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80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所以我们对于世法、佛法都要知足。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佛法裡面我们选择一门适合自己的根性,适合自己生活环境,修学就格外容易,功夫容易得力。一门就是知足;选择的法门太多,那就不是知足了。也许诸位读了《华严》疑问就来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不知足,这又怎麽说法?善财童子最初修学一个老师,不是很多老师,他的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也许你们要问:善财运气好,找到这样一个好老师,我们比不上他,我们到哪裡去找文殊菩萨来做老师?起这种疑惑的人没有念过《华严经》,真正明瞭《华严经》你就开悟了。文殊也是表法的,表什麽?根本智,后面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代表后得智;全是表法,跟此地讲这些天王一样,都是表法,你可不能把它看死了。文殊表根本智,根本智要从一个老师你才能够得到,这是你入门;你要是学许多法门,亲近很多老师,那你注定失败,你不会有成就。

 

佛在这个经裡面,叫善财童子、五十三位善知识做一个修学榜样给我们看,老师只有一个人,学生也只有一个人,这个意思深。我们亲近一个老师,学一家之言,你才专、你才精,不杂;两个老师教你是两条路,三个老师是三岔路口,四个老师是十字街头,你往哪裡走?你愈学愈複杂、愈学愈迷惑,你怎麽能开智慧?佛家的教学一门深入,一个老师;中国过去儒家教学也是一个老师,也是一门功课,一门没有学会,决定不能够学第二门。用这种方法成就你的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文殊菩萨所表。根本智成就,什麽叫根本智?《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无知就是根本智。无知,实在讲就是大定,在我们淨宗来讲就是「清淨平等觉」这五个字,清淨平等觉合起来就是根本智;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是定,心不颠倒是慧,那个慧就是根本智。你几时得到,然后老师才叫你出去参学。

 

参学是什麽?出师,中国过去的话叫出师,现在的话叫毕业,可以离开老师,毕业了;从前我们不叫毕业,叫出师。出师之后干什麽?参学,那就是五十三参,他在文殊菩萨这裡修学毕业了,再出去参学。参学是什麽意思?面对广大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如同禅宗惠能大师所说「不生烦恼,常生智慧」,常生智慧是生后得智。所以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的是什麽?我们从早到晚所接触的一切人物,接触这一切人,接触这些人他从事的哪些行业,我们今天讲各行各业。你所见到的事,你所见到这些人在造作,那是因;你再看这些人的生活当中受用,那是果。换句话说,后得智从哪裡来?从我们从早到晚所接触一切人、一切事,一切因、一切果,这裡面开悟,不生烦恼,只生智慧。惠能对五祖忍和尚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那叫做五十三参。

 

在五十三参裡面可了不起,为什麽?「一切众生皆是善友」,这句话的意思正是佛在经裡面教导我们,「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他这个认知是肯定的,面对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跟我是什麽关係?是我过去父母,是未来诸佛。是过去父母,我们的孝心生起来了,三福裡第一句「孝养父母」,我们这个心生起来了;他又是未来诸佛,我们第二句「奉事师长」这个心生起来了。换句话说,我们是以真诚孝敬之心处事待人接物,这就是菩萨,这是觉悟的心。反过来看,六道众生不知道孝道,不知道孝亲,不知道尊师;六道裡面谈到孝亲尊师范围很窄小,不究竟、不圆满,佛法裡面讲孝亲尊师,真正说到究竟圆满处。我们要从这些地方去体会、去认知、去肯定,无上佛道在这一生当中就不难成就。

 

普贤菩萨在总结《华严经》修学,他老人家说出十个纲领,总结全部的经义。第一条「礼敬诸佛」,诸佛是谁?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是诸佛;对于一切人,你要真诚的礼敬,对于一切事也得礼敬。对事怎样礼敬?办事情认真负责就是对事的礼敬。对物,物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广,无情是物,有情也是物。不但人是动物,我们讲有情之物,人是动物,畜生也是动物;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天人也是动物,鬼神、地狱都是动物,有情众生我们今天叫动物,你看范围多大。六道以外的,声闻、缘觉、菩萨、佛,都可以包括在「物」这个字裡面。物这个字包括范围太广了,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一个字都包括了,我们统统要礼敬,然后孝敬才真正达到究竟圆满;念念具足圆满的孝敬,你所修的叫普贤行。普贤菩萨跟大乘菩萨修行不相同的地方就是这个心,普贤菩萨念念都是孝敬,他那个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佛教我们要修;特别是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你的孝敬不能够达到尽虚空遍法界,你所修的就不是普贤行。佛在经上说得很好,菩萨若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这句话我们听懂了没有?这句经文我们会了没有?

 

怎样才学成跟佛一样?《无量寿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太长,我们读到前面,不知道后头讲什麽;讲到后面,前面就忘光了。经文太长了,很不容易掌握到修行的纲领,好在普贤菩萨把它归纳为十条,十大愿王。就是十大愿王也很不容易掌握,还是《无量寿经》好,《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浓缩,是《华严经》的精华,便于读诵、便于受持。真正能把《无量寿经》字字句句的意思明白了、通达了,你就大开圆解。你能把《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字字句句都做到,落实到你生活裡面,你就是修的普贤行,你十大愿王才圆满,你就很像一尊佛了;前面跟诸位说过,纵然不能入分证位,你也一定入相似位。入相似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方便有馀土,不是同居土;如果你要是入分证位,你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这是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干的。总归结都是我们对世法、对佛法知足才办得到,如果不知足,还有贪心,你就很难成就,所以这一层深义要细心去体会。

 

第二位菩萨,『喜乐海髻天王』。名号裡面很明显的显示出知足的妙用,知足常乐,显示出常乐。「喜乐海髻」,海跟髻是形容词,都是形容他的喜乐,喜乐无边,「海」的意思。喜乐高显,显是明显,行高,德行高妙,「髻」表这个意思。为什麽说他喜乐之行高妙?诸位要细细体会这个意思。如果你在世间得大富贵,显示出喜乐不算高妙。像世尊当年在世,印度十六大国王,经典裡面记载这些护法、大富长者,他们那个喜乐不算高妙。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每天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每天忙着各处去教化众生,其乐无穷,这个喜乐高妙。凡夫不知道,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这种生活苦到极处,而释迦牟尼佛自得其乐。这个乐是真乐,不是享受世间五欲六尘之乐可比的,自性裡面流出来的真乐。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2日18:31: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290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