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111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学礼,在不同的人伦关係当中,我们要去练,练久了它就内化成我们的德行,我们的心灵境界就提升。否则我们学久了,我们会生烦恼,为什麽?觉得学了为什麽进步这麽慢?家人不认可,朋友也不认可?是因为我们学得高、学得大,是因为我们没有脚踏实地去落实,原因就出在这。没有脚踏实地去落实是原因,我们没有认真的去深入义理,或者我们没有认真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去好好的反观内省,我应该怎麽做?所以往往我们学东西就会流于一个表层,比较学得肤浅。这是我们今天学传统文化容易产生的一些流弊。所以这裡您看,它都要定尊卑长幼的秩序,如果没有礼,这些定不了的话,都一般大,儿子可以拍父亲的肩膀,可以搂着父亲的脖子,可以叫名字,您看他的恭敬心从此失掉了,这个就很可怕。所以一切的礼都是让我们的德行得到长养,让我们的性德得到彰显,能够降伏我们的习气毛病。所以礼不是约束我们,礼是来成就圆满我们的德性,因为礼本乎天性,礼本来就是性德,是我们本身拥有的。

 

再接下来,『宦学事师』。这个「宦」是指的做官,我们做官要不要学?要学。做官要学的很多,要亲民,要尊上,要尽忠职守,要忠心耿耿,还要用礼乐教化人民,可能还要学习六艺,过去的士人都要学六艺,为官一方,教化百姓,所以说宦学事师。「事师」就是我们要亲近老师,向老师求教,要不要礼?要礼。您看拜师礼、侍侧之礼,侍侧之礼就是左右侍奉老师的礼,要学。还有问道之礼、谢师之礼,我们最了解的还有一个束脩之礼,你求拜老师的时候要送十条乾肉,束脩之礼。您看这个都是礼。是不是老师需要十条乾肉?不是的,老师不是说需要这个乾肉,是藉由这样的礼节,表达对老师的这分恭敬,真诚的态度。你有了这个态度,你才可以接受老师的教诲。说实在的,假如今天我们所拜的老师不行,可是我们自己拥有和具备这种诚敬恭敬心,我们都会成就。为什麽?因为心态决定命运。你有了这分心境,你和性德相应,我们修学不就是朝着圣贤之路的方向去迈进吗?「圣与贤,可驯致」,因为你的恭敬心跟性德相应,老师不行,你都会成就,你可能将来超过老师。所以你看亲近老师,你要有礼。

 

再接下来,『班朝治军』,也就是朝廷的官品位都有阶级的,还有包括军队的纪律,都要以礼而行之。我们看古代的电视片、电影,我们就会看到臣子上朝,文官武官,哪个在左,哪个在右,都是有礼仪规定的,按着他的官职大小等级站下来。假如没有仪礼来设定这样一个秩序和标准,您看朝廷裡也是一片溷乱,朝廷都溷乱了,怎麽样去治理国家?所以这裡也告诉我们,『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官职任命,官职上任之后,包括颁布刑法,实施这些政令,一定也要依礼而行。假如没有礼就失掉了威严,失掉了威严,没有了威严、威仪,您看这些政令,也没有办法再去实施。

 

再接下来是『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指古时候进行祭祀天地鬼神、祭祀祖先的这些仪式,我们看到那个礼仪形式都非常的盛大,都有那些歌舞乐结合在一起来表达,表达对天地的这分感恩,至诚的感恩心,对祖先的那种恩德的追思。如果失掉了这些礼节,天地祖先他们没有办法感应道交,我们说至诚感通,失掉这分真诚恭敬,他们也没有办法来享用,不能表达我们这分诚意。当我们有这样的一分诚意,鬼神来享这些祭品,他们才能够享用。您看这些礼可不可以废?可不可以减?不可以。比方说,您看我这裡有一些图片,这些祭祖大典是不是都有礼仪的这些表演程序?您看是不是都有这些舞乐来表达人对祖先的这分至诚的恭敬、怀念、追思和感恩,在祭孔的时候。这些都失掉了,我们都需要去学习。还没有机会能够亲临现场,在祭孔的时候。这两天清明节,应该很多地方都有祭祀祖先的礼仪形式和活动。您看参加一次这样大型的祭祀活动,我们的心灵都会得到一次洗涤和震撼。藉由大型的这种礼仪形式,都是一种教化的方式和手段,其目的都是让我们人心向善,人心归于正途,能够断恶修善,起到这种教化的目的和作用。

