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根之根·续小儿语》 第十集 开吉法师讲解 2020年1月11日 讲于台南极乐寺 来源:慈光文化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我们从第十四页第三行开始看起,《续小儿语》六言。
【事到延挨怕动。临时却恁慌忙。除却差错后悔。还落前件牵肠。】
‘事到延挨怕动’,“事到”是指事情刚刚到来这个时候,“延挨”则是指的拖延。就是我们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去处理,而是一再的拖延。‘临时却恁慌忙’,“临时”就是事到临头,“却恁”,恁就是如此的意思,如此这样的慌忙,也就是事到临头就慌慌张张的。‘除却差错后悔,还落前件牵肠’,“落”就是得,得到的意思;“牵肠”,我们经常说牵肠挂肚,这是说对这个事情非常挂念,放心不下的意思。
所以这句话就是教导我们,当我们遇到一项任务,或者是某件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是瞻前顾后,考量太多,而且是畏首畏尾,对它没有信心,而且自己很畏惧动手去执行。这个原因当然有很多,有的因素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件事情自己缺乏信心,是不是能够做得好,有一种畏难的情绪,害怕困难,觉得自己能力不知道能不能承担,这是一个方面。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譬如说我们生性就比较懒散,比较喜欢拖延,很多事情总是一拖再拖,拖到最后关键的时刻才开始去着手,自自然然因为缺乏很慎重的考虑,也缺少足够的时间,最后这个事情可想而知,当然是做不好的;即使是做好了也是侥幸,有惊无险,可能是侥幸把它完成,而不是有充分的准备、有充分的规划把它做好,所以往往拖到快要截止的时候,只能慌乱匆忙的去完成这件事情。这种情况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遇到,就是什么事情没有能够及早、及时的去处理。
所以这样拖延不能够及时完成,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看到后面这半句,“除却差错后悔,还落前件牵肠”。因为我们说“事勿忙,忙多错”,当我们没有及时的把事情提前计划好,提前构想好、处理好的话,往往因为时间太过紧急,所以临到跟前了才去匆忙的完成,当然很容易这个事情就会产生错误,产生错误之后,心里当然会感到很后悔。同时我们知道我们生活当中会遇到的这些工作也好、任务也好,不可能只有一件、二件,可能后续的还会有三件事、四件事接踵而来。我们在处理前面的事情,就因为太紧急、太慌乱没有做好,而对于未来的事情肯定还会担忧和牵挂前面的事情该怎么办。所以这个课文就是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有一个很好的时间的规划跟安排,然后一步一步的把它做圆满、做到位,这样就不会产生这种慌乱匆忙,也不会产生这么多的错误。
我们看下一句课文:
【往日真知可惜。来日依旧因循。若肯当年一苦。无边受用从今。】
这句课文首先是‘往日真知可惜’,“往日”,往就是过往的意思,过去以往。“真知可惜”,可惜我们这里这个意思跟我们现代一般认为的可惜是不同的,这里的可惜是说应该给予珍惜的意思。“真知”指的是一种明确的见解跟真知灼见。‘来日依旧因循’,“来日”,来是指的未来,是将来。将来怎么样?“依旧因循”,因循是遵循旧有的习惯,而没有做出应该做的改变。后半句说‘若肯当年一苦’,如果我们当年就知道珍惜时间、珍惜光阴,能够刻苦努力、奋发不息,那么‘无边受用从今’,这个是讲的结果。“无边”,这是广大无边无际的意思。无边的受用,“受用”是说我们所得到的益处就可以在现前得到了。
这句课文的意思是说,往日的真知灼见值得珍惜,但是来日依旧因循,就是说我们对于未来的时光却仍然像从前一样不知道把握。如果在当年,也就是在过去的时候,我们如果就知道要早一点勤奋努力,不怕吃苦的话,在现前就可以能够得到很大的益处、很大的利益的。所以从古到今,许多古圣先贤都是教导我们要珍惜我们宝贵的生命的时光,不要浪费了年少的光阴。如果在年少的时候,没有真正认真努力去求学也好、去学习某项技能也好,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我们看到在《论语·子罕》篇当中孔老夫子也谈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经文是很有深意的,“子在川上曰”,就是孔老夫子他在川上说。我们知道川跟河是不同的,什么是川?川就是指的山间的水是川,这个水是长流不息的,所谓“川流不息”。孔老夫子他在川上看水的时候,说了两句非常感叹的话,说:“逝者如斯夫”,“逝者”,当然它不是指的川水的意思,“如斯夫”,这也是离川水来说逝者,其实它是指的世间的一切的万事万物。所谓的“万法无常”,就跟孔夫子所说的这个“逝者”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孔老夫子看到这个川水,其实是感叹说,这个世间万物的无常就如同这个川水一样,不舍昼夜。“舍”在《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就是“止”的意思。“不舍昼夜”,昼夜不息,不停留,就是无论它是白天还是晚上,它都不停的在流。这个也是比喻所谓万法无常,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刹那而不停留的,不舍昼夜,所以天天都是如此。通过夫子的这句话,我们也体会到人生的可贵、生命的可贵,所以千万不要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的时光,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希望能够多做一点对国家、对于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就不白来这人间一趟了。
在汉朝的〈长歌行〉当中也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你看川水流到海,这是一去不复返,就如同我们生命的时光一样,当它流逝之后,就再也不回头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我们年少的时候不努力的去求学、去求道、去增长自己的德行与学问的话,等到我们年老、年纪大的时候,再回首自己一生的历程,发现宝贵的生命全都空过了,这个时候后悔又怎么能来得及?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
