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个真实-第560集 ▲MP3下载 佛在讲经的时候,参与法会的这些大菩萨,特别是在家菩萨,出家菩萨只说了三个人,在家菩萨说了十六个。十六也是表法,代表圆满,用这十六位菩萨代表一切在家大菩萨。 “...
念佛成佛(560)这个法门是究竟了义、圆满了义
这个法门是究竟了义、圆满了义-第560集 ▲MP3下载 了义的经很多,我们仔细去观察一下,哪一个了义经能符合我这个了义的根性?他的经是了义,我这个根不了义,这没有用处,学他那个法门,不能了生死,也不能...
答问节录(419)长辈过世,子女因故没在身边,是否不孝?
长辈过世,子女因故没在身边,是否不孝?-第419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家中长辈过世,晚辈子女因故没有在身边,是否不孝? 答:现在讲这个字很难,在这个时代看孝子不容易,太难了。 孝,不一定是长...
科注第4回精华(559)半信半疑,不得受用
半信半疑,不得受用-第559集 ▲MP3下载 整个宇宙,跟我自己是一体。什么是我?整个宇宙是我。为什么?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 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就是全宇宙,过去、现在、未...
念佛成佛(559)度众生不急在一时
度众生不急在一时-第559集 ▲MP3下载 ‘愚’是愚痴,没有聪明智慧,不但闻法他不会开悟,你就把经跟他讲得再详细,他也不会开悟。人有这两种根性,上根的人好教,一闻千悟,非常好教,他会成就;下根的人也...
答问节录(418)为人不善,过世的时候很安详,能否去善道?
为人不善,过世的时候很安详,能否去善道?-第418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他说奶奶生前对人不好,但过世时没有生病,也很安祥。请问她老人家不学佛,又为人不善,这样好的瑞相是否能去善道? 答:不一...
科注第4回精华(558)儒、道、佛都是以开悟为学习的目的
儒、道、佛都是以开悟为学习的目的-第558集 ▲MP3下载 古时候,佛教这些学习的理论方法传入中国,我们中国人接受了,所以儒、道统统接受了,都是以开悟为学习的目的,不是记诵。 记诵是一种方法,什么方法...
念佛成佛(558)下下品往生也最极殊胜
下下品往生也最极殊胜-第558集 ▲MP3下载 称名是事,我们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事,为什么?有人念了一生,也没有得一心不乱,但是他真的往生,可见得不能说事修没有功德,不可以这样说法...
答问节录(417)诵经时字句读错,是否有罪过?
诵经时字句读错,是否有罪过?-第417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他说诵经时出现字句读错的现象,这是否有罪过? 答:这里头是有意、无意,最好是读经之前,一定先把全部经细心看过一次。如果遇有难字不认...
科注第4回精华(557)药不能乱吃,法门不能乱学
药不能乱吃,法门不能乱学-第557集 ▲MP3下载 “为真实之际,亦即佛之知见也”。 《会疏》、《甄解》都肯定净土宗是一佛乘,是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真如自性,真如本性,都可以讲,也就是佛之知见。 《...
念佛成佛(557)把阿弥陀佛变成我们心里唯一的一念
把阿弥陀佛变成我们心里唯一的一念-第557集 ▲MP3下载 ‘无相无功’,功用不用?用!为什么说无功?不著相!像我们念佛常说的“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到这个境界了。可千万不要误会,无念就是念,我一天...
答问节录(416)出家众是否可以穿在家服装?
出家众是否可以穿在家服装?-第416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请问出家众是否可以穿在家服装? 答:最好不要这样穿,这个不好。 因为出家众要穿在家衣服,为什么?方便你造业。你要上酒家的话,人家看到...
科注第4回精华(556)破身见是什么境界
破身见是什么境界-第556集 ▲MP3下载 破身见是什么境界?是《金刚经》前半部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境界,须陀洹。 《金刚经》的后半部,那个境界很高,那是大乘教里面初地以上的...
念佛成佛(556)勿争品味高低
勿争品味高低-第556集 ▲MP3下载 如果我们存一个心,一定要争取上上品往生,这样行吗?那你就得仔细想想,这是什么心?好胜心,好胜是烦恼,贡高我慢。这个心不但不能争取高品位,恐怕还障碍往生。 所以诸...
答问节录(415)供过鬼神的供品可以吃吗?
供过鬼神的供品可以吃吗?-第415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有人说供过佛菩萨的供品吃了没事,供过鬼神的,人吃多了会变傻,有这种事情吗?如果一场法会下来,许多供品没人吃,是否过于浪费?该如何处理?...
科注第4回精华(555)生到净土,我们的问题全部都解决了
生到净土,我们的问题全部都解决了-第555集 ▲MP3下载 大乘经上世尊给我们有解释,我们这一生迷惑颠倒,到人间来了,遇到这个佛法,净宗,能够相信,能够发愿,这什么原因?过去生中无量劫以来,你曾经供养...
念佛成佛(555)一生造作罪业,临终具足信愿行也能往生
一生造作罪业,临终具足信愿行也能往生-第555集 ▲MP3下载 下品往生的人,多半都是在临命终时,或者在临终前没有多久,才遇到善知识闻到佛法。这也不是偶然,也不是侥幸,为什么?许许多多人我们劝他,他都...
