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佛人如何降伏煩惱?-第110集 ▲下载中心 問:下面一個問題,他說弟子今年十六歲,(這是很年輕的,他下面有四個問題)第一個是弟子業障深重,常起貪瞋痴慢,雖有警覺,立刻提起佛號,但難以立刻生起真誠清...
答问节录(第109集) 梦见弥陀却被叫醒,会错失往生的机会吗?
夢見彌陀卻被叫醒,會錯失往生的機會嗎?-第109集 ▲下载中心 問:《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品》有「臨終夢見彼佛」等經文,請問此境界如何詮釋?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卻不巧被家親眷屬叫醒,會不會錯失了往生的機...
答问节录(第108集) 发心弘法和供养父母,怎样抉择?
發心弘法和供養父母,怎樣抉擇?-第108集 ▲下载中心 問:下面一個問題,他說面對世界社會混亂的現象,有些青年(高學歷的)發心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但遇人勸說應先工作賺錢供養父母以報恩。請問如何抉擇? ...
师父说(第52集)但自观身 不求他过
但自觀身 不求他過-第52集 ▲下载中心 有很多人問我:我這一生想成就,真正念佛想往生,怎麼樣才能夠做得到?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上說的一句話,你要是一生做到了,那你肯定就能往生,什麼一句話?六祖講「...
答问节录(第107集) 诵经、念佛时起恶念,怎么办?
誦經、念佛時起惡念,怎麼辦?-第107集 ▲下载中心 問:如在誦經、念佛時,不由自主生起惡念,無法自制,感到痛苦。應如何做? 答:這是業障習氣現前,這是一種,另外一種是你的冤親債主來障礙你,所以這個情...
师父说(第51集)念念为众生 念念放下我
念念為眾生 念念放下我-第51集 ▲下载中心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應當怎樣積德、怎樣修福。總的來說一定要利益社會、利益大眾,決定不要想到利益自己,想到利益自己這就錯誤。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第4集)...
答问节录(第106集) 怎样给婴儿做临终开示?
怎樣給嬰兒做臨終開示?-第106集 ▲下载中心 問:第十個問題,說若臨終人身為患重病的嬰兒(三歲以下),請問是否也需要為他做臨終開示?應如何開示才能得力?為嬰幼兒助念是否跟成人有不同之處? 答:是有,...
2021年英国汉学院开放日网上见面会活动通知
以下内容我们只是转载,来源:英国汉学院网站(点此官网查看说情) 2021年英國漢學院開放日網上見面會活動通知 英國漢學院將於5月份通過網絡會議,向有意報考漢學院的學生、關心與護持漢學院的社會各界人士,...
【转载】英国汉学院2022年招生报名开始
(有问题需要咨询,请与内容中的邮箱联系,我们只是转发内容。) 英國漢學院2022年招生報名開始 来源:今现在说法公众号 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是獲得英國皇家憲章的公立大學。學校歷史悠久,在英格蘭與...
师父说(第50集)深信因果 逆来顺受
深信因果 逆來順受-第50集 ▲下载中心 深信因果,不但不敢造業,連惡念都不敢起。為什麼?起一個惡念,不要以為這沒有什麼關係,關係太大了!那一個惡念就是一個惡因,遇到緣,惡果現前。 回歸聖賢教育 安定...
答问节录(第105集) 临终时无人助念,该怎么办?
臨終時無人助念,該怎麼辦?-第105集 ▲下载中心 問:請問臨終時旁邊無人照顧助念,應該如何自助自救? 答:這可是一個大問題,能夠意識到、警覺到是好事。應該怎麼做法?自己認真努力,做到臨命終時不需要人...
师父说(第49集)心平气和 消除业障
心平氣和 消除業障-第49集 ▲下载中心 佛說人生在這個世間來為什麼?佛的答覆就四個字,「人生酬業」。你來受果報的。你過去生中造善業,你這一生得善果報;你過去生中造惡業,你這一生遇到惡的果報,人到世間...
