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01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诸佛如来因寂静而证无上道,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所以他起作用的时候,『十方无处不现前』,尽虚空遍法界他能现身,他能现无量无边身,无处不现前。『光明照耀满世间』,这一句就是我们常讲的佛光普照。光明是什麽?是佛的现身、表演、说法,皆是光明。佛现身是智慧,佛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表演的也是智慧,佛为我们说一切法都是智慧,所以诸佛如来无论现什麽身分,都住在圆满不思议光明智慧之中。我们一般讲诸佛菩萨过的是高度智慧的生活,就是这一句「光明照耀满世间」,满是遍满,尽虚空遍法界。佛、菩萨如是,我们怎麽样?我们给诸位说,「光明照耀」四个字没有,不见了,「满世间」有,诸佛菩萨是光明照耀满世间,我们什麽满世间?妄想邪见满世间,我们打个妄想,动一个邪知邪见,也是遍满世间。为什麽?同一个心性,同一个自性,自性遍满世间,所以你自性善,善满世间;自性恶,恶满世间。这个道理要懂,事实真相要知道,起一个恶念,要晓得这个恶念遍满世间,谁不知道?

 

《无量寿经》上说得好,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每一个人六根的能力,前面说过,都像阿惟越致菩萨一样。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八地,跟如来果地上很接近。这种道力、神通、德能是阿弥陀佛本愿加持的,并不是他自己的。听众裡有一位提了个疑问,他说《观无量寿佛经》上面说,下品下生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十二劫才花开见佛,他对于这段经文有疑惑:《无量寿经》说生到西方世界皆是阿惟越致菩萨,那个经上要十二劫才花开见佛,这两种讲法怎麽能合得起来?我告诉他,十二劫花开见佛是从自分上说的,不论加持;就是说,你如果要得不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你下下品往生极乐世界,要修到花开见佛,花开见佛是什麽地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就是说完全脱离十法界,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破一品,见一分法身,这是西方世界的实报庄严土,这是你自己在极乐世界修行要十二劫。

 

佛说明这个意思,就是显示极乐世界的殊胜,为什麽?在他方世界修行,那个时间可长了,真的要修无量劫。就以《华严经》来说,不知道修了多少劫,你才能够脱离六道三界、脱离十法界,证得圆教初住菩萨的果位,初住是发心住。从初住菩萨,非常非常难得,初住就是别教的初地,天台家分四教,藏通别圆,圆初住就是别教的初地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如果要证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你看看,从初住修满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修满,一个阿僧祇劫,从初地到七地又是一个阿僧祇劫,两个阿僧祇劫修圆满才是阿惟越致菩萨。可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时间大大的缩短,你十二劫就成功;在其他世界要两个阿僧祇劫,你现在十二劫就成功,这是西方世界殊胜之处,这是不论佛加持。论佛加持,生到那个地方就是,一品烦恼没有断,也是阿惟越致菩萨;换句话说,也是七地、八地菩萨那样的神通道力、聪明智慧,那是佛加持的。所以你一定要懂得,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得阿弥陀佛本愿加持。

 

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无论是哪一道,无论示现什麽样的身分,无不是光明照耀满世间,令众生见到就生欢喜心,生仰慕之心,生起效法之心,那就是光明照耀。这些所讚歎的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也是我们要认真学习之处。「此无碍法」,这个无碍法就是清凉大师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严幢天王见到,见到就是证得,他得的法门是「入佛寂静境界普现光明解脱门」,讚歎他从这个法门契入的。我们再看末后这一首:

 

【佛于无边大劫海。为众生故求菩提。种种神通化一切。名称光天悟斯法。】

 

『佛于无边』,边是讲空间,『大劫』是讲时间,我们现在所谓是无尽的时空,『海』是比喻深广。这一句是世尊活动的范围,他的范围太大太大了,我们常讲尽虚空遍法界是诸佛如来生活的范围。我们今天生活范围很小,诸佛如来他的生活范围多麽广大,大到我们没有法子想像,无法想像。

 

下面这一句是双关语,『为众生故求菩提』,「求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说明,他成佛,修行证果成佛,为的是什麽?为求无上菩提。这是做给我们看,我们学佛学的是什麽?就学的是这桩事情。佛经裡面梵语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菩萨就求这个,得到就成佛;没有得到的时候叫菩萨,得到就叫如来,就成佛。所以我们学佛不是学别的东西,不是求人天福报,是求无上菩提,无上菩提也就是圆满的智慧。诸位要知道,智慧绝不是烦恼,智慧绝不是无明。我们今天求的是什麽?有没有把我们修学的目标搞清楚,方向搞清楚?这一点关係很大,绝对不是儿戏。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原因到底在哪裡?就是没有把方向目标搞正确。如果你真的是求智慧,你自然就离开一切烦恼;如果在生活当中,时时刻刻烦恼还起现行,你跟菩提是背道而驰,心裡面想求菩提、想成佛道,可是走的路子恰恰相反,走的路子是三恶道。你在走的时候没有觉察,入了三恶道门才知道错了,那个时候回头来不及了。想想我们今天走的路是不是这样?想的这是菩提道,实际上走的是三恶道。念念没有离开是非人我,念念没有忘掉贪瞋痴慢,起心动念都落在这些地方,你走的是三恶道。

 

说实在话,走人天两道的都不多。人道是十善五戒。儒家讲仁,仁是什麽意思?推己及人,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别人,这是仁。天的德行比人就更高,不但要修十善,还要修慈悲喜捨,这才能生天。这些话说起来是不好听,可是不能不说,不能不警惕,早晚课的时候多想想。早课,我说多少遍,早课是提醒自己,这一天生活行为要与佛的教诲相应,不要违背,这是做早课的意思。晚课是反省,我今天起心动念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佛教给我们做的我们做了没有?教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有没有犯?晚课是忏悔。所以我在《淨宗朝暮课诵》,我把它变了一点,古时候用的课诵本,我们现在很不容易得利益。我将念诵经文这一部分,早课採取《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用意是什麽?提醒自己,我今天要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向阿弥陀佛学习。晚课我们选《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一大段的经文说些什麽?持戒念佛,这一大段经文裡所说的五戒十善,说得很详细,哪些应当做,哪些不应当做。晚课念这段经文检点自己的心行,我们今天从早到晚,我们起心动念动的什麽念头,我们言语造作要跟经文对比一下,看看今天到底做了多少,能够做到很好,明天要保持;没有做到要改进,改进就是忏悔。这样才是真正在做早晚课,这个早晚课真的有功德。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2日21:16: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294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