刘向在《说苑》当中也曾经讲述过一个故事,这是晋平公他对于师旷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他说:“我现在年纪已经一把了,都七十岁了,如果我现在再开始学习的话,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到了晚年,会不会太晚了?”结果师旷回答得很巧妙,他说:“君王您何不炳烛乎?”我们说炳烛是什么意思?炳烛就是点着蜡烛的意思。师旷对晋平公说,那您就点着蜡烛就好了。晋平公听了这个回答觉得很奇怪,他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他就说:“哪有为人臣子向君王开玩笑,说这些戏言、戏论的道理?”其实师旷这是一个比喻,它有很深的含义,所以他接着就给君王解释,他说:“我怎么敢来说一些戏言欺骗国君?”他说:“我曾经听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少年的时代就懂得好学,愿意来学习这些圣贤的学问,他就如同什么?他就如同初升的太阳,就是早晨的太阳一样;而“壮而好学”,这个壮就是壮年的意思,当人到壮年的时期才发现这个学习的重要,所以开始奋发努力求学上进的时候,他就如同“日中之光”,他这种精神就如同中午的太阳一样;可是“老而好学”则是怎么样?到年纪大了,到了老年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又开始生起这种求学向道之心,那么晚不晚?其实也不晚,师旷说:“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是什么意思?就是老而好学,就是已经到了晚上,到了人生的暮年,这个时候天空是一片漆黑,但是没关系,你可以点着蜡烛来走路。点着蜡烛来走路,这个所谓“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你看你点着蜡烛走,不也比你在黑暗中行走还要好吗?所以师旷其实在这里是用了一个比喻,就是用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来比喻少年好学;用日中之光,也就是中午的太阳来比喻壮年的时候好学这种精神;而用炳烛之明,就是用蜡烛照明来形容虽然年纪老了而好学,那也比你走在黑暗当中还要强。所以师旷的这段话也跟孔夫子之前所教我们的,你看好仁这样的人也要好学,好信、好勇都要好学,否则都会产生很多弊病,这个意思是相同的。
在《三国志·王肃传》里面,王肃也曾经说过“读书三余”。有人说我天天这么忙,我哪有时间去读书?其实我们读书求学的光阴都是从缝隙当中去挤出来的,一个人如果他有心向学的话,他总是能够在生命里面找出他特定的时间,可以捕捉到的这个光阴去认真求学,千万不要以为以这个忙来做为一个借口。所以王肃就曾经说过,你说读书什么时候可以读书?所谓读书三余,适宜读书的三种余暇。所谓“冬者岁之余”,你看一年春夏秋冬,你说我春天忙着播种,夏天、秋天的时候忙着收获,可能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从春到秋忙个不停,到了冬天的时候,因为天气很冷,就没有时间跟机会再去耕种了,这时候你可以利用冬天的闲暇的时光好好的来读书。“夜者日之余”,有人说我白天工作太忙了,我哪有闲空去读这些书?可是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要是没有那些不好的嗜好,就可以把自己晚上的宝贵时间省出来,用来好好的读书、好好的听闻圣教,一天也就不空过的。而“阴雨者时之余也”,你说我晴天要忙着去做生意、要忙着去工作,可是到了阴雨天的时候,这个时候不用出门了,正好可以在家好好的用功。所以这都是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所谓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我们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话,我们这一生真正把自己的宝贵时间珍惜起来,就能过得很充实,也很有意义了。
我们接着看下面这句课文:
【东家不信阴阳。西家专敬风水。祸福彼此一般。费了钱财不悔。】
这个是说,‘东家’是东边的邻家,他不信‘阴阳’。这个“阴阳”就是指专门替人看风水、看相算命、选日子等等这样的人。而‘西家’他这是‘专敬风水’,“专敬”是非常谨慎的遵行,就是西家他对于风水是很相信的。可是‘祸福彼此一般’,就是说不管你信风水也好、不信风水也好,其实所得到的祸福结果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这样说?我们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他有一定的德行跟福报的时候,自然感召他周围的这个环境,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周围的环境自然也会随之而转变,并不是说我们用一些技巧去改一下风水之类的就能够转变我们的吉凶祸福的。因为我们知道因跟果,它是所谓的善因善果、恶因恶报,这个是古今不变的真理。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有好的环境、有好的命运,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多的行善积德,所感得人生的命运自然就会好。所以并不是通过这些阴阳风水的方法去来改变自己的吉凶祸福的,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唯有行善积德才能够得到好的果报。所以“祸福彼此一般”,你看祸福,吉凶祸福其实都是相同的,所得的结果都相同。可是你看这‘西家专敬风水’,最后是‘费了钱财不悔’,他还是执迷不悟,花了很多的钱财去耗散在这个方面,其实消耗了钱财他自己都还不知道后悔。
我们把这句课文顺一下,‘东家不信阴阳’,东边的邻家他不相信阴阳风水,而西边的邻家却非常小心谨慎的去听这些风水先生的说法,可是双方所得到的祸福结果其实都是相同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了解命运的真相、了解了因果的道理,知道说要趋吉避凶只有行善积德、认真改过,才能达到这样的结果,而并不是说去改变风水,用这些方式来决定人的吉凶祸福。可是这西家他迷信风水始终执迷不悟,耗散了钱财,仍然不懊悔。所以我们看到这句课文,确实给我们很深的警示。
昨天晚上我们看了一个访谈的片子,这是谈到在东北有一个企业家,最开始在他没有遇到圣贤教育的时候,虽然他的企业做得非常的成功,但是自己每天都拿这些钱财来吃喝玩乐、来享受,结果到了后来自己就得了癌症,人生就陷入了低谷。结果就在他非常绝望的时候,就遇到了圣贤教育,儒释道的圣贤教育,就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了他的人生。他才知道说原来自己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而通过推广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去教导更多的人弃恶从善,就可以带来个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和社会的安定。所以这个企业家就是用学习圣贤教育的方式,首先他克服了自己的病苦,到后来去医院检查的时候,他的癌细胞这些指标一切都变得正常了。
他就是运用传统文化教育的这种方法,就向自己身上不良的细胞忏悔、改过。他自己本身也重新一改过去这种吃喝玩乐的恶习,开始弃恶从善,开始带着整个公司的员工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所以不但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公司员工的命运。他就带着这些企业当中的同仁们,一起去行善积德。譬如说,在他过去还没有搬到新公司的时候,旧的公司的旧址着火了,所以导致当时很多的小商贩就没有地方可以做生意,这位企业家就把他自己的公司里的地,免了他们一年的租金,让他们可以度过灾后困难的期限,所以很多人都对他感恩戴德。就是把这个爱心普遍的传播到每个家庭的身上,让他们都能够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之后的幸福与快乐。
我们看这位企业家他之所以能够改变命运,就是从行善积德而来的,而不是说去改一改风水,或者是看一看日子,去看相算命,不是通过这些方式能改变的。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在《了凡四训》当中说:“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你看我们一般的人觉得说,这个命运好像是上天注定的,总觉得是改变不了的,但是这个观念、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为什么?这里说,“但惟凡人有数”,你看只有凡夫俗子,因为他不明白命运的真相、因果的道理,所以他就被命运、被风水这些阴阳之数给束缚住了、给限制住了。可是对于“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你看对于一个行善积德的大善人,他的命运一定会有所转变,以前可能通过看八字,所算得的人生这些每一年的流年、命运等等的,因为他行了大善,极善之人,行了大善,他的命运到后来就算不准了。而“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如果是造作很多恶业的人,其实他的命也是算不准的。为什么?他的命运也会有所改变,本来会有福报,可能这些福报都会减损。
