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根之根——续小儿语 第3集 开吉法师讲解 2019年12月26日 来源:台南极乐寺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圣学根之根·续小儿语》四言。我们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的第一册,从第七页倒数第一行开始看起。
【无可奈何。须得安命。怨叹躁急。又增一病。】
‘无可奈何’就是没有办法的意思,毫无办法。‘须得安命’,“安命”是什么意思?这是教导我们要安于天命,知足守分。安于天命这是说我们要相信因果,能够相信因果的定律,相信天命的道理。反过来,如果不能够安于天命,而是‘怨叹躁急’,就是说一个人常常会抱怨、哀叹,而且情绪又非常暴躁不安,则‘又增一病’,这样的一种状况只是让自己又增加了一种新的错误,或者说会带来想像不到的祸患。所以这个地方是教导我们要安于天命、相信因果,能够知足守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真正是改造自己命运的这样的例子,也就是袁了凡先生,他留给儿孙一部非常有名的家训,叫做《了凡四训》。这部书印光大师非常的推崇,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就刊刻印制了很多《了凡四训》这部书。在《了凡四训.立命》篇当中,了凡先生特别用他自己一生的经历来讲述立命的学问。也就是说我们人到底有没有命运?我们是不是在一生当中完全都被命运所主宰?还是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转变自己人生的福报?他在这部书当中阐释得非常的清楚。
了凡先生因为他小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所以他的母亲就非常希望他能够去学医。为什么?因为当一个医生可以养生,也可以帮助别人,而且手上还有一种本领跟能力,这也是他父亲从来的心愿。
后来了凡先生他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家,这位老人家看起来道貌岸然,好像是很有学问的样子。当他看到了凡的时候就跟他说:“你是一个可以读书考取功名的人,明年就能够进学了,你为什么现在不肯读书?”了凡先生就把自己开始学医的原因告诉了这位老人家,结果这位老人家就跟他说:“我姓孔,我是云南人,我得到了邵子的《皇极数》的正传,按照数来说,我应该把这个学问跟本领要传给你。”结果他就把他带回了家里,开始请这位孔先生来帮自己算他一生的命运。结果孔先生就算得非常的清楚,譬如说他哪一年去考试,考童生、考府考、提学考应该考第几名,都帮他算得很清楚。考学之后什么时候要去哪里当官,乃至于他这一生寿命是多长,都帮他算得很准确。于是他把孔先生所算的记下来,结果发现后来他所考取的名次都跟孔先生所说的完全相同。所以他就觉得人的一生都是命中注定,有命运在安排,因此他也就无欲无求。
后来有一次他归游南雍的时候,还没有进学读书,就去先拜访了云谷禅师。我们知道,云谷禅师他是一位非常有修行、有道德、有学问的出家人。结果在栖霞山当中,了凡先生就跟云谷禅师在那里打坐,坐了三天三夜。云谷禅师看到这个年轻人就觉得很奇怪,他说:“一般人那个妄想纷飞,总是离不开妄想、分别、执着,但是我跟你在这里参禅打坐坐了三天,看到你一个妄念都没有起来,这是什么原因?”结果了凡先生就说:“因为我的命运都被孔先生给算定了,我一生的所有的死生荣辱全都被命运安排好了,所以我也就不打妄想了。”云谷禅师就笑着说:“我以为你是一个豪杰之人,原来只是个凡夫。”了凡先生就问说:“为什么禅师会这样说?”结果云谷禅师就说:“因为人未能无心(就是说他总是有妄想),所以才会被这些阴阳、被命运所束缚。但是只有凡夫会被命运所束缚,如果是一个大善的人,这个命运就束缚不了他了;一个大恶的人,同样他的命运也是会改变的。”所以他说:“你二十年来被孔先生算定,你的命运一丝一毫都没有改变,怎么不是凡夫?”了凡先生觉得很奇怪,他说:“这个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吗?”云谷禅师就跟他说:“在经典当中,四书五经里面所说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古圣先王在经典里面就已经说得非常的明白,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佛家的经典也谈到,求功名能够得功名,求富贵能够得富贵,乃至于你求儿女、求长寿,都是可以求得到的,这是佛门当中所讲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了凡先生觉得说,像这些道德仁义我们是可以努力的去求取的,可是难道连功名富贵都能求吗?
这个时候云谷禅师就教导他说:“你看六祖惠能大师就曾经说过,‘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这个方寸是什么意思?这个方寸就是指的我们的心。所以是‘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我们的福报、我们的命运是要从内心、从内在来求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根本,不但一个人他的道德仁义这些品德可以内求,连外在的这些功名富贵,人所希求的福报,五福,这些都可以求,所以内求、外求你都能够得得到。”因此,云谷禅师所阐释的这个改变命运的道理,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要从内心去求,绝对是有求必应的。如果不能够反躬内省,只是向外去求,当然是没有办法得到的。
于是云谷禅师就又问了凡先生:“孔先生到底把你的命运算的是怎么样?”结果发现他命中没有孩子,而且福报也很浅薄。于是了凡先生他就在云谷禅师面前忏悔,自己为什么命中没有孩子,而且福报又很浅薄。这个原因在哪里?他说凡是能够考取科举的人,他看起来都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我本身福就很薄,而且又不能够去积德累功,而且因为他自己是一个很有才华的读书人,有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用自己的才华去凌驾在别人的身上,直心直行,像这些都是福报不够的一种表现。此外,我们知道和气能够养育万物,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当中一定要有一种仁爱、和爱这样的气息。可是了凡先生自己反省,我很喜欢发脾气,跟人相处不能够一团和气。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我们对待一切的众生都要有一种真诚的爱心,去对待万事万物,对待一切人、一切物。可是了凡先生他反省,他说我自己很爱惜自己的名节,又不能够去舍己救人。他就忏悔了自己很多很多的过失,从这里发现说,原来我命中没有儿子,又不能考取很高的功名,这些原因都是出在于自己的身上。
所以云谷禅师就教导他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享受千金的产业的,也就是说他能够得到这些富贵,衣食无缺,他一定是有他相应的福报的,这都是由人自己所决定的,而老天爷不过是因材而笃,没有他丝毫的意思在其中,也就是说人的命运也都是自己所创造的。”
