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100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从「任使」第一句,一百九十二句,「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从这裡我们看到,一个有德行的人,他做领导者,能帮助底下的人提升,提起正念,他治理公平,他底下的人包含老百姓,都非常佩服他,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效法。我们要能达到这样的修养来利益国家社会,那得拉回来格物。我在处世待人还跟人摩擦、矛盾,还有对立,还有爱憎,那铁定这一句我就做不到了。所以从齐家、治国统统拉回来诚意、正心、格物的这些根本上,每一句都可以消归自性,都可转邪为正,转染为清淨,转迷惑为觉悟,转自私为慈悲,你每一句都有受用,每一个人事物都有受用。

 

包含下一句讲的,下一句主要强调选尚书,就是国家的部长,不是很多言语的应对跟办事能力够就可以了,更重要的,他有天下为公的胸怀,而且考虑事情很周密,而不是才能高而已,而不是口才好而已。我们假如要扛更大的责任,这一句话对我们也是提醒。事实上,一般的人最容易吸引他的不是德行,是才华。一个人歌唱的很好,马上人就被他吸引了。口才很好,辩才无碍,就被他吸引了。反而那个很厚道的人,讲话还有点口吃的,不是很顺畅的,我们一听还有点不耐烦,怎麽讲话这麽不顺畅。再拉回来,假如你有三个孩子、四个孩子,你冷静去看,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喜欢那个最老实的吗?不见得,可能是喜欢那个最会给你讲好听话的。难!人要欣赏德行,难!假如你有三个媳妇,你冷静想一想,你跟哪一个媳妇关係最好。大部分都是给你买高跟鞋的那一个,说你愈来愈年轻的那一个。那个不大会讲好,常常都在那裡默默付出、流血流汗的,你反而不喜欢她:嘴巴也不甜一点,又不会讲话。所以理事如此,每个人都知道德才兼备,德摆在前面,但是真正遇到境界的时候,往往被才华吸引。所以现在离婚率很高,大家知不知道原因?在这些重要关键的时候,还是没有抓到重点。

 

包含接下来这一句,可以了解到,从家庭来看,你重视德行,你的孩子全部效法学习。我们重视口才,这个孩子六岁就拿到演讲比赛第一名,把他的奖状贴起来,奖盃放在每一个客人走进来都看得到地方。您看,这一句话您就受用不了,这样麻烦了。孩子被家长这麽一引导,都是重口才,不重德行,重他的才华表演。家如是,团体亦如是。我们举的例子,皇帝看到一个小官,在虎圈,应对汉文帝,辩才无碍,汉文帝听了很高兴,就要给他连跳好几级。马上旁边的大官就提醒,你这麽用人下去,整个朝廷全部都要学口才而不是重德。而且冷静想想,真正重口才之后,被我们提拔的人,可能也被我们给折损掉了。因为我们一用他的口才,他会愈来愈觉得自己不简单。你又一直只是讚歎他,最后他傲慢一起来,要再调服就不容易。人这个习气一起来,就好像那个墨汁滴进去清水裡面,要再把它清出来,要花很多倍的时间。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天就够了。一染,要再把它洗掉,就不容易了。

 

不只是用人,再拉回来,保护好自己的德行都很重要。自己在学才华的过程警惕自己,这是服务别人,绝对不能增长自己这种傲慢的心、炫耀的心。我们曾经都有遇到,在讲课的人下来对着我们讲到:我上台去要让他们哭就哭,要让他们笑就笑。他有这个能力也不简单,可是他那个态度已经很傲慢了,那他这个才华不就毁了他自己了吗?每一个在台上分享的人,就像师长给我们的心态教诲,太重要了。所以没有明师指导,能不出事,几乎不可能。但是明师指导,我们还要肯听才行。我们还是我行我素,再好的大智慧者也很难帮得上我们,叫「天助自助者,天救自救者」。「师父领进门,修行要靠个人」,你得老实听话才能受用。所以师长老人家二十六岁写给方东美教授的,有关儒家、道家的这些哲学思想,那都有很高的学问智慧!我一看老人家写的「哲理蠡测」,就是写给方教授的信,看完我感叹的说:我这一辈子假如活到八十岁,这些文章都写不出来。当然「勿自暴,勿自弃」,还是要努力。不过,真的很佩服老人家的学问。老人家学问这麽好,可是老人家为后面的学生着想,用心良苦!提醒,你看他老人家这麽谦卑,他说他跟大家分享中华文化这些教诲,分享了五十五年,他说台下的人是老师,他是学生,每一次就是给台下的老师做心得汇报。上台要有这个心态,才不会出事。上台假如觉得都是自己懂很多了,可以去教别人了,他的慢心就开始增长,慢慢的变成都是要去指导别人,而不能够反观内省。

 

