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63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迴向位的菩萨,这是圆教迴向位的菩萨,法身大士,这是我们从相上看。如果从本迹上去看,应当都是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所以在紧那罗这一类以王的身分来出现。「王」在表法的意思裡面就是得大自在,得真正的解脱自在。得真正解脱大自在,当然是诸佛如来,是地位极高的法身大士,我们常讲等觉菩萨。《弥陀经》上所讲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就是指等觉,没有比他更高的,所以称为上善;法云地还不能称上善,他上面还有等觉。所以诸位要晓得,上善是指等觉菩萨,不是指一般人。在西方世界,观音、势至,我们在经上读到文殊、普贤、弥勒这些大菩萨,全都是等觉菩萨,像他们同一个阶层的,在西方世界无量无边。十方世界这些等觉菩萨,常常都到极乐世界去聚会,在他们境界裡面,无量无边的法界无一不具足真善美慧。

 

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上面去体会、去发现,不要老看人家的缺点,你想方法去看人家的优点;别去想他的坏处,多想他的好处,对自己有好处,有很大的利益。多看别人优点,多想一切法的好处,成就自己福德、功德,成就自己的清淨慈悲。唯有从这个地方下手,我们才能够逐渐摆脱妄想分别执着,这是最初方便下手之处。常常看别人的缺点,看别人的过失,你心裡常生烦恼。看什麽都不如意,看什麽心裡都难过,这样一来,你自己就往下堕落,在十法界往下堕落。你要知道看人好处是往上提升,看人缺点是往下堕落。这是在我们现前境界当中,谈到修学应当从哪裡下手,「最胜光庄严」教给我们的方法很巧妙。再看第八尊:

 

【微妙华幢紧那罗王。】

 

『华幢』的意思,诸位我想都好懂。什麽叫『微妙』?「华幢」在此地是表法,「华」表行门,表菩萨行,也就是说菩萨的生活、菩萨的工作、菩萨处事待人接物,都是世间人的榜样,都是世间人的模范,他做得非常突出、非常明显,一般人很容易觉察到,这就是华幢的意思。菩萨跟我们一般凡夫不相同的地方,我们凡夫的生活、工作、应酬,堕落在六蔽之中。第一个是悭贪,我们有这个心,我们用这个心来过日子,自己有的捨不得布施,捨不得放下,还一昧的在贪求,尤其是非分的贪求、过分的贪求,我们过这种日子。第二是恶业,起心动念都是想做损人利己,打压别人,厚利自己,干这个事情。与一切大众相处,小不如意瞋恚心就生起来,嫉妒瞋恚。自己对于道业、对于善法懈怠懒散,对于恶法拼命去造,积极的去造,以为这些恶业可以对自己有好处、有利益;心散乱、愚痴,我们凡夫过这个日子。菩萨的生活跟我们凡夫恰恰相反,菩萨的生活是布施,菩萨的心是慈悲喜捨,跟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是贪而无厌,人家是慈悲喜捨。

 

我们要想学菩萨,就要把这个观念、心理赶紧改正过来,学布施,你要晓得布施愈施愈多。有一些同修以为,你们出家人布施,有很多人供养,愈施愈多,我看到了;我们在家人做生意,要是布施的话,谁供养我?钱很难赚,这是现实。其实他把现实看错了,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你愈布施愈多,你做生意,愈布施生意愈好,他不晓得这个道理。你做生意目的是赚钱,钱从哪裡来?钱从布施来的,愈施愈多。你不肯相信,不肯去试验,你试试看有没有效果?决定得效果。佛法讲财富,财富是从布施来的,聪明智慧是法布施来的,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来的,你能修三种布施必得三种果报,为什麽不肯布施?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的心正、行正,这非常重要,这是关键,确确实实为众生、为社会、为正法久住,没有一丝毫的私心。所以法幢高树显得无尽的微妙,微妙的意思深,但是经文前面也讲过,往后还有很多。第九尊菩萨:

 

【动地力紧那罗王。】

 

『动』是震动、动摇的意思,『地』是大地。能够震动大地,能够动摇大地,这个『力』就很大,所以它是形容大力,表这个意思,大力。可是它表法真正的意思是讲心地,是说这个,而不是指我们地表,不是指这个,是指心地;佛家,特别是大乘法,常说的心地法门。什麽力量才能够动地?我们以世间比喻来说,现代人自从发现地裡面含藏许多宝贵的资源,用尽方法去挖掘、去开採,这就是动地。把这些资源开採出来,再加以提炼,就变成我们日常的日用品,贵重的金属,像金矿、银矿,我们佛家讲的七宝。在日用品裡面,特别是能源,我们常讲的石油,带动整个社会繁荣进步,所有一切机器几乎都是靠能源来推动的。大家把这个看得很重,拼命的在争夺,造成世界的纷争,造成许许多多的灾难。