譬如说命中有子的人,一个家庭当中,你看这个家庭如果能够流传百世,就是一代一代的儿孙都能够守住这个家业、家道、家风,不会衰败,他都是会有百世的子孙来维护这个家道,这个端在于祖先要修积这么大的福报。所以你看有的家庭能够维系几千年,这个家道不衰,有的家庭能够维系八百年不衰,甚至有的家庭儿孙传到一代、二代,这个家就败落了,这个在历史上我们常常都能看到。
所以云谷禅师就劝勉了凡先生说:“你现在既然已经知道自己为什么福报会不足,为什么会没有儿子,已经找到了这个原因,从现在开始,你就要真正来改正自己的这些过失,来培养自己的福报。”所以就教他说一定要积德行善,一定要能够包容别人,一定要能够有一种和爱、仁爱的心,而且要爱惜自己的精神。
所以我们在佛门里面常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就是义理再生的身了。我们想,父母生育我们的这个血肉之躯,它都有一定的定数,而义理之身怎么能不会格天?一定会感动上天的。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己从前所有的这些过失、不好的习惯改正过来,上天也会受到感动的。所以太甲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在《诗经》当中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你看之前孔先生算了凡他一生的命运,不能够考取功名,不能够生孩子,生儿子,这个都是他先天所带来的命运。但是如果从现在开始,他能够努力的去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个是他这一生所培植的福报,一定会有好的果报产生的。所以《易经》当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道理是真实不虚的。
所以了凡先生听了云谷禅师的劝告之后,于是就把他往昔所做的种种的过错,都在佛菩萨面前去发露忏悔。首先他先写了一个疏文,先求取功名,希望能够考中功名,于是他就发愿要做三千件的善事,来报答天地祖宗的恩德。云谷禅师就把功过格传授给他,并且教导他,凡是要祈求上天能够降福于你,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都要从无思无虑的这个地方去感通。所以说我们真正生活当中有种种的这些过错,都要把它改正过来。云谷禅师也把准提咒传授给他,他说:你一边去积德累功做善事,一边受持这个准提咒,每天读这个咒、诵这个咒,能够念到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就是念到他不起心不动念,念头不动,这个咒就很灵验了。当然我们现在是念佛,用念佛的方法来把我们的妄想伏住,这个效果就更好。所以我们要改造命运,首先要使自己的内心达到纯净纯善,我们用持念佛号的方法也达到这个境界,这个效果就更好。
本来了凡先生他之前的号叫做学海,自从遇到云谷禅师,开始知道了命运的真相之后,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凡。这个了凡也就是说他了解了命运的真相,以及改造命运的道理,他就不愿意跟凡夫一样了,他希望能够达到圣贤人的境界,所以用这个号来提醒自己。从那一天开始之后,他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因为被命运给拘束住了,所以从来都不想到要进取,也不想到要去改过修善,可是从那一天开始,他每天都非常的恭敬谨慎。譬如说一个人,即使旁边没有人,他自己在屋里的时候,也常常觉得天地鬼神在身边,他的一举一动也都惟恐会得罪天地鬼神。以前他的性格是不太好的,也不能够容忍别人一些错误的行为,可是现在他完全改过来了。譬如有人毁谤他,或者是讨厌他、是批评他,他现在整个度量、心量就放开了,他自自然然都能够很好的接受别人对他的这些忤逆。
结果他自从开始断恶修善之后,他的命运奇迹般的发生了改变。到后来考试的时候,他的名次就跟孔先生所算的不一样了,本来在礼部考试的时候,孔先生是算他考第三名,结果忽然间他就考了第一名,秋闱的时候他就考中了。但是他还常常感觉到自己虽然想要改过迁善,但这个力度还不够,也就是说自己的烦恼习气还常常会现前。所以他这个三千桩的善事,从他发愿开始要做,一直到把它做完,整整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完成。就开始要改变,确实是比较慢一点,自己的习气也不是那么容易对治,现在要断恶修善了,万事开头难,确实,要做一番转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十多年把三千件的善事做完了之后,他就开始想要求儿子。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希望能够生儿子,来延续祖宗的命脉跟香火。所以,他也是发愿要做三千件的善事。结果到了辛巳年的时候,就生了一个儿子,叫天启。
他每次做了一件善事就把它记在本子上,而他的夫人因为不认识字,所以做一件善事,就把鹅毛管印一个朱圈在日历当中。有的时候一天他们能做到十多件的善事,就夫妇两个人,真是全家人都一起断恶修善。后来当他求子的愿也满足了之后,他又希望说能够考中进士。这一次他就想要做一万桩的善事,就许了这个愿。结果到丙戌年的时候果然他就考中了,并且做到了宝坻的知县。他每天在衙门里面上朝的时候,他都有一个本子,叫做“治心篇”,早上去上朝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本子放在桌子上,他每天所做的善事、恶事,就是再小的事情,他都会把它记在本子里。到了晚上他就在庭院里面烧香,就仿照赵阅道焚香告帝,就是把自己每天所作所为都禀报上天。
结果他的夫人就看他自从做了官之后,每天所做的善事好像很少。因为以前在还没有进衙门之前,很多事情都很方便做,但是现在想要做一万桩的善事,在衙门里面又好像不方便,出去经常放生也好,救度贫穷的百姓也好,这些事情相对来说没那么容易做。所以他的夫人就非常发愁,她说:“你衙门里面也没什么好事可以做,你这一万条善事要什么时候才能做圆满?”结果到了晚上,了凡先生就梦到一个天神告诉他,梦到了一位天神来跟他讲话。结果在梦中了凡先生就跟这位天神说:“这个一万桩善事很难完成,他们现在全家人都感到非常的担忧。”结果天神就跟他说:“你只是减免百姓赋税的粮食这一件事情,你的一万件善事就已经圆满了。”
因为了凡先生他在宝坻做官,百姓种田他也都要缴纳租税,给国家缴税。他觉得百姓缴的税非常的多,老百姓种田、做工非常的辛苦,所以他做这个宝坻知县的时候,就把老百姓的赋税从二分三厘七毫,就把它减到了一分四厘六毫。结果他醒来之后,他心想这件事情确实是有,但是到底我这一件事情是不是就已经能够圆满这一万桩的善事?他内心还是有点疑惑的。结果这个时候,幻余禅师从五台山来,了凡先生就把自己作的这个梦跟禅师报告,他说,这个天神给他托的梦能不能相信?结果禅师就跟他说,他说:“你这个心是至诚恳切,你就是做一件的事情,就可以抵得上一万桩的善事。况且你整个县的老百姓,你都给他减少了赋税,这还不止一万人得到您的恩惠。”换句话说,就是肯定他作的这个梦是真实不虚的。所以了凡先生非常欢喜,于是就把他自己做官的收入供养给禅师,请他在五台山帮他供养一万名出家人来回向。
