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讲 无量寿经(第3集 有视频)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无量寿经评论1阅读模式

 

这是讲到时成就。说老实话,我们如果现在听闻这部经,虽然不是佛讲,是我锺茂森讲,我锺茂森是凡夫,可是我完全是按照佛的理来讲,複讲我们师父上人的,师父上人也是讲佛的理。把这理讲出来了,我们能够深信不疑。恭喜你,你也能够感应道交,你这一生也就能够具足三资粮,你能够得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你接受了。所以,这对你来讲就是一时,此时此刻你机缘成熟了。

 

底下是讲主成就,主是『佛』,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之前在介绍经题的时候,把这佛字也讲了,释迦牟尼佛其人其事我们也要有个大概的了解。他是一位教育家,他不是神,他是人,他是一位大觉的人,对宇宙人生真相完全彻底明瞭了,为我们来介绍、来说明,劝导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底下是处成就,处所是『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王舍城,根据黄念祖老居士注解裡面讲,这是一个大城,当时古印度有很多城,这个城属于很大的一个,而且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所有城中是最胜的。耆闍崛山是王舍城城外的五座山之一,也是这五山当中最胜的。城也是最胜的,山也是最胜的,表这个法门也是最胜的,佛选择在这个地方来讲,是有它深刻的意义,这讲的是殊胜法门。

 

底下是讲众成就,这是听法的大众,『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比丘是梵语,是指出家人受了比丘戒。众就是团体的意思,比丘众就是指出家的僧团。僧不是一个人,它是一个团体,只要有四个人以上在一起遵守六和敬,这样的一个团体就叫僧团。如果是出家的僧团就叫比丘众,或者比丘僧,在家修六和敬的四人以上也能称僧团,僧团不一定是在家、出家。佛当年的僧团真的是六和僧团,在一起依六和敬而行,所谓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现在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在师父上人的倡导下也来修六和敬,也是在学习如何落实六和,我们希望能够有这个僧团出现。果然这个地方有一个僧团出现,这个地方消灾免难。为什麽?这个僧团得到诸佛加持,龙天护佑,所以这个地方的众生就有福了,佛法也能因僧团而兴旺起来,法赖僧传。

 

比丘这个意思,在一般注解裡面都讲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乞士,乞是乞讨。这是出家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自己不用工作,不生产,而是靠乞讨为生,这是佛当年制定的生活方式,他自己也是这样做。他本来是太子,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过着最清苦的生活,以苦为师,这增长自己的道心。生活太享受,往往道心就没有了,所谓富贵学道难。所以,我们真想修行,生活尽量的要艰苦一点。房子住小一点,尽量的小,你打扫就容易,开支费用都比较少,身心安定。东西愈少愈好,衣服够穿够用就好,千万不要去追求时髦、潮流,这都是愚痴颠倒的人他们才去追求这些东西,觉悟的人他们是安贫乐道的。佛当年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样子,他所有的财产,三衣一钵,除了这三衣一钵没有任何东西。住哪儿?树下一宿。就住在大树底下,房子都没有,我们现在住房子,比佛都好,条件真是很优越。所以真的,师父常讲,真正修行人只要有个小房子避避风雨足矣,何求呢?求什麽呢?这一生要求的,就求我们早日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我们所求。

 

比丘叫乞士,乞是讨饭,中国人看不起讨饭的,但是中国人看得起的是士,士是士人,读书人是士,这种人有道德、有学问,得到社会大众的恭敬。中国社会都分为四个等级,所谓士农工商,把士人(读书人)放在首位。一个读书人即使他再贫穷,没有官位,大家对他都尊重。为什麽?这个人读书明理,所以都称他叫先生,把他当作老师,恭敬他。中国有一句古话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读书人非常尊敬,这是中国人社会的特点,尊重知识分子。有一位历史学家,台湾有一位胡秋原先生,他说中国的历史一般人都看成好像是帝王专制的制度,这样的一个历史,胡秋原先生他认为其实不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是知识分子来统治、来主宰,就是士人是社会的主导。这个很有道理。连帝王他对于大臣、对于知识分子都非常尊重,他不是一个人就随意说了算,他都要尊重这些知识分子、大臣们的意见。乞士,就是这些比丘、这些出家人,他们虽然是要饭的,但是很有道德、很有学问,也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所以大众也供养他们。他们的生活所需是大众来供养,不需要自己去工作劳动,能够把时间专注于修学之上,他们修学成就了,这个功德是大众的,大众也因此而得福。所以,供养出家人,他们说这是种福田。这是什麽?种福得福。