答问节录(第104集) 人在临命终时,家属应该注意些什么?
人在臨命終時,家屬應該注意些什麼?-第104集 ▲下载中心 問:聽說臨終人神識的升墮,家屬要負大半責任。請問神識是什麼?神識也會感受喜怒哀樂苦痛嗎?看護臨終者應該注意哪些事? 答:這一條問得很重要。神...
师父说(第48集)心平气和 逆来顺受
心平氣和 逆來順受-第48集 ▲下载中心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無論受到什麼樣的果報,必須要知道,是自己過去生中造的業、現在世造的業,這兩種業招感的果報,這個果報無論是樂是苦,全是自作自受。特別是受苦難,...
答问节录(第103集) 如何拜佛最得利益?
如何拜佛最得利益?-第103集 ▲下载中心 問:弟子發心拜佛消業障,起初速度很快,一天八百拜,心裡計數,愈拜身體愈輕。但一天下來後很疲倦。此後感覺此種拜佛恭敬心不夠,於是放慢速度,一小時禮佛不記數,心...
师父说(第47集)抛开恩怨 一笔勾销
拋開恩怨 一筆勾銷-第47集 ▲下载中心 世間最難放下的是恩怨、債物,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這是最難放下的。可是你要懂得,如果你放不下,就繼續搞六道輪迴。佛給我們講,因果通三世,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
答问节录(第102集) 受过严重惊吓,如何克服恐惧的心理?
受過嚴重驚嚇,如何克服恐懼的心理?-第102集 ▲下载中心 問:弟子於兒時,就是童年時代曾經掉進池塘,親見弟弟淹死的屍體,受到嚴重的驚嚇。自此以後常於夢中驚醒,感到莫名恐懼;至今通過念佛修行,偶爾還有...
中医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
中医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 来源:誠敬堂義診微信公众号 第一个标准:一觉到天亮 这是心气平衡的表现。心主神,白天要工作,神当精神则精神,夜里要睡觉,神当潜藏则潜藏。但神的表现正常还要求五脏...
师父说(第46集)放下我执 成就善法
放下我執 成就善法-第46集 ▲下载中心 不跟一切人計較,你心量大,量大福大,你能夠容忍、包容,別人歡喜你;你斤斤計較,別人遠離你。你自己再能幹,你不能夠包容、不能夠用人,你的前途有限,你的成就不會很...
答问节录(第101集)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真实义是什么?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真實義是什麼?-第101集 ▲下载中心 問:請問「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真實義? 答:這兩句話是淨宗的功夫真正成就的。 淨土宗,諸位都知道,念佛的功夫有三等,最上層的功夫就是「...
师父说(第45集)身心清净 弘法利生
身心清淨 弘法利生-第45集 ▲下载中心 我們修行人,第一個條件身體要好,身體不好不能修道,身安則道隆,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有個好的身體,我們認真從這基礎上再向上提升。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
答问节录(第100集) 道场的意义是什么?
道場的意義是什麼?-第100集 ▲下载中心 問:第一個,請問「道場」的意義? 答:我想提這個問題,也許是有意思要建道場。這個名稱顧名思義,這個場所有道,才能稱為道場。道有很多種,在一般有佛道,中國道教...
师父说(第44集)一切言动 利益众生
一切言動 利益眾生-第44集 ▲下载中心 真正學佛從哪裡做起?我常常講,放下自私自利,從這兒做起,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為一切眾生想,為一切眾生說話,為一切眾生辦事。我想的對眾生有利益,我說的對眾生有利...
答问节录(第99集) 物件上有佛菩萨形像,可以用吗?
物件上有佛菩薩形像,可以用嗎?-第99集 ▲下载中心 問:使用郵票,郵票上有佛菩薩的形像,或佛教有關的文字說明,因郵票上會蓋郵戳,等於污損郵票,不知這類郵票是否能使用? 答:佛教化眾生,目的是要幫助眾...