孔先生算他五十三岁就要命终,可是当他在写这个《了凡四训》,要传给自己的儿孙的时候,他那年已经六十九岁了;换句话说,他的寿命已经增长了。所以了凡先生他非常肯定的教导他的儿孙,说凡是说祸福,人的命运是可以自己求得的,可以自己改变的,这是圣贤人的道理。如果有人跟你说,人的一生的命运跟祸福都是老天爷注定好的,这个是世俗的言论。所以了凡先生用他自己一生的改过修善的这样的现身说法,谆谆的劝导他的儿孙,希望他能够显扬祖宗的德行,掩盖父母的过失,报答国家的恩德,能够造家之福,而且还能够救度别人的苦难,并且每天都要去了解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过失,每天都要知过改过。所以云谷禅师传给他的立命的学问,确实是一个至精至髓、至真至正的真理。了凡先生希望他自己一生把命运给改变了,也希望自己的儿孙,包括所有的有读过《了凡四训》这部书的人,都能由此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句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我们请接着看下一句课文:
【仇无大小。只怕伤心。】
‘仇’就是仇恨。
【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芥’是小草的意思,这是比喻非常轻微的、微细的事物。
这句话它的意思是说,这个仇恨,‘仇无大小’,就是仇恨是没有大小的分别的。‘只怕伤心’,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伤到了别人的自尊心。而‘恩若救急’呢?就是说你施与别人这个恩德,如果是在他非常急需的时候,等于说是雪中送炭,即使这个恩惠非常小,这个‘一芥’就是说这个恩惠小到就跟小草一样的那么小,但是它的分量也和千两的黄金是相同的。
所以我记得以前真的是有长辈也曾经跟我们说,说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很难做到雪中送炭,但是锦上添花的人却是很多,雪中送炭的人是很难得遇到的,这确实是很有道理。
我们今天能够有这个机缘一起来学习《圣学根之根》这门课程,其实我们内心里面非常的感恩一些老教授们,他们当年在台南开办了《圣学根之根》,譬如说像成功大学的王伟勇教授,还有像徐醒民老师的学生张清泉老师等等。正是因为这些老教授们在台南开设了《圣学根之根》的课程,我们才得以深入的来学习和领会这些经典内在的一些道理,从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很多宝贵的道德学问。
昨天我们跟师父上人正好一起观看了王伟勇教授接受访谈的一个节目,王教授他就回顾了自己人生当中从小到大的一个成长的轨迹。其实我们跟这些老教授接触的时候,觉得他们的学问非常的好,可是我们跟他们在一起,感觉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学到了很多做人的经验,特别是老人家他们这种处事待人接物的点点滴滴的这些做法,其实这种身教比课堂上的言教对我们的影响更为深远。王教授他回忆起他这一生当中之所以会走上这条道路,这是得力于父母亲对于他的栽培。他父亲是从泉州渡海来台的这样的一个读书人,因为他小时候在泉州的时候有上过私塾的课程,所以在私塾的课堂里面,父亲那个时候就学会了很多诗词的吟诵,有很多古时候的诗词,可以用河洛古音,可以用这些吟诵的方式来读,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家都非常喜欢。像王教授他非常有名的〈将进酒〉、“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些吟诵,都是大家非常喜欢的。我们之前在香港,还有在英国汉学院的时候,王教授带我们去散步,在路上有时候都会高歌一曲,特别的有趣。其实他这些都是父亲,因为小时候在私塾,就是用这种方式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用唱的方法,小朋友就很爱听,也很容易学。
王教授昨天也回忆了他一生的经历,就是父亲对他的栽培,母亲对他的养育,以及生活对他的磨练,这对于他一生的人格养成都是有很深的影响的。他说他以前,你看我们现在看他是一个堂堂有名的大学的名教授,可是他从小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也是吃了很多苦,有很多艰辛的历程。包括他在读博士的时候,因为家里的生活非常的艰难,那个时候,你想那个年代能够读书读到这么高,这个家庭没有什么背景,都是很普通的老百姓,能够供孩子上学确实是很难的。所以他们兄弟几个人从小就一边读书的时候,就一边担起家庭的重担。他跟他的兄弟,他在读博士的时候,跟他兄弟都还要到外面去卖烧饼油条,而且晚上就要去磨豆浆。这么辛苦,白天还要去读博士的课程,就是非常艰难的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而且他有时候还要去当保姆,就是给小朋友当保姆,这样子来补贴他的学费和生活的费用。
他内心最难过的一件事情,就是当他终于博士毕业了,可以到学校里面去任职、去教书了,但是第二年他母亲就过世了。他说这件事情给他内心留下了一个一生都没有办法弥补的伤痛,就是一直到现在,他一想起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他栽培长大,但是当他已经拿到学位,又开始可以在学校任教,开始功名成就的时候,母亲却没有办法跟他一起享受这个福报。他每次谈到这件事情,那个眼睛就含着眼泪。有一次他跟师父讲起这件事情,那眼泪就在眼圈中打转。
我们看老一辈的人,这些老人家,他们对于父母的这种孝思,他们为人处世的点点滴滴的风范,那种知恩报恩的这样的一种德行,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跟这些老教授学《圣学根之根》,学《小儿语》、《笠翁对韵》,不仅是在课堂上跟老人家学这些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他们的做人,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这个对我们的影响跟触动真的是太深了。
我们学这个《小儿语》跟《续小儿语》,也是感恩张清泉教授给我们传授的学问。
我们来看这个“仇无大小,只怕伤心。恩若救急,一芥千金”。其实这样的一句课文,是教导我们,我们做人要有一种知恩报恩的心。在历史上,我们知道在《史记》的〈淮阴侯列传〉当中,记载着汉朝的韩信的故事。我们知道韩信是在汉朝初年帮助建立了国家,有三位非常杰出的人才,他是其中之一,后来是封为淮阴侯。他虽然后来在军事上他很有才干,帮助君王打下了天下,但是其实他还没有发达的时候,还是一个平民百姓的时候,他的生活是非常的贫苦的。他是穷苦到什么程度?就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也不知道他应该从事什么行业,你说也不能去当官,也不能去做生意,就是好像这个人一辈子不知道他应该做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职业,在他年轻的时候。所以旁边的人对他就很厌弃,觉得这个人每天他自己吃饭都吃不饱,没有人愿意跟他在一起,穷成这个样子。
他就曾经跟他下乡南昌的亭长,就是在这个亭长家里面每天就混吃混喝,吃喝了好几个月。这个亭长的夫人就非常生气,后来有一次她故意很早就起来做饭,结果全家人都吃饱了,等到韩信来了之后就没有饭吃了。后来韩信知道说,这个夫人他们家人都很讨厌他,所以就离开了亭长的家。离开之后他就在一个城下去钓鱼,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遇到了一个漂母。我们知道漂母就是说,在古时候有的妇女,因为妇女她没有办法去做什么工作,所以她就靠洗衣服,帮人家洗衣服来维持生活,这个是古时候有这样的妇女。这时候她就看到韩信每天饿得都没饭吃,她就觉得很可怜,于是这个漂母就送给他一餐饭,就是看他饿的时候就给他送饭。这样子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韩信就非常的高兴,就对这个漂母说,他说:“等我将来功成名就的时候,我一定会报答您的。”结果这时候漂母她非常生气,她说:“做为一个大丈夫,你应该要自己养活自己。我是因为看到你这么可怜,没有饭吃,我怎么是想要图谋你的报答?”换句话说,她看他穷成这个样子,根本都想不到他以后还有能力能报答自己。