答问节录(414)家中应该怎样立祖先牌位?
家中应该怎样立祖先牌位?-第414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第一个是,请问历代祖先的牌位,下面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单指这一生的历代祖先,或包括生生世世的祖先? 答:这一生当中,过去历代的祖先,这...
科注第4回精华(554)如何能一生成佛
如何能一生成佛-第554集 ▲MP3下载 如何能一生成佛?这个一生成佛的一乘,只有一门,没有第二门,就是净宗,独一无二。 净宗主张是带业往生。那就方便了。带业是什么?带著刚才说的见惑,身见、边见、见取...
念佛成佛(554)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八地菩萨
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八地菩萨-第554集 ▲MP3下载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受用就能跟八地菩萨一样,这个不可思议,这到底是一回什么事情?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靠自己是决定做不到的,这是靠阿...
答问节录(413)觉得佛菩萨的形象很凶恶而感到恐惧,是什么原因?
觉得佛菩萨的形象很凶恶而感到恐惧,是什么原因?-第413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礼佛时,有时会看到佛菩萨的形象很凶恶,而心中感到恐惧,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克服? 答:佛经当中常讲,境随心转...
科注第4回精华(553)世尊教学的本愿是希望你成佛
世尊教学的本愿是希望你成佛-第553集 ▲MP3下载 前面我们学到,念老为我们解释“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句经文,引用日本净宗大德的注解,就是《会疏》。 《甄解》也是日本的,写得非常好。日本这些祖师大德...
念佛成佛(553)成就我们自己的莲花
成就我们自己的莲花-第553集 ▲MP3下载 到达西方世界是莲华化生。 经上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我们现前真正发一念心求生净土,阿弥陀佛讲堂前面七宝池里面就长出一朵莲花,这个莲花还很奇怪,有我们的名...
答问节录(412)念头愈想降伏却愈多,该怎么办?
念头愈想降伏却愈多,该怎么办?-第412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做功课时,意念常生起邪知邪见。愈想降伏,念头愈多,请问应该怎么办?这些念头是否有罪过? 答:念头是真有罪过,邪知邪念是真有罪过,...
科注第4回精华(552)诸佛菩萨旅游的目的是什么
诸佛菩萨旅游的目的是什么-第552集 ▲MP3下载 ‘游步十方,行权方便’。 “此二句初赞大士之权德”,权是对实说的,实是体,权是用,也就是我们常讲善巧方便。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都是...
念佛成佛(552)愿生彼国,修诸功德才圆满
愿生彼国,修诸功德才圆满-第552集 ▲MP3下载 功,持戒是功,持戒就是守法,别人不守法,我守法,别人不持戒,我持戒。你不能看别人不做,我也不做,那你是应劫而来的,这个劫难你决定逃不过去,要真做!守...
答问节录(411)如何将佛法引入企业的经营与员工的管理?
如何将佛法引入企业的经营与员工的管理?-第411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如何将佛法引入企业的经营与员工的管理? 答:你要有这个念头,好! 你先把《弟子规》、把《感应篇》影印,让你的员工,这个如...
科注第4回精华(551)十方一切诸佛必定为众生讲的经
十方一切诸佛必定为众生讲的经-第551集 ▲MP3下载 下面,净土以事而非唯事,所以它即事即理,即理即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 我们布施给人,给对方,对方跟我是一体不是二,你还有什么分别?你还有什么执著...
念佛成佛(551)信愿持名,无有疲厌
信愿持名,无有疲厌-第551集 ▲MP3下载 发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实觉悟的心,彻底觉悟的心。什么叫觉悟?真正明了人生苦、六道苦,这是真正觉悟了。听到西方极乐世界,真的相信,真愿意去,这就叫彻底觉悟了。...
答问节录(410)佛弟子死后如何处理这个身体?
佛弟子死后如何处理这个身体?-第410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作为一个皈依的三宝弟子,死后这个身体是否随缘由家人按一般习俗处理?例如穿七件衣服、烧纸房子等等。应如何与家人沟通,依照佛教仪式进行...
科注第4回精华(550)著相就变成轮回的福报
著相就变成轮回的福报-第550集 ▲MP3下载 “净土以事而非唯事”,上面还有一句,“圣道守理而非唯理”,净土以事而非唯事,底下括弧里头说,“即事即理,事事无碍”,全是华严境界。守理而非唯理,这什么意...
念佛成佛(550)造五逆十恶的众生尚能往生,况乎余
造五逆十恶的众生尚能往生,况乎余-第550集 ▲MP3下载 善导大师告诉我们,上三品往生的是大心凡夫,这个说的我们都有分!我们是凡夫,看看我们的心量大不大?如果我们心量很大,我们往生就是上三品。 中品...
答问节录(409)加念《普门品》能开智慧吗?
加念《普门品》能开智慧吗?-第409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他说学习空闲时念《普门品》能开智慧吗? 答:念《普门品》的人很多,你去问问是不是都开智慧了?佛告诉我们,智慧是从哪里开的?是从清净心...
