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講天地鬼神是方便說嗎? 成德法師主講(共一集)2020/3/23 英國蘭彼得 檔名:18-053-0001
高同學:法師好。
成德法師:高同學你好。
高同學:今天在聽課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自己一個之前沒有太認真留意到的觀念上的疑問。
成德法師:哦,是。
高同學:就是像《太上感應篇》以及其他的一些,特別是道家講因果的一些典籍,它會提到一些譬如說鬼神。
成德法師:對。
學生:然後特別像譬如說地獄、閻羅王一類的這樣的一些人物或者一些情況。
成德法師:對。
高同學:然後學生今天聽課過程中發現,好像自己對於這個不是有十足的信心,這個信心的缺失,可能來自於在自己的意識中覺得好像這個和佛法有一些不是很相同的部分,或者這個不同可能也是自己沒有深刻的、沒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因為這樣一種觀念導致對於譬如說鬼神,或者道家的這樣呈現的一種因果的形象,可能會有疑惑,或者沒有很深刻的相信。
成德法師:對。
高同學:所以想就此來請教法師。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好的,高同學,你剛剛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就是,覺得說這些講天地鬼神好像跟佛法不相同,那你覺得不相同在哪?
高同學:因為學生對於佛法和道家的義理其實也不是很清楚,就自己目前的印象來講,感覺好像佛法會更加強調這種,就是命自我作,福自己求,它是好像不是很有相的一些東西,然後就是自己的心是一切事相的主宰,感覺是這樣子。然後好像佛法不會有提到特別,當然也會有,但和道家的好像又覺得不一樣。
成德法師:你的感覺也是很可能很多人也會有這個感覺,但是這個感覺我們還是要很冷靜,就是我們不能執理,執著這個心性之理,但是廢了所謂倫理、道德、因果這些基礎,不然就很容易落到談得很高,眼高變成手低,這樣就不好。就是我們也看到很多可以大乘經一講課程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很會講,但是你看他可能珍惜一個物品他都做不到,可能對人基本的恭敬、謙退他還是很傲慢。所以在理上,你看他可以講那麼多,但是真正事相當中,他可能整個就是有解無行,就是不力行,但學文,他變成長浮華了。
所以我們換另外一個角度講,假如一個人深信因果,然後雖然這些大乘心性之理他還不了解,但是他人會很老實,他起心動念、一舉一動不敢亂來。所以為什麼說「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就是這些倫理道德因果的基礎沒有,一下學大乘,有時候變成都沒有根基了,連做人的這些水平都忽略掉、都做不到了,而且還很容易變成貪大乘,就是大乘佛法比較高,那些都是世間的東西,不願意學。當時候老法師說學《弟子規》,很多人不願意學,他說那個是世間法。其實哪有世出世間法,只有覺跟迷。我們一起分別執著,大乘佛法也落入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起了慢心,起了高下傲慢心,自己都不知道了。
而且你再回想一下,《勸發菩提心文》裡面最長的是哪一段經文?你有沒有注意到最長是哪一段?
高同學:「云何念生死苦」,這裡好像……
成德法師:對,你剛剛不是說好像佛法裡比較強調心性嗎?那為什麼這段最長?所以有時候你的感覺也不一定對,那是有可能自己會在學的時候,自己比較喜歡這個。所以你看這一段經文是最長,尤其地獄苦又是這生死苦裡面最長的,「頻煩獄卒疲勞,誰信閻翁教誡?」是吧?是。
高同學:是的。
成德法師:所以儒釋道講的其實都相應,都很強調這一點。因為小乘經這一塊談得多,我們一下子接觸是大乘經典,可是得要很冷靜,大乘必須建立在小乘的基礎。而現在神州大地小乘已經沒落了,被儒家跟道家取代,這個是不是在前面的課程有跟大家強調到?大家有印象嗎?
高同學:有。
成德法師:所以小乘的重要性也不輸給大乘,它是基礎,所以儒家、道家是我們很重要的基礎。不知道這樣回答有沒有解決你的問題?
高同學:感謝法師,學生覺得信心增了很多。但還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可不可以也現在問?
成德法師:請說、請說。
高同學:根據剛剛法師講的小乘是大乘的基礎,像道家這樣的教化,他是聖人為了教化世人所用的一種權變的說法還是是真相?法師。
成德法師:我們就要想到《了凡四訓》的一句話:「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假如它只是一個善巧的說法,假如有人證明說這個只是善巧,是勸勸人的,不是真的,那這以後還有人信嗎?所以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只要是佛經上的,都是真實的狀況,他不能講,哪怕是善意的謊言,這個都不能講的。就像你不要說別的,西方社會,只要你的記錄當中有一次講謊話,可能你以後在社會當中,它現在都連線,你想要再讓他相信你都難。同樣的,佛菩薩、聖賢人他智慧圓滿,他也會考慮到這個流弊,他當然要如宇宙人生的真相來講才行。所以大家都要建立起這個正確的判斷,不然很容易別人從不同他的見解角度一講,可能又影響我們的信心。
所以師父也曾經說到,說真的要騙你,那他的目的是什麼?他有得到什麼好處嗎?再來,他這些教誨都幾千年了,這麼多人都相信、都成就了,那怎麼可能是騙人?這些因果報應,幾千年來多少案例,假如只是方便善巧,不是真實的,那不知道已經出了多少個破綻的例子了。我們看到《彙編》裡面這麼多例子,不都是真實的案例嗎?所以有時候為什麼說現在人的書,大家也要有堅定的信心跟正確知見以後再去看,不然現在的人疑心重,不相信古人的話,那很多言論也會影響我們的信心。因為我們可能在第一層樓、第二層樓,佛菩薩聖賢在二十層樓,他能看到的境界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不能因為我們看不到,然後就質疑他們說的不是真的。所以我們現在要對治的是傲慢、懷疑。所以為什麼師父說他最佩服孔老夫子的八個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對古人他是不懷疑的。這樣能理解嗎?