所以我们明白了命运的真相之后,就不会盲目的迷信于这些占卜、风水等等方面的这些做法,一定会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和积极的态度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转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接着看下面这句课文:
【德行立身之本。才识处世所先。孟浪痴呆自是。空生人代百年。】
‘德行立身之本’,我们自身做人处世的基础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德行,也就是品行跟道德。‘才识处世所先’,这个“才识”是指的一个人的才华跟器识。这个是我们处世,就是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日常的应对、进退等等。在处事待人接物的时候,我们的才华跟器识是一个首要的条件。‘孟浪痴呆自是’,“孟浪”是指一个人他的言语行为非常的轻率、非常冒失,叫做孟浪。“孟浪痴呆自是”,“自是”则是指这个人他非常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所想的、所做的都是对的。结果是怎么样?是‘空生人代百年’,“人代”就是人世的意思,我们来到这个人世间就空过了。
所以这句课文首先是教导我们,我们立身处世,能够建立自身做人处世的根本是什么?是我们的品行、道德。而我们在处事待人接物的时候,首要的条件则是才华跟器识。这是从正面的方面来讲的。那么从反面的角度来说,所谓孟浪痴呆自是,这是指如果我们的言语行为非常的轻率、不庄重。像我们昨天学到的君子有九思,你看君子他这种待人处事的态度是非常的庄重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言语行为特别的轻率,而且愚蠢而又笨拙,这种情况之下,自己还总认为自己所说、所做的都是对的,最后的结果就是“空生人代百年”,我们这百年的宝贵时光就这样平白无故的浪费掉了。
所以我们现在在学习圣贤教育、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这种德行的重要性。所谓伦理道德是包括哪些方面?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个是我们中国人千万年来祖德承传的大根大本。所以我们要立德,就是这个德行要有根本,是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做起?就是要从这十二德目开始做起,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虽然这个话非常的简短,一个字一个字都是高度凝练跟概括,但是却是把我们人生活在一生当中这点点滴滴的德行的要点都提出来,我们要深入的去学习、去落实,这里面有很深的意义在其中。包括我们看到历朝历代的古圣先贤,我们学习到的这么多的故事,其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跟效法,去落实的好榜样。这是谈到德行的重要性。
我们看下一句课文:
【谦卑何曾致祸。忍默没个招灾。厚积深藏远器。轻发小逞凡才。】
‘谦卑何曾致祸’,一个人如果他能够谦虚、恭敬的话,他怎么可能招来灾祸?其实我们很多的灾难都是自己太过傲慢狂妄所招惹的。‘忍默没个招灾’,“忍默”是说我们处处能够容忍,而且沉默,默不作声,你看能够这样的人,他不会招惹灾难。‘厚积深藏远器’,“深藏”就是不露锋芒的意思。譬如说我们很聪明、很有才干,往往现代人不注重,就很喜欢锋芒毕露,其实这种锋芒毕露都是招来灾难、招来祸患的一个原因。如果我们懂得要能够厚积薄发,要能够有这种深藏而不露锋芒的德行,自己的一生确实是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你不会招来别人的嫉恨,也不会跟别人发生各种利益上的冲突。“厚积深藏远器”,“远器”是指的深远的胸怀。最后一句话是‘轻发小逞凡才’,“轻发”,就是说一个人他非常的轻浮,显露自己的才学。“小逞凡才”,小逞是说他很喜欢炫耀自己的小聪明,像这样的人他只是一个平庸而普通的人,没有办法形成大器。
所以之前我们跟大家分享过,像因缘生老师就曾经劝勉过我们,说一个人他的才华不要外露,这是古人所教导的。但是他什么可以外露?就是他的这种仁爱之心可以外露出来。我们这种慈悲、仁爱的胸怀,可以在生活中在在处处去表现出来,就像温暖的阳光滋润大地一样。但是自己的这种小聪明也好,小小的才干、小小的技能,这些聪明才智方面的,一定要能够不露锋芒,不要外露。这些其实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
关于谦卑、谨慎,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过很多的例子。我们先把这句课文顺一下,“谦卑何曾致祸”,就是说一个人他很谦卑的话,是未曾招引祸害。“忍默没个招灾”,容忍沉默不会招来灾难。而深厚累积,我们说藏而不露,这样的一个人是器度远大之人。其实这个也就是雪公老人所讲的要学愚。我们说难得糊涂,吃亏是福,难得糊涂,愚不可及,这些雪公老人说一生想要学愚。所以这是说一个人他深厚累积、藏而不露,这样的人他才是一个器度远大的人。可是如果这个人他非常的轻浮、显露、逞强,爱表现出他的小聪明,我们现代人觉得这个孩子从小非常聪明伶俐,父母亲也很喜欢去夸耀这个孩子的才能、才艺方面的,其实圣贤人教育孩子是不会这样做的,他们是强调,如果很喜欢表现自己的小聪明,有一点点的才干就很外露,这样的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凡夫,他成不了大器的。
所以我们在弘明学校当中就有看到,你看弘明幼稚园的园长,他在用《弟子规》、圣贤教育来教导孩子的时候,也是特别强调这一点,就是老师在鼓励孩子的时候,不会特别去强调,譬如说他的聪明,不会因为他的这些外在的东西去赞叹他、去赞美他。譬如说他很聪明,经典背得很快等等,或者是他一些与生具来的特质,不会因为这些去赞美他,而是反而常常会去赞美说,这个孩子虽然他资质不是很好,背的经典也没有其他小朋友背得那么快,可是他的努力用功的这个精神、努力上进的精神却是很值得称赞的。所以往往会从孩子德行的这个角度来赞美他,而不是从他的才艺、才干、聪明这些角度去赞美,这个其实就是非常了解教育的一个原理原则。
所以我们去参观弘明幼儿园、参观弘明实验中学的时候,就会看到在公告栏里面所张贴的,都是每个小朋友他回到家里,譬如说《弟子规》他有做到哪一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感觉这个孩子今天在孝顺父母、孝顺爷爷奶奶这方面有什么成长跟进步,会点点滴滴的表彰他这些德能。在小学、中学部也是这样,我们看到张贴在公告栏里面的,都是孩子、学生他们对于孝亲尊师这个方面都做到了哪一点,而不是说他比赛拿了冠军、考试得了第一,在这些方面并不是他们特别要赞美的方面。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老师的用心,真正懂得教育的根本,从孩子的德行方面开始去教起。
