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护国经大意 悟道法师主讲(第二十一集)日本埼玉县熊谷市Heritage Hotel

admin 仁王护国经大意评论阅读模式

 

祭祀鬼神,观想要有诚心,这个就很重要,才能感召。所祭的对象如在目前才能感召,你所祭的,你是祭哪一个,你就观想那一个。比如说祭你过世的父母,你就观想他生前,他的生活,他的习惯,他喜欢吃的,或者在生的时候他抽烟(像我父亲都有抽烟,又有喝酒),你观想他生前生活的情况,音容宛在,这样他就感应,神其来格。所以,「阿弥陀佛,光照十方国,无奈你不接受。」是我们没接受,不是佛光没有照我们。这一张我印出来就是跟大家分享的。这是我们李师公,我们老和尚的老师,传授他《无量寿经》的老师,他讲的。他九十五岁才讲《论语》,为什麽九十五岁才讲《论语》?看到大家念了几十年,愈念愈退步。台中灵山寺,早期念佛功夫得力的很多,但是十年、十年都一直退步,退到三十年后就不行了,所以他讲《论语》来辅助。所以《论语》也很重要,以后有机会我们一起来学习,绝对对你现前马上学马上有用。

 

我们再看下面:「上品—道种性观五阴得戒见定慧解脱五忍观三界因果得空无愿无相,三忍观二谛得无常忍无生忍名十坚心生一切善根住十迴向位。」前面十住、十行,这裡进入十迴向。这个地方,你看也都是要讲一个观字,关键在这个字。这个字你用上了,这些你就容易得受用。如果这个字,不懂道理方法,念念就是这些佛学名词。这些文字是文字,道理是道理,跟我们没有关係,这样就不得受用。

 

我们看:「二、信忍—信有三:1、想信十信是。2、久信三贤是。3、证信初二三地是」。这个信它也有层次的。所以《弥陀经》讲信愿行,信心,我们也是有层次的。这个经文讲得比较深入、比较广泛,我用比较浅显的来讲,大家比较容易明白。我们《弥陀经》讲信愿行,跟这裡讲的信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学佛,信它有层次的,一开始我们对佛法、佛经的道理不明白,我们也信。像现在很多人到寺庙去烧香拜拜,你能说他不信吗?他不信,他肯定不会去拜。但是这个信不明理,叫做迷信。信,但是他不明瞭,这个叫迷信。如果从迷信进一步来听经闻法、来明理,佛法正确的道理明白了,像我们老和尚讲认识佛教,讲这些我们明白了,我们现在听经闻法明白了,这个时候的信心就叫正信。正确的信心,不是迷信,因为你对这个道理明白了。第三个层次,就是我们信解,从解起的信心叫正信,进一步去行,信解行证,去行。行就是在生活当中去给它做到,去落实,这个时候你开始在修,你这个信心就深入,就深信。深度当然也有不同的,深信。因为你没有去修,你这个信不能深入,只是停留在正信,不能深入。比如说我们老和尚常教我们要修布施,财布施得财富,这个道理我们知道了,也理解了,但是我们有没有去修布施?如果没有,我们只停留在正信,我们对这个道理,佛在经上是这麽讲的,我们明白了,是这麽一个事实。必定透过修,我们去行,去修行,去做。修行你就有心得,修得好不好都是心得,反正你有修才会有心得,你不修就不会有心得。比如说《弟子规》大家念念,听讲这是信解,但是你有没有去做?你有去做叫行。行,你才有心得,行就是说你在生活当中去实习。《论语》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你要在生活当中去实习,实习你有了心得,你就有法喜,悦就是喜悦,你有法喜。如果没有行,你尝不到那个味道。

 