有一天,韩信到市场上去的时候,这时候遇到了一个非常凶恶的年轻人,就侮辱他。这个年轻人就跟他说,他说:“你看,你虽然长得很高大,而且平常走路都带着剑在身上,可是实际上我看你这个人胆子比老鼠还小。”这个年轻人就侮辱他,就跟他说:“你看看你每天都带着这把剑,你敢不敢杀我?你要是不敢杀我,你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这胯下就是两只脚的中间爬过去。结果韩信看了看他,看了这个恶少年,他一声不吭的就从他的胯下爬过去了。结果整个市场的人都嘲笑他,真的是一个胆小鬼,怎么这么胆怯。
等到后来韩信被重用了之后,就是他帮助汉朝平定了天下,因为他是非常有军事方面的才能,带兵打仗很有能力,于是他就有了战功,被国家封他为楚王。这个时候他功成名就了,他就想起在他穷困的时候对他有恩情的人。于是他就把这个漂母找来了,也把当年侮辱他的年轻人找来了。他就赐给了漂母千金的报酬,而且对于当年侮辱他的年轻人,也给他授予中尉的这样的一个官衔。从前他在亭长家住了很久,没饭吃的时候,都是亭长每天给他吃饭,他又把这个南昌亭长找来,就赐给他百钱。
我们看到韩信对于他身边的将相,就是谈到他当年所受的这个胯下之辱,他说:“当时这个年轻人在侮辱我的时候,如果我当时就杀了他,我不能够忍受他对我的屈辱,就杀了他的话,我今天就没有办法有机会得到这样的一个荣华富贵、这样的功名。当时我咽下了这口气,忍住了,所以没有跟他发生激烈的冲突。所以看起来这是一个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但是正是这种屈辱,后来成就了我建功立业的这样的一个结果。”所以不管是以前有恩于他的,还是有怨于他的,他都是用一种感恩的心来回报对方。
所以后人写过这样一首诗,说:“漂母非望报”,这个漂母她根本当年并不指望着韩信会报答她。可是韩信呢?“信岂忘母恩”,韩信却没有忘记漂母给他吃饭的这种恩德。“君子重忍德”,做为一个君子、一个大丈夫,他并不是靠着这种匹夫之勇,而是要有忍辱、忍耐的功夫。“百世垂后昆”,他这个德行才能够垂范给后世。
所以我们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跟一代一代的儿孙,都是非常重视知恩报恩的这样的一种德行。赵朴初老先生在生前曾经写过“知恩报恩”的墨宝,之前师父上人非常的重视这幅墨宝。这是提醒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过我们,哪怕是给我们吃一顿饭,哪怕是一分一毫的恩德,在我们急难需要的时候,他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将来,我们中国人都有这种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生当中,一定要想着来报答这些对于我们有恩德的人。
所以《弟子规》中说:“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人们对我一点的恩德,我一辈子都不忘记它,这是为人的厚道,这是我们应有的德行。哪怕是伤害我们的人,我们内心当中也不要对他有怨恨,而是要如师父上人所教导我们的,这一生都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当中。
我们看师父上人他一生弘法的经历也是很不容易的,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希望能够安定下来,在这里弘法利生,希望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要离开,可是这种人事的境缘总是在不断的变幻当中。当时我们去新加坡求学的时候,去听经闻法的时候,这个道场特别的兴旺。师父上人那时候讲经弘法,几乎把一生当中许多最为重要的经典,都是在新加坡讲的。譬如说《华严经》、《无量寿经》,还有三个根,《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地藏经》,许许多多重要的课程都是在新加坡讲的。当时这个道场那种殊胜兴旺,可以说当时被称为是天下第一道场,是一点都不假,我们在那里学习是法喜充满。但是好景不长,就是当护持的人一开始护持,可是后来他内心里面却起了嫉妒跟障碍的心之后,过了三四年的时间,就必须要离开了。在这个时候,正好澳洲就有了殊胜的因缘,当时澳洲的大学特别希望师父上人去把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带到他们的国家去,又有新的因缘。但当时在新加坡的这个缘分,就是不得不离开了。而在这个时候,师父上人没有一丝毫的怨恨之心,而是教导我们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并且教导我们这样的几句话:说“要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当有人在批评我们、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有感恩心,为什么?因为他增长了我们的定跟慧的功夫。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我们说这个小朋友他从小到大,他要学会走路,总是难免会跌跌碰碰的,在这种跌倒再爬起来、跌倒又爬起来的过程当中,这个孩子才把他走路的能力给强化了。我们做人也是如此,当有人有意无意的把我们绊了一交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说,以后就更加要小心谨慎,自己的能力就强化了。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如果说我们永远生活在人们的呵护当中,也许我们就很难真正的长大。当我们在呵护关怀之后,又突然间被这个人事境缘所抛弃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自立自强,我们依然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因为这个遗弃我们的人,教了我们如何要自立自强。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这个鞭打不一定是实际上的鞭打,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种方式的伤害,让我们内心很痛苦的一种境界,人事或者境缘。这个时候,我们也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为什么?因为别人的伤害跟鞭打,让我们消除了业障。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那欺骗我们的人有没有什么不好?我们能够转这个境界,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我们也要感激欺骗我们的人,为什么?如果没有人这样欺骗,我们可能觉得全天下的人都是好人,我们遇到事情就没有一点免疫能力,没有辨别是非对错邪正的能力,也看不清这个世事的复杂。所以你看,欺骗我们的人让我们长见识了,这也应该要感恩。