关于谦卑养德,我们在前面也有跟大家分享过,就是周公是怎么样教导他的儿子的。就是周成王他把鲁国封给周公的儿子伯禽的时候,周公就告诫自己的儿子所谓的六守,其实这六守,六个方面都是关于怎么谦虚养德的这种教诲。你想天下的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道理,当孩子得到了皇上给予的荣耀的时候,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诫都是发自肺腑,希望他一生都能够平安,都能够不走任何的弯路,都是替他想得很深远的。所以当时周公对于自己的儿子就谆谆的告诫他说:“皇上把鲁国封给你,你千万不能够因此而感到骄傲。”我们接着再重新复习一下所谓的六守,因为我觉得这个话确实是很值得我们去深深的反思。
首先周公说:“我听说,德行广大能够谨守着恭敬的人,他就一定能够长久保持他的荣耀。”就是恭敬之心在任何的时候都不能够失去,只有长守着这种谦卑恭敬的心,他所得到的这些荣誉才会长久保持。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是土地广博、物产丰厚,你看他被分封到这个地方,这是我们说鲁国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你虽然封到了这个很好的封地,可是要谨守着节俭,就能够得到平安。所以即使是富贵显达了,依然能够过着俭以养德的生活,一生就能够平安。
第三条是居在高位拥有很大权力的人,我们说他做了高官厚禄,这种情况之下,虽然他地位很高,可是他仍然能够谨守着谦卑,他就一定能够高贵。所以我们说这个高贵不是说高高在上,而是能够以谦卑来养德,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贵。
第四条,就是当一个国家他们人民很多,武力很强盛的时候,但是仍然能够守着敬畏而不去侵犯别的国家,这个国家就一定能够胜利。所以我们看在历史上,这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中国这个文明能够长久的流传到今天?我们看古人的这种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他的德行是多么的深厚。确实是这种家庭教育,从古至今的这些圣贤教育,对于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的养成是有深远的影响的。一个国家它能够长治久安,文明能够传承久远,是有它的道理的,我们看这祖先的德行真的是积得太深厚了。这是第四条。这个国家它能够胜利,并不是说它到处去侵犯别国,而是自己虽然很强盛,武力也很强,人民也很多,但是他依然能够有着敬畏之心。
第五条,是具有高度聪明智慧的人,你看我们看现在人有点小聪明,很喜欢外露,其实这个都是不好的一种习惯。真正聪明智慧的人,他反而是要谨守着大智若愚的教训,他才能够得到深远广大的利益,不能够锋芒毕露,自己的才华能力到处去炫耀,到处去显示自己有多聪明、多能干,这个都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真正的聪明人,所谓大智若愚、愚不可及。
第六条,博学多闻而能够谨守着自己的学问仍然是很浅薄的人,他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广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年轻气盛,所谓一瓶不满半瓶晃荡,学问并不是很深厚,但是气焰却是很高涨。可是我们反而看到一些老人家,真正是有德行、有学问的,他在在处处体现出来的都是非常的谦虚,总是觉得自己还有不足之处,“我说的这个观点也不一定正确,还要跟你们多多的请教”,这老人家这种谦虚的德行真的是令我们感到望尘莫及。所以周公教导自己的孩子所谓六守,其实都是谦虚的德行。
我们看到这句课文谈到的“谦卑何曾致祸,忍默没个招灾”,像这些话都是古人真正的一个经验之谈,希望自己的儿女、儿孙世世代代都能够守住先人的教诲。
我们接着看下面这句课文:
【俭用亦能够用。要足何时是足。可怜惹祸伤身。都是经营长物。】
这个字念ㄓㄤˋ。
‘俭用亦能够用’,这是说我们要是节俭一点,“够用”这个“用”是钱财花费的意思。如果我们能够安于节俭、安贫乐道,那我们的生活就不会老觉得钱不够用什么的,这往往都是平常花钱的时候就大手大脚的。‘要足何时是足’,这是说要知足常乐。‘可怜惹祸伤身’,一个人他为什么会给自己招来祸患?这个原因往往‘都是经营长物’,也就是说,挖空心思去追求一些不必要的物质享受所带来的灾祸。
这句课文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日常的花费能够安贫节俭,安贫乐道、以俭养德,则能度日无虞,我们在居家过日子的时候,不用天天忧愁没有钱花、没有饭吃,节俭一点用就可以用得长久。反过来,如果我们热衷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其实这是永远没有足够的时候。“可怜惹祸伤身”,也就是说会替自己招来祸患的人,这往往都是这些花了很多心思来追求一些不必要的物质享受的人,都是“经营长物”,长物就是多余的东西。
这句课文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跟大家分享,首先其实人的一生所受用的这些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当我们去读章回小说,读到《红楼梦》最开头的第一回这个部分,会看到一个跛脚道人。这个情节这是说当时有一个读书人叫甄士隐,他的人生经历了很多无常,首先他最疼爱的女儿走失了,之后房子又着火了,后来他只好跟他的太太就到了他的岳父家去避难。可是到了岳父家,这日子也不好过,岳父也是处处都看他不是。所以有一天他就遇到了一个跛足道人,他就在他面前唱了一首歌,这个歌我们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虽然都很想去当神仙,但是这功名富贵却念念在心,不能够遗忘它,可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你看人的一生总是马不停蹄的往坟墓里走,管你是高居相位、高官厚禄也好,还是平民百姓也好,到了最终都是成了这一堆土。
“世人都晓神仙好”,你看世人都想当神仙,但是“只有金银忘不了”,这些金银财宝每天去追求,总是感觉追求不完,怎么赚都赚不够,“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你看这一辈子都觉得自己的钱没赚够,总是赚了一百万还想再多赚一百万,赚到最后眼闭了,就是寿命到了,这个时候还觉得自己钱财不够多。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你看美貌如花的妻子,这是非常的眷恋她、非常的想念她,“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你活着的时候,这些太太也好、小妾也好,天天围在身边,感情非常好,但是死了之后怎么样?又随人去了,又不知道她又嫁到哪个家庭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你看爷爷、奶奶疼孙子,这是比他的命还要重,“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这父母亲,尤其现代我们看到很多孝子、孝孙,这个注解都要倒过来讲,以前是孝顺父母叫孝子,现在都是父母孝顺儿子。
所以这一首〈好了歌〉是非常发人深省,它讲到人生的百态、人生的真相,就是希望奉劝世人早点看破人生的这些功名富贵、妻子、钱财等等,能够早日去追求人生更应该要追求的这些目标。所以我们说人一生他的财富也好、地位也好,其实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所以做为一个君子来说,一定是知足常乐,一定是安贫乐道的。我们看人生在世,他一辈子所要穿的、所要吃的都是有定数的,“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俭约不贪,则可延寿”。你看我们这一生带来的福报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省着点花,即使我们寿命到了,这福报还没享完,他就可以延寿。如果“奢侈过求,受尽则终”,如果我们年纪轻轻就把我们老来的福报都享光了,到时候寿命就没了。这是劝我们一定要知足常乐,千万不要去奢侈浪费。