高同學:能理解,感謝法師。
成德法師:你假如還有延伸出來的疑問,也都可以再提,沒有關係。
高同學:好的,學生暫時沒有疑問了,可能需要在日後再去體悟和感受。
成德法師:好,我給你一個建議,我們現在人疑心比較重,章太炎大師的女婿朱鏡宙老居士,你看他也看了不少因果的例子,你知道他後來是為什麼信了嗎?
高同學:法師好像有講到這個故事。
成德法師:在抗戰那個時候他在重慶,然後半夜回家,有一個女的在他前面走了幾個小時,他突然想說,這麼晚前面怎麼會有個女的?後來一看,那個女的沒有腳,他就一驚,所以說真的是有鬼神。後來他就學佛了,學佛以後他就說,這個女鬼可能是觀世音菩薩來讓他對天地鬼神生起相信的心,來點化他的。所以你能相信了就好,假如你覺得這些疑還是去不掉,也可以求觀世音菩薩加持,示現點什麼把你這個疑徹底去掉。但是你也要誠心去求,你也不能懷疑,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就會有感應。成德自己也有求過,真的有件事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就求佛菩薩加持,突然有一天晚上在夢中真的給我解答。好。
高同學:好,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高同學:抱歉,打擾大家的時間。
成德法師:不會不會,不要這麼說,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因為有可能你提出來了,其他人也有這樣的情況。
李同學:法師好。
成德法師:是。
李同學:就剛剛高學長所提到的問題,您在講的過程中有講到就是,這不是一個善巧的說法,它是一個事實真相。但是佛法裡面也有講到,就是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可不可以這麼理解,它是一個不同的程度,然後所說的不同的說法。就是譬如說如果真正達到徹底的覺悟,譬如說像進入到常寂光土那樣的一個境界的時候,其實也就沒有六趣之分。這兩個之間是怎麼個關係?
成德法師:那還是基礎,我們就講一句佛門很常講的,「萬法皆空」,但是下一句也很重要,「因果不空」。我們還沒有達到真正不執著一切相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從斷惡修善修起。我們不可能一下就是轉迷為悟、轉凡成聖,它有個過程,所以佛教化也是根據不同的根性。你說禪宗,他禪宗又沒有拿來教每一個人,禪宗是接上上根性的人。可是也要注意,可能我們前世有修禪的習氣,一看到禪很喜歡,可是重點喜歡有時候也變執著,學了之後得不得力,那才是自己真實的根性。
成德也遇過很喜歡禪宗,可是女色現前他自己控制不住,哭著跟我講。那你說他那麼喜歡禪宗,但是這麼嚴重的惡業還在造,那你說不應該好好學《太上感應篇彙編》嗎?他還繼續再enjoy(享受)他的禪宗,那這個就麻煩了。所以我們回想「達摩祖師傳」,不是有個空智和尚嗎?有沒有?空智大師,你看他遇到達摩祖師前,不是講了一堆什麼現相也是空,什麼都是空,後來達摩祖師敲了他一個頭,「你怎麼打人?」「你不是說都空了嗎?」
所以佛菩薩也是很有耐性的,就像佛祖為什麼五時說法,第一時講《華嚴》,那是法身境界,後來講《阿含》,就是一般的大眾他要從基礎開始。阿含講了十二年,方等講八年,般若講二十二年。大家要注意,這個佛陀的示現,對我們後世都是重要的,大乘般若以前就講了二十年,而且是三千年前的人,他都要先薰二十年才能修大乘。我們現在薰多少了?我們要有這種動態的觀察跟思考,在佛陀那個時代人的根性比我們現在好太多了,他都要打基礎打這麼久,我們現在怎麼可以輕忽打小乘基礎的功夫?而佛法又是圓融,行布次第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次第,它是圓融的。你不能又在這個次第產生執著,還是要看對方的根性。你像六祖惠能大師那種根性,你就不能執著說,他一定要從再聽小乘經十二年、方等八年才行,那又變成一個執著這個次第了,所以難就難在不能執著。不知道這樣有沒有回應到妳的問題?
李同學:謝謝法師,有,就感覺明白了很多。
成德法師:對。
李同學:這樣的話,是不是像我們現在面對社會大眾的話,其實可能普遍還是要從像倫理因果這方面來契入,如果一下子就講實相那樣的內容的話,其實大眾的受益會比較有限?
成德法師:當然妳對這個理有了解,妳講這一段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以後有機緣弘揚漢學的時候,要注意契理還有要契機。但是妳不要因為這樣又產生了一個念頭,不能講大乘,要講倫理道德因果,那妳不要再落了一個執著,說不定剛好妳在講的時候,我們提一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你看量子力學家,愛因斯坦的老師他都說根本沒有物質的存在,只有波動所形成的幻相。其實妳看,老法師不是用科學在講般若嗎?對,他應機。妳只要有利他的心,到時候佛菩薩一加持,該講啥講啥,妳不用先預設立場,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很喜歡聽一段法之後就要下一個結論。
李同學:好,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好的,是不是大家也該去煮飯或者是準備了?
李同學:應該差不多了。
成德法師:好的,那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祝大家用餐愉快。謝謝大家!
李同學:感恩法師!
成德法師:也謝謝高同學跟李同學發問,雖然還沒有修到「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但是問的話,其實很可能其他的人他也有這個疑點,就可以藉由這個問能夠利益到其他的人。所以善學之外,我們也要善問。謝謝,阿彌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