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15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我们现在要治国平天下,这部书就够了。但是我们一定要学习,要深入的学。首先我们文言文的钥匙得要拿到手,你才能读这个古书,这些古书都是文言文写的。怎麽样拿到文言文的钥匙?我们老恩师讲,只要你能够熟读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看;你要是能熟读背诵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这不难,你就干!花上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专攻古文,你这钥匙就拿到了。拿到之后,你在这些圣贤典籍裡头就游刃有馀了,你可以学习上没有障碍。《国学治要》是《四库全书》关于国学如何治学方面编辑的这些文章。学国学,这部书就够了,这是《四库全书》的精华,经、史、子、集四部分都有。这章我们就学到这裡,底下我们再看第二十六章: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个巧言,就是说话很巧妙,可以把没理的都能说成有理,这种话足以扰乱人的德行,所以『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个话我们说的人很多,劝我们能忍耐,小事上要是不能忍耐,这就会扰乱大计。有些古注他把这个「忍」解释成,不是用忍耐来解释,他是讲不忍之心那个忍,就是如果我们不忍心去惩治那个小的恶人,就会乱大谋,这样解释,有的古注是这样解。这样解释,根据李炳南老先生的说法,不如前一种的好。所以我们还是沿用大家都已经用得很多的说法,这「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是作忍耐来讲,小节上不忍耐就会乱大计。

 

蕅益大师在注解这段话说,「二皆自乱自己耳」。这两个乱字,一个是巧言乱德,一个是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两个乱都是乱自己,跟别人无关。当听到别人跟我们说巧言,我们可以不乱,不要随意听信那种巧言,要有智慧去辨别。自己也不能够讲巧言,「巧言令色,鲜矣仁」,所以我们说话要实实在在,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直言,不搞巧言,巧言是属于绮语。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也是乱自己,自己都乱了,当然你所做的这些计画也就跟着乱。要想成大事,要有大的定力,叫一心不乱,你就能成大事。

 

所以《大学》裡面教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对这裡讲我们小要忍,能忍就懂得知止,止住你的脾气、止住你的瞋恚心、止住你的急性子,这是知止,你就能定,这心就安定。定就能够静,心安静。这个静很重要,古人讲「每临大事有静气」,特别遇到大事要来临的时候,要有静气,这个静就是安静的静。大事来临之前,一个人浮浮躁躁的,说话很爱说,定不下来,这个人一定坏事。所以要有静气才能够临大事。静而后能安,这心就安了,安比静又更进一层,你就有禅定,遇事就不乱,就有智慧。智慧是虑,安而后能虑,处事就周详。所以遇到大的转折点,大的事业,那个心要处在安宁,甚至没有妄念的状态,那你就肯定有把握成功。因为无思无虑是清淨心,清淨心就能够生智慧,生起智慧之后,你就自然运筹、安排会非常妥当,没有欠缺。虑而后能得,你就能够得胜了,得成就。所以自己先不能乱,外面的境界乱不了你。

 

不管是巧言也好,或者是毁谤语言也好,你听那个巧言不能够心动,生欢喜心了,那个人很会说话,说得你飘飘然,你就动了,你就乱了;你也不能够因为别人毁谤你,恶言相向,你就生瞋恚心,你也动了。你要忍,这个忍,连忍的念头都没有。如果说我现在要忍,咬着牙关就是不发脾气,但是中间都已经怒火中烧,这不叫忍。这个憋久了身体就出毛病,癌症都是这麽得的。这个真正的忍是心裡不动念头,不放在心上,这是真的忍。能忍,有这样的修养,你再一看,这些都是小事,障碍都是小障碍,不是大障碍,你可以轻鬆过关。不能忍的话,你就过不了关,那就是大障碍。所以障碍实际上是你自己心变现的,外面哪有障碍?就是你自己的心障碍你自己。你起了烦恼心,你自己障碍自己,自己乱了。你不起烦恼,只生智慧,有什麽障碍?