《论语》当中也有一句这样的经文,这是夫子他“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个地方也是再度的谈起君子跟小人的不同。我们上节课谈到,你看君子是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天天他所追求的是利益、是钱财、生活的享受,可是君子他所求的则是不同,而是讲求义。
孔老夫子在陈绝粮的时候,当然这个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在哀公二年的时候离开卫国,这个时候在陈绝粮。“从者病”,就是跟着夫子的这些学生们,这个“病”就是说因为他没有粮食吃,所以非常的饥饿,“莫能兴”,饿到起不来。这个时候“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愠”这是表示他内心不高兴的意思,但是这种不高兴是表现在内心里面,但是子路的这个不高兴是显露在外面。因为我们知道子路这个人他是非常刚方正直的,夫子以前曾经讲过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就是说当我大路行不通的时候,“乘桴浮于海”,我乘着小船到海里去隐居,“从我者其由与”,有谁会跟着我?就是子路。
所以他性格很刚方正直,这时候他看到老师遇到这么艰难的处境,他就很不高兴的询问自己的老师说:“君子亦有穷乎?”这个穷我们不要以为是贫穷的穷,因为圣贤人都是安贫乐道,他不会因为贫穷而感到气馁的。所以子路,我们知道跟着孔老夫子的这些学生也都是很有德行的人,他并不是因为饥饿才发脾气。你看子路他是一个大孝子,年轻的时候家里非常的穷,但是他为了孝顺自己的父母,就是从百里之外为父母背着大米回来,来奉养自己的父母亲。等到他后来富贵显达的时候,每天所吃的、所穿的都非常丰盛,吃喝用度都非常丰盛的时候,他这个时候就思念他的父母,他说,我现在虽然这么富贵,当时他父母亲过世了,他想再到百里之外去背米回来奉养父母亲,却已经做不到了。
所以他是一个大孝子,在《二十四孝》当中“仲由负米”讲的就是子路的故事。所以从他年轻时候的孝行可以看出,他并不在乎自己是贫穷还是富贵,真正是孝亲尊师一个好榜样。所以这个穷并不是贫穷的意思,而是什么?是为孔老夫子在鲁国当司寇,但是不能行道。你看夫子周游列国,到处都希望有国君能够重用他,来实现他政治上的抱负。如果孔老夫子做一个宰相,或者做一个朝廷的大官、大臣的时候,他也能够像周公一样,能够辅佐君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可是夫子周游列国,各国的国君也都不敢用他,甚至于他在鲁国当司寇,孔夫子想要推行的道也没有办法推行。所以他到别的国家传道,他的这个道,走到各个国家,也不为这些国家的君王所接受。所以孔子不只是在卫国这个地方,在陈蔡之间这个道也没有办法传出去。
既然孔老夫子他的天命就是来到人间要传扬圣贤之道的,为什么这个道走到哪里都传不出去?其实这是子路他忧虑的,他之所以会生气,他心里难过是为的这个原因,不是因为他没饭吃。孔老夫子就跟他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个固,一个是作固然。既然是君子,就不免穷,为什么?君子不像小人,小人他正道、偏道他都肯走,而君子所行的肯定是正道,正道在这个纷乱的乱世当中走不通,这是非常正常的道理。所以这个固,一个是固然的意思,第二个是守住不变的意思。虽然君子是穷,穷归穷,就是说他道虽然行不通,但是他的心是很安定的,为什么?他顺从天命,因为他了解天命,这跟小人完全不同,小人一旦穷了,一切就乱成一团了。
所以雪公老人在这里也举了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你看苏秦跟张仪他是跟着鬼谷子在求学的,鬼谷子他也是有道之士,所以我们看到苏秦跟张仪他能够在各个国家之间去纵横外交,办外交,这种能力、才干都是跟着他的老师鬼谷子学来的。但是苏秦跟张仪这两个人他并不是圣贤君子,他们两个只想要学到这些本领之后能够得到高官厚禄,而不在于道,他的目标、目的是不相同的。而与此同时,孙膑跟庞涓同时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孙膑还说得过去,但是像庞涓就非常严重、非常不好的。所以当时他们跟着鬼谷子学习的时候,快要学成的时候,鬼谷子,就是他们的老师曾经来观察这两个学生他们的心地,就发现庞涓这个人是欺诳火烧,孙膑则不像庞涓这么严重,所以当时鬼谷子就说:“庞涓不得好死”。
所以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体会到,君子跟小人表面上也许我们分辨不出他的不同,譬如说同样都是跟着一个老师在学习同样的一个学问,但是他的目的不相同,你看这小人他学到本领之后,是为了能够达到他的功名富贵;而君子则是念念在道,总希望把古圣先贤、把老师所传给他们的道能够在天下推行。所以孔子说君子固穷,你看君子他即使是他的道不能够推行,但是他的心地是非常坦然、非常平静的,因为他了解天命。这一段是雪公老人的讲解,当然对于这个课文,这是更加深入的来说明这个课文的道理。
我们接着看下面这一句:
【未来难以预定。算够到头不够。每事常余二分。哪有悔的时候。】
‘未来难以预定’,“预定”就是预先确定而不改变的意思。你看‘算够到头不够’,那么要怎么办?要怎么做?‘每事常余二分’,“余”就是留下来、剩下来的意思,“余二分”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哪有悔的时候’?
所以这句话就是教导我们,这未来谁也说不准,我们没有办法预知自己的未来会如何,所以即使是我们再有把握的事情,到后来也可能会出现差错。所以任何事情我们做的时候都要留一点余地,就是为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意外做一些准备跟设想,这样我们临到头来才不会后悔莫及。所以说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这是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要留有余地,而且要事先做好一些准备,防范于未然。因此在《诗经》当中才有这样的一句课文,说:“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这个就是未雨绸缪的意思。你看还没有下雨之前,鸟就事先把牠的鸟巢、鸟窝修好,你不能等到雨都已经来了才去修房子,就来不及了,这就是未雨绸缪,是比喻说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提前做好一个准备,防范于未然。
这里我们跟大家来分享一个《战国策》当中记载的故事。我们都听过狡兔三窟这个词吧,但是狡兔三窟这个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其实这是从战国时期孟尝君这里而来的。在战国的时期有一个人叫做冯谖,他是孟尝君的食客跟家臣。我们知道孟尝君因为他很有度量,所以他在门下有很多的食客。有一天孟尝君就派冯谖到了薛地这个地方去帮他收债,可是冯谖不但没有帮他把钱要回来,去收债的时候,反而把立下的这些债券全都给烧掉了。结果薛地的人觉得这个全都是孟尝君给我们的恩德,所以对他就非常的感激。虽然他是烧掉了债券,但是买回了什么?买回了义,道义的义。等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官职的时候,他就回到了薛地来居住,这个时候薛地的老百姓都非常欢迎他。他才知道说冯谖当时的用心,去讨债不但没有讨到钱,还把债券都帮他给烧了,虽然是烧了,却赢得了民心,老百姓都觉得这是孟尝君的恩德。所以当他后来被齐王给罢免官职的时候,他还有点退路,回到薛地,老百姓还非常热烈的欢迎他。所以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每事常余二分”,什么事情都要给自己留点余地、留点退路。