“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虽然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人对我们有意无意的伤害,但是我们面对这些人,我们还是要感恩他,我们时时刻刻也想着要给他回向,要报恩。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伤害,让我们得到了真实的成长,他让我们的心志得到了最为切实的磨练。所以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不要以为说,这个老师只是善知识、好老师,不一定的,就是恶知识,给我们磨难的这些人,恶知识他也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强化了我们某方面的能力,他也教导我们不应该向他来学习,是从负面、侧面和反面来教我们。所以我们对于所有使我们坚定成就的人,都要有一种感恩的心。那我们一生就像师父上人一样,老人家弘法六十年,走过了九十多年人生的岁月,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人们是赞叹他,还是毁谤、攻击他,他老人家都只记人的恩,永远不把人的过、人们对他的伤害放在心上。这是一个圣贤佛菩萨的心胸跟气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这句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一句课文:
【自家有过。人说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醒。】
这个地方‘当局者迷’,当局的人这是说他是置身在某件事情当中,他会迷,就是说他会分辨不清楚,因为他人是置身于这件事里面的,所以他对于这个事情的辨别能力、判断的能力往往就容易丧失,而旁观的人反而比他清醒。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自家有过’,就是我们自己身上有了过失的时候,‘人说要听’,我们要有一种雅量,有这种心量,要接受别人的劝勉。别人劝勉我们,我们要听从,所以是知过改过的人,他才能够成为圣贤君子。而‘当局者迷,旁观者醒’,就是当事的人他置身在这个事情当中,往往分辨不清楚,而旁边冷眼旁观的人往往比我们更加清楚。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经历,譬如说我们在家庭里面,对于我们在跟老师、同学相处,或者是外出工作的时候,我们自己因为是当局者,很多事情往往是看不清楚的。可是像父母亲,因为他对我们非常的关心,在很多事情上他有经验,又是一个旁观者,常常就会提醒我们,说这个人你不要轻易和他结交,这件事情你应该要怎么做。可是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有时候年轻气盛,听不进父母跟长辈的劝告,往往觉得,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管我们这么多?老是唠叨个没完,说了这么多提醒的话,我们也听不到耳朵里面去。但是经过很多事情才发现,父母亲怎么那么有先见之明,后来要发生的情况都被他们看中了,很早就被他们看清楚了。所以我们做为一个儿女,或者说我们在工作当中,我们是做为一个下属,甚至于是一个主管,有时候我们在判断事情的时候,因为可能我们处理一件事情非常的复杂,很纷扰,或者是说我们非常的忙乱,可能身边有一些人他冷眼旁观,反而对于一件事情他看得比我们清楚。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意气用事,要经常能够听取别人的劝告,能够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即使他有时候提出来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愿意谦虚的去接受别人的劝告,然后再理智的去判断。所以说有时候往往我们自身的过失看不清楚,当别人冷眼旁观看出来,并且帮我们指出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够意气用事,听不进去人家的劝。
关于这个“当局者迷,旁观者醒”,师父上人对于这样的一句谚语,也曾经有过一段开示。就是说为什么当局的人他会迷?因为当局者往往这件事情对他本身是有非常切身的利害关系,譬如说这个事情是和他的财产有关的,或者是和他的地位有关的等等,总是有利害关系,所以在这个利害的当头,他本身的分别跟执着就会特别的重。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的分别执着很重的时候,他就很容易产生迷惑,对于一些事实真相就不容易看得清楚。可是为什么说旁观者清?就是因为旁观的人,就是说这件事情跟他本身是没有利害的关系的,他没有利害得失在其中,这个时候他就不会有非常深重的分别执着,因此对于这件事情他就能够看得清楚。
所以佛教给我们,一切事情跟我们其实是没有真正的利害关系,为什么?因为这一切现象它是假的,不是真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在佛经里面教导我们,这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到底有没有这些利跟害?其实这些利跟害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们凡夫往往误以为它是真的,才会产生了这么多的分别跟执着。所以圣贤佛菩萨,儒释道三家的圣贤智慧,就是教我们如何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灵性,而佛门这种教学更是教我们如何去断烦恼跟开智慧。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对于圣贤的学问学习通达的话,我们知道这个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就做一个旁观者,始终我们头脑是很理智、很清醒的,绝对不会迷惑。
下一句课文:
【丈夫一生。廉耻为重。切莫求人。死生有命。】
‘丈夫’是大丈夫的意思,也就是指的英武而有志节的男子。当然如果女子也具有这样大丈夫的节操,当然也可以这样子来称。‘丈夫一生’什么是最重要的?‘廉耻为重’,“廉”就是廉洁,“耻”是有羞耻心,大丈夫他一生廉洁的情操跟羞耻心,这是最为至关重要的。‘切莫求人’,千万不要去求人。为什么?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古人教我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所以一个人他无所求的时候,无欲无求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刚健的大丈夫。所以‘切莫求人,死生有命’,“命”是命运的意思,是天命的意思。