弘护人才扎根班(第27集)成德法师主讲
成德法師分享 2020/12/26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18-068-0027 ▲MP3下载 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聖誕吉祥!阿彌陀佛。 不好意思,成德最近承擔的因緣工作比較多,所以定...
弘护人才扎根班(第26集)成德法师主讲
成德法師分享 2020/12/19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18-068-0026 ▲MP3下载 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目前新冠疫情的情況,在全球還是非常嚴重,佛門常說「...
师父说(第43集)深信切愿 求生净土
深信切願 求生淨土-第43集 ▲下载中心 淨宗法門修學的三個基本要素:信願行,叫三資糧;《華嚴》大論裡頭更說得好,「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儒家講「人無信則不立」,沒有辦法立足於社會。古今中...
答问节录(第98集) 学习《金刚经》《心经》对念佛有帮助吗?
學習《金剛經》《心經》對念佛有幫助嗎?-第98集 ▲下载中心 問:近來有部分學習《無量壽經》的老居士,轉向學習《金剛經》、《心經》,但也沒有捨棄淨土,請問這是否能夠幫助淨土行人真正看破放下? 答:《金...
师父说(第42集)燃烧自己 照耀别人
燃燒自己 照耀別人-第42集 ▲下载中心 我們供佛像,佛像前面要燃燈,燈是代表智慧光明,同時還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最能夠表現這個意思的就是蠟燭跟油燈,你看蠟燭慢慢燒,自己燒掉了,照別人,油燈也是照...
师父说(第41集)孝养父母 奉事师长
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第41集 ▲下载中心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孝為基礎,都是奠定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法也是以孝為基礎,你看淨業三福,這最高指導原則,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孝親尊師...
师父说(第40集)信解行证 行菩萨道
信解行證 行菩薩道-第40集 ▲下载中心 「菩薩」是覺悟的人,這是一個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有情是凡夫,我們都是有情眾生。你覺悟了,你就成菩薩;你不覺,就成凡夫。凡夫跟菩...
师父说(第39集)离无尽苦 得究竟乐
離無盡苦 得究竟樂-第39集 ▲下载中心 世間人的慈悲是以感情為基礎,佛菩薩的慈悲是以智慧為基礎的,不一樣。智慧是真情,感情是虛情假意,不是真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13集) 2002/5/17 &...
师父说(第38集)吃的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吃的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第38集 ▲下载中心 佛法裡頭告訴我們,如果這一生有福報,來生沒有福報,這個福報是假的;這一生沒有福報,來生有福報,後生有福報,這福報是真的。佛法看得長遠,福德累積得生生世世享...
师父说(第37集)立定志愿 求生净土
立定志願 求生淨土-第37集 ▲下载中心 孔老夫子教學常常講到「三十而立」,三十歲應該要立志。在古時候差不多十四、五歲上太學,到三十歲,這個十五年時間所接觸的,廣泛接觸,三十歲應該有志,應該要選定一門...
师父说(第36集)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第36集 ▲下载中心 淨宗祖師大德教導我們,用什麼樣的心去念佛求生淨土?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標準的。都攝六根說個最容易懂的話,就是放下萬緣。...
师父说(第35集)一心念佛 消除业障
一心念佛 消除業障-第35集 ▲下载中心 我們每個人只要到這個世間來都有業障,沒有業障,你不會到這世間來。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6集) 2012/11/6 業障是什麼?亂心是業障,...
师父说(第34集)真信真愿 念佛成佛
真信真願 念佛成佛-第34集 ▲下载中心 接引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是釋迦牟尼佛的本願,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本願。其他一切法門不是諸佛的本願,因為諸佛的本願是希望你這一生就成...
师父说(第33集)彻底放下 不再空过
徹底放下 不再空過-第33集 ▲下载中心 我們學佛的人要曉得,無始劫以來,我們在六道裡面受生死輪迴之苦,正如佛在經論上所講「生死疲勞」!如果生死是一生一世的,我們也就不在乎。所謂生死事大,大在哪裡?生...
