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90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乐寂静天王。】

 

这个名号显示是功夫。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真正想成就,这是世尊可以说在大小乘经论裡面无数次的叮咛嘱咐,「远离愦闹」,这个世间热闹的场所要远离。为什麽?热闹场所很容易让我们起心动念,生起妄想分别执着,生起这些东西就是佛法裡讲的造业。热闹场所裡容易造业,起心动念都是造业,喜欢看的、喜欢听的动了情,不喜欢看的、不喜欢听的生了瞋恚;喜欢的动了贪爱,不喜欢的动了瞋恚,看到有超过自己的又起了嫉妒,多麻烦!所以佛教给我们远离这些境界。真正修行人喜欢寂静,静而后才能得定,定才能开智慧,智慧才能通达明瞭一切,通达明瞭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这是真实智慧。所以寂静是修行的枢纽,这是属于定门所设的。佛教给我们「因戒得定」,戒是守法,遵守佛菩萨的教诫。佛教给我们远离尘劳,远离这些繁华热闹的场所,保持心地的清淨,这是修行重要的原则。

 

在现代社会,这个功夫比过去愈来愈困难,问题在哪裡?障缘太多,这些障缘在佛法裡面统而言之,都称之为「魔障」。什麽叫魔?魔是折磨,折磨就是让你的心得不到清淨,折磨你,让你不生智慧,魔来扰乱,魔来干扰。你要懂得什麽是魔?凡是让我们不能够得戒定慧的都是魔。《愣严经》上佛给我们讲五十类,每一类裡面无量无边,佛把它分做五十类,这五十类是以五蕴而分,色受想行识,每一蕴裡面说十类,总共五十类。每一类裡无量无边,在现在的社会统统都出现了,有几个人能禁得起魔的诱惑,能够不受这些阴魔的恼害?简直是不可能。

 

我们看《淨土圣贤录》、看《往生传》,念佛的人从接触到淨宗,听说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这一天起他就肯念,他能信、发愿、肯念,三年自在往生。过去曾经有同修问过我:为什麽这麽多人念佛三年就往生,是不是他寿命就到了?他这个问问得很好。我告诉他,不见得寿命到了,可能他的寿命还很长。为什麽他提前走?极乐世界太好,谁愿意在这裡受罪?你现在是想去去不了,如果真的想去去得了,谁不愿意早一天去?那些人功夫成就,有能力去得了,寿命不要了。换句话说,这个世间罪报不想受了,何必等到罪受完再去?这个人不是很傻吗?聪明人,我这裡还有多少年罪不受了,现在就走,这才叫聪明。所以他的功夫成就,这示现给我们看。民国以来有许多念佛人往生,时间也不过是三、五年,我们听说得很多,可见得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世间什麽都是假的,你在这个社会上地位是假的、财富是假的,甚至于你的儿女、家亲眷属也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万法无常,这给你讲真话,唯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聪明人要在这一生当中利用短短的时间认真努力求真的,不再搞假的。假的,无论你用什麽样的心思去搞,用多少精神去搞,最后一场空,你要觉悟!真正觉悟的人他才会修真实功德,经典裡面常讲「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费、就是空过。我们要修积真实的福报,决定不落空,这讲修西方淨土。

 

要想真正成就,一定先要修寂静的心,欢喜清淨。念佛堂裡面同修虽然很多,如果你真正功夫得力,再多的人如同一个人都没有一样,这个大念佛堂裡面,你自己感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是你心真正到寂静了,即使在你身旁的同修都决定不干扰你了,这意思就是你不会受他的干扰。你已经入寂静的境界,这个境界就叫做念佛三昧;你得到念佛三昧,周边的我们今天讲磁场,你都不受影响,这是你得到寂静。真正到一念不生,一个妄想都没有,你想想这多自在。要想契入这个境界,必须身心世界放得下!这个境界裡有真乐,宗门裡面讲的禅悦之乐,有真乐,绝不是世间任何快乐能够跟它相比,这是真乐,这是佛菩萨的享受。第六尊:

 

【普智眼天王。】

 

『普』是普遍,普遍从境界上来说,十方三世虚空法界没有见不到的,这是普眼。『普智眼』,如果严格的来说,只有如来果地上才能有这个称号。《华严》裡面说「十眼圆明」,不是五眼,十眼圆明这才叫「普智眼」,如来果地上见性圆满。菩萨也有五眼、也有十眼,但是没有佛果地上那麽圆满。这个德号裡面,从如来果地上说那是圆满的;从菩萨因地上来说,现在在修德,而且不断的在增长。

