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25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这是孔老夫子给大家开个玩笑,但是开玩笑也是教育。『子之武城』,子是孔子,之当适字讲,就是到。武城是在现在的山东省,当时是鲁国的一个小邑,邑城。依孔安国的注解说,「子游此时作武城宰」。子游是孔子的弟子,那个时候做武城的宰官,邑宰,就是像我们现在讲的县长。孔老夫子就到了武城,当然要跟自己的弟子见面。此时孔子『闻弦歌之声』,这个「弦歌」,弦是琴弦,所谓瑟琴,古琴,它是带弦的;歌是诗歌,配着琴声唱出来的。孔子当时听到有人弹琴唱歌,唱着诗歌。这些诗歌,当然很可能是《诗经》裡面的篇章,都是善的。

 

『夫子莞尔而笑曰』,这个「莞尔」一笑,这是微笑。就说到,『割鸡焉用牛刀?』就是杀鸡不用宰牛的刀,这是一个玩笑话。孔安国注解说,「言治小何须用大道」,治小是指治理一个小小的武城邑,何须要用大道?因为这个「弦歌之声」,唱的都是大道,《诗经》裡面的大道,可以治国平天下的。当然子游当时是在那裡治理武城,可见得他用的是大道来治理。所以教民以礼乐,使社会和谐太平,以礼治身、以乐调心。孔子说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含有讚歎弟子的味道。对弟子不明着讚歎,这是老师那种慈悲,怕唱太高调了,弟子心裡面就会生傲慢,这是老师爱护学生。而且跟弟子在一起是非常的开放,没有丝毫的拘谨,在玩笑当中来表示对他的讚赏。这使我想到我跟着我们的恩师在一起,也常常有这种感觉。恩师是很少讚歎我们,尤其是我,很少对我有讚歎。即使讚歎,都是背着,不在我面前。有好几次是别人把这个话传给我的,说「我们恩师说你孝心很至诚」。我听了之后,就反而生惭愧心。但是老人家在我面前从来不这样表扬我,批评我倒是有,有好多次。这都是什麽?老师的慈悲,不让你年纪轻轻听的表扬多了就生傲慢心。我能体会到,但是我自己是不敢生傲慢的。

 

这时候夫子讲完这个开玩笑的话,『子游对曰』,子游就接着这个话讲下来,说「昔者,偃也」,偃是子游的名字,子游在老师面前自称名,这是表示谦恭。不能用「我」,我字就有带一点点傲慢了。现在人当然都不讲这个规矩了,开口就是我,听我的。过去对长辈、尊长前,都是非常的谦虚,自称名。「茂森有这麽一个想法」,自称名,不能说「我有个想法,你听着」,一听这个口气就高高在上。『昔者,偃也闻诸夫子』,子游自己说,他自己过去听过夫子讲过这样的话,这个「诸」是之于。说什麽话?『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这是孔老夫子教诲的。君子是指在位的人,德行高的、地位高的、有福报的这些人。他学了道则爱人,爱人就是爱人民,生起仁爱的心。

 