所以这句话是教导我们,大丈夫一生,也就是一个有志向、有志节的人,他的一生当中什么是最重的?是廉洁这样的一种情操和羞耻心,就是廉耻。我们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个廉耻是非常重要。所以切莫求人,这是说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去求别人给与我们富贵。为什么?因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所以孟子在〈滕文公下〉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孟子在这里就谈到了三个原则:一个是富贵不能淫;贫贱这样的境缘也不能转移他的志向跟节操;威武不能屈,当受到威胁利诱的时候,也不会让他屈服,这是大丈夫。
孔老夫子在《论语》当中,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句教诲,说:“枨也欲,焉得刚?”我们刚刚说无欲则刚。雪公老人在讲解这一段话的时候谈到:“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这个“欲”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个“欲”就是说当他遇到任何事、任何物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贪爱的心,产生这种贪爱的心,就会觉得说我很想把这些东西据为己有,变成我自己的,这种心就是一种私心、是一种私欲。
而雪公老人教导我们,我们不能有这种私心,而是要学着公心,“公则有理”,有理我们“心安理得”。可是私欲呢?我们好像得到了一点好处跟利益,可是偏偏会伤害到自己。所以这个无欲则刚,我们知道这个无欲则刚是我们中国人做为一个大丈夫应该有的一种道德节操,就是说这个人他没有什么私心、私欲。换句话来说,没有私心的人,他就真正的可以去为别人着想。一个没有私心的人,他在上位的时候,他就可以为许多的百姓苍生谋福利,他利用这个权位、利用他的富贵,他是来造福于人,而不是自己来享受的。所以说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能够具备这样的一种节操、这样的一种德能,这是刚的一种表现,他真正是刚正、刚强。
雪公老人举了文天祥的例子,这个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数百年来传颂不绝的一位民族的英雄。佛家说“八风吹不动”,这也是真正的刚。
我们前两天有分享到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故事,你看他以为自己是八风吹不动了,可是实际上遇到境缘还会起心动念。真正八风吹不动,对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他真的是不起心不动念,这个是真正的刚。所以我们看到佛门的大殿,上面写的“大雄宝殿”,这个是大英雄。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大英雄?能够具备佛法当中所说的这个条件,真正是一个大丈夫,在世间,能够像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而在出世间,能像佛家所讲的八风吹不动,真正是无欲则刚,这样的人是大英雄、大丈夫。当然佛家的标准更高,因为我们的人生修行所要追求的目标跟方向不同,希望能够了生死出三界,所以这个大英雄能够做到,真正能够做到,这就不是凡夫之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雪公老人在这里说像清朝的洪承畴,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像这个就不是刚。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财色、名利,譬如说我们在哪一个方面没有办法抵御住这个诱惑,就很难达到这个刚的境界。
刚才雪公老人提到的宋朝的文天祥,文天祥他一生所示现出来的德范,确实是世世代代都传,我们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对他是非常的尊敬,因为他是用一生的志节来诠释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文天祥他是南宋一个著名的臣子,在宋朝的时期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读书人,考上状元,后来当上了丞相。
在宋朝末年的时候,元朝的军队在起兵的时候,文天祥,虽然宋朝末年政府整个国家非常的衰弱,但是那个时候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就组织了很多义军来进行了反元这样的一个抗争,而且他还带兵到当时宋朝的都城临安来保卫皇室的安全,后来他也奉命到元朝的军营去谈判。在南宋临安失守的时候,当时整个皇室家族两个皇帝被敌军带走了,而且皇室的子弟也都纷纷的逃亡。这个时候,就是当国家跟朝廷遇到危难的时候,文天祥他就前往福州去招募了很多士兵,筹集了军备,这个时候他希望带领着这个军队继续来反抗元朝的入侵。他在福建指挥军队抵抗元朝的军队,整个战争当时遍及江西、广东这一带。后来他听说南宋的朝廷到了崖山,于是他就带着军队到崖山要跟宋朝朝廷这边来会合,只可惜因为他的力量非常薄弱,终究是打不过元朝的士兵,后来他兵败了之后,文天祥就被元朝元军给俘虏了。
他在被拘押在船上的时候,经过了零丁洋,这个时候文天祥就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了这样的一个爱国的诗篇。这个地点就是在离香港、澳门都不是很远的零丁洋这个地方。文天祥用他这样的一个诗篇来表达他当时内心的一种真实的想法,就是自古以来有谁能够不死?死是很寻常的,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有志节的、有忠义的大臣来说,死对他来说他并不是畏惧和害怕的,而是希望他忠于朝廷、忠于国家这一片赤诚的丹心,能够长存在历史当中。
所以我们读了文天祥的诗句,能够体会到,做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即使当时宋朝已经是山河破碎,是这样的一个局面了,但是他那种忠心为国的这种心依然是没有改变,所以他这个是用他自己一生的这种示现、示范,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忠臣的他的人生的志节。
后来他被关押在燕京四年,他始终都不肯投降,虽然对方知道他是很有才华的一位大臣,但他始终是忠于宋朝的朝廷。所以到后来他被忽必烈赐死的时候,只有四十七岁,还是年纪非常的轻。他的妻子后来在他的衣带当中就看到了他的绝笔诗,他的绝笔诗写了这样的一句话,在临刑之前他颜色不改,走了之后,家人发现他写了一句话,这是他绝笔之诗。上面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老夫子是用“仁”来教导我们,而孟子则是强调“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当我们忠义这种精神达到极处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达到孔子所说的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你看他读书得功名,当了宋朝的宰相,是非常有学问,读圣贤书,他所学的是什么?所学的就是孔子所说的成仁、孟子所说的取义。所以“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内心非常的磊落光明,无愧于南宋的朝廷,也无愧于天下的苍生。我们看到他是一个忠孝两全的人,而且把义可以说他是做到了极处。