师父说(第32集)法门殊胜 不可思议
法門殊勝 不可思議-第32集 ▲下载中心 十方諸佛只有一個念頭:希望眾生快快成佛,就這麼一念。「一切皆成佛」,這是《無量壽經》裡面的一句,十方諸佛就是這一個願望,希望一切眾生統統圓成佛道,所以諸佛念眾...
师父说(第31集)不诽谤 不赞叹
不誹謗 不讚歎-第31集 ▲下载中心 學佛從哪裡學起?不要找別人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過失,不要說別人的過失,從這個地方下手。我們想想,這一句話的意思太深了。因為現在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說人家的過失,張家長...
师父说(第30集)磨练心性 心平气和-第30集
磨練心性 心平氣和-第30集 ▲下载中心 修行,身口意三業最重要的是意業,也就是從心地修起,把這些錯誤的觀念、思想修正過來,心正了,言語、身體造作自然都正。所以會修的人從根本修,根本是修心地法門。 阿...
师父说(第29集)礼敬诸佛 不见人过
禮敬諸佛 不見人過-第29集 ▲下载中心 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的心才清淨,世間人有再嚴重的過失都不要放在心上。為什麼?決定不能讓它染污了清淨心,不能讓它破壞了恭敬心。我...
师父说(第28集)忠厚老实 知恩报恩
忠厚老實 知恩報恩-第28集 ▲下载中心 「不忘本」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人要懂得飲水思源、知恩報恩,才能積累深厚的福德。正如樹木有根本才能長出枝葉花果,江河有源頭才能形成滾滾長流;同樣的道理,祖宗是我們...
师父说(第27集)洗心易行 净念相继
洗心易行 淨念相繼-第27集 ▲下载中心 「改往修來,洒心易行」。過去所有一切過失統統把它改過來,這就是真正的修行。『行』是行為,錯誤的行為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修行兩個字的意義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
师父说(第26集)深信因果 改正过失
深信因果 改正過失-第26集 ▲下载中心 深信因果是世出世法聖賢修行的基礎,你今天為什麼功夫不得力,悠悠忽忽,錯過了光陰,你不懂得因果。真正把因果的道理搞通、搞明白,你自自然然會改變你的命運。 大方廣...
师父说(第25集)人生苦短 生死事大
人生苦短 生死事大-第25集 ▲下载中心 人生在這個世間苦短,想想過去六、七十年,就像在夢中一樣,如同昨天一樣。既然覺察到人生苦短,何必造業?佛法裡面說得太多了,「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何必造作罪...
师父说(第24集)读经念佛 如说修行
讀經念佛 如說修行-第24集 ▲下载中心 我勸大家初學要讀經,要把經讀熟,這是第一個階段。因為經要是不熟,記不住,就談不上修行,必須經典裡面教訓記得很熟,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遇到事、遇到人、遇到物,起...
答问节录(第97集) 怎样增强往生的信心?
怎樣增強往生的信心?-第97集 ▲下载中心 問:有些老居士聽老法師講,一萬個念佛人中只有一、二個往生,於是產生疑惑,怕自己不能往生。請開示,以正知見鞏固信心。 答:這句話是過去我在台灣求學的時候,老師...
答问节录(第96集) 如何能做到不起瞋恨心?
如何能做到不起瞋恨心?-第96集 ▲下载中心 問:他說佛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只要心裡有絲毫不高興,就會火燒功德林。請問如何能做到心裡絲毫瞋心都沒有? 答: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是很大的功夫,...
答问节录(第95集) 怎样处理佛像的头像?
怎樣處理佛像的頭像?-第95集 ▲下载中心 問:學生剛入佛門時,皈依師父送我一尊鑲嵌在玻璃裡面的釋迦牟尼佛像,只有頭沒有身體,亦無法塑造身體,請問該如何處理? 答:我們對於佛菩薩、對於聖賢,供養的佛像...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