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90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所以,我们这裡除了每天讲课,也有时候被邀请到外面参加一些传统美德的论坛,或者企业家传统文化的论坛,应邀在上面上课。譬如最近八月份的时候,我就应邀参加了云南省宣传部、省文明办主办的「中华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一个论坛。我跟我母亲在这个论坛上面一起共同讲课,讲课的题目就是「和谐社会之本」。这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和谐社会根本是什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教我们什麽?父父子子,然后你出去外面自然就会君君臣臣。家庭教育最重要是什麽?孝道教育。《孝经》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靠教育去实现,不是说靠经济就行。靠军事、靠武力更不行,没有说靠军事、靠武力能够构建和谐社会的,你警察再多、军队再多,不一定能做到和谐。关键是什麽?用教育,让人改恶修善,就懂得互相关爱,自然就和谐了。《孝经》上讲得很清楚,这就是先王的「至德要道」,至高无上的品德,最重要的方法,叫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你让天下都和顺,人民百姓都和睦,上下是政府跟百姓,没有互相怨恨,没有民怨,这就是和谐社会。靠什麽?靠孝的教育。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国家也重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能复兴了,这和谐社会就能够实现。把这个传统文化扩展,推向世界,让全世界人都能够接受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教育,全世界都和谐了。这个教育不分中外,因为是人,他的天性就是如此,只要是人,他就能够受这种教育,而能回归到本性本善。这是第十一章讲的为政之道,孔子重视伦常道德,这是和谐社会之本。下面我们来看第十二章: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孔子在这裡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这个由是指子路,他叫仲由,孔子是对学生直呼其名。古时候只有老师和父母能够直呼其名,其他人,即使是皇帝也不能直呼其名。可见得老师跟父母是同等的地位,一般人直呼其名是很不恭敬。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学生对老师的恭敬跟对父母的恭敬没两样,从这裡我们就能看得出来。老师对学生也关心爱护,像父母对儿女一样,父母养儿女的身命,老师养学生的慧命,慧命的成长甚至比身命的成长更为重要。中国人重视师道,孔子的时代师道就非常的完善,孝道也非常完善。当时孔子着《孝经》,你要看看其他国家都没有《孝经》,就是咱们国家孔老夫子有写了《孝经》。佛门裡也有孝经,佛门的孝经是《地藏经》、是《佛说盂兰盆经》,这是孝经。东方的文化重视孝道,西方很少听到。孝道能够发扬光大,这个民族的文化就有根了,所以民族能够经过几千年大浪淘沙都能够历久弥新。这说明什麽?根基很厚,这个根基是孝道;还有一个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中国人特别重视教育,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这裡孔子是评论子路的,「片言可以折狱者」,这个狱就是诉讼,官司、桉件。一般听讼,就是判桉子,当然要听原告和被告两方面的供词,才能够判决。这裡孔子说片言可以折狱,片言在古注裡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偏言,当偏字讲,偏颇的偏;一种是当作半言,一半的半。偏言,这个讲法就是讲子路在审理桉件的时候,他偏信一方的言辞,就能够断桉,这是一个讲法。另外一种讲法,是子路他不是判桉的人,他是一个参与诉讼的人,可能是原告,也可能是被告,其中一方。因为他平时言辞很信实,很有诚信,所以听讼者,就是法官,只要听子路一面之词,半言,他这一半,他讲了行了,就不用再去考证,就能够判明桉情。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它的道理,不过两者比起来,李炳南老先生说应该第一种讲法比较好。因为自古至今判桉子不能够只听一方的,如果子路是桉件的一方,他讲的话你就听信了,这对另一方都不太公平,所以不能够把子路做为桉件的两造之一,不用这个讲法,这样才能够比较的妥当,诉讼两方也能够心服,是这样一个说法。为什麽子路能够片言可以折狱?就是他在审理诉讼桉件的时候,他很快就能够断桉子,三下两下就能够把判决做下来,而且能够使诉讼双方都心服口服。子路这样的一个做法,原因在哪裡?孔子讚歎他,「其由也与」,就是仲由(子路)才能够做得到,是因为子路为人忠信刚直。所谓刚则明,明则断,他能够明断,所以这个是因为他有诚信而来的,他心很忠直、无私,这样他看问题就能看得很清楚。

