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20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这个道理,我们要很清楚、很透彻,要认真去学习,学习什麽?放下,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真正放得下,你就能看破,看破是什麽?一切法的真相就都在眼前。我常常跟大家介绍,经论经典字字都是无量义,你就看出来了。我们展开经卷,为什麽看不出意思?看古人注解也看不出意思?我们的心不清淨,我们的行不清淨。果然心行清淨,一看到这个,这是提示,触发我们自性般若智慧,一接触,智慧就开了,一看、一听就通达明瞭,哪裡会有障碍?障碍在自己的心行;换句话说,障碍在分别执着。染是执着,行是分别,不分别,行淨;不执着,心淨,你的心、你的行为都清淨。我们的行为没有改变,跟平常一样,你看看《华严经》上,这些佛菩萨所示现的,跟我们凡夫有什麽两样?没有两样。尤其是末后五十三参,圆圆满满落实到我们现实生活。菩萨示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们过着自己现前本分的生活,富贵示现富贵,过富贵人的生活,示现贫贱过贫贱人的生活,都得自在、都得法喜。示现的各行各业,哪一个行业过自己行业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多元文化。族群不同、行业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是有个共同的地方是什麽?法喜充满,这是共同的。法喜从哪来的?此地讲行淨、心淨,这是共同的。示现做帝王、做大富长者,心清淨、行清淨;示现做乞丐,天天要饭,心清淨、行清淨,同!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同不碍异、异不碍同,显示无障碍的法界,这是真正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弘法的法师很容易堕落,自古以来讲经说法的法师不堕落的很少。什麽原因?讲经说法很容易得到听众的讚歎、供养,一讚歎、一供养迷惑了,马上就迷了,这是我们要警觉的。看看这些讲经的法师,你看他死的时候现相,如果临命终时迷惑颠倒,就晓得他完了,他下去了、堕落了。几个人能够保持着不堕落?你看他的行持,心行清淨的人不堕落;凡是沾着名闻利养,不能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有一个不堕落,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弘法决定要做,不但要做弘法的工作,还要做护法的工作,护法是帮助继起弘法的人才,我们讲培育弘法人才,续佛慧命,老一辈要护持下一辈。《金刚经》上讲的「善护念诸菩萨」,大菩萨要护念小菩萨,小菩萨要护念初心的菩萨;护念最重要的是防止他堕落,要教导他正法。请看第二位:

 

【慧光梵王。得使一切众生入禅三昧住解脱门。】

 

再介绍另外一个法门,他所修的法门跟尸弃梵王不一样,慧光所修的。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解释得言浅意赅,「佛为定境,住定,则所见深故」。所以梵王的德号叫『慧光』,他的智慧光明从哪来的?从定中来的。他自己从这个法门证果,『解脱』就是我们一般世俗人讲证果,证的什麽果?无上佛果,在佛经裡面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他从这个法门证得的,所以他弘扬这个法门,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专修专弘。自己从这个法门契入,自己是过来人,当然其他法门一切都通达,这个我们晓得,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都通;一个法门入了,一切法门都入了。入是什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哪一个法门最后都是明心见性,都是作佛,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每个人根性不一样,每个人的缘分不相同,因此修学法门就有差异,也就是讲修定、修慧在方法、手段各个不相同,可是目标是相同的。

 

他也是使一切人『入禅三昧』。禅跟三昧有时候讲是一个意思,三昧就是禅。这三个字都是梵语,「三昧」翻作正受,也翻作禅。文裡面有一个「入」,有一个「住」,入是契入,住是安住不动。什麽是禅?惠能大师在《坛经》裡面给我们说得很明白,他讲「外不着相」叫做禅,「内不动心」叫做坐,坐是不动的意思,所以坐表不动。不动是心不动,不是身不动,身不动不管用,要心不动。实在讲,真正功夫要在动中去学不动,你才会有真成就。所以禅堂有跑香,那是什麽?叫你体会到动中有不动。当然每天在禅堂裡坐禅,身体需要调节,如果每天都这样坐,坐久了,运动量少了不行,身体会出毛病,所以要运动,跑香是运动。身体要动,心要清淨。修行,心是根本,身是外境,身随心转,境随心转,心健康身就健康,心清淨身就清淨,这一定的道理。所以佛家常说修行从根本修,根本是什麽?根本是心地法门,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懂得从根本修。因此佛家造像,造佛像、造菩萨像,多半是造结跏趺坐的像,这像表什麽?表定,表不动。我们看佛像、看菩萨像,眼睛都是低垂的,没有眼睛张得很大的,这表什麽?表禅。所以它是表法的。

