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100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刚刚讲的,要有度量,要有一种忍辱、忍耐,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动不动跟人家对立的这种修养。这不但是用人,更重要的自我的修养。我们人这一生总不能白白来这一遭,总要对家庭,总要对跟我有缘的团体,对我有恩的团体,我要尽一分力。我要帮助家族、帮助团体,甚至于要帮助整个中华文化的复兴,才无愧于老祖宗留这麽好的东西来教育我。这是立了大愿。就像《大学》讲的,「欲明明德于天下」,希望能治国平天下,利益国家,利益世界。这个愿是好的,怎麽做到?从格物开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家在这个经文当中看到什麽?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圣贤人,他思考的一个逻辑,就是不断的把根本找到。你在枝末当中解决问题,愈解决可能问题愈多。因为他解决不了根本的话,在枝末当中打转而已。就好像今天这棵果树的果实很酸,你在那裡很生气,然后把果实一个一个打掉,解决没有?它继续长,继续酸,不只没有解决,自己还气出心脏病都有可能。但是假如找根本,不在相上,不在结果当中懊恼、抱怨、生气,从根本解决,原来是我自己没有好好施肥,没有好好灌溉,应该从根来照顾它。而不是没有顾根本,只求看到结果,那不就是急功近利吗?不就是揠苗助长了吗?

 

所以古人的这个教诲当中,我们不只要看到文字,还要体会背后那个义理,就是时时都把根本找到。所以「为政」第一个大单元,叫「务本」。它每一句都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紧接着「务本」当中,具体来看的就是用圣贤之人,「人存政举」。我们自己要务本,我们自己希望这一生没有白来,要做出贡献,这个愿已经发了。从哪裡下手?从格物下手。格除物欲,格除习气,再讲得更细一点,格除错误的心态。因为人的心态一错,言行一定错;心态对了,言行不会偏掉。言语是心之声,心是慈悲的,讲出来都是慈悲的话,心是真诚的,讲出来都是真诚的话。心是平等的,做出来都是恭敬、平等的行为;但是心态只要一偏掉,他的言行就跟着偏。所以真正懂得格物的,从哪裡下手?从起心动念下手,从错误的态度下手。

 

自己的心态对不对,容不容易观照得到?比方说现在已经是下午三点,今天已经过了一半,早上我们所说的一言一行,有哪一句说错?有哪一个行为做错?假如没有发现,连改都没办法改。所以修行,首先要看得到自己的心态哪裡不对。这个就不容易,为什麽?习惯了。比方有时候人家提醒我,「你刚刚讲话好像太大声,好像比较强势一点。」我们一听朋友这麽说,「有吗?我在家都是这样讲话的,我妈妈也是这样。」你看,第一个,不能接受;第二,找藉口。所以大家想一想,「闻誉恐,闻过欣」,容不容易?不容易。每一句《弟子规》要做到,都要经过挣札的。比方一开始说,对对对,「闻誉恐,闻过欣」是因,才能得到什麽果?「直谅士,渐相亲」,我们很希望更多良师益友。认同这个教诲,叫看得破,但忍不过。真正人家突然来提出我们的问题了,心裡还是有点不舒服,然后在那裡挣札,应该跟他说谢谢,可是又吐不出来。反而比较容易吐出来的是很想跟他解释一下,然后又觉得解释不对又止住,可是说谢谢你,你是我的贵人,又讲不出来,这个时候就有拉扯。但是修行一定是痛苦的。可能有学长讲,孔老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我这句话不就跟孔子讲的不一样吗?那不得了,「离经一字便是魔说」,我假如讲的这句话跟《论语》不一样,我就是恶魔在说话,就给人家误导了。所以我必须接下来要解释一下,不然我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大家要了解,时习是因,悦乎是果,没有时习是悦不起来。很多人学圣教、学传统文化,皱纹更深,笑容更少,有这个现象,他没有不亦悦乎。这个时候要有一个很重要的心态,绝对不是中华文化有问题,绝对是我们有问题,不然就麻烦了。不然学到最后,孔子讲的不对;这句话就糟糕了,这个叫毁谤圣人,就麻烦了。所以要有一个心态,绝对是我们有问题,不可能是经典,因为经典它已经五千年了。所以真正去思考,还是态度不对。

 

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我们学了传统文化,看到一切人不对的,不要放在心上,一放在心上,自己就难受了。他学的比我久,还这麽做、还这麽说?气不过,很难受,开始怀疑传统文化,一个烦恼接着一个烦恼。「见人恶,即内省」,他也是我们的老师,怎麽会有烦恼?所以我们的心态都跟《弟子规》相应,绝对不会有烦恼。所以学圣教,得老实,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言行,要比照经典。一开始一定要这样,不然坦白讲,十个念头裡面,有八个还是顺着自己本来的念头。那到底是跟圣人学,还是跟自己的习惯学?那就很难讲了。所以老实、听话很重要。体会一句就要用这一句来观照自己,随顺圣贤教诲,不能再随顺自己烦恼习气。你体会到这个道理已经很难得了,不能糟蹋这个体悟。所以「见人恶,即内省」,对我们有大帮助。

 

