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22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所以我们学该怎麽学?真正的学就是不断的觉悟,不断的扫除自己的烦恼、习气、业障,扫乾淨了,本性就复明了。这是圣人之学。求学不是说为了增长知识而已,如果增长知识,如果你执着这个知识了,反而变成更大的障碍,这叫所知障。获得这些学问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复明自己的本性。《礼记.大学》裡面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性中本有的德能,它本来是光明的,叫明德。现在不明了,所以要把它显明出来,这叫大学之道,学这个的。所以这个我们要懂得。学《论语》也是,用《论语》来检查自己有些什麽毛病习气,那些就是障碍,障覆本性了,把这些障碍去除掉。不是说让你增长什麽《论语》方面的常识,你好像这些《论语》都会背了,摇身一变,变成了个有文化的人,那不是孔老夫子所希望的。你读了《论语》你很有文化了,还增加傲慢,贡高我慢,业障就更重了,那云层就更厚了,那什麽时候才能够知之?这种人他也不叫学。学的是真正学到正道上来了,找到门径了。

 

最后一个,孔老夫子讲的,『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是很可怕。天资本来就钝,受困,又不肯学,这真是没办法了。所以「民斯为下矣」,这个民就是讲人,人民人民,这民也是人的意思。民斯为下,这是最下等的,这种人永远不能够恢复自己的本性,永远就做凡人。在古时候,孔子那个时代,一般人分五等,天子、诸侯、大夫、士人,还有庶民。前面四种都会学的,要求他们学的。天子不学何以治天下?诸侯若要是不学何以治国?大夫不学何以治家?士人不学何以治身?他们都得学。庶人就比较自由了,不要求他们学,最普通的老百姓,我们讲他没文化。但是孔老夫子在这裡说,民斯为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鼓励这些庶民也要学。那当然前面四等人就更得学,换句话说,谁都要学,不管你是什麽样身分的人,学习是不可少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要终身好学。

 

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讲了八个字,「只是肯学,便非下民」,这也是激励我们学,只要你肯学,你就不是下民了。你肯学的人,你就一定能做到上等根性的人。你边学,智慧边增长,烦恼习气愈减少,最后你也能开悟,你也变成了上等人,变成了知之。生而知之也好,学而知之也好,反正知之都一样。如果不肯学,哪怕是天资很聪颖的,但是他没开悟,不肯学了,不肯学就是下民。孔老夫子讲五等人,天子、诸侯都好,他不肯学也是下民。所以用个「学」字来分各人的根性,那我们要力争上游。那麽学一定要注意,我们也反覆强调,不是只学个知识,学就是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改掉,恢复本性,本性本善。因此好学之人肯定天天忏悔反省,做改过的功夫。用什麽做标准来改过?儒家经典这麽多,用哪一个最好?《论语》不容易,你要是能够一天读一遍下来也不错,从头到尾读一遍,读得快的也差不多两个小时,那就当个功课来读。但是囫囵吞枣这样读,这反省的力量效果也不大。我们恩师教我们用《弟子规》来做为我们反省的功过格,这个好!《弟子规》写得很集中,一百一十三桩事,天天反省看看犯了哪一条。如果有犯了,马上要改,下次不能再犯,天天都要学,天天都要改。你真正改,这叫力行。力行之后学文,那个学文就帮助你力行,学文跟力行并重,解行并重,相辅相成,这叫真正学。

 

像我大前天,我十五号回来,从北京飞香港。在飞机上,飞机很不错,它那个飞机上还有电视。我平常每天要读一部经,读完之后在飞机上用完餐了,还有空馀时间,我就来弄那个电视。好奇,打开来看看,裡头有电影,就看了一段。后来一想,不对,这些电影对自己身心修养没什麽帮助,污染。《弟子规》上讲的,「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你看,对照《弟子规》你就晓得做错了,立刻得反省,立刻要回头,立刻就把电视机给关掉。回来到晚上自己忏悔,你看,警觉心不够。我们这讲《论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是圣贤的典籍,咱们都不看,不予理会,为什麽还迷在这些声色、所谓的文艺节目裡头?错了。修正自己,这种才叫学。我们把《弟子规》要落实到生活当中,凡是犯了就得改,那天你看犯了一过。就如是天天的对照反省自己,肯定天天有过失,不会没过失的,只有圣人才没过失,我们现在还没成圣人,哪能说没过失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看你肯不肯改,肯改你就是好学,不肯改那就是下民。只要不甘心做下民,你这人就有机会成圣贤,圣人没别的,就是勤学勤改过而已。这章我们就学到此地。请看下面第十章: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章非常重要,教我们如何来修学。孔子在这裡讲,『君子有九思』,这九思就是要有九个心态,对各种境界你要有什麽样的心。这裡讲到的九种都是动作,对境,你有什麽样的表态,有什麽样的动作,如何防非止恶。第一步是对境,君子在待人接物当中,开头有个对象,对象是境,境界,不管是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你总有个境界。君子『视思明,听思聪』,这只讲了两句,是眼和耳这两个方面,其实六根都可以这样的引申。眼睛是一根,根就是器官,耳也是一根,还有鼻舌身意。这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眼所接触的是色,眼见色;耳所接触的是声,耳听声;还有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接触物品的感受,触受;意是想,意是你的心意,你的思惟能够想,接触的是法,法是你所有的心裡头的概念、思惟、逻辑等等。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应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一定要什麽?看得明白,听得明白,就是接触要明瞭。所以「视思明」,看要看得清楚,听要听得明白,不要会错意了。六根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你马上就觉悟。做到这个真不容易,为什麽?因为我们心裡面很多妄念、很多执着、很多分别,甚至很多烦恼,往往这些东西障碍我们的视听,所以看也看不明,听也听不明。外面境界进到自己的那个器官之后,变成一个扭曲了的形象,这往往有之。