这个时候冯谖就对孟尝君说,说一个聪明的兔子牠都会有三个藏身的洞窟,就是我们说的狡兔三窟。所以在紧急的时候,譬如说猎人要追捕兔子的时候,因为牠有三个洞,预先做好了准备,猎人要抓捕牠的时候,都不知道牠躲在哪个洞里面,就可以免于一死。所以冯谖这是一个比喻,他说虽然我现在通过这件事情帮助你赢得了薛地这个地方老百姓的信任,但是这只是兔子的一个洞,还有两个洞还没帮你修好,所以你还没有办法高枕无忧。于是冯谖就跑去见梁惠王,见了梁惠王之后,他就劝勉梁惠王说,如果你能够请到孟尝君帮你治理国家的话,你们这个国家一定会非常强盛,国富兵强。梁惠王听了之后也很受他的打动,于是连续三次都来请孟尝君要到他们国家来,替他们国家来效命。冯谖都跟孟尝君说,你都不要答应他。后来齐王就听说这梁国的人一直都派人来请孟尝君,他才意识到他当时给孟尝君罢免了官职这个做法是不对的,所以也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到齐国来当相国。冯谖就给孟尝君出主意,他说你回去可以,但是你要跟齐王提出一个要求,提出什么要求?就是要把先王所传下来的祭器放在薛地,并且要兴建宗庙来确保薛地的安全。后来当这个宗庙建好了之后,冯谖就对孟尝君说:你现在就如同兔子的三个洞窟都已经建好了,从此之后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所以说,我们常常听说的狡兔三窟,就是冯谖跟孟尝君的这段故事。用这个其实是来比喻在事情还没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预先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不至于有突如其来的祸患发生,就是此路不通走彼路,有点这样的意思。
这句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大家接着看下面这一句:
【火正灼时都来。火一灭时都去。炎凉自是通情。我不关心去住。】
‘火正灼时都来’,其实这是一个比喻,用“火”来比喻,这个火就是指的一个人的权势、一个人的声望。也就是说当他的权势跟声望都很高的时候,人们就想尽办法的要巴结你、要攀附你,这是人之常情。可是反过来,‘火一灭时都去’,等哪一天突然被君王给罢官了,突然以前所有的权势、地位、声望这些都不见了的时候,之前天天要依附你的人、巴结你的人也就一个都找不到了。所以说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所谓‘炎凉自是通情’,“通情”是指的共通的人情,人情就是如此。所以‘我不关心去住’,“去住”是去留的意思。就是对于这些巴结我们的人、讨好奉承我们的人,也就是趋炎附势的人,他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我们就不要放在自己的心上,知道这是人之常情。
我们顺一下这句课文,就是说人生在世,当他富贵亨通的时候,有权有势又有钱,这个时候人人都想要来攀附,可是哪一天我们说这个官员落马了,或者说是这个家庭败落了,钱财耗散了,就是失魂落魄的时候,这以前天天来依附巴结的人也就马上一个都找不着了。所以世态的炎凉是人之常情,我们要看得开、看得淡,不必要在意这些趋炎附势的人他的去留。他来也好、走也好,其实哪是奔着我们这个人,往往是看重你的地位身分、你的钱财,他来了可能是要求一些对他有利益的事情。所以这个是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人性、人心都是如此。
同样我们在《史记》当中也看到,同样是孟尝君,发生在孟尝君身上的故事。我们说这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之一,这孟尝君他一生当中有很多的故事,都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流传至今,可以说是特别的精彩。因为当时他是一个很有器量、很有度量的人,很能够容纳贤才、容纳人才。所以我们之前有学到鸡鸣狗盗之徒,你看他门下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就是在他最为富贵显达的时候,这些人才都聚集在他门下,所以什么人才都有。之前我们学到鸡鸣狗盗之徒,就有的人才他也没什么才干,只会学鸡叫、学狗叫,但是就这样都还救了孟尝君一命。所以这是他的器量能够容纳这些有能力的人,所以当他富贵显达的时候,人们全都来依附他。
这是在《史记》的“孟尝君列传”当中就记载了这个故事。就是“齐王毁废孟尝君”,也就是说齐王罢免了孟尝君官的时候,“诸客皆去”,这个时候本来他门下有三千个食客,可是当他被齐王罢官的时候,这些食客全都离他而去了,只剩下我们刚刚说为他准备了狡兔三窟的这个冯谖一个人还留在他身边,冯谖他一直是孟尝君的食客跟家臣,他始终没有离去。他就跟孟尝君说,所谓“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你看当一个人富贵的时候,在你身边来来往往的人,想要依附你的人、想要跟你结交的人,那是多得不得了,可是贫贱寡友,当你变得很贫贱的时候,朋友就一个都找不着了,本来这三千人就一个人都找不着了,这是“事之固然也”,你看事情本来就如此。下面他是用一个比喻了,他说:“君独不见夫朝趣市者乎?”你看他是用一个比喻来劝勉孟尝君,来跟他说明这个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道理。他说你看每天早上市场在开张的时候人来人往,去市场逛街的人就非常的多,可是到了“日暮之后”,到了天色暗下来之后,“过市者”则是“掉臂而不顾”,你看等到市场到了晚上货也卖光了,它的营业也结束的时候,来这市场买东西的人就一去不回头了。为什么?因为这里已经没有他需要的东西,他要买的东西已经买完了,所以就马上离开了。他说:“非好朝而恶暮”,就说这些人并不是说他喜欢白天而不喜欢晚上,而是“所期物忘其中”,只是因为到了晚上他所想要的东西已经没有了,所以全都离去了。而事到如今,因为“今君失位”,这是说孟尝君您现在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官位,被齐王给免官了,所以“宾客皆去”,你这门下三千个食客全都离你而去,但是你不要因为这件事情,“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他就是奉劝孟尝君,你还是要宽容大度来包容他们、原谅他们,不要因为这个事情对你以前所养的这些食客产生怨恨,将来他们就更不可能再回来了。“愿君遇客如故”,就是希望您还是如同以前一样来对待这些人。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人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孟尝君他在齐国做相国是做了几十年这么长的时间,而且威望、声望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我们看他能够成功,他能有这么好的一个谋臣冯谖在他身边,就是在他被免官的时候,还能用这个狡兔三窟帮他去谋求更多的生路,而当其他人都离他远去的时候,他又能够奉劝孟尝君,不要因为这些事情而怨恨离你而去的人。所以孟尝君做了几十年的相国,能够“无纤介之祸”,就没有任何的灾祸发生,这都是得力于冯谖之计,得力于冯谖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这个故事当然也是让我们感到非常有启发。
所以说所谓“世路风波,炼心之境;人情冷煖,忍性之场”。我们看透了这个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其实这些境缘都是在磨练我们的意志、磨练我们的心性的。如果我们在这些逆境恶缘当中也能够坚忍不拔,在这里去成就我们一些超出常人的能力跟德行的话,我们的人生一定是能够超越这些困难走向成功的一天。