刚刚我们讲到,时习之,才能悦,才能有法喜。时时练习,那个习是什麽?实践,去做到。那个「习」字,会意字,上面一个「羽毛」,就是翅膀,下面一个「白」,就是鸟类牠要学飞的时候,牠要展翅,本来那个肚皮白白的不就露出来了吗?同样的我们学圣教,句句都要实践落实,而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会跟我们的惯性产生拉扯。比方说我们好面子,你们有没有见过好面子的人,听了不要好面子,从那一刻开始他就不好面子了,大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你们假如有见过,一定要通知我,他可能是颜回转世,颜夫子再来,「不贰过」!不然一个心态要转变,一个坏习惯要转,少则一、二个月,多则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那在拉扯的时候,好像在扒皮一样,当然苦。真正放下了好面子,身心自在轻安,走到哪很欢喜。不会人家不跟你打个招呼你就不高兴,没给你倒杯水你就不高兴,没有讚歎你几句就不高兴,那都活得很累的。一放下了,你的身心愈来愈轻安,「不亦说乎」是在这裡。我刚刚说的痛苦,是在那挣札的时候,还没放下的时候,一定苦的。可能有朋友会说,我从学以来都没有苦。那只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你马上听马上做到,这是一种;第二种就是根本还没开始做。所以义理背后那个含义我们也要了解透彻,不能依文解义,不能了解的很表面。甚至于随着我们真正去力行,那个悟处会更深、更广。

 

我们刚刚提到的,虽然这是在学「知人善任」,好像是讲给领导听的。其实我们这一生真正要做出贡献,我们自己也要栽培自己成为人才,也要扩宽心量,也要修忍辱的功夫;要不然走到哪裡,成事不足,败事有馀。我们不能忍,一定跟人家生气冲突,本来要利益家庭、利益团体,最后还是添麻烦,不能包容别人,铁定团体的纷争就要出来了。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心态说,我要去帮助弘扬文化。很好的愿!但从哪裡下手?不是说我们现在就能弘扬中华文化了,这是愿,愿发了以后,要从格物开始,要从坏脾气改起,要从傲慢改起,要从抱怨改起,不然我们的习气一作用,又要添麻烦了。不要说别的,我们让父母安心了吗?我们能替父母分忧解劳了吗?我们能做到,我们到了团体就能替领导分忧解劳,就能团结同仁,就像在家裡团结兄弟姐妹一样。

 

佛门印光大师,他在佛门的威信非常高。当时候佛门的高僧,都是很多这些地方官,甚至于是皇帝他们的老师。所以两千年左右,佛门的高僧很多都是皇帝的老师。我们不要看远的,就看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那都是虔诚的佛弟子。我可以做证明,因为我到了台湾故宫博物院,看到康熙的帽子,他的帽子前面正中央有一个佛的坐像。你就看他时时要把佛给他的教诲,慈悲为怀要放在心上,印在他的头顶上不敢忘。包含我们看康熙、雍正、乾隆,一百三十多年的盛世,不简单。雍正皇帝给全国老百姓写了一个上谕,他对儒道释的教诲非常清楚。所以儒道释的这些高人,对整个社会安定影响太大了。印祖的教诲对家庭教育帮助非常大。有学生把他老人家的教诲,会集有关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一本小册子,叫《天下太平之根本》。谈很多胎教、女教的问题,女子懂得怎麽教育孩子,天下能出多少圣贤子孙,天下就安定了。

 

印光大师就有讲到,一个人在修身的路途上,老人家也是三教都是通达的。他是先学儒道,后学佛家的教诲。就强调,我们一般的人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不能说自己是要去度,去帮助他人。假如有这个念头,傲慢心容易起来。其实这跟孟子给我们的提醒一样,孟子说「人皆好为人师」。我可以指导人,我可以帮助人,我可以度人,无形当中心态就容易增长傲慢。其实我们冷静想一想,我们的坏习惯都还没有改掉很多,很可能人家跟我们一接触,我们的坏习惯都会给人家负面的影响,怎麽可能说现在就可以给人家很好的教化,甚至是可以去度别人?所以这个对我们修学很重要的提醒。能真正度人,那是圣贤才有可能。一般都是什麽?全部属于自利,就是自我的提升,藉由这个道缘自我提升。这个服务他人的因缘,一起修身、修道的缘分,全部是自我提升。不能是我们就能够去度化他人,这个念头对自己的心态会产生傲慢。所以这些高智慧的人,这些提醒很重要。

 

其实这个在佛家讲,当生成就的善财童子就是表这个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实那个精神就跟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谁是老师?善人、恶人都是老师。谁是学生?自己。一样的精神。既然自己是学生,那就是要藉由每一个人事物,每一个人事物都是老师,提醒我们内心的习气在哪裡?不足在哪裡?马上反求诸己。比方说我们今天在服务他人的时候有情绪,那就是这件事、这个人提醒我的脾气还很重。比方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起了怀疑,「人之初,性本善」真的吗?怎麽教那麽多次都不会?对人起怀疑心,甚至对自己都起怀疑。就是藉由这个缘分提醒,我心中还有什麽习气,还有什麽物欲要格除。假如能有面对一切人事物,统统反观自省的态度,这每一句经教都有受用处,确实。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1日16:50: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163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