 

蕅益大师又引卓吾先生的话,「卓吾云:一失之浮,一失之躁」。这个浮躁,巧言乱德是失之在浮,听到人家花言巧语,给你一讚歎,你就飘飘然了,浮起来了。这一浮起来,就乱了你的德,你的骄傲就起来了,自以为是就起来了,办事、想问题就不可能周详,一下头脑发热,就会做错事情。这是因为浮,轻浮的缘故。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失之在躁,急躁、没有定力,所以不能忍耐。要修忍你才能得定,得了定你才能开智慧,所以忍很重要。这个忍,实际上要修放下的功夫。一般人都觉得提起才是功夫,什麽事情我们能担当,能够提得起来,对,这是个功夫;但是你能放下,更是功夫。你提得起,放不下,那完了,最后你非被压死不可,挑太重了,就倒下去了。放下什麽?放下那些烦恼。所以忍,不是憋在心裡的,憋在心裡是没放下,是心上真的都没有了,这叫忍。心平气和,这是真正的忍,这个功夫比提起的功夫更高。能提得起来的,凡夫都能做到,可是能放得下的,唯有圣贤才能做到。圣人跟凡夫不一样的,圣人比凡夫高的,不是在他提起的多,是在他放下,全部放下了。所以一切能放得下,他就一切能提得起来,什麽都能忍,那他就能够成就大事业。我们再看底下第二十七章: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这个意思是讲,大众厌恶某人,这个『之』没有特定,我们就说某人,大家都很厌恶他,可是他不一定真的是可恶,『必察焉』,必须要考察一下,这个人是不是确实可恶,然后你才能够下结论;『众好之』,这反过来了,大众都爱好某人,这个人也不一定是好的,你还要考察一下,他是不是确实是好,所以『必察焉』,然后才下结论。这是讲很客观、很公正的来评判人。因为,如果某人大家都厌恶他,或许是因为这个人自己有一种个性,特立不群,他不能合群,可是他可能有特殊的美德,他不愿意跟众人同流合污,所以未必不是贤人。所以我们不能够以众人的观点做为自己的观点而轻信,还要自己考察考察。大家都喜欢他的,那也可能是他很有交际的手腕,能够跟大家打好关係,做个老好人,每个人都跟他不会有什麽过节,甚至他给很多人都有利益,甚至他结党营私,跟这些人在一起狼狈为奸,那你就不可以只相信众人的话。大家说他好,你也要细查一下,看他好在哪裡,这是要有知人之明。就是刚才我们第二篇裡面那章《论语》讲到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你去观察观察,然后才能够评判一个人。

 

蕅益大师注解裡面给我们画龙点睛,他说「上句,为豪杰伸屈」,这个豪杰有时候可能被众人所厌恶。譬如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全社会的人都习惯于漏税,偷税漏税,有一个人偏偏坚持自己要缴足税,大家可能都很厌恶他。为什麽?他给大家带来经济的损失,所以都说他不好。但是你要好好考察一下,他的心地是为公还是为私,你这考察清楚了,能够为豪杰伸屈,他可能被委屈了,你要给他平反,要倡导正气。「下句,为乡愿照胆」,乡愿,这个是指那些老好人,好好先生。这些人真有,在一乡当中跟每个人关係都很好,所以大家也都喜欢他。可是这种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退屈,不敢坚持正道,或者是同流合污。譬如说,整个社会都在搞贪污受贿,行不正之风的话,他也就跟着大家一起,他不会鹤立不群、洁身自好,他不会,所以大家都说他「这个是好人!」但是豪杰之士反之,他宁愿冒着大家的批评、毁谤,但是坚持正道。

 

所以「众好之,必察焉」,这是第二句,是为乡愿照胆。这个照胆,相传秦朝咸阳宫中有个大方镜,一个镜子,能够照见人五脏的病患。如果女子有邪心、有邪念,这个镜也能够照出来,可以看到胆、心那种动态。所以说照胆是比喻明镜可鑑,照得很清楚,逃不出明镜所照的真相,不能够逃避。这个是什麽?真正贤人、圣人,他有知人之智,他知道谁是豪杰、谁是乡愿。孔老夫子讲,「乡原,德之贼也」,那个所谓的好好先生跟人同流合污,绝不跟人反过来唱反调的,这种人不能坚持原则,叫德之贼也,贼就是偷,会偷,把道德偷走了,这社会就没有道德。而往往豪杰之士有铮铮的性格,刚正不阿,他这个心地是正直的。所以孔老夫子在这裡教导我们如何去识人,当然,能够识人,最重要你自己要做到,自己要做豪杰,不能够做乡愿之士。你是豪杰你才能够认得豪杰,这肯定是这个道理。再看下面第二十八章: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09:59: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0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