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15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所以英国的汤恩比博士他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要靠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这真的是他的这个见地很高,真正知道中国的古代圣贤文化裡头的好东西,他能说出这个话。你看《论语》,我们细细去读,每一章都蕴含着很深的智慧,所以难怪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就够了。一章我们把它读透了,你就知道怎麽样去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当然半部就更了不得。这章主要是讲人民本性都是善的。所以你只要用善法去教他们,他们就能够归于善。这个本性在三代的时候是如此,在春秋的时候也是如此,到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也是如此,本善是不变的,「人之初,性本善」。什麽时候你用善法教他,他这个本善就能恢复;什麽时候你不教他了,用恶法去污染他,他马上就变得恶了。所以「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你如果不教他,他这个善良的本性就被覆盖住,恶的习气就现前。孔老夫子是见到人的本性,所以说当时的人也同于三代时。

 

底下蕅益大师又说,「所以如来成正觉时,悉见一切众生成正觉」。这把《论语》这个意思又拉升,提升到佛法的高度,这个境界就更广大,不光是对人而言,对一切众生而言。如来,这是出世间大圣。孔老夫子是世间圣人,如来是出世大圣人。他成正觉时,就是他成佛时。成佛没有什麽很玄乎,就是把自己本性本善完全彰显出来而已。我们的本性跟如来、佛一样,我们没有比他少一点,佛也没有比我们多一点,平等平等,所以每一个众生都能成佛。佛告诉我们,每一个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是佛,现在你要成佛,怎麽不能成?肯定能成。

 

什麽因素使我们现在还不能成佛?佛在《华严经》上讲,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众生,不要说别人,就说自己,众生皆有如来的智慧德相,我们也有,我们跟佛一样,有佛的智慧、有佛的德能、有佛的相好。相好是福报,但是现在得不到这样的受用,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是得不到受用。原因在哪裡?就是因为我们有妄想执着,中间加上一个分别,妄想、分别、执着,不能证得,不是说没有了,而是说没有证得,有,只是没证得。证是证明,你没证明,你没证明你自己就是佛,你现在只能证明你自己是凡夫。等到你成佛的时候,如来成正觉的时候,「悉见一切众生成正觉」。自己成佛的时候,你把妄想分别执着都放下,这你才能成佛。如果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成不了佛。成佛了之后,你再看一切众生,原来真的本来是佛,跟你没两样,无二无别。

 

这个意境比孔老夫子说的那个意境就更高远了。孔老夫子讲春秋时期的人民同于三代时期的人民,这是他在圣人的境界上看,人都是平等的。如来的境界上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所以他成佛的时候来看,一切众生原来都是佛。因此对一切众生都由衷的恭敬,绝对不敢怠慢一个众生。不仅是对人不敢怠慢,连小生灵、小动物、小昆虫,都不敢怠慢牠们,牠们皆有佛性,本来是佛,所以皆当作佛。你成佛的时候真的就是这样承认的。你现在不肯承认,你说我看到别人,「那个人就不像个佛!」特别是他跟你有矛盾的,你看他怎麽看怎麽不顺眼。「其他人成佛我还能够勉强承认,就是那个人我不能承认,他怎麽能是佛?」你看,心不平等,这是妄想分别执着在作用。等到你真正成佛的时候,你发现那个人他真的就是佛,他来给你示现的、给你考试的,看你能不能通过。看你能不能够在逆境当中,不顺你心意的时候,你还会不会起妄想分别执着,你要能不起,你就成佛了。

 

然后你发现原来他是在考你,他就是佛,是你的老师,他在那裡出考题给你,看你能不能够合格。所以我们虽然现在还没入这个佛的境界,先要这样作意去观想,在这些境界裡头一起心动念的时候,立即要提起这个观念,「这是佛祖给我考试来了,我可不能够起妄想分别执着,我可不能起烦恼,我要好好的应考,来考过关」。所以平常对一切人都用那种恭敬心,像对佛一样的恭敬,慢慢习惯了就契入境界,然后你也见一切众生悉成正觉,他们真的就是佛。等你真正承认一切众生就是佛的时候,恭喜你,你也成佛了。《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你不肯承认众生是佛,就是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你才不肯承认,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你是佛还是凡夫,真的就在你一念之间。你能够把这个念头转过来,真正承认众生就是佛,那你也是佛;你要是不能承认,转不过来,那你还是当凡夫。这个观念是最重要的观念,佛、圣和凡夫的分界线就在这裡。

 

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的注解有一个补注,他说「试犹省也,如日省月试之试」。这是讲《论语》这章裡面,「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这个试就有所省的意思,省是反省,去省察,日省月试就是天天反省,月月去省察。底下江谦先生引《论语》的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这段话出在第二篇,这个原话是「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是教我们观察人的方法,知人的智慧。视其所以这个「以」,可以当「为」字讲,就是视其所为,看他的行为,是为善还是为恶,为善就是君子,为恶就是小人。善恶从哪分?从公私来分,为公、为人的就是善,为己就是恶,自私自利就是恶。所以从一个人的行为上你去观察,他是在为自己还是为众生。

 

底下「观其所由」,这个观比视要更加详细一点了,视就是看,观是仔细看。这个由可以作「从」字来讲,就是你去观察他意所从来,他做这个行为,他的念头从哪来的,为什麽要这麽做,这叫观其所由。察又比观更细緻,「察其所安」,这个安是他的心以什麽为安乐,他是以行善为安乐,还是以造恶为安乐,安在哪?这个就观得又更细緻,观起心动念,观他的兴趣爱好。一个人的行为可以是善,或者他突然起一个念头可能是善,但是他未必是乐于行善,他是偶尔行一下善,这个还不能够完全叫善人,你要看他心安在哪,乐于做什麽事,你看这三样是察人的方法。所以「人焉廋哉?」这个廋(音艘)就是隐藏、隐匿的意思。这两句话就是说,人怎麽能够隐匿?在明眼人眼中你根本没办法隐匿,你的行为、你的思想、你的起心动念都给人看得很清楚,骗不了人。所以这是知人的方法。

 

要知人,首先要自知,所以这个省察下手处就是省察自己。视其所以,得先视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善还是恶。用什麽做标准?用《弟子规》做标准。这《弟子规》写得很仔细,一天的生活,点点滴滴去对照,一千零八十个字,一百一十三桩事,我们就视其所以,就看看自己一天的生活行为符不符合《弟子规》,这是第一层判断。再接下来观其所由,这要观察你自己的念头,也还是自省。用什麽来观?用《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裡面所罗列的,那就是很好的镜子,照自己的念头,看看这念头是善还是恶,这念头从哪来。《感应篇》修心,《弟子规》修身,天天你要做功过格,《弟子规》功过格、《感应篇》功过格。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你要知道你藏不了的,头顶三尺有神明,再何况真正有智慧、有学问的人,你也瞒不过他,所以自己真正还是老实认真的做修己的功夫。

 

察其所安,用什麽标准?用《十善业道经》做标准,看你的心是不是安于善。什麽叫安于善?《十善业道经》裡面讲,「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你这心安住在善法上,这个要天天省察,看看念头裡面有没有夹杂着不善。要有,立刻把它去除,「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起心动念都与十善相应,你的心就安于善法了。所以你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我们就用儒释道三个根来做标准,很具体、很落实。你能够这样来修己,修行自己,你能够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你就有知人之智。这是江谦先生给我们加了这段补注,很好,让我们也複习一下第二篇裡头我们学的这章《论语》。处处都在自己身心上去体究、去省察,这样我们学《论语》没白学,真得受用。我们这章就学到这裡,下面再看第二十五章: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09:59: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0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