 

出家人的生活也非常的简单,只接受信众四事供养,四桩事。第一个是衣服,衣服是三衣,古印度就三衣,中国的气候比印度要寒冷一些,印度是热带,中国北方是寒带,冬天冷,三衣不够,需要多穿一些棉袄什麽的,但是都是很简单,衣服。还有饮食供养,还有卧具。卧具,就是在古代印度当时出家的人,他们有一块布铺在地上,就睡在布上,树下一宿,这叫卧具。现在在中国,出家人住的寺庙、住处这都属于卧具。但是出家人他不需要有房产,你供养他一个地方他能够睡,他能够修行,能够讲经说法度化众生,他没有任何的所求。第四个是医药,就是生病了接受医疗。这四事供养都非常的简单。饮食,出家人那时候是日中一食,一天就吃一顿饭,现代我们一般人吃一顿饭那不可能,三顿都不够,吃完三顿正餐还得吃点点心,晚上吃点夜宵,一天四、五顿。为什麽吃这麽多?你要知道,人的营养它要补充,如果人消耗得多,就得补充多。人的营养消耗多半是消耗在妄想上,我们成天都胡思乱想,消耗多,那就得补充多;假如人没有什麽妄想,心很清淨,他真的不需要那麽多补充。

 

这个事我以前听师父讲,我感觉到真的自己妄想很多。为什麽?吃得也很多,三餐饭少吃一顿觉得饿。有时候,我以前留学读书,在自己的宿舍,到每个礼拜週末的时候自己做一场八关斋戒,那晚上也不好过。为什麽?晚上不吃一顿,觉得很难过,只是忍着。现在学着学着,心也确实比以前清淨了不少,念头少了,心裡空一些了,这时觉得真的不需要这麽多的补充,所以现在我天天晚上都不吃。像今天因为我要送师父去机场,我是今天持八关斋,过午不吃,我午餐也没用,早餐喝了点稀粥,中午之前吃了点面包,吃了个苹果,到现在一点不饿,而且精神也挺好。就感觉到什麽?你全心投入到经教上,真的妄想少了。虽然你现在工作量并不比以前少,我睡眠比以前少,一天就睡五、六个小时,成天都得看书,成天都得备课,还得讲,比以前在大学裡面讲得更多了,以前大学一週才上六个小时课,现在我一天能上四个小时,这是工作量大了,但是消耗少了。真的这是从侧面也证明师父讲的没错,只要心清淨,你不需要吃这麽多。过去出家人日中一食,我们相信真的是够了。这是讲到第一个意思,是乞士。

 

比丘第二个意思是破恶。恶是恶见、恶行,恶见是错误的思想,恶行是错误的行为,比丘都没有,他们听佛的话,听佛的教导,是佛的好学生,所以不会有任何的恶见、恶行。第三个意思叫怖魔,怖是恐怖,魔是魔王,令魔王恐怖。当一个修行人发心出家的时候,这个人真修行,真发心出家、出世,出离三界,魔宫会震动,魔王会恐怖。为什麽恐怖?因为魔王他心量不大,他虽然统治三界,但是他会有那种嫉妒心,看见修行人超越三界走了,他感觉到自己统治下的人民少了,他会烦恼,这是他有很强的控制欲、佔有欲。所以一个修行人学佛出家,修行证果,超越三界,这会让魔王恐怖。这是比丘三个意思。

 

