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100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所以这每一句回到务本、回到格物、回到修心,修我们心地上都有受用。包含一百九十五句,自己能不能选择清淨的环境,清淨的善友。这裡是讲皇帝的,皇帝是治国,那修身齐家不是同一个道理吗?所以古人选择朋友跟选择老师一样慎重。因为朋友跟他关係好,随时一言一行都在感染他,那是好跟不好而已。所以「君子忌苟合」,君子的人际关係不是随便的,不苟且的;「择交如求师」,选择好朋友像选择老师一样慎重。包含底下讲,「任人之长,不强其短」。这个就是一种度量,交朋友也要有这个度量,效法他的长处,包容他的短处。假如不能包容朋友的短处,那可能本来好得不得了的朋友,最后一定会矛盾冲突。因为你一直盯着他的不好,最后做文章还讲他的不好,最后感情就破裂了。所以要学他的长处,包容他的短处。甚至于是什麽?「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我有道义要让他的短处改掉,这是我的责任,你不只不会批判他的短处,你会用善巧方便去帮助他改掉,这就对了。「日久见人心」,你这麽良苦用心,朋友早晚有一天他一定可以感觉到,你处处都是为他好。

 

一百九十六句,「故选不可以不精,任之不可以不信,进不可以不礼,退之不可以权辱。」这个只要是在家庭团体当中都很重要。我们上一次是讲到一百九十七句,这一句对我们身为一个团体的领导者非常大的启示。其实每一个经句的背后那个义理,它所要启发我们的人生态度,一定要领纳到。因为这样的态度可以用在一切处,这个就是善学。「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个「一即是多」,我们从这裡感觉到设身处地重要,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但是这一个心态会用在哪?一即是多,请问大家设身处地什麽时候用?anytime anywhere (随时随地)有没有?你什麽时候不要设身处地?你什麽时候不设身处地,自私自利就当道。可能就误会人,可能就给人压力,可能就不能体谅人,习气就当道。所以善学的人从体悟到这个心态之后,时时提醒自己,这个心态要「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他学一句,那受用不得了!「一即是多」,那个多是什麽?他用在一切处事待人接物当中。

 

善不善学差很多,假如学一句才会一个态度、会一个行为,那可能他会学得呆板,他贯通不了。他说在家裡需要给父母鞠躬,然后他到公司去就不给主管鞠躬,因为《弟子规》没有说给主管鞠躬。你看,他学是要给父母鞠躬问好,但是他就不给领导鞠躬问好。那是学死了,学到相上去了,没有学到心地上。所以学一样才会一样那个悟性不容易开,要知道所有的教诲都是修这一颗真心。每一句教诲所给我们的提醒,一修正这个心态,就可以用恭敬心、用慈悲心,用在一切处,我们的心境很快就提升上来。

 

这句裡面一开始就讲,「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禄者,则欺而浊」。这个君王提倡清廉,却不懂得增加官员的俸禄,官员的生活过不了,他当然得怎麽样?欺骗。所以,人民为什麽会欺骗?官员为什麽会欺骗?往往是生活过不下去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老百姓什麽时候才去当强盗、才去骗人?他是被逼到没办法生活了,他才会这样。所以,为什麽为官者,面对老百姓的情况不能指责?因为那是结果,原因再拉回来,可能父母官有责任。「上失其道,民散久矣」,父母官没有尽到教化的责任,跟照顾好老百姓的生活,他才会铤而走险。

 