 

我们学习要以智眼观一切法,这是我们的学处。什麽叫智眼?智眼与一般的眼差别在哪裡?一般众生的眼,眼裡有情识,大家要懂这个道理。这桩事情,法相唯识裡面讲得清楚、讲得透彻。法相家说,我们眼睁开之后能见,眼根对外面色尘境界是了别,不是分别。眼睛就好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把外面所有一切境界相老老实实,一点都不遗漏,完全照在裡面,这叫了别,反应给第六意识,传达给第六识,第六识分别,就变现一个相分,这个相分是从眼识相分传过去的。第六意识分别,它分别谁?分别自己的相分,它不是分别眼识的相分,是分别自己的相分,学过唯识的都懂得这个事实。八识每一个识都有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眼识不但它传递给第六识,同时也传递给第七识,第七识执着。执着从哪裡生的?也是第七识的见分执着它的相分。

 

这个要说起来很複杂很複杂,佛给我们讲八识五十一心所都是略说,细说太多太多,说之不尽,非常複杂的一种关係,而且这个关係一个连一个,真的像罗网一样牵一髮而动全身,整个心心所统统都牵动了。而且心心所多大?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但是诸位要晓得,识是情,叫情识,由此可知,我们眼见色尘,落在第七识、第六识裡就变成情见,麻烦就来了。诸佛菩萨见色闻声不堕在情见裡面,他不用心意识,他把心意识转变,转烦恼成菩提,人家转了。转变之后都不叫八识,阿赖耶识转过来之后叫大圆镜智,末那识转变过来叫平等性智,第六意识转过来叫妙观察智,前五识转过来叫成所作智,智见,这样才是智眼。由此可知,不落在情见裡面那才叫智眼,这是我们要学的,我们初步就从这裡下手。一根如是,六根都不例外,我们学什麽?学见色闻声、嗅香尝味不落在情见裡,你就是真正学佛了。再用浅显的话跟诸位说,就是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用理智而不用感情,初步在这裡下手。用感情就会生爱憎,顺自己意思就起贪爱,不顺自己意思就讨厌,这是情见。智见裡面,那智慧,不生情见,心是平等的,心是清淨的;也就是说顺境裡面不生贪爱,逆境裡头也不厌恶,真正做到恆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喜是法喜,不是爱憎裡面感情的喜,不是的,这是法喜,法喜是理智的,与智相应的叫法喜;与情相应的不是,那个喜乐是坏苦,不是真的喜。所以普智眼菩萨,我们学习要懂得怎麽学法,见色闻声如何用功,你要会用功夫,会用功夫不堕情识,与自性智慧相应,你真会用功。功夫不能间断,正所谓须臾不可离也,你只要一间断、一离,性德立刻就堕在情识裡面,堕在情识裡面决定造业,你造的善业,三善道果报;你造的恶业,三恶道果报,没有办法出离,你堕在情见裡面去了。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学佛智慧不开,什麽原因?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统统落在情见裡面,你智慧怎麽会开?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反省的。下面一尊:

 

【乐旋慧天王。】

 

这个德号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旋』是什麽?旋是旋转,『乐』旋转就是爱好。你懂得怎麽转,你喜欢转,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转贪瞋痴成戒定慧,转六蔽成六度,都在那个转,你看看你能不能够旋转。新加坡这边有一家旋转餐厅,你们到那个餐厅吃饭有没有想到旋转,我怎麽转法?菩萨所以能成菩萨,佛所以能成佛,没有别的,就是会转。我们刚才所讲的,如何把情见转成理智非常重要,只要你会转,你的功夫就得力。得力的现象非常明显,烦恼少、智慧增长,烦恼轻、菩提长,一定是这个现象。人到烦恼轻、智慧长,你的身心安乐,佛法裡面叫轻安,这是你得到的受用。你得到轻安,精神饱满,疾病不生,纵然有疾病不需要医疗,自自然然就能够恢复。为什麽?你心裡面的观念转过来了,境随心转,我们身体也属于境,也是随心在转。会转变的这是觉悟的人,是佛菩萨,不会转变的是凡夫。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2日18:53: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292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