下面我们再跟大家补充一句,这个是在《论语》的“学而”篇当中有一句经文是:“巧言令色,鲜矣仁!”雪公老人在讲解这句课文的时候,跟我们谈到这个“巧言”,其实这些话也是教导我们,除了告诉我们自己要怎么去做之外,同时也是让我们去观察,一个人他到底是不是君子,还是小人,通过夫子的这些话,其实这些原理原则我们都可以做为我们评判是非、去观察人的一个标准。“巧言”是指一个人他说话非常巧妙,很会讲话,而“令色”是说他脸色很善变,很令人喜爱,这种人是“鲜矣仁”,这种人他仁德之心就很少。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有人说话很巧妙,这个脸很善于察言观色,脸色很善变,这样的人往往他的内心是缺乏仁爱之心的。
所以我们前面看到君子有九思,所以一言一动要先思虑,先考虑好,先研究清楚。这里举出四个方面,因为他是为言与色,可为取法者。这个是我们上一节课学到的君子九思这方面,雪公首先是从“色思温”来讲解,就是脸颜色要温和。我们说君子他这九思,君子平常并不是说见到人就笑,他的脸色并不是始终像我们说提倡的微笑运动。其实这个雪公并不是非常赞同的,为什么?古人教我们,特别是当我们在事奉长者,在长者面前的时候,我们的脸色,我们的神态、举止都要非常的庄重、非常的温和。所以夫子温良恭俭让,这个温和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并不是说见到人就笑,君子他本身他是一种非常庄严、非常庄重的这样的一种态度。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貌思恭”,我们恭,雪公老人教我们,这个恭是要从礼开始学起,如果是恭而无礼则劳。所以貌思恭就是我们脸上的这种表情首先要温和,然后是要恭敬。
“言思忠”,这个忠是,我们看这个字是心放在正中,这是说他的言语是非常正直无私的,也就是说他是秉公而言,所说的都是实话,而不说假话,这个是忠。
“事思敬”,是说办事,无论他做任何事情,这个敬是恭敬的敬,也就是说处理任何事情都非常的恭敬而不草率,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好。所以做事情不会苟且、不会草率,真正是用一种恭敬心来做。
而子夏也曾经说过,“君子有三变”,首先是“望之俨然”,一个君子他的一种言谈举止,生活中一举一动,你任何时候看上去都是非常庄重的,“即之也温”,可是你跟他一接触、一见面的时候,他这种庄重就变成温和。所以我们跟很多长辈在一起接触的时候,都发现这些老人家非常和蔼可亲,虽然他的态度是很庄重的,可是我们跟他接触,向他请教问题的时候,他所体现出来都是一种很温和的态度。“听其言也厉”,“厉”就是说他所说的话都非常公正有规矩。这个厉我们不要以为看字面上是厉害的厉,实际上古人的解释是指他说话很公正、很规矩。
“曲礼曰:毋不敬”,我们心里面有恭敬心。“俨若思”,这是形容一个人他庄重的这种态度是什么样的形态?就好像他心里在想事情,聚精会神的这样的一种神态。“安定辞”,安而不乱,定就是稳定、稳当的意思,非礼勿言,他不应该说的就不会说。
从这几个角度上来讲,如果都能够真正做到的话,就不是巧言令色。所以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看到只是说他说话很巧妙,脸色很善变,这种人仁德很少。如何才能够做到不是巧言令色?雪公老人是从四个角度来给我们讲解、来给我们分析的。
这段《论语》的经文我们就补充到这里,我们接着看下面这句经文:
【何用终年讲学。善恶个个分明。稳坐高谈万里。不如踸踔一程。】
这句课文也很容易理解。‘何用终年讲学’,“何用”就是不需要的意思,“终年”是整年、全年。‘善恶个个分明。稳坐高谈万里’,这“高谈”是谈论的意思,“高谈万里”是说他说得很多。‘不如踸踔一程’,“踸踔”这是指的跛行,也就是说他走路非常艰难。
这句课文这是说,倘若是非善恶人人都很清楚明白,又何需要整年的讲学说教?与其安稳坐着畅快的谈论一些不着边际的道理,还不如跌跌撞撞的落实一番。
所以我们知道,古人的这些学问功夫都非常重视要落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好像当年白居易在出任杭州地方官的时候,他曾经去跟鸟窠禅师请教,当时白居易请教鸟窠禅师,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窠禅师说:“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觉得这个道理太简单了,他说:“这三岁的小朋友都能说得出来”。可是鸟窠禅师跟他说:“虽然三岁的小朋友也说得出来,可是八十老翁行不得”,八十岁的老先生、老人家还不一定能做得到。这也就是谈到说,很多道理我们嘴上很容易讲得清楚,可是我们真正要把它做到,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你这样天天的坐在这高谈阔论,还真的不如跌跌撞撞的去落实一番。所以说儒释道的圣贤学问都是重在落实、重在实修、实践的,而不是嘴上的功夫。
所以我们之前有学到,你看为什么说口耳之学、记问之学,这些都不足以为人师?因为雪公老人之前也有提醒过我们,一个人他求学,他不是说耳朵里进去嘴里出来这样的一种学问,而是他从耳朵听进去之后,还要经历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特别是笃行,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才是他真实的学问,所以不是口耳之学。
南宋陆游在一首诗当中也曾经谈到过,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说,我们在纸上、在书本当中学来的这些学问只是记问之学,其实是很浅薄的。我们要真正明白书中的真实理,是学了之后要去落实、要去躬行。所以这个诗其实也是陆游他教导自己儿子的八首诗当中。陆游在诗文当中是勉励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及早的下功夫,坚持不懈。你看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我们求学正是如此,从年少的时候开始去学习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可能到了我们老的时候,年老的时候,慢慢的这些道德学问才达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以去真正的大放光彩。所以陆游在这里也是勉励儿子,做学问要早下功夫,而且要坚持不懈。就像师父上人常说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学习圣贤的道理、圣贤的教诲,就要坚持不懈的一直学下去。陆游在这里也是强调,做学问不能够只是满足于书本的知识,而是要在实践当中去学习跟运用,最终才是学有所成。所以古人他培养孩子,这个目标是希望他是知行合一的,他知道了,所知的一定要去落实,这样的学问才是真实的学问。
下一句课文:
【万古此身难再。百年转眼光阴。纵不同流天地。也休污了乾坤。】
‘万古此身难再’,“万古”是指的千年万世,万代、万世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非常久远的,时光非常悠远。“此身难再”,“再”是再得,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的洪流当中,我们的生命随着生命的时光一点点的流逝,这种年轻的生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再是再得的意思。‘百年转眼光阴’,你看百年的时光也不过是一转眼的事情。‘纵不同流天地’,与天地同流,“同流”是指相契合、相类似,“流”则是品类跟等级的意思。‘也休污了乾坤’,“污”是玷污,“乾坤”是天地,所谓干是天、坤为地,所以乾坤合在一起就是天地的意思。
