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22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所以蕅益大师讲「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个远是什麽远?前章《论语》没有特别指明是什麽东西远,我记得朱熹朱夫子的解释就讲,是「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那个远。仁爱的人,圣人的境界,远吗?不远。何远之有?只是看你有没有去修、去证。这个未之思也,就是你没开始干,你就觉得它很遥远。真想干了,我欲仁,这就是思了,斯仁至矣,仁的境界就现前了。怎麽样去行仁?君子九思就说得非常的清楚,你能这麽个思法,何远之有?就在眼前。如果用佛法来解释,那更加圆满。这个思是菩萨三慧之一,闻思修三慧,闻了就思,思就修,三慧是一而三,三而一,不是分开的,是同时具足。闻是接触,一接触就明瞭,这叫思。一明瞭就变成自己的境界,就落实到生活,这叫修。同时一次完成,闻思修。

 

所以君子有九思,你看视思明、听思聪,言语造作、待人处事接物、接触种种境界,一接触就明瞭,一明瞭就落实了仁,就闻思修了。就怕我们不明瞭,就是没有思。所以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你没有思那就很遥远。什麽遥远?仁的境界或者说佛境界很遥远。佛境界在哪?就在你眼前,看你会不会转。你念头要是觉悟了,你当下就转凡成圣;转不过来,就是凡夫,那就很遥远了。所以道不远人,道在哪?眼前就是,问题是你能不能看到。视思明,你看到了没有?听到了没有?会看会听,哪不是自性?哪不是法身?所以古德讲的,行云流水,无处不在。「百草头上祖师意」,你看百草那个头尖尖上,那都是祖师意。祖师意是什麽?就是道。翠绿的竹子,那就是自性;鬱鬱黄花,那就是般若,那就是法身。所以开悟的大德考问弟子,道在哪?拿给我看看。我随便拿一个,你看这就是。祖师点头,证道了,心心相印,明白了,彼此都明白,都看到,闻思修都成就。没成就的人,那真的眼前看的视也不明,听也不聪,都见不到。

 

所以君子何须要出位而思?思不出其位,这个其位是什麽?就是眼前的境界,就在自己境界裡面证道。法法皆是自性,哪一法不是自性?既然全是自性所现的,当然都是自性,这叫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愣严经》上教我们捨识用根,就是讲这个。我们视,就是眼见色,听,耳听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凡人一接触就变成分别执着、变成六识。佛能捨识用根,他不用分别执着,不用妄想,不起心不动念,他识就捨掉了,捨了妄心。用了什麽?用了真心,用根,根中之性。譬如说眼用眼中的见性,耳用耳中的闻性,六根的根性那是真心,那是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的当下它起作用,这是捨识用根,转识成智,思不出其位,还用哪裡去寻道?就在眼前,看你会不会。不会的,那是很遥远,那是佛在天外天;会的,佛就在眼前。

 

当然这个理我们能通,但是事上起修却不容易证。我怎麽个下手?对凡人确实很难。佛教我们这方法,你怎麽捨识用根?你就念阿弥陀佛,你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老实念佛,把你的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全住在这句佛号上。你念头起心动念,念就念阿弥陀佛,分别执着你就执着阿弥陀佛,行了。用一个执着代替一切执着,用一个念头代替一切妄念。念久了,自然就功夫成片,就叫念佛三昧。再念久了,念着念着这个妄念都自然脱落了。一脱落,你就明心见性,那个时候你见真佛了。那时候你就点头,真的,「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思不出其位。所以蕅益大师这一点评,把这个世间法提升到佛法上,讲到究竟圆满。我们再看底下一章,第十一章: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这一句是孔老夫子的一种感叹,当然也是劝勉我们。『见善如不及』,这意思是说什麽?见到善人就觉得好像不如他,「不及」就是及不上他,所以想要向他学习,像他那样的善,就是见贤思齐。『见不善如探汤』,见到不善的人或者不善的事,就好像用手去探热汤,汤是开水、热水,当然你怕烫着,所以赶快把它收回来,不要去接触,这是保护自己,免受不善的污染。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就是这个意思,比不上自己的,都不跟他学,不是说排斥他,把他赶走,不是这意思,不要跟他学,敬而远之。孔子在这说,『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我见过有这种作风的人,也听过这个人讲过这种话。

 

底下孔老夫子又讲了另外更高的一个境界,『隐居以求其志』,这是「隐居」。隐居是什麽?避开乱世,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修养。但是他隐居不是厌世,他还是在「求其志」,他还是有志向,还是有热心肠的,只是现在还没有机会来施展他的抱负。所以他隐居起来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希望将来有机会施展他的志向,这叫隐居求其志。所以这不是小乘,不是避世,是大乘人。

 

『行义以达其道』,他做什麽事?他自己充实自己,等到将来有机会出来做事,他就出来做事,就是可以给他施展抱负了。那麽所做的事都合乎正义、道义,叫「行义」。譬如说他当官,施行仁政;他做生意,他做一个仁厚的商人;反正他做什麽事都做一个好的表率。「以达其道」,能够实现他所守持的道,这个道是圣贤之道。因此不管是有机会出来,还是隐居,他都是志于道,志在圣贤。至于出不出来就看缘分,看看有没有这种条件。通常来讲,如果天下太平,领导者很英明、很仁慈,这些人都会出来。如果是乱世,这些人就暂时避开,隐居以求其志,等待将来的机会,等待明君出现,他不会恋慕世间的富贵。在乱世当中富贵,孔子认为这是可耻的;如果在治世,天下太平,国君英明的时候,你要是没有富贵、没有施展抱负的这种能力,这也是可耻的,那是你实在没有能力。所以这是看机缘。

 

孔子说这种人,『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我只听人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没见过照这个话实行的人。当然这两种人两个境界,前面一种「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种人比较容易做到,所以孔子说我见过这种人,也听过这种话。那后一种人就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这种人是隐君子、是圣贤人。这种人往往见地很高,有这麽高的见地,才有这麽高的行持。孔子说,闻其语、未见其人。实际上孔老夫子本人也是这样的,孔子、老子都是这样的人,释迦牟尼佛更是这样的人。孔子这麽说,当然是勉励我们要向后一种人来学习,难行能行,难为能为。当然要做后一种人,首先得做前一种人,前面一种人是基础,前面的人都做不到,后面的境界根本不可能,只是个理想。所以下手处就是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是什麽?断恶修善,见贤思齐,下这个功夫,然后自然就能提升。行善行得久了,心地纯善了,你就能开悟。开悟之后智慧开发出来,你自然就有那个见地,你就能够判断什麽时候该出来,什麽时候不该出来,进退有度,恰到好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17:2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1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