所以《弟子规》第一条四句,你就要去行,不是念一念就没事了。「父母呼,应勿缓」,现在父母不在,反正也没人呼。学东西要学活的,你在家裡父母是长辈,他呼唤我们,我们不能爱理不理的,不能太缓慢。你到任何地方,对任何的人事,你到公司上班,老闆呼,你要怎麽办?不理他。老闆呼,你也要应勿缓。蔡老师讲:老婆呼,也要应勿缓。所以我们在道场,我在双溪我们一个传师,他说要学《弟子规》。我说:学《弟子规》要去做的,不是讲一讲这样就没事了。我说:我们现在来演戏,我来表演。因为你叫我师父,你是徒弟,现在师父呼,你要怎麽办?要应勿缓。不能说师父呼,「我等一下」,要赶快回应。这个衍生出来就是我们生活点点滴滴,这是牵涉到常礼。所以人家礼尚往来,这个呼你要有一个回应,不然你就对人家很失礼。所以我最近跟我们道场有一些执事的人,他来问我问题,我给他回答了。他不知道回覆我有没有收到。所以我再给他一封信说:收到,请回覆。他有在学传统文化,他知道错了,他收到没有跟我讲他收到了。然后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收到,我要确认。这个都是在修的。「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说改成师父,「师父呼,应勿缓;师父命,行勿懒;师父教,须敬听;师父责,须顺承」。师父骂你几句,不要「我走了,我要请假了」。我说:做,才管用!不是讲一讲,你也光说不练,那有什麽用?大家可以试看看。你不要小看这四句,真做到的还没几个。

 

我也是在学,我也做得不好。所以现在我也出家了,父母也都过世了,父母也呼不到我,现在只有剩下师父呼,「师父呼,应勿缓」。所以三月二号,师父下午打一个电话给我。我在台南,我三哥往生,做佛事。他说:你明天买个机票来香港,事情跟你讲。我说:师父,我们三月十五号不是在新加坡见面吗?我们在新加坡再来谈。他说:你明天就当天来当天回去。后来我想不对,师父呼,应勿缓,我就想到这一句,我就赶快订机票。台北订不到,我说:不然我现在在台南,高雄有没有?高雄剩三张票。我说:赶快订,师父呼,应勿缓。第二天凌晨一大早,从高雄飞到香港去,当天回来,从台北回来。师父说:叫我去英国,要去伦敦,去那边办汉学院。我是现在坐飞机都坐怕了,坐两个小时就感觉很累,那个坐二十个小时,我们台湾飞过去要二十个小时。后来想一想,不行,「师父命,行勿懒」,要去,不能懒惰,不能怕辛苦,三十个小时也要飞过去。「师父教,须敬听;师父责,须顺承。」这个要修,这个叫行。有行你就有心得,有心得,你就有信心,你才会深入。深入之后,你不断的会证实那个效果,那个叫证,信解行证,证果。证果,我们现在先不要讲证阿罗汉,不要讲那麽高,证实现前学传统文化得到的回应、得到的效果,这个叫证果,证实那个结果,证实经典上讲的结果,这个叫证果。这个证叫分证,一分一分的证,到成佛才是圆满的证。所以你证实这个结果,你这个信叫做真信,你这个信是真的,不会变了。所以这样讲,可能大家比较容易理解,不然念术语名词,恐怕我们比较不容易体会。

 

我们再看下面:「经明观法离障摄化德用(即是对国族人群一切众生之供献)」。这裡又讲到观,这部经典很明确的教我们要修观法。你修观法才能远离障碍,才有摄化的德用。所以对国家、民族、人群、一切众生最大的贡献就是这个。《金刚经》给我们讲的,你以四句偈为人演说,比你用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去布施,福报胜过那个,这个最大的贡献。所以你要护国息灾,这个观法不能不讲。江老居士不能不讲,不讲大家得不到受用,不知道怎麽修。而且讲还不能短时间讲,要长时间讲,要常常讲。大家也要有耐心常常听,不然你就忘记了。所以我们现在想一想,佛为什麽般若说二十二年,说那麽久干什麽?没有讲那麽久,我们一般人他很难深入般若,时间不够也不行。除非你是上上根,像六祖那样的,那短时间可以。一般上中下根性都需要时间的,时间长久当然也不等。「修十五心(见经文)」,这个在经文裡面,讲到经文再来讲,「为一切行根本种子。」这十五种心,就是一切修行根本的种子。这是讲信忍。

 

再看下面:「三、顺忍—顺忍谓顺趣无生忍观而未正得故名三品四五六地是」。这是登地的菩萨,他这个忍叫顺忍,这是趣向无生法忍的观法,但是还没有真正证得,在十地菩萨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前面讲初地、二地、三地,信忍是初地、二地、三地。「断三界心等烦恼于十方国现大神通教化利乐一切众生。」断除三界内心这些烦恼,你就能够在十方国土现大神通教化利乐众生。这个是顺忍,这是四、五、六地地上菩萨,他修到顺忍这个地位。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8日10:14:5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223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