 

所以这裡有一段话叫,「道德非礼不能落实,心性非礼不能修养」。我们谈心性,没有礼就变成玄学,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往往有很多人在谈一些修行的问题,你不听还明白一点,等你听完你就煳涂了。为什麽?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很玄妙。但是它对我们自身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有没有帮助?好像摸不着头、摸不着尾,所以说道德一定要有礼才能落实。我们今天讲要孝,一定就是《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您看这样就落实了。「学识非礼不切实用,事业非礼不能建立」,一个事业你如果没有礼,你这个单位没有规章制度,乱成一团,没有定位、定性,没有一个目标方向,没有建立共识,没有规矩,这个事业就做不起来。「社会非礼不能安定」,您看这个社会一定要有礼,有交通规则,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都要有这些规矩。你到银行取钱要一米线,干什麽都要排队,都不能有非礼的行为,社会生活才能够保持它的安定。方方面面都有礼。「国家非礼不能强盛」,国家礼失掉了,它就不能强盛,因为人民的素质就在下降。

 

我们刚才讲,「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这个教最重要的是礼教,礼乐教化。在《礼记.曲礼》当中也有一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猩猩能言,牠是动物,不离开牠是禽兽。鹦鹉能够说人话,牠还是飞鸟。我们今天人无礼,但是会讲话,我们人有人的外表、相貌,讲的也是人的话,但是我们失掉了礼就跟禽兽差不多,没两样了。所以我们今天首要学礼。所以这裡讲,「夫礼之于正国也」,我们把它读诵一遍,预备起:「夫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我们讲治理国家礼就像什麽?礼就像那个秤,它能够秤物品的轻重。您看这就是一个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在轻重上,人们就不可能去欺骗人。又像什麽?绳墨。绳墨是来量他的曲直,有了绳墨人们在曲直上就不能够欺骗人。规矩是用于方圆,规是圆,矩是方,有规有矩才是方圆。这裡有一段话,我们可以去感受,「绳墨以求直线,秤以求轻重,规以求圆,矩以求方,此为基本之器,由此基本之器,方能成就万器」,有了这个基本之器才能够成就万器。所以我们看一下万事万物,是不是都有它的规矩?有它的标准,有它的尺度。我们今天用的任何一个东西,我们坐的椅子,我们用的桌子,我们用的一支笔、本子,凡是我们生活中用的东西都有它的规矩。所以我们做人怎麽可能没有规矩,不异物品乎?也就是说我们做人连物品的德性都没有,那是不行的。所以做人就要有规矩,治国亦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礼之功用」,在我们的二百二十八条,二百二十八条我们来一起读诵一下,「夫礼者」,预备起: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这个礼它的功用其中之一,就是它定了亲疏的关係,定了对事情的嫌疑做出一个规定,『别同异,明是非』,我们一条一条的去理解。我们人讲要博爱,但是这个博爱一定由内而外、由亲及疏,所以礼它就制定了我们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的关係。古时候用什麽定?用丧服的五服就定出来了。家裡的亲人往生、过世了,您看穿的丧服就可以区隔开来他们跟亡者的关係,那个就是五服。我们看到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叫五服制。跟这个亲人关係最近的直系亲属,他穿的那个衣服,我们讲的披麻戴孝,很粗的,愈粗代表他跟亡者的关係愈亲近,表达这个时候的那种悲思,就透过这些衣服就体现出来。愈跟他的距离关係远的,穿的衣服就会细一点,质料就没有那麽粗。它是根据这个,把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关係区隔开来。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6日07:26: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192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