动不动他就会动情绪。当然,如果是学了道德仁义礼的那些女子,那就不在此列;小人如果学了道德仁义礼,他真学了,那也不能叫小人了,就能叫君子。所以孔老夫子在这不是说歧视妇女,说女子难养,不是这个意思,在这是激励我们要学习道德仁义礼。不学,人不学就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这种人当然难养了,不明事理。

 

还有的先贤的注解,把女子和小人专门说成是对男女僕人而言,这也能讲得通。这是《朱子集注》当中讲到的,「君子之于臣妾」,这臣妾就是分指小人和女人。在古时候这些人没有机会受到良好教育,当然做事各方面可能理智比较少。君子对这些人也要进行教化,不单是言教,还要身教。所以「君子之于臣妾,庄以莅之,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患矣」。庄是要庄重,对待下级、臣妾,臣是指下属,妾,现在是一夫一妻,就是妻女,或者是家裡面的女僕人,要庄重,莅之就是对待他们,莅临的莅。《弟子规》上也讲到,「待婢僕,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身贵端,端就是端庄,对待他们不能够过于的亲密。过于亲密确实让他们的恭敬心失去了,教育就没有效果,所以要有庄重的仪态。虽然很庄重,但是又并不是太严肃、太呆板,一点人情味都没有,还要慈以畜之,就是慈而宽,慈是对他们要有仁慈、有爱心,要关怀他们,多替他们着想,对他们宽待,不苛责、不吹毛求疵,这样来畜养他们,自然让他们就生起敬爱之心。

 

家中如此,企业的领导对于自己的员工也要如此,上级对下级也要如此,这是处人之道。这样就无二者之患,患是忧患。哪二者之患?就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跟他们太靠近,没有距离了,他们就不谦逊,傲慢无礼;跟他们疏远了,太疏远也不行,他们觉得你不关怀我,怨气就生起来了,这两者都是过患。所以君子行中道,不过分亲近,也不疏远。所以君子临民,对待百姓,让百姓敬而爱之,对他非常敬畏又非常爱戴,有德君子跟人相处,给人这样的一种好印象,他的教诲当然大家都能够欢喜信受,能够老实听他的教诲。

 

底下蕅益大师注解中说,「曲尽女子小人情状」,就是把女子、小人的那种情形状态都描绘出来了,孔子这一句话。这裡的女子、小人,我们要知道都是因为没有学习圣贤教育才会如此,孔子说这个话不是说轻视他们,是为了激励大家要学习圣贤教育,不要落入孔子所谓的难养之人这样的一个陷阱当中。既然不甘心成为这种难养的小人和女子,你就得学,要好学。

 

江谦补注也是重申、强调这一点,说「女子、小人,皆须教之以道,学道则易使也。若养而不教,则有怨与不孙之弊」。女子、小人,如果你能教他以圣贤教育(这就是道),他就学道则易使。这裡江谦先生说的女子和小人,应该跟朱子所说的是相似的,指男女僕人,就是下属。所以学道他就能恭顺,就知道怎麽与君父、怎麽与丈夫相处,关係就能和谐。若养而不教,如果养他们而不教他们,那肯定不是有怨就是不逊,这两种弊病都会出现。这是专指对于下属或者是家裡晚辈应该是怎麽样对待,总之就是要教他们。「养不教,父之过」,在一个家裡面父母教养儿女,最重要是教,不教他们那是父母的过失,儿女也就要麽是不逊,要麽是怨。

 

你看看现在这个时代不都是这样?孝顺的儿女非常少了,大部分儿女都是这样的,父母爱他,爱得无微不至,他就不逊,一点没有恭敬心。父母稍微疏忽一些,还不是疏远,疏忽了一下,譬如说孩子放学,父母都要去接他,开着车去接,天天接他,他已经形成习惯了,像大老爷一样,一出校门,父母车已经等候在那裡,他就上车,忽然有一天下雨,交通堵塞,父母的车来晚了,他可能见到父母就骂,「你怎麽来得这麽晚,叫我等了那麽久!」怨恨心就起来了。什麽原因?没学圣贤道理。这个确实也不能够怪这些儿女,还得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怪自己,我没去教他,我自己也没有做一个好榜样,所以养成他这麽多的坏习气、坏毛病。他从小都是这样,长大那更不得,父母稍稍有不顺他的意思,可能对父母破口大骂,要麽就离家出走,甚至他还可能会对父母报复,怨恨心重的甚至会起杀害父母的心。现在你看新闻裡面,杀父害母都不是新闻了,其原因就是养而不教之过。

 

父母对儿女如此,领导对百姓也如此。国家希望能够社会和谐,聪明的领导人就会重视教育。如果不提倡这些传统文化、圣贤教育,不讲忠孝仁义,这些老百姓当然他就会不逊而且有怨。不逊表现是什麽?他可以骂领导,甚至你看有些国家地区,那裡的国民甚至可以指着国家领导人来骂,那是不逊到了极处,简直叫无法无天,这国家肯定会出现大问题,会乱的。领导即使再怎麽努力去工作,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人民还是有怨气。你不能怪人民,为什麽?你没教好他们。你就应该大力提倡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儒释道,这就会把两种弊病自然消除。君子学道则爱人,在位的人、做领导的,他学了这些圣贤道理,他有爱心,他会对祖国、对人民尽忠,不会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老百姓学道则易使,他能恭顺,他能体谅领导,这上下无怨了。从这裡真的我们看出很多的这些意思,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教育上,没有教育就出现问题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45: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3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