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97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言语的能力有限,思惟的范围也有限,所以真理决定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真冷静下来之后,就有豁然大悟的那个时候。所以禅宗用的方法妙,根本不跟你讲话,天天叫你打坐,叫你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参一个话头。这个话头没有解释的,如果叫你去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要是真去想,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麽,那就坏了!他不过是用这句话,叫你把念头集中在这裡,有没有答桉?没有答桉。你要去想这个答桉是妄想,你要完全不想是无明;用这个话提醒,这边不落妄想,那边不落无明,叫寂寂惺惺、惺惺寂寂,那叫参。禅宗叫这种状况叫疑情,所以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他全部的精神都贯注在这一念上,这才有开悟的机缘。我们在宗门看到很多这些例子,这是极高明的教学法,但是学生也要很高明才会成就;学生不高明,这个方法决定成就不了。

 

教下是普通教学,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这是教下用的手段。这九个字,你真懂得了,行!你要是不懂得也困难。读经依文字,听讲依言说,言说跟文字是一桩事情,文字是言说的符号,所以讲经、听经都是属于文字般若,你要依文字起观照。我们今天又遇到障碍了,我们今天读经、听经不是起观照,是起妄想,想它是什麽意思,这个永远不会开悟。宗门讲开悟,教下还是讲开悟,只是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我们只要一落在思惟裡面,落在意识裡面,就不会开悟。所以参禅,禅堂的堂主常常提醒大众「离心意识参」,特别提醒你。而凡夫总是用心意识,总是离不开心意识,所以没办法开悟。心是阿赖耶,意是末那,识是第六识,六道凡夫都把这个当作是心。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事情,你想想看,你去研究研究看,全是心意识。学佛也是如此,这个经文你想想看,大家研究研究看,统统落在意识裡头,他怎麽会开悟?宗门要离心意识参,教下何尝不离心意识?离心意识,大开圆解。你用心意识,你去研究你所理解的,总不出意识的范围;换句话说,你所能够理解的是意识边事,不是法性那边的事。法性那边的事,就跟一切诸佛如来见和同解;意识边的事还是自己的妄想。《愣严经》上说得好,「前尘虚妄相想」,佛在愣严会上说众生的知见就如此而已,六道众生哪个不是这样的?要是法性那边的,或者我们讲真如本性那边的,那就不是妄想,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同一个知见,佛知佛见,佛知佛见是共同的,六和敬裡的见和同解。所以六和敬到究竟圆满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菩萨是分分接近圆满,真正圆满是如来果地。这是佛对我们的真实教诲,智慧的开示。

 

我们现在怎样真正提得起观照功夫?那就是不需要研究,不需要思惟,一接触就明瞭,就契入观照,现在人讲用直觉,你才明瞭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千万不要以为如来还真有意思,那就坏了,我们又搞到意识裡去了。如来有什麽意思?如来没有身体,如来的身体是什麽?法身。什麽叫法身?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如来身。我们有分别执着,这是意识执着的身,不是如来,如来没有执着。所以如来的心,佛门裡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心所包的,你量所容的,那不是自己是谁?真正的自己。绝不落为思惟想像,所以我学讲经的时候,实在讲用直觉的多;参考注解,看注解、念注解,念一个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听听这些祖师大德们他们对这经文怎麽讲法,只听听就行了,帮助我们开智慧,帮助我们解决障难。我们有障碍,遇到困难,听听别人的意见,启发自己的智慧,这是真学,而不是跟着他走;跟着他走,我们又错了。可是在初学的时候,还真的要跟他走,但是跟他走一段时间之后,我自己就认识路了,就能够辨别方向。虽然我们还是一起走,我这不是跟他,我这是跟他同行。他认识我,我也认识他,跟不跟都一样,都无所谓,这就行了。都要自己下真功夫,真功夫一定是要开智慧,一定要断烦恼。

 

这个我们在以前都跟诸位报告过,人的根性大别为两大类,一个所知障重,一个烦恼障重。所知障重的人烦恼障轻,先从断烦恼下手。实在讲,断烦恼跟求智慧决定是同时的,同时裡头有先后。所知障轻,烦恼障重,《愣严经》上有两个例子,阿难跟富楼那尊者,富楼那尊者跟阿难就是两个很好的榜样。阿难尊者听佛讲经,还没讲到一半开悟了,所知障轻,烦恼障重,没证果,开悟了,他明白了;富楼那尊者证果了,没开悟,所知障重,烦恼障轻。所以富楼那尊者证到四果罗汉,听世尊讲《愣严经》听不懂;阿难尊者初果须陀洹,听世尊讲《愣严经》听得津津有味,听懂了,说偈讚佛。我们究竟从哪裡下手,从哪裡入门,要知道自己根性。大概我们两样都重,这个东西很麻烦!两样都重,两样同时学,两样同时修。可是决定还是要放下,你放下一分就能帮助你看破一分,看破一分又帮助你放下一分。总而言之,看破、放下辗转去应用,相辅相成,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法门无量无边,总不外这两个原则。看破是解,放下是行,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看破是般若,放下是禅定,定慧等学,也叫福慧双修,放下是福。这个样子才能成熟自己,才能叫自己的境界一年比一年好,一月比一月好,你的生活能够得到真正的自在美满,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真能得到。

 

在人间,你能过佛菩萨的生活,世间人常讲过神仙的生活;在乱世,你也能过清淨极乐的生活。为什麽?你的身心都不会被外境所转,《愣严》所谓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凡夫可怜,身心都被境界转;换句话说,身心都受外在的影响。诸佛菩萨是外界受自心的影响,他不受外界影响,他能够影响外界。能影响外面境界,就是自己做得了主;还受外面境界影响,自己做不了主。自己做不了主,你哪来的福报?换句话说,处处看别人脸色,时时刻刻要讨好别人,要巴结别人,唯恐自己有差错、有失误,是六道轮迴的生活。我们如何转轮迴心?轮迴心就是用心意识,转轮迴心成菩提心,菩提心是不用心意识。交光大师在《愣严正脉》裡面所说的「捨识用根」,他这句话就是法相所说的「转识成智」,我们在道场常讲转轮迴心为菩提心,都是这个意思。要从心上做一个大转变,境界上就自在,我们才真正能体会到、能懂得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所做的种种事业,我们也像诸佛菩萨一样讚歎他们不可思议。确实如此,太微妙了!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再看底下这段,第七句: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9:49: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13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