其实仁爱是性德,人人本具,谁都有。但是不学,就往往被自己烦恼习气障碍住,就显发不出来。所以一定要学,学而知之。到知之,就肯定能够做到爱人,爱人者就没有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他就做不到爱人。这个「人」,它包括的是所有的人,善人、恶人都爱。不是说我只爱善人,只爱对我好的人,不爱那个恶人,或者是跟我有怨结的我就不爱,那就不是真爱,这就不叫仁。仁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个要通过学道你才能明瞭。明白什麽?其实人我是一体的,这就是道,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只有迷惑的人才把这一体分为二,分自分他、分人分我。所以就有人我的对立,自他的分别,爱心就出不来了。被什麽障碍住?就是被这个分别心障碍住,被这种迷惑障碍住。把迷惑放下,你能认识到一体,你叫悟道了。学道要悟道才算成功,没悟道,还得学,没有学到!真正悟道的人,他确确实实没有自他分别,看一切众生就好像自己身体上一切细胞一样。身体有多少细胞?数不尽。众生也是数不尽,这些众生都是我身上的一部分,所以我应该爱他们。爱他们也没有条件,不是说你对我好,我才爱,你是我的亲人,是儿女、是先生、是太太,我才爱,没那个说法,平等的爱。因为他是我身上的细胞,是跟我一体。我自己也是真我身上的细胞,我这身体是一个细胞,但是那个真我是整个法界,这叫法身,你就认识到真我了。所以爱自己、爱别人都是平等的,不可能说我这身体,我多爱这个细胞,不爱那个细胞,不可能的。这是通过学道而悟到的真理。君子学道之后,那是人民的幸福。有一个明君来统治、来管理,一定能够令社会和谐,天下大同。当然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君子,成为这样的圣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其实没有说天生下来就注定是小人的人,小人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后天的教育中,接受了不良的教育,让他污染了,就变成小人。这个小是心量狭小,就叫小人,只想自己,或者只想自己一家,心量太小了,他不能想着天下。君子是心怀天下的,看天下人跟自己一体。小人呢?只看自己是跟自己一体,顶多家裡面至亲的人跟自己一体,顶多如此,他再大一点就不行了,不能够想得太大,心量小,他打不开这个心量。但是学道总有好处,大道他未必能明白,小的、浅的道理他能够明瞭。你跟他讲宇宙一体,他听不明白,他也不感兴趣,那就给他说浅近的道理。这是真的,你看我们讲这些圣贤的道理,全香港七百万人,有几个来听的?你把这些道理在街上跟别人複述複述,人家觉得你是不是有毛病?不说出来,心裡就觉得你是不是有毛病?听不懂你说的是什麽话。但是你跟他讲怎麽赚钱,他来听。你告诉他、讲这些大道,他就觉得你这是谈玄说妙,天方夜谭。所以这个社会君子很少,小人是大多数。小人的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只考虑自己一身一家。但是他们也希望得到幸福,也希望得到快乐。谁愿意烦恼?谁愿意痛苦?谁愿意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没人愿意,他都希望自己得到一些利益,那就跟他讲浅近的道理。讲什麽?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讲因果。因果浅讲也可以,深讲也可以。浅讲,小人他也能得受用;深讲,君子、圣人都能得受用,因为它符合自性之道。

 

淨宗十二祖彻悟禅师曾经说过,「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就是一个人很善谈心性、大道,他肯定不离开因果来讲,不会离弃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他深信因果,只要信到底,信到什麽?起心动念都知道有因果,都不敢乱来,这叫深信,这种人终必大明乎心性,他能够明心见性。换句话说,他能够变成上智之人,从下愚也能提到上智。因果道理好!把伦理道德的教育融在因果当中讲。譬如说讲《弟子规》,这是讲伦理道德,怎麽讲最有效?结合因果来讲。因果就是讲桉例、讲故事。譬如说「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你能够做到,你会有什麽果报;你要做不到,你会有什麽果报。最好举出现代的桉例,这一看,这是真的得做!一听,他就震动,他就真正起孝顺心。《弟子规》不是高深的大道,但却是每个人都能得受用。所以小人,就是一般的没有什麽大志向的民众,他们学了,他们就易使。易使是什麽?他有恭顺的心,就容易听上面的号令,因为有恭顺心,「父母呼,应勿缓」他做到了,所以领导呼,他也应勿缓。它有这样的一个好处。

 

我们看到这个地方可能就会说,圣贤的道理是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让统治阶级用来做为愚弄百姓的工具?我们从小的时候也接受过这种言论的薰习,不少人有这种观念。说《论语》不能学,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个工具。实际上我们听到这些话,不能够马上不假思索就接受它。我们要静静想一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是不是应该治理得有条不紊、上下和谐?还是说每个人各自为政,互相在那裡斗争、抗争,上面的命令下面就是不执行,国家领导人说话根本不能够执行,随自己说了算?这种社会会成为什麽样的状况?那就叫天下大乱!天下大乱,到底听谁的?最后大家就斗争,谁斗得赢就听谁的,最后还是得变成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因为总得要听人的,最后就是变成斗争的社会、强权的社会。所以一个社会,确实它需要有条理,需要去治理,需要上下等级分明,否则就会乱。

 