 

底下一句,『子路无宿诺』,这一句是不是应该跟前面这一句合为一章?雪公讲,这有点问题。因为好像那个意思不是非常的连接紧密,而且前面是孔子说的话是直接叫着「仲由」他的名字,后面这裡是讲「子路」,是称子路的号,所以雪公认为这应该另起一章。当然这是一种提法,可以供我们来参考。当然也不能说没有相关,这一章跟前面也有关係。这个「宿诺」,根据《论语集解》裡面讲的,当「预诺」,预先的预,就是预先承诺,一桩事情,子路从来不会事先就答应。换句话说,子路如果答应了,他一定不会失信,有这个意思。这是记《论语》的人,他认为子路这个人很忠信,他的德行很能服人,所以附在「片言可以折狱」后面,等于做前面一节的注解,这样的说法也说得通。所以,一个人能够判桉子判得非常明断,他自己首先是个忠信之人,他有德行,他才能判桉公正廉明。像历史上的包公,这是我们老百姓都称为「包青天」的,青天大老爷。青天是说他什麽?有忠信、无私、明断的品德。包青天也是很忠信刚直的,跟子路恐怕性格上面、品德上面很相像。

 

片言可以折狱,出自于忠信。这个信怎麽写?人字旁一个言字,人之言。《弟子规》上讲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人的言语一定要信,如果人的言语不诚信,就不是人的言语了,那是什麽?是鬼话,鬼道、畜生道这些话。欺诈的、虚妄的就不是人言,换句话说,这个人就不是人,是禽兽、是妖魔鬼怪。言语必定是少,特别是对于承诺这方面的事情,《弟子规》上面讲,「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是讲「无宿诺」的意思。如果这个事情不是很适合的,不能很轻易的许诺、答应,这一答应了,要是进退两难,你就很麻烦。这就是告诉我们处世要慎言,特别要慎诺,无宿诺,这是慎言。这是第十二章。接下来我们看第十三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这是讲孔子『听讼』,他听讼,就是判桉子,他自己说,『吾犹人也』,就是我跟别人没有两样,跟人家差不多,意思是在听取双方讼词以后,判断谁是谁非。孔子断桉应该是很明断,当然能够像孔子那样明断的人,估计当时也不少,像子路肯定也是这样,前面刚讲的「片言可以折狱」,孔子说,我也不外乎如此而已。但是孔子不同于子路,或者其他的听讼者,在于『必也使无讼乎』,这是圣人的能耐,使人无讼,就是以德化人,让人家不用诉讼、不用打官司了,换句话说,把别人的对立、矛盾全给化解了。

 

在周文王的时候,周文王那时候是商朝的一个诸侯国国君,在西伯这个地方。当时附近有两个小的邻国,两个国君为了争田地争不下来,互相之间谁都不让,这两个国,一个是虞国,一个是芮国。于是两个国君就相约到西伯那裡去找周文王评理,看这田地应该给谁。结果他们还没有去见到周文王之前,进了西伯的边境以后,就看到这裡的人,士农工商,无论是什麽人都互相的礼让,彬彬有礼,绝对不会为一些小利去争。这两个国君看到之后都感觉到很惭愧,你看在这裡,人家市井之辈都能够做到这麽样的谦逊有礼,咱们做国君的怎麽还能争!于是他们两个人也就不再找周文王论理,就回去了,互相都要把这田让出来,结果所争的田就变成閒田,就是大家都不要,就不属于这一家,也不属于那一家,閒田。这就是周文王以德化人的、使人无讼的一个史证。这个比听讼要高,周文王有没有去听讼?有没有给他断桉,你这田是归谁的?即使是再明断,另一方,输了的那方肯定都不服,他那个对立没有化解,不如能够使他无讼,他不再争了,这个一定要用德行去感化。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9:04: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53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