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巴多元文化活动中心未来展望植树活动开示 (共一集) 2016/3/3 澳洲图文巴多元文化村 档名:32-127-0001
诸位嘉宾,诸位同学、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是我们图文巴走向神圣教育、宗教团结,一个开始。这是我们几十年的愿望。愿望有,但是信心没有。一桩事情成就,一定是有因、有缘、有果。因是很早年就有了,但是始终遇不到缘。我跟澳洲的缘分应该有二十多年。最前面的十年,二OOO年以前的十年,是每一年到澳洲来讲经一个月,由这边我们华人邀请。在布里斯班,大概从台湾来的人多;悉尼那边,是从香港、广东来的人多。我跟他们都很熟悉,每一年来一次,讲一个月。我记得差不多是讲了十年,所以也算是很熟悉。这个地方没来过。
这个地方是二OOO年,我们移民到澳洲来。移民的缘也很殊胜。在过来之前我是住在新加坡,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半,做了一桩事情,就是把新加坡的九个宗教团结起来。这个信息,我不知道怎麽传到我们部长的耳朵裡,澳洲移民部的部长。那个时候,同时他也是多元文化部部长,他管两个部。我们见过两次面,谈得很愉快。所以他就非常希望我能够移民到澳洲来,帮助澳洲宗教团结,还有帮助族群团结。族群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土着,这麽多年来他们的心都不平。这两桩事情,政府很有智慧,交给格里菲斯大学去办这桩事情,所以我们跟学校就发生关係了。在学校裡面建立一个活动中心,就是宗教活动中心,规模并不很大,可以容纳大概一百人差不多,就是一个小讲堂。
我们总是希望满足部长的愿望,部长的愿望是我们自己多年来的这个念头,想着要这麽做。为什麽要这麽做法?我们如果细心冷静观察,这半个世纪以来,二次大战结束之后这后面半个世纪,战争虽然结束了,可是社会并不安定,灾难还是频繁。人没有安全感,社会还是呈现一片溷乱,尤其在学校裡。过去学校的教育是文化的圣地,二战之后变质了,它跟商业挂钩,跟政治挂钩了,这是让我们一般些读书人非常忧虑。
我们如何来拯救?所以在台湾的一些教授,特别是教中国文史的,他们感触最深。在那个年代,这个问题依然是很複杂、很多,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固有的文化。在台湾有一套《四库全书》,有一套《四库荟要》,这两套书是乾隆皇帝那个时代编辑成就的。这个书完全是手写的,参加这个活动的人,专家学者有三、四百人,抄写,负责抄写的有三千多人,工作了九年才完成。一共,《全书》写了七套,《荟要》写了两套。《荟要》是专门给皇上看的,就是《四库全书》的精华品,最好的东西选出来,皇上看。所以给皇上看的只有两套,一套放在皇宫,一套放在圆明园。我们知道,八国联军,圆明园被摧毁了,这两部书烧了,非常可惜。《全书》只有六套了,《荟要》只有一套。《荟要》这一套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如果再次爆发战争,很可能会被毁掉。这个被毁掉不仅是中国人的悲哀,可以说是全世界人的悲哀。为什麽?这两套书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都在这两套裡头,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以及他们怎麽修身。什麽叫修身?让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都能过着很幸福、很美满、很快乐。能不能做到?能,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桩事情,快乐幸福与富贵不相干。
在我们中国古人裡面,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最快乐、最幸福的是谁?是孔子。还有,孔子还有个学生,孔子常常讚歎的,颜回。孔子没有做过大官,没做过官,他一生只做了三个月的大司寇,官名叫大司寇。我们想像到古时候这个制度,这个大司寇管什麽?大概是现在警察局派出所的所长。孔子就做这麽大的官,只做了三个月,他就辞职了,就不干了,从事于教学,私人教学。没想到跟他学的学生很多,他有学生三千人,三千人有七十二个杰出的人物,也就是学有专长。真正能够是像现在一个国家裡面的部长,这样的地位、这样的人才。孔子没有显赫的地位,没地位,也没有财富,他是小康之家,生活勉强可以维持。他也没有收入,那个时候的教学完全是义务的,不是收学费的,不是商业行为。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都能够成圣成贤,为圣人君子,为社会人做好榜样。所以生活很清苦。
他的学生颜回是最贫穷的人。吃饭,在历史上记载,颜回家裡没有饭碗,用什麽?用竹子编成一个篓装饭,用葫芦瓢当茶杯喝水。所以「箪食瓢饮」,形容颜回的物质生活。但是,学生裡面最幸福、最快乐的是谁?是颜回。孔子对他讚歎。他的快乐从哪裡来的?这就是我们要问的,我们学传统文化干什麽?为什麽要学传统文化?这有很多人提出这个问题。传统文化,就是孔子的教学,这简单的说;广大来讲,广义的就是儒家。为什麽要学?我们反问一句,你想不想这一生当中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想不想?这个我想。学儒,学孔子、学颜回就能得到。这桩事情与富贵(贵是在社会上有地位,做官的这些人,富是有财富),与这个完全不相干,你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