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36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禅的定义是什麽?《坛经》裡面讲得好,《坛经》裡面讲「禅定」这两个字的解释,外不着相叫做禅,内不动心叫做定。其实能大师这个解释是从《金刚经》上来的,《金刚经》上有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定。他讲得更白一点,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外不着相就是不取于相,内不动心就是如如不动,这个解释得好!世间的禅定,佛说了八种,叫四禅八定。教下经论裡面说得很多,说得很详细,理论、方法、修学的受用都给我们介绍出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懂得事实真相,然后就晓得自己怎麽修法。

 

我们今天採取的是持名念佛这种方法,用一句名号把我们着相的念头打掉。着相,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你会被外面境界所转;说所转还不好懂,你会被外面境界诱惑,这个大家好懂。被外界诱惑,禅就没有了;这一诱惑,你的心就动了,动个什麽心?贪瞋痴慢,你会动这个心,你禅跟定都没有了。所以这个心才一动,外面境界来诱惑,你心才一动,「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掉,让你这个心恢复平静,这叫会念佛。绝对不是我口裡念的阿弥陀佛,念珠一颗一颗掐得没断,外面诱惑还是会被诱惑,贪瞋痴慢习气还是照起来,那有什麽用处?那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那个没有用处,李炳老从前说,该怎麽生死还是怎麽生死,还是随业流转,还是搞六道轮迴,还是要堕三恶道。念佛怎麽个念法知道了,心裡头才一动,赶紧把弥陀名号提起来把它压住,叫石头压草。我们在境界裡面能维持着不被境界诱惑,自己心裡面能做得了主宰,这个主宰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依靠它。

 

要想真正能成就,我们是凡夫,凡夫说老实话,不能不受外面境界影响,这才要选择修学环境。诸位也许听说过「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选择居住的环境,搬三次家。为什麽?小朋友受外面环境影响,必须要选择好的邻居、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这真正是爱护子女。我们修道也是如此。为什麽从前祖师大德们遵循佛陀的教诲,要选阿兰若处?「阿兰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清淨的环境;它的本义,「阿」翻作无,「兰若」翻作闹、热闹的地方,不是热闹的地方,不热闹就是很清淨的地方。而修行,佛教导我们一个最高的原则,少欲知足,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愈简单愈好、愈清淨愈好。所以真正修行人一切放下,不受环境的污染,不受环境的骚扰,要有个好的气氛、好的磁场。

 

我们学教的人,尤其是智慧没有开,我们不能离开经本。像从前方东美先生常说,读书人、教书的人不能没有书,所以蒐集的书就很多,到他家裡去,哪个房间裡摆的都是书架,这是读书人。如果我们不是学教,不是走弘法利生这个路子,就不需要这麽多经典,真正修淨土是一本《弥陀经》就够了。我们看看真正念佛人,他一个小佛堂,供养的西方三圣,甚至于有些人供养只供养阿弥陀佛一尊,供具只是一个油灯、一杯清水、一个香炉,其他的都没有,他佛桉上只有一部《阿弥陀经》,那个生活多简单、多单纯,什麽都没有。他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外面境界确实不能再影响他,他心是定的,这叫得念佛三昧。可是学教的人必须有智慧,团体的生活最好,团体有个小道场,就是我们修学的环境,道场裡面蒐集世出世间的典籍供给你做参考,就像图书馆一样,这个好。个人没有,什麽都没有,心才清淨。诸位要知道,清淨心生智慧,智慧心接触一切典籍,自然就能讲解,就开解。对于经教的理解,最重要还是清淨心、慈悲心;你有清淨心能理解,没有慈悲心,不愿意跟人说,那也是枉然。所以要有慈悲心,欢喜为一切众生讲解,把佛法介绍给广大的众生。我们心不清淨,参考许多典籍,蒐集许多资料,这种讲解的方法,不能帮助人开智慧,现在讲摄受的力量很小。你自己用的时间很多,很勤奋在蒐集、在整理,在做好这些资料,别人听了之后,离开道场就忘记了,没有摄受的力量。你从清淨心,从自性裡面流露出来的有摄受的力量,人家听了之后,多少天还忘记不了,这就是摄受的力量。摄受的力量只有真诚,真诚的爱心,为他不是为自己,才能够感动人,才能够造成摄受的力量。

 