科注第4回精华(549)小小戒是什么
小小戒是什么-第549集 ▲MP3下载 我们今天讲小小戒,小小戒是什么?三皈、五戒、十善,再加上一个《沙弥律仪》,这小小戒,小小戒不能守,全是假的。 根太重要了,今天佛法为什么这么困难?我们没有从《弟...
念佛成佛(549)三辈九品只因成佛有早晚
三辈九品只因成佛有早晚-第549集 ▲MP3下载 品位这桩事情确实是有,但是在西方世界人那个心里面,跟诸位说,确实没有!为什么?人家心地清净,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上品、中品,没这个念头。如果有这个念头,他...
答问节录(408)随喜不如法的事是否有功德?
随喜不如法的事是否有功德?-第408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佛门中有些事不怎么如理如法,随喜是否有功德? 答:这个我们在讲《华严经》,也就是在最近不久所讲的,五扇提罗的故事,你就知道了。这个经...
科注第4回精华(548)没根基,禁不起风吹雨打
没根基,禁不起风吹雨打-第548集 ▲MP3下载 出世间法能通世间法,世间法不通出世间法,但是它能给出世间法做基础。 现在的戒为什么这么难持?受戒很容易,受完之后做不到。怎么办?为什么古时候人做得到,...
念佛成佛(548)劝人念佛求生净土,是究竟圆满真实的大善
劝人念佛求生净土,是究竟圆满真实的大善-第548集 ▲MP3下载 《了凡四训》所说的,善里面有大有小、有真有假、有偏有圆、有半有满,不可以不知。 什么是究竟圆满真实的大善?劝人念佛求生净土,把...
答问节录(407)怎样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怎样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第407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他说怎样理解《弥陀经》里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答:这句话很重要,你真正想在这一生当中,要想往生西...
科注第4回精华(547)真实之际中的真实之际
真实之际中的真实之际-第547集 ▲MP3下载 “若依小乘”,偏真涅槃是小乘的实际。“若依渐教,以离二边”,二边不住,中道不存,这是渐教的真实际。 “若依圣道实教,诸法实相为真实际”。如果依净土,“光...
念佛成佛(547)西方世界精纯到极处
西方世界精纯到极处-第547集 ▲MP3下载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清虚之体、金刚那罗延身;不是我们人间这个身体,这细胞组织脆弱得不得了,受一点风寒就感冒生病;也不是天人的身体,虽然天人的身相比我们人间殊...
答问节录(406)怎样才是真正的庄严道场?
怎样才是真正的庄严道场?-第406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怎样才是真正的庄严道场? 答: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我们这次承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邀请,在巴黎举办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五十年的卫塞节...
科注第4回精华(546)放下不是指事,是指心
放下不是指事,是指心-第546集 ▲MP3下载 “真实之际者,乃实相妙理究竟至极者也,亦正是佛之知见”,圆满的佛知佛见。这是什么境界?妙觉如来,在等觉之上。 “《会疏》曰:开显真实为显示,谓会十界归一...
念佛成佛(546)清净心是什么样子
清净心是什么样子-第546集 ▲MP3下载 日常生活当中没有别的,就是养清净心。 清净心的样子是什么?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心自然就清净,这就是‘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当下...
答问节录(405)工作中要管人管事,如何学习不控制、不占有?
工作中要管人管事,如何学习不控制、不占有?-第405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学佛人不要有控制、占有的念头。可是在工作中要管人管事,如何学习不控制、不占有? 答:不控制、不占有,是你自己的分别执...
科注第4回精华(545)在枝叶里寻求,找不到根本
在枝叶里寻求,找不到根本-第545集 ▲MP3下载 “《会疏》引《密迹经》云: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之类”。 这个“垓”是中国古时候数目字的单位,多少称作垓?古书记载十兆是经,十经是垓,那...
念佛成佛(545)一句佛号、一个清净心圆满受持戒律
一句佛号、一个清净心圆满受持戒律-第545集 ▲MP3下载 极乐寺的修无师往生,倓老法师亲眼看到的。修无师没有出家之前是做泥水匠的,也是没念过书,你问他什么都不懂,虽然是受了戒,戒是什么他也说不上来,...
答问节录(404)做三时系念与念佛往生是否矛盾?
做三时系念与念佛往生是否矛盾?-第404集 ▲视频下载▲MP3下载 问:近半年来,有部分在家同修每个月都做一次三时系念法会,可是有的居士反对,认为这是在搞六道,这样下去今生就无法成就,请开示! 答:三...
科注第4回精华(544)远离六尘到哪里修行
远离六尘到哪里修行-第544集 ▲MP3下载 蕅益大师真正发过心,想把戒律复兴起来,看到出家人不持戒,他很痛心。到五十岁之后,深深感到心有馀而力不足,专心净土,专求往生。 他自己意识到,真正要度众生,...
念佛成佛(544)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
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第544集 ▲MP3下载 近代我们听得非常耳熟的那些往生的人,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几乎都不认识字,都没有念过书,宗门教下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 谛闲法师那个锅漏匠的徒弟,给...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