 

禅,实在讲,六祖所说的完全根据《金刚经》上所讲的。《金刚经》上世尊教导须菩提尊者,度化众生要守住一个原则;换句话说,接触群众你要有原则,这个原则是什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外不着相,你的行清淨;内不动心,你的心无染。这是世尊教诫须菩提尊者的,佛教他就是教我们。菩萨示现在世间,三轮教化;换句话说,他的说法、他的演说没有中断,说的时候是说法,不说的时候也是说法,语默动静无不是道,令一切众生见色闻声,看到他的形象、看到他的动作就能觉悟,那也是说法。这是佛经常讲的「为人演说」,演是表演,不说话的时候表演,做给你看。做什麽?做的样子太多了,无量无边不同的形象,总而言之,他离不开一个原则,就是不分别、不执着,他做出这个样子。凡夫跟佛菩萨差别就在此地,凡夫有妄想分别执着,佛菩萨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吃饭,他示现吃饭给我们看,托钵不分别、不执着;穿衣服,他示现穿衣服给我们看,一年到头就三衣。这在生活当中,衣食住行裡面,都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佛菩萨;我们众生衣食住行裡头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就出离不了六道轮迴;离开妄想分别执着,不但六道轮迴脱离了,十法界也超越了。

 

你看看他们的示现,关键到底在哪裡?我们看清楚了、看明白了,这就是禅跟三昧。「三昧」翻作正受,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换句话说,我们的享受不正常。佛说六道众生,受是五种受,苦乐忧喜捨,苦乐忧喜捨都不正常。正常的享受是没有苦乐忧喜捨,永远离开这五种不正常的享受就叫做正受,那就叫三昧。所以我们有没有得三昧,这一想就知道了,我们还有苦乐忧喜捨,哪有三昧?修禅也不是三昧,念佛也不是三昧。你要真正在念佛堂得到念佛三昧,那个时候是什麽现象?苦乐忧喜捨没有了。我们是用念佛方法得到的,就叫做念佛三昧。所以三昧的名称很多,百千三昧,用哪一个方法得到的就叫什麽三昧,慧光菩萨教导的。我们念佛,念佛目的何在?希望得念佛三昧,念佛法门讲的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一心,如果有苦乐忧喜捨就多心,那哪裡是一心?可见得离开苦乐忧喜捨那才是一心,在所有一切境缘当中如如不动那才叫不乱;你还会被外面境界诱惑,那就乱了,见色闻声会起心动念就乱了。这叫功夫。为什麽诸佛菩萨能够不乱?诸佛菩萨知道外面所有一切境界,色声香味触法都是空的,都不是真有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知道,所以他能不动心。

 

我们以为外面境界都是真有,所以六根接触会起心动念,这是错误。佛告诉我们,外面境界是空的,裡面起心动念是无明,不是真心,真心不动,觉心不动,那是真的;照而常寂,寂而常照,这是真心。真心在哪裡?就在我们身上。不但有情众生真妄和合,无情众生也是真妄和合。在我们这个身体裡面,哪一部分是真的?《愣严经》上告诉我们,六根的根性是真的,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这是真的,这是常住真心,它是清淨的,它是永远不会染着的。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示现在六道,他们是用根中之性,所以他清淨无染。我们不会用,我们用的是什麽?我们用的是无明,用的是情识,这就坏了,无明不清淨,情识染着。所以交光大师在《愣严正脉》裡面劝导我们「捨识用根」,这个话说得正确,确实他这个讲法比古大德讲解《愣严》高明太多了。但是,说得没错,真正落实谈何容易?虽然不容易,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努力认真去学习,对我们修行有大利益。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6:40: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298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