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学习,修什麽?修清淨心。第一个,离开一切污染。古人常讲,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就是知足常乐,我们身心才能得到安稳,身心安稳道业就隆。身心不安是修道的大障碍,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得不到结果,结果就是禅、就是三昧,你与禅不相应,你得不到三昧的受用,你的法喜不能现前,你持续的力量很短促。如果你真的得三昧,三昧是欢喜,法喜充满,你就有很长的持续力量,你不会间断,你用功会锲而不捨。我们看世间人,无论是在佛法、在世法修学,他断断续续,他不是锲而不捨,不是把全部的时间、全部的精力投注在那裡,他成功有限,世法、佛法都一样。我们在世法裡面,我看到方东美先生每天读书,没有一天间断过,读书是他的生活、是他的快乐,就跟吃饭、就跟喝水一样,所以他在学术上有成就。我们学佛也是如此,我们对于经教锲而不捨,就跟穿衣吃饭一样,不但是一天不能离开,一餐都不能离开。我们每天要吃三顿饭,还有两道点心,我们每天展开经本有没有五次?现在一般讲五堂课,你每天要吃五顿,你课也得上五堂。吃可以吃五顿,这一堂课都已经觉得太多了,你怎麽会有成就?如果你一天吃五顿饭,上十堂课,你决定会有成就,你在这裡面得智慧,你在这裡面得三昧,得法喜充满。我们今天很想这麽做法,很想得到,而没有办法得到,什麽原因自己去想。要把这个原因想出来,把这个原因消除,你的障碍不就没有了吗?你找不到原因,不肯去找原因,消除不了这些障碍,你怎麽可能有成就?我们看这十种力,这十种力统统都有连带关係,每一条裡面都具足其馀的九条,这是大经裡面常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说有这麽多,其实一念具足。

 

第四种「根智力」,根是根性,「知诸众生诸根上下」,上下是佛法裡的略说,上根、中根、下根,这是我们在经论上常常看到的。其实一切众生的根性非常複杂,大别为上中下。这上中下怎麽说?下根人能深信因果、能断恶修善,这是下根人,中根人能破迷开悟,上根人能转凡成圣,上中下是这麽分法的;也就是下根人是六道众生,中根人是四圣法界,上根人是一真法界。这就是《华严》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上根人;声闻缘觉,十法界裡面的菩萨、佛,这天台家讲的藏教佛、通教佛,都是中根人;下根不出六道。佛法的教学也是这三种,这诸位都在经论上看到的,佛法教学三个目标,第一个转恶为善,下根人;第二个转迷成悟,中根人;第三个转凡成圣,上根人,是这麽分法。每一类裡差别太多太多,佛都知道,所以佛有善巧方便,佛讲经契机契理。如果我们不了解众生的根性,对下根人说上根法、说上乘法,他不能接受;对上根人说下乘法,他听了没味道,太浅了,所以说法一定要契机。但是诸位要知道,机在众生边,不在法边,法没有,法可以深说、可以浅说,对上根人深说,对下根人浅说;可以长说、可以短说,对有耐心的人可以长说,对没有耐心的人短说,浅深长短无一不自在!所以法没有上中下,众生根性有上中下。

 

现在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灾变、凶祸已经非常明显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许多下根人也感到恐惧,也想回头了。这个机缘好,没有这些大苦大难,他不会回头。现在这个灾难马上就要到了,眼看在眼前,迹象都看到了,这个时候恐怖、恐惧了,想回头。只要想回头都好,佛菩萨不捨弃他,佛菩萨还是全心全力去帮助他。哪些是佛菩萨?先知先觉的就是佛菩萨,后知后觉的也是菩萨。我们这些人算是后知后觉,也非常难能可贵。既然觉悟了,既然知道了,自己就认真努力修学,给那些想回头的人做一个好样子,帮助他们觉悟,帮助他们回头,就能够化解劫难,这就是佛家常讲的「普度众生」。我们也要学智慧,对于一切众生的根性要很清楚、很明白,世出世间这些经论,我们要知道怎样为他们介绍,让他们接触到之后能生欢喜心,这个非常重要。能理解、能相信、能奉行,我们介绍的目的就达到了。多有一个人信受奉行,化解劫难就多一分力量。化解劫难决定不是十恶业能够办得到的,十恶业只有加深灾难,只有让灾祸提早现前,决定不是解决的办法,解决的办法一定要修五戒十善,要修诸禅三昧。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7:26:2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01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