君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领导,臣是讲被领导,要服从领导。不服从,后果就是天下大乱。你想天下大乱,还是希望社会和谐、上下相安?既然我们想上下相安,这就需要教育。这不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这也是为被统治阶级服务。一有斗争和战争,最受伤害的不是统治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是老百姓。老百姓在战争当中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是最无辜的。所以我们应该希望和谐,不希望动乱,不希望有战争。战争怎麽来的?斗争来的,斗争升级就是战争。所以教民以孝顺之道就很重要,人能够孝顺自己父母,他才能够敬顺自己的领导。一个家庭裡面,如果不用《弟子规》、伦理道德的这些教育,家庭都不和,家庭就变成大乱。父子不和、兄弟反目,现在你看很多,甚至父杀子,子杀父,兄弟相争上法庭,太多这种事情。难道我们希望这种现象多吗?这样好吗?不希望,那就要回归到传统伦理道德教育。

 

其实一个人真有孝顺心,他自己会非常幸福、非常快乐。不孝的人,他心是不安的。为什麽?这是违背他的自性,他会生活在烦恼痛苦当中。他能顺,孝顺长辈,这就是符合性德,他就快乐。像以前我们在汤池镇民学校,就曾经听说过有这麽一个女孩子,十三岁,上初一,没学《弟子规》之前,悖逆父母,跟父母吵架,甚至会有离家出走。后来听了《弟子规》的课,认识到自己错误,改过自新。回家来给自己的父母做好一桌饭菜,请父母享用,父母吃完饭了,她就收拾碗筷,然后给父母端上一盆热水洗脚。结果那天晚上她自己写日记说,那天她最幸福。为什麽幸福?因为她顺着自己的自性,她不再抗逆自性了,这就幸福。所以幸福快乐是随顺自性而来。但是这个大道一般人听到比较难懂,所以就直接告诉他,要孝顺父母,你孝顺父母准有好处,你自己会体验到的。十三岁的小孩,她也不懂什麽自性不自性的,什麽宇宙一体,没跟她讲这些,但是她孝顺父母,她就体验到了。所以学了之后,真的人心就和顺了,就易使。易使,对父母来讲,她能够易使,她将来走出社会工作,她领导也会喜欢这样的人,她听话。

 

所以道要去弘扬。真正的大道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佛法讲得最究竟圆满;但是要入世,在社会怎麽样教导大众,儒家讲得非常具体。儒家讲五伦十义,讲伦理、讲道德,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些也是属于道。人学了,他就不一样。所以汤恩比博士在一九七O年代就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靠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讲什麽?就是讲道。当然也包括道家,儒释道三家都讲道,三家一体,同源同根。古人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这符合「大学之道」裡面讲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道、儒要合在一起来学,来共同弘扬。

 

孔安国的注解讲到,「道,谓礼乐也」,这是讲得很具体了。礼乐也是道,但是道不仅只是礼乐,礼乐只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礼乐的修为,可以去悟道、证道。「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音乐能使人性情得以调和,再配合礼教,这样人就和谐了。首先人心自心和谐,他自心和谐了,身心就和谐;身心和谐了,家庭也就能和谐;家庭和谐了,社区乃至国家、社会都能和谐,最后达到世界和谐。这就是大学之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这个平是和平,就是天下和平的意思。靠什麽?靠礼乐教化之道。所以君子学了礼乐,懂得如何治世。用礼乐治世,就是管理国家,管理他自己统辖的这些团体,能使团体和睦,国家和谐,这是爱人的表现。小人学了礼乐之道,就是一般老百姓他学了之后,他也能够得到幸福、快乐,而且对于君子爱民的政策一定是非常拥护,因此叫易使。

 

所以我们国家希望能够推动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要用什麽?靠礼乐之教。从哪教起?最好是从《弟子规》教起,《弟子规》就是最基本的礼。乐是讲什麽?这些文艺的表演。我们现在也看到政府确实对这方面很关注,各级的政府都在推动。现在各省、各市传统文化论坛遍地开花,都在积极的举办这些论坛,造成很大的影响力。我也应邀参加过好多次,主要都是讲孝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要教导大家相亲相爱、和谐共处,最好是讲孝道。其他的伦理道德我们都要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围绕《弟子规》、围绕《孝经》这些最基本的道理去教导民众,真的引起很大的反响。大家都很爱听,这使我们始料不及。每次论坛至少是一千人以上,也有的论坛有五千、六千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28:0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2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