在这个过程当中,朋友劝勉他,他也不动摇;对方的将领想要威逼利诱他,他也不肯投降。最后忽必烈知道他终究是不肯屈服的,他用了很多名闻利养,希望他继续为元朝来效忠,但是知道他是不愿意这样做的。所以文天祥他是一种视死如归、从容就义的这种精神,他把自己落实圣贤所说的这种道义、仁义的精神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所以这是古圣先贤都是用他的身教,来把这种圣贤的道理传扬给我们后世之人。所以每当我们读起这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候,虽然从宋末元初到我们现在,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是这个精神依然是照耀着我们后世的中华民族的子孙。
在近代,同样的我们看到林则徐虎门销烟这样的一个历史,同样也是一个民族英雄,在面对外敌侵略的时候,他所体现出的这种爱国爱民的忠义的精神。
我记得前几年,我们当时是在报考英国汉学院的时候,要参加入学考试的时候,要到福州去参加养正教育的扎根培训一个实修班,就是我们跟汉学院后来有很多是第一届、第二届这些学生们,我们一起在福州培训了一个月的时间,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养正的扎根教育。就是说这个学生要入汉学院,首先要考察他的德行,他德行三个根这个方面是不是有扎得很好、很深,这个是汉学院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德行之后才是我们的学问、技能、汉学的底子,这样的一种测试。
所以我们在福州培训之后,结业典礼之后,主办方这些老师们就非常慈悲安排,让我们去参观了林则徐的纪念馆。我们看到在福州三坊七巷出了近代许许多多了不起的人才,都是姓林,双木林,都是出生在福州的这一块地灵人杰的这个地方。我们就是有参观了很多人的故居,也来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他的纪念馆当中。
我们看到,一个人他的忠义的精神能够感动后人,感动这么深,并且把他一生的事迹,用各种的方式都给他记录下来。纪念馆当中有很多场景,就是说包括他后来被贬官到边疆的时候,他还是不忘记要造福百姓,还是用很多方式去改善百姓的耕作的方式,农田水利的这些方面,他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就是一个人他具有这个节操的时候,他无论是身处在何处,他无论是被朝廷重用,还是被朝廷流放贬官,他心里想的都是百姓,而不是他自己。所以他最喜欢的这句话,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只要对于国家民族有利益的,我个人的生死都是放在第二位的,我怎么会因为祸福的关系去趋避之?就是我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该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个人的生命跟利害我是不放在第一位的,而是以国家民族的大义放在首位,这就是这些古圣先贤们他们留给我们的感人至深的德范。
所以我们看到林则徐他也是无欲则刚这样的一种示范,他才能够以一个非常弱小的,当时清朝末年国家其实已经非常衰微了,他敢去对抗这些强大的英国人、外国人的这些威势,正是因为他没有自己的私欲。所以林则徐他在担任两广总督的时候,他在府衙当中就有这样一副对联在自我勉励,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你看大海它为什么能够包容河川,各种各样的百川流到大海,它都能够包容它?这是因为它的心量,有这种度量,所以能够纳容百川。而“壁立千仞”,你看壁立千仞,它为什么能够这么高大、这么威武?是因为它是“无欲则刚”,是因为它没有自己的私心跟私欲。
所以当外国人把鸦片,这些商人把很多的鸦片运送到我们的中国,严重的伤害到我们中国人的身体,对于国家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的时候,在一八三八年的时候,道光皇帝就颁布了鸦片的禁令,并且派遣林则徐做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来禁烟。我们知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曲折跟复杂的,虽然这是一件对国家百姓有利益的好事,但是它却伤害到了许多英国商人的利益,所以他得到很多英商的这种阻挠。但是林则徐他却排除了一切的艰难,非常大力度的、大面积的去禁烟。所以在一八三九年的时候,把从外国商人手上缴来的大概两万箱的鸦片在虎门当中销毁,这是著名的“虎门销烟”。
这段故事我们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很多的年轻人也都有学过,包括后来有一位著名的导演谢晋先生,他拍了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叫做“鸦片战争”,就是讲述这段历史。有兴趣的同学们也可以来看看这个电影,这个电影拍得很好。
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历史上,每逢国家民族遭遇到危难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大丈夫,真正无欲无求的这样的民族英雄,他们挺身而出,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也是谱写了一段又一段的非常感人的历史的篇章。所以这些我们自己祖国的历史,我们确实也是要了解、要学习,才知道说我们的祖先跟老祖宗,是积累了多么深厚的恩德,来庇荫我们后世的子孙。所以身为中国人,我们要把这种文化道统,这种忠义的精神,以及这些传统的美德,要一代一代的传扬下去,才不辜负老祖宗们对于我们的这些教诫。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课文:
【要甜先苦。要逸先劳。须屈得下。才跳得高。】
这个甜,‘要甜先苦’,“甜”是美好的,是比喻幸福快乐的生活。‘要甜先苦,要逸先劳’,“逸”是什么意思?逸就是安闲的意思,是安乐的意思。“要逸先劳”,劳就是指的辛劳、辛苦。‘须屈得下’,“屈”是低头、降服。‘须屈得下,才跳得高’,所以说惟忍乃克有济,济是帮助的意思,助益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要想得到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个快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吃苦耐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营造幸福的人生、幸福的生活。所以要先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须屈得下,才跳得高”。所以我们要过安乐的生活,要刻苦耐劳。要屈得下,这是说脚要先弯曲,才能够跳得高。这是比喻说我们人要能够先学会吃苦,就如同这个脚先弯曲,之后他才能够跳得愈高。所以我们在家庭当中,在学校乃至社会当中,确实我们看到特别是老一辈的人,这些老人都是非常吃苦耐劳的。