所以有一句格言,对于我们学习圣教很重要的提醒,「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很会看别人问题的,他的精力都放在看别人上,他要再拉回来就不容易。其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很冷静看,我们一整天要能看到三个、五个错误的心态跟言行都不容易,更何况我们又把精力散在看别人,那要再看得到自己就难了。所以真要把功夫先放在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跟一言一行,不然几乎很难看到自己问题进而去改过。孔子有一句感叹,这个感叹是二千五百年之叹。那个叹是慈悲,那个叹让后世的学生重视这件事情,不要让夫子之长叹继续下去。叹什麽?「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已矣乎」就是感叹,夫子讲到他「未见」,就是几乎没有见到能够「见其过」,这叫知过;「而内自讼」是什麽?悔过。内自讼就是忏悔、反省自己的过失,叫内自讼。所以这一句见其过,叫知过;内自讼,叫悔过,还没到改过。

 

我们冷静想一想,我们都知道自己有习气,知道多久了?也没有不承认。比方,对,我脾气大、我很容易急躁、我做事太随意了、我有时候答应别人都忘了、我有时候有一些疑问也不懂得主动赶快去问人,我们都知道,有没有悔?这个悔就不一定了。悔当中有什麽?悔当中有对于圣人的尊重,我不能糟蹋孔子的教诲;有对于师长的感念,师长教我这麽多,我不能消遣他的教诲,不能糟蹋了;有对于自己的悔恨、反省,不能糟蹋自己的光阴,不能得过且过,我都三十、都四十了,这一生不能白来一遭,得要成就自己的明德。知跟悔,悔是更深,那个悔会形成一种动力。假如没有形成动力,叫因循苟且,那个知就很浅了。悔之后,当下就愿意去改,然后愈挫愈勇,它会反覆,但是会不断不断的砥砺自己,最后把它突破,彻底把它改过来。

 

比方「凡出言,信为先」,好不好做?我最近也常常遇到,我们同仁说,「蔡老师,你答应我一件事。」我的心脏就开始跳,他说答应他一件事,我可能又忘记了。但是,假如我忘记了,马上又说,「我最近太忙了。」这句话叫「倘揜饰」。你看,人那个念头,相续不断可能都跟经教不相应,自己假如不冷静看不到。马上要道歉,进而宁为成功找方法,为什麽会忘?没有赶快记下来。有!我记在本子了,忘了翻。那你要进一步,你每天要翻。或者是有,我昨天晚上翻了,可是下午的事早上我又忘了。那你的习惯要变成每天翻三次,早上起床翻一次,中午吃饱睡午觉以前翻一次,傍晚又翻一次,你就不容易忘。甚至于还是忘,那还有一个方法,把你的手机设定好,到那个时间,哒哒哒哒,然后上面还写哪一件事,你就不会忘。所以这又是一个心态,宁为成功找方法。

 

孔子有没有教?有。还是孔子的感叹,今天怎麽夫子的感叹都来到现场?夫子又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翻成白话文就是遇到事情不知道怎麽办,该怎麽克服,赶快去想方法,没有这麽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的人,夫子说,我也拿他没办法了。因为他没有这个主动积极去落实的话,学再多的东西,他没有办法用上去,他会有太多的藉口不去做,他就不可能有突破。他假如去帮人家做事就一大堆的藉口,他的领导铁定要发疯。甚至于他去做人家的助理、祕书,变成他的老闆就要做他的祕书了,这个叫君臣颠倒,就这麽来。现在五伦都颠倒,你看现在父亲是儿子,儿子是父亲,家裡最凶的是儿子。家裡谁说了算?家裡要出去玩,先问谁?那不是倒过来了吗?听说有一些地方的女子,比较刚强,家裡都是她说了算。所以在那些地方的一家之主就不是男人,是女子。好,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

 

所以,《太上感应篇》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叫「男不忠良,女不柔顺。」这是顺天道讲的。男人的阳刚表现在哪?忠,不偏不失,尽心尽力,有担当;善良,有情义、恩义、道义。没有忠良两个字,不能配男子汉大丈夫。女不柔顺,女子表坤卦,柔和。所以柔跟顺,这个表女子之德。古人在这麽多汉字当中,男人跟女人就挑这两个字,那裡面都有深义的。大家要了解一个家族裡面,几十个人、几百个人,每天摩擦有多少?女人再不柔顺,你看那个家屋顶会不会掀起来?女人有坤德,她像大地一样包容,人家给它撒泡尿,它还把它转成肥料。女人真有这个能力,那个不好的,恶意来了,她把它化掉,她的下一代就学到忍辱,我妈真不简单!那她不是真的转成肥料,教了她的孩子了吗?那个不发脾气的妈妈,他的孩子脾气就小,无形当中就已经身教在教导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1日16:50: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163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