 

这个地方讲「动地力」,如何开发我们心地裡面的宝藏。佛告诉我们,我们心地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再告诉诸位同修,心地含藏无量的宝藏、无量的财富,你永远受用不尽。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毘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古人曾经说,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人间帝王没有法子相比,小巫见大巫;大梵天王要跟佛来相比,大概就是经上的比喻,乞丐跟帝王相比一样。诸位在《无量寿经》上读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富贵跟毘卢遮那佛没有两样。他们这些富贵从哪裡来的?他没有做生意赚来的,没有。自性裡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他有动地力开发出心地的宝藏,让他在物质生活裡面达到究竟圆满,无比的美妙,不是世间人能想像得出来的,无法想像。佛虽然是很会说法,佛的言语具足无碍的辩才,佛给我们介绍,我们还是体会不到。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逛一趟,亲自看看你才明瞭,说不出的。我们要懂得怎样效法诸佛菩萨,开发我们自性的宝藏,大乘经裡面,说实在话就是教我们这桩事情。

 

我们归结大乘的总纲领,就是三无漏学:戒定慧。戒是什麽?方法。世尊提供我们许多的方法,这些方法你要能认识,你要能体会,要会用。所以我们看到「戒」,不要想到五戒、十戒、菩萨戒、比丘戒,你把那个戒看得太窄小了。三学裡面讲的戒,就是世尊四十九年一切教诫,他教导我们的。这裡面有理论、有方法、有境界;理论我们要明白、要觉悟,方法我们要遵守,境界我们要懂得,这都是属于戒学裡头。依教奉行你就能得定,定是什麽?定是万缘放下,就是《无量寿经》经题裡面讲的清淨、平等。你的戒学功夫得力了,心清淨,清淨一定得平等,平等是定,清淨、平等心裡面决定生智慧。所以我们的智慧不能现前,智慧才是目的、才是宝藏,是我们希求的。换句话说,戒定都是手段,都是此地讲的动地力,手段,用这个手段开发自性宝藏,头一个是般若智慧,智慧现前,无事不办,自性裡面无量的德能都现前。这是佛家的教学,佛家教学终极的目标,这是一般的讲法。

 

如何落实在我们生活裡面?最好莫过于《观无量寿佛经》讲的「淨业三福」,落实在我们生活上,一定要去做,认真去做。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从这做起,这是戒学的落实,你要真做。父母不在了,父母不在身边。你要是真想这一生当中作佛,孝养父母就不是指你家裡面的父母,哪裡的父母?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换句话说,孝敬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我们过去父母,孝养父母;一切众生就是未来的诸佛,奉事师长,我们的师长是诸佛如来。你这个观念有没有转过来?你有没有把一切众生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是未来的诸佛?我对他要孝养、要奉事,这是动地力,这个力量开发你心地的宝藏。你这个念头生不起来,你自性裡头虽然含藏无尽的般若智慧、无尽的宝藏,没得用处,你现在一样都得不到,还要过苦日子。这一点非常要紧,绝对不是儿戏,希望我们同修要认真看待这个问题,要真正把我们的念头转过来。别人转不转不关我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自己要成无上道,我自己要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非从这裡做起不可。这是第一步,然后讲六度、十愿那是其次的,这是第一步。佛给我们讲的话是真话,不是假话,不是很勉强的我一定要这样子看法,要把众生当作是我的父母、当作是诸佛如来,当作不行,差远了,你还是隔一层;换句话说,你的功夫还是不得力。就是!绝对不是当是,就是,是真的。我们学佛的人都能肯定,都有这个认知,我们承认有六道轮迴,一个人决定有过去世,过去还有过去世,过去无始,我们跟这一切众生哪能说没有关係?没有缘你不会相识,没有缘就不可能聚集在一起。既然相识,既然相聚在一起,这就有缘。什麽缘?必定是过去亲属的关係,父母、兄弟姐妹这种关係,现在一轮迴、一转世、一投胎,不认识了。如果你有天眼,你有宿命通,你就都知道了。佛的六通、三明到究竟圆满的地步,所以佛看得清清楚楚,告诉我们事实真相,真相如是,确确实实是父母、是诸佛,你怎麽敢怠慢?怎麽敢不恭敬?怎麽敢不关怀、不爱护?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2日17:32: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286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