记得我的老祖母,她老人家是活到了九十四岁,九十三四岁,这一代的老人他们都是非常能吃苦的。我记得祖母在我记事的时候,她就一生都是非常勤劳,勤勤恳恳的去操持家务,去做一些做为母亲、做为妻子她应该要做的事情。甚至于到她临终的前一天,她还把自己每天种田的这些农具,她都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把它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因为我们在台湾是非常重视祭祀,祭祀祖先,老祖母走的那一天刚好是一个祭祖的日子,她白天还在看着家里在祠堂里面要供奉祖先,这个儿媳妇都会把饭菜准备好,端到祖先的牌位面前,然后老祖母还在一边视察一边看,这些供菜都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办得很丰盛来供养祖先。然后又跟她的曾孙子,就是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就是这么走的。所以走之前,头一天还在打理自己劳动的工具,走的那一天还在检视祭祖所祭拜的这些物品。这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家庭当中,一个女人她一生非常重要的这些事情,她走之前也都把它打点得好好的。
后来当祖母在年纪大的时候,当然她就不能够下地去种田了。但是一直到她九十三四岁的时候,她包括自己的衣服都还是自己洗。然后有时候她不能种田,她就帮父亲在旁边拔拔草,一边听着佛号,一边在那里拔草。所以一辈子都非常的勤劳、非常的简朴。我们看到老一辈的老人,确实特别是这些母亲们,都是用她的身教来教导我们,一定要勤劳。
所以那时候我母亲,就是刚嫁过来的时候,因为当时我们整个家族,上上下下都是共用一个祠堂,每逢逢年过节,一些重要的节日,家人都要去祭拜。我母亲就是看到我的祖母,就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所以嫁到这个家庭来之后,譬如说一到要祭祖的时候,一定是早上就起得很早,就一定把祭祀祖先的饭菜,以及要煮给家人的早餐都准备得好好的。我母亲也学习奶奶这种非常勤劳的风范,对于祭拜祖先、对打理家事,也都是非常的勤勉和认真。
当时母亲结婚的时候,外公就曾经嘱咐她,他说这个厨房是一个女人的脸,你这个厨房干不干净,人家就知道你们这家的媳妇是不是一个勤劳的人。所以母亲嫁过来之后,在家里收拾房子、收拾厨房,每天都把这个厨房擦得干干净净的。结果后来的长辈,整个大家庭当中很多长辈,都让他们的媳妇来我们家,看我们家的厨房,说妳看这家的媳妇把厨房每天都擦得这么干净。
所以这个吃苦耐劳,在中国人的传统家庭当中,确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德行。就是即使一个家庭再富贵、再显耀发达,这个家庭的子弟、儿孙也是非常重视勤苦耐劳这样的一种家风。
我们在《国语》这部书当中就有看到一个篇章,就是〈敬姜论劳逸〉。这是说在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公父文伯他退朝的时候,他就去看望他自己的母亲。结果这个时候就看到他母亲正在织麻,正在织布。这时候这个文伯他就觉得很惊讶,他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已经是在朝为官,是做到很大的官了,非常显贵,像我们家的母亲还要亲自来织布,他觉得这样恐怕不太好,就是会让当时的权臣季孙氏以为说我对母亲不孝敬。
结果想不到他的母亲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她就叹了一口气跟他说:“恐怕鲁国要灭亡了吧。像你这样的人在这里滥竽充数的当官,却不了解当官的道理。你过来,我给你讲一讲。”于是他母亲就教导他,她说:“过去的古圣先王他在安置老百姓的时候,他所选择的都是非常贫瘠的土地,让百姓安居下来。在这个时候百姓们,因为这个土地并不是很肥沃,所以他们就要很勤劳的去劳动,才能够把他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出来。”他的母亲就教导他,她说:“老百姓一定要劳动,因为他劳动,他知道这一丝一缕、一粒饭、一粒米、这一寸丝来得都很不容易,所以他们的生活才会过得节俭。想到节俭,因为有节俭这样的美德,他这种善心才会生发出来。如果一个人他的生活过得非常安逸的话,他就只会想到享受、会想到享乐,而他真正的善心、善念就很容易泯灭,都是被这些贪欲给占据了,他真正的善心是生不起来的。而当他的善心生不起来的时候,什么会生起来?当然是邪思邪念会生起来。所以说生活在非常肥沃的土地上的百姓,往往他不容易成材,因为他太安逸了,生活太富足了;可是当这个百姓,他是生活在一个很贫瘠的土地上的时候,他们反而这个艰难困苦的生活,会启发他的善心、善念,他就会向往正义,这是勤劳的好处。”
所以他的母亲就教导他,说:“你现在在朝廷做官,做官是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面,在上位的人是要劳心,而在下位的人要劳力。”也就是做官虽然不用跟老百姓一样去种田,但是你每天都要很勤奋的去为老百姓谋幸福、去谋划,要劳心;在下位的人则是要劳力,我没有这个本事去做官,去国家政府里面当一方的地方官,我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也没关系,你在家里就好好的种田。“所以像这些都是先王的教训,所以从上到下没有人敢懈怠的。而现在我是一个寡妇,而你是一个小官,即使你从早到晚都很勤劳的去做事情,都还恐怕没有办法保住祖先所留下来的这个事业,更何况你现在有这种非常懒散怠惰的这种想法,又怎么能避免罪罚?所以我希望你从早到晚都能够提醒我,一定不能够荒废祖先所留给我们的事业,但是你现在却偏偏的希望我们家里的人都要求安逸。”
就是因为当时他退朝的时候,看到母亲在织麻,就觉得说像我官位这么高的大臣,我母亲还要做这种粗活,做这种劳动的普通人做的这些工作,他觉得很没面子。所以母亲就责骂他是自求安逸的这种行为,就是怕说他这样子去承担国家所给你赋予的责任的话,我恐怕将来你的父亲连祭祀的人都没有了。
后来这件事情就被孔老夫子听到了,因为当时他是跟夫子生活在同样的一个时代。孔子听到了这个话之后,就对这位母亲非常的赞叹,就让他的学生们要记住这母亲所说的这些话,就是〈敬姜论劳逸〉这里面记载的。说像季氏家里有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妇人,可以说她是不贪图安逸的一个贤德的妇女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几千年前,在一个家庭当中,连一个女子她都是深明大义,知道自己的儿子所思所想、所做的是不正确的,从生活上一点点小事就开始用这些道理来劝勉自己的儿子,希望他一定不要贪图安逸,希望他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很高而放纵自己,而去贪图享受。我们从这里看到,在古时候,这些母亲都是了不起的贤德之人。
好,这句课文:要甜先苦,要逸先劳。须屈得下,才跳得高。这句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下一节课接着来学习《续小儿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