「知重其禄,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则竭而不足」。只知道给他们很高的薪资待遇,却不知道官员编排还是要适当,不能排太多,根本就没有干事情的官员,那就造成国家庞大的财政负担,最后财政就拖垮了,竭而不足。大家用心来体会这一些,对我们人生有什麽受用?我们先把第三句再体会看看,知道要精简官员,不要造成财务庞大的支出,「而不知所以尽其力者」,你确实用的官员比较适中,没有很庞大,那不是官员减少,财政支出少了,问题就解决。所以考虑事情的深度,考虑事情的宽度,很重要。我们假如在决策事情宽度不够,往往决定的事,最后反应回来,这裡也没考虑到,那裡也没考虑到,又要改。一改二改三改,改到最后团体可能对领导都没信心了。所以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政策要出去,都要慎重考虑,不可随便改。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团体的人民,对于领导者的信心非常重要。这个看不到,可是它存在。信心从哪裡来?对于我们做事情很慎重、不随便、不常常改,他就信任了。常常改动,甚至造成他工作上的障碍,他怎麽会不生烦恼?所以当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把随便、随意要改掉,什麽事情要慎重对待,考虑方方面面,最后才去实行。所以我们处世要一心敬慎。一心,很恭敬,很专注,表现出来是什麽?敬慎。一心是重要的观念,我们在每一个因缘、每一个行业当中服务大众,目的是什麽?明明德。有没有人说我来弘扬文化,就是以后看能不能做大财主,有没有人是这样的希望?我们是历事鍊什麽?鍊心。我们是在一切工作、处世待人当中恢复明德,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假如我们在服务他人的时候,脾气愈来愈大,习气愈来愈控制不住,这个走偏了。为什麽?我们已经愈来愈没有觉悟,我们的德行、灵性没有提升,我们所做的那个事,也不可能真正去觉悟他人,那谈不上帮别人了。变成什麽?只看到做事,没看到修身是最重要的基础跟目标。真正明白,都要回到一心上。

 

我举一个例子给大家听,大家看过「商道」没有?「商道」有两个商团,一个叫湾商,一个叫松商,有没有?剧情到中间的时候,湾商倒了,松商成为最大。你从结果上看,谁成功了?湾商倒了,松商成为韩国最大的商团,所以有一句俗话说「莫以成败论英雄」。请问大家,孔子最后有没有成为宰相?他的理想有没有实现?没有。你能说孔子失败了吗?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后世所有的读书人都以他为榜样,他的功德是圆满的。你不能从结果看。孔子很清楚,他要成就自己的明德,他不会去贪着世间的荣华富贵。所以《论语》裡面讲「饭疏食饮水」,孔子说他每天吃,我翻译一下白话文,每天吃青菜豆腐。今天吃青菜豆腐,明天吃豆腐青菜。疏食饮水,水这麽一捧起来就给它喝下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买不起红外线的枕头,手曲起来当枕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符合道义而得到富贵,这个事我不干。那个富贵就像白云一样,根本不放在心上,不去变成自己的累赘,去苦苦追求,不会的。

 

所以,一心很重要,恢复明德,进而能够去帮别人恢复明德。所以在做人的原则上,你这一生不管遇到多困难的事,请你千万不能违背仁义礼智信,不然前面的修养会全废掉,叫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你看在历史当中很多人他面对生死关头,那个大军压境,那个我们都没遇到过,我们的考试都还算小case(小意思),你真正在那危急存亡之际,你那个意念都不能丝毫偏,你这麽一偏,你在历史当中就遗臭万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结果那个松商大房用了不好的手段,他成为第一商团。湾商洪德铢先生坚持做人的原则,他垮台了。他垮了以后,把他仅有的财产全部卖掉,发给所有的干部,「给你们去做小生意,还可以生活」,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房子住。你看,他道义。所以看起来倒了,他成功了。为什麽?他所有的干部,全部学到他的道义。所以湾商一有机会,马上成为第一商团。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是将才,个个都是将才,林尚沃是将才,那几个主要干部个个都是将才。而且你看那些人都是讲道义的,不为名利所诱惑。你看他们分开以后,后来又有机会的时候,看到他们的大房洪德铢先生都在那裡哭。他们都是那种革命感情,一起打天下那种情感,那跟兄弟一样的亲,像手足一样的亲。看起来失败,他真正成功,因为他抓到了任何时候都要把最重要的做人演出来,成就了他所有干部的人格。松商大房看起来好像成功了,他最大了,结果他惹来杀身之祸。因为他不择手段,他底下那个人就把他给推翻,最后还要谋杀他。但是很可贵,松商大房被他杀以后没有死,这个大房「人之初,性本善」,他没有怪他底下这个人,他说是我害了他。他也反省,这个人为什麽最后变成这样?被他带坏了,他反省他自己。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1日16:50: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163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