 

如果用佛法唯识学来讲,这讲得更明白了。我们凡夫真的视不明,听不聪,全听扭曲了。为什麽?有分别、有执着。从唯识的角度来讲,眼睛看外面的色尘,你所看到的你以为看到真相,其实不是真相,你只是看到那个眼识,识是一种印象。眼睛看到外面的境界,你立刻起了分别执着,把这个境界用分别执着进行扭曲,然后留在自己的心中一个扭曲了的形象,不是真相,变成眼识。耳也是,听声音,经过分别执着一处理就变成耳识。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就产生六识,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各的识,这个识都是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所以我们所接触的根本不是真实的境界。接触到真实境界,但是已经被自己的分别执着给扭曲了,因此叫「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真心,所现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可是六根一接触到这个一真法界就产生了识,识就变了,叫唯识所变,变成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十法界、六道、五浊恶世。这不容易做到,要怎麽做?把分别执着放下才行。你要不肯放下分别执着,你想视思明、听思聪,办不到,这只是理想。我们下手处怎麽做?先看,看人家的好样子;听,我们听善言,不要听恶言,不要听是非。不要看人家的错误,看别人的毛病缺点,不要看这些。我看正面的,不看负面的;看善的,不看恶的,从这裡下手。先把视和听往善的那个方向转化,专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心裡面没是非了,没有去分别是非、好丑、善恶,慢慢心就清淨了,变成纯善。纯善之后自然没有分别了,那个时候你就视思明、听思聪,你就聪明了。

 

所以第一步要把自己的心从恶转成善,心裡不装那些人家的是非丑恶,只看人家的优点,只念人家的恩德。心裡真正只是看好的一面,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你能做到这个,那你就有聪明了。因为心不分别、不执着了,你才能看到事实真相。一有分别执着,看到的全是扭曲了的相。这是对境。

 

第二步是表态,态是态度,这是你的反应了。接触到之后有什麽反应?首先面部上的,颜色,『色思温』,还有容貌,『貌思恭』。这面色,人的面色真的它会老是变化的,有青的时候,有黄的时候,有红的时候,有白的时候,有黑的时候,青黄红白黑都有。你看一个人如果恐惧的时候,他就白了;一个人如果是不安的时候,他就青了;一个人要是发怒的时候就红了,是吧?你看他颜色都会变的。那麽君子应该有什麽样的面色?要有温和的面色,「色思温」,也不要红也不要白也不要黑,黑脸不好看,很温和,和颜悦色,让人看到很舒服。这种人很有亲和力,总是微笑。你看我们恩师走到哪裡,大家都感觉到他很有亲和力,都很愿意去接近他。你就看到他脸上的微笑,就等于把我们的烦恼全部融化掉了。不用跟你讲话,已经在摄受你了。「貌思恭」,容貌,这是讲面部肌肉的动态。譬如说笑,笑那个肌肉是让你整个把它拉得圆一点,往上拉。如果发怒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嘴角就往下拉,叫怒目。所以不同的表情就会有不同的容貌。那我们的容貌应该是怎麽样?要恭敬,这是很重要。容貌、面色都是表现心裡的那个态度,这是要讲究温和恭敬,这是德行。待人的时候,譬如说朋友见面,脸上露出笑容,非常的和悦。如果见到长辈,我们就要肃敬,这是恭敬,貌思恭,那就不能老是裂开嘴笑,那就反而失礼了。所以这个都是心态,心态始终保持着恭敬,但是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表现,总要做到自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17:2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1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