这裡讲到的比丘叫大比丘,这个「大」字意思就很深了,一般我们来讲,佛的这些教育裡头分为大乘、小乘。小乘、大乘是从什麽上分的?从心量上分的。小乘人的心量比较小,用我们现在话来讲,他的思想比较保守,他就不能够很大量能容,就比较拘谨。大乘的思想很开放、很自由,心量很广大。这都是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言。小乘人执着比较多,他不能够见性,他放不下,他修得最高是什麽?是声闻、缘觉,这是最高的,他能够出三界就很不错了。可是他不能够入一真法界,为什麽?因为他还是要用阿赖耶识,他还要用意识心,他用意识的这种执着,他放不下,他坚持,不能捨掉。即使是他出三界,烦恼障断了,可是还有所知障。大乘人就不一样了,思想开放,他统统都能捨掉,什麽事情大而化之,不在乎,心量广大,他不仅心量突破了六道,而且突破十法界,所以他能够明心见性,入一真法界。这些大比丘虽然是出家人,但是他们不是小乘,他们是大乘的根性。人数有多少?一万二千人。这个跟普通经典上不一样,一般我们看到佛的常随出家弟子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可是这部经是一万二千人,人数十倍,这不一样。它人数跟《法华经》相同,《法华经》一开端也是讲「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地点是一样,也是「万二千人俱」,人数是一样,而且表法的弟子裡面第一个也是憍陈如尊者。所以这部经跟《法华经》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难怪蕅益大师在他的《弥陀经要解》裡面就讲,说淨宗这个法门是「《华严》奥藏,《法华》祕髓」。《华严经》奥妙的奥藏,藏就是很深的义理,就在这部经;《法华》祕髓,髓是精髓,也在这部经。

 

底下我们来看经文,『一切大圣,神通已达』。这两句讚歎这些比丘众,可以说是讚歎到极处,这两句不是讚歎小乘人,是讚歎大乘菩萨,这是「大圣」。圣是什麽人?在《华严经》裡面我们看到「三贤十圣」,三贤是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萨,这都是法身大士,叫三贤位;十圣就是指初地到十地这十位圣地的菩萨。所以,圣严格来讲是初地以上的菩萨,这叫圣人。圣前面还加个大字,更了不得了,大圣人。大圣是谁?严格来说是指等觉菩萨,这叫大圣;勉勉强强来讲,地上菩萨还可以说得过去。所以这一类比丘众可不是一般等閒之辈,是地上菩萨、等觉菩萨,甚至很多是古佛再来。

 

「神通已达」,这个神通,通是通达无碍,神是神奇莫测。是讲什麽?讲这一些大比丘他们所修的法门。在这部经他们修什麽法门?修淨土法门,听佛教诲,他修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的法门。这才是真正的神通。神通不是说你能放光、你能动地、你能穿牆,叫神通,那叫小神通。大神通是指你能够对这部经的理论、方法、境界都能够清楚明瞭,你完全接受,你依教奉行,你这是真正的神通。为什麽?你接受这个法门,修这个法门,你就能往生不退成佛,一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萨,你说这不是神通是什麽?已达,这个达就是圆满的通达,没有丝毫障碍。所以这些出家弟子那真的是了不起的人物,正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释迦牟尼佛来这个世间示现成佛,讲经说法,古佛很多也跟着来。这好像唱一台戏一样,释迦牟尼佛是唱主角的,其他的古佛是唱配角的,配合释迦牟尼佛唱好这台戏,教化一切众生。那个配角,说不定在后台那是主角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是在这儿扮演佛、扮演老师的角色,这些其他的佛来这裡随喜功德,来扮演佛的学生。诸佛互相之间没有嫉妒,不是说「你怎麽能高过我?」他就不能够谦虚下来。诸佛他们没有这种高下心,一律平等,你跟这个世界有缘,你能度化这些众生,我来配合你,我甚至来做你的学生,跟你把这台戏唱好。这个心完全无我,只是为了利益众生,这个功德平等,主角和配角一起唱戏功德平等,少一个都不行,光有主角没配角,他一个人怎麽唱戏?所以,功德都平等,不一定非要自己唱主角,学会随喜功德,这个功德是一样的。这是讲到神通已达这些大圣。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19日22:37: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761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