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33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我最初接触佛法的时候,方东美先生拿这部经介绍给我,他是个哲学家,他说这部书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概论,真实智慧。诸位要晓得,哲学所探讨的、所希求的就是真实智慧,这本书才是真正真实智慧。唯有真实智慧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现代複杂的社会问题。《无量寿经》上说「住真实慧」,我们的心怎样安住在真实智慧?真实智慧就是《华严经》,把这部《华严》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学问、自己的生活,你就是住真实慧;你再能够教别人,就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所以隋唐古大德讲,《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归宿、是《华严经》的结论,你们想想他有没有说错?能说出这个话都是过来人,不是过来人说不出这个话。才知道在一切法门裡,这个法门多好,多麽重要,特别是适合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帮助我们这个时代解决问题。

 

世尊留下这样宝贵的教训,非常可惜认识的人太少,所谓是不识货。我们很幸运,发现了,认清楚了,搞明白了,我们有义务依教修行,有义务把这个珍宝介绍给别人。如果现在世间这些国王大臣,他们如果能够发现、能够明瞭,依照这部经典的理论、原则去治国,去教化老百姓,这个领袖就是诸佛再来,就是菩萨示现,众生就有福了。这个世界有没有仁慈的领导人,在佛家讲仁王?现在这个世界多半是民主制度,许多国家领导人是总统、是主席,无论是什麽样的称呼,总而言之,都是一个国家地区的领导人,在佛法裡面就是王。他们也很想把国家治好,让老百姓能真正享福,但是没有找到方法,他们在寻求。非常可惜没有向佛法裡头寻求,什麽原因?因为大家认为佛法是迷信,甚至于把佛法看作牛鬼蛇神,极力排斥,哪裡晓得这裡头是珍宝!我们深深相信,世界上这些领导人裡头一定有菩萨在其中。可是菩萨也有隔阴之迷,也要有人帮助他、提醒他;菩萨实在讲很聪明,有智慧,一有人提醒,他就觉悟了,就是没有遇到提醒他的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但是我们没有缘分接触这些仁王。但是今天有一个方便法,我们普遍提醒大众,大众明白、大众觉悟了,这些领导人逐渐逐渐,我想他也就会来接触。所以我们要认真努力修学,要接受佛的教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所以此地讲的大威力,实在讲就是讲的教学,唯有教育,唯有教学,才是融合族群、融合不同文化的大威力。这种圆融和合一切世间、一切众生,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政治不能解决,做不到,武力也做不到,经济做不到,科学技术也做不到。如果这些能够做到,释迦牟尼佛早就选择这个途径;他了解这些都是无济于事,他才选择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一生所做的,是一个义务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我们用现代话来给他定位,他是这麽一个人;以真诚的心来教化众生,以无私的心来帮助一切众生。如果他的教学还要收学费,还要讲求自己享受,一般人就很难接受。他是无私的,自己生活永远保持一个最低的水平,布施他的真诚,布施他的清淨,布施他无私的爱心,所以才能感动一切世间,这是大威力。

 

能令一切众生得大自在,自在法是什麽?放下,布施;再说得具体一点,菩萨所修学的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就是自在法。第一个布施,布施是什麽意思?放下。有很多人听我讲经把意思错会了,隆振法师告诉我,我常常讲放下,在中国大陆有一些同修在磁带上听到,他放下了,工作也不做,也辞掉了,好天天去念佛,念了几天饭也没得吃,所有困难都来了。这是断章取义,是绝大的错误。如果这样放下,释迦牟尼佛也放下,何必讲经说法?不要教化众生,放下了!佛教我们放下的是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着、放下烦恼,不是叫你把工作放下。你看看《华严经》上,这麽多人他们作天王,没有说把天王也放下,他还当天王,那些大臣还是作大臣,没有把工作辞掉。每天很认真、很努力的在工作,这个工作是为一切众生工作,不是为自己,把为自己这个念头放下,是叫你放下这个。一切众生每天工作很勤奋、很努力,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这个念头错了。虽然为社会服务,但是真正是为自己的名利,佛教我们放下是放下为自己名利。你认真努力工作为一切众生,这就对了,不是叫你工作辞掉。妳是个家庭主妇,妳把妳的家事都放下,一家人怎麽生活?妳也不烧饭、也不洗衣,一家人都不照顾。这是迷惑颠倒!这样学佛,佛变成邪教了,那哪裡是正法?这是曲解如来真实义,产生很大的误会,绝大的错误。

 

你看看大乘经裡面,这些菩萨们无论是什麽身分,无论是过什麽样的生活方式,他都非常认真、非常努力,都会把这些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所以叫你放下是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工作做得更认真、更努力、更圆满。为一切众生服务,那叫普度众生;你在工作上得大自在,这叫自在法。为自己工作会累、会辛苦;为社会大众工作,这裡头没有我。《金刚经》上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是教你放下这些,你真正到无我相、无人相,你的工作就不会累,你做得很快乐,你做得很自在。做得很快乐,谚语讲「人逢喜事精神爽」,愈做愈有精神。普贤十大愿王,每一愿末后一句「无有疲厌」,他不会疲倦,他不会厌倦,什麽道理?他做得快乐。无论从事哪一种工作,他把他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圆满,乐在其中,那个乐是乐在为众生服务,不是为自己名闻利养,为自己名闻利养有的时候还有疲厌,为一切众生服务没有疲厌,诸位细细去参究这些道理。

 

所以三福、六度是自在法,真实智慧的教学是大威力。因陀罗妙光天王,以这种理论方法自行化他,成就无上菩提,『解脱门』是无上菩提。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退堕到小乘。有一些同学也在经上看到,自己没有成就,要想成就别人,无有是处。这话没错,是佛说的,于是他也断章取义,先去搞自己成就,自己没有修行成果不能度众生。等到他自己修行成果,恐怕这个世界已经毁灭掉了。这都是错解佛的意思。自行化他是同时的,怎麽说先度自己再度众生?自行化他在自己没有成就的时候,你的修学是在自利这边,你自己究竟得什麽样的利益,这是自利。绝不是得名闻利养的利益,绝不是得崇高地位的利益,也不是得大众对你尊敬的利益,那就害死你了,这个叫你自己没有成就不能度众生,佛是从这说的。如果你在自行化他上,你一心一意为众生,绝不求自己的名闻利养,不求自己的地位,也不希求别人对你的恭敬,你就成就自己了,这是真实利益。你能把这些事相看得清清楚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接触广大的众生,不会被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诱惑,你能够禁得起诱惑,这是智慧,你在那裡修慧。境界裡头确确实实,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是禅定。你在接触广大众生,教化广大众生,成就自己真实的定慧,这就是自利。我们定慧从哪裡修?从这裡修的;离开群众,你的定慧到哪裡修?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7:22: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01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