从这里我们看到,这句课文是谈到说,在这个世代的洪流当中,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人生是多么的渺小,在时间洪流之中,终遭一日我们的身躯将不复存在,而纵使活上一百年,这百年的时光也不过是一眨眼就过去了。而我们的德行纵然是不能够跟天地相契合,我们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跟古圣先贤一样,他的德行能够流传千古,跟天地相契合,但是“也休污了乾坤”,也不要辜负了天地万物对于我们的养育之恩。
这句课文其实是强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一定不能够空来人间一趟,要有一种为天地立心的这种气度。所以前两天我们再次听到周教授谈到张载夫子所写的这句诗,你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周教授也是谈到我们师父上人这一生当中所做的是这前三句,而现在则是“为万世开太平”,念念想着千秋万世之后这些子孙能不能得到好的教育,是不是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说要达到张载夫子这样的一个期待,我们要从什么地方做起?其实这也是我们学习《圣学根之根》的一个根本的原因。
其实师父上人也是强调,要从童蒙养正的教育来做起。你看要办一条龙学校,其实就是一种现代的私塾,就是说孩子要从小教,他根深蒂固,根本稳了,一生的德行、学问才能够真正站得住脚。所以说《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这是儒释道的三个根,也是我们这一套《圣学根之根》最为核心的内容。这是根本之大道,一切的人天圣哲,我们看这些古圣先贤来到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他的教化也都是从这三个根本建立起来的,从这里我们能够体会到它的一个重要性。所以我们能够真正的学好《圣学根之根》,落实《圣学根之根》,对于这句课文所说的这个道理,我们自自然然这一生来到人间就不会白过,我们德行跟学问也能够为千秋万代的子孙做出一个好的榜样,这是我们的祖先跟古圣先贤们最希望看到的。
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第十五页,我们从倒数第二行开始看起。
【世上第一伶俐。莫如忍让为高。】
这是教导我们忍让是世上第一伶俐。
【进屦结袜胯下。古今真正人豪。】
‘世上第一伶俐’,“伶俐”是聪明的意思。‘世上第一伶俐,莫如忍让为高。进屦结袜胯下’,我们看这虽然只有六个字,但是他用了三个典故,首先第一,“进屦”,这是西汉张良的故事;“结袜”则是西汉张释之的故事;“胯下”,这也是发生在汉朝,是说韩信他能够忍胯下之辱。这是‘古今真正人豪’,“人豪”是指人中豪杰,也就是说他有不同于寻常的才能以及器识,是指这样的人。
这句课文它的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伶俐,就是指的最聪明、最占便宜的事情是什么?莫过于忍让,不是说我们去争,而是让。而在古时候,确实有做到这一点的,包括汉朝的张良、张释之以及韩信,像这些人都是古往今来真正的人中豪杰。
关于这个课文,我们也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三位人中豪杰他们的典故。首先第一是“进屦”,这个进屦指的是汉朝的初年,有一位贤德之人叫张良,他在圯桥进屦。张良他的传记是记载在《史记·留侯世家》当中,他是汉初的三杰。有一天他是经过圯下,在圯下圯桥这个地方,他遇到了一个老人家。这个老人非常有意思,看到张良,当时他的鞋子掉到了圯桥的下面,他就跟张良说:“孺子,下取履。”他说“小子,年轻人,你到桥下去帮我把鞋子拿上来。”当时张良觉得很惊讶,本来是挺生气的,看到这是个老人家,于是他就忍住了,就到圯桥的桥下为这个老人家把鞋子拿上来,并且跪在老人的面前,把这双鞋子给这老人穿上去。老人就伸出他的脚,就真的让他穿了,并且笑着扬长而去。
张良他看了之后觉得非常惊讶,结果就看到这个老人家走过去之后又回来了,然后说了一句话说:“孺子可教矣”,并且跟他约好,说:“在后五日平明的时候,我还会在这里等你,我们两个再见面”。张良就感觉到这个老人实在是很奇怪,但是他还是尊敬老人,就跪在那里答应了老人的约定。结果到了五日平明的时候,张良就到这个地方来等这位老人家,发现这个老人家他已经先行在这里等候了。他就很生气的跟张良说:“你跟老人、比你年纪大的长辈约好的时间,你竟然来晚了,怎么可以这样?”并且跟他说:“后五日我早上在这里再继续等你。”结果到了五日鸡鸣的时候,张良又去了,这个老人又比他早到了这个地方。于是老人又很生气的说:“你看,你这年轻人又迟到了。”然后就跟他说:“后五日我还在这里等你。”结果到了第三次约定的时间,张良就很早来到了这个地方,就是凌晨的时候就来了。等了一小会,这老人家也到了,看到他之后就很欢喜,他说:“当如是”。就是做为年轻人、做为晚辈,你跟老人约好了时间,你就应该早一点到。这个时候这位老人家就拿出了一本书送给他,并且跟他说:“你要是读懂了这本书,可以做君王的老师”。并且跟他约好了,十三年之后,在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于是这老人家就离开了,没有跟他再说其他的话了,张良也找不到这个老人。
等到他仔细的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是太公兵法,也就是说,读懂了这套书确实是可以辅佐君王如何去治国平天下。张良因为感觉这段经历非常的奇异,所以他就经常在读这本书,后来果然就帮助了汉高祖刘邦平定了天下。所以汉朝的兴起,刘邦他的帝业的成就跟张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他是他非常重要的一个谋臣。而张良之所以有这样的一种学问,是来自于这位老人所传授的这本书,也就是太公兵法。原来这个老人就是黄石公。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就是看到,一个年轻人如果能够怀着一种尊师重道、尊敬老人的心,而且也不怕磨难,能够经受住老人对他的这种考验的时候,最终他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贤才,这就是张良的故事。
我们看第二个故事是结袜。我们看这个故事也是发生在汉朝的时代,汉朝的时候有一个贤德之人,叫做张释之。张释之他是在汉文帝的朝廷当中做官,他这个官员是一个非常廉洁有守,而且能秉公执法这样的一个官员,甚至于也不把一些权贵放在眼里。譬如说,当时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曾经犯过一个过错,就是他过司马门的时候不下马。因为按照当时的礼法,就是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经过司马门都要下马表示恭敬。他看到他犯了这个错误,他甚至曾经弹劾过太子刘启。从这里可以看出,张释之他是一位非常敢说敢言的正直的官员。他因为这种性格也得罪了朝廷当中的很多人,于是张释之后来他就想要以生病为理由辞去他的官职,要告老还乡。
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做王生的老人,这老人家姓王,他是擅长道家的学说,这个黄老就是道家的学说。虽然他并没有做官,但是在朝廷当中是很有德望的一个老人家。结果有一次,汉景帝就召见了这位王姓的老者,在宫廷里面召见他,并且让老人家坐在那里,旁边的文武百官、三公九卿全都站着。这个时候,这个老人就跟张释之说,说我的袜子的带松了,他说你帮我把袜带绑好。结果想不到,张释之,当时他是廷尉,张廷尉,也是朝廷的重要的官员,你想老人在朝廷这个大堂之中,众目睽睽之下,让这个张廷尉帮他去把袜子的带子绑好。照一般人来讲,如果他对老人没有恭敬之心,可能当场这个场面就会非常紧张。可是张释之他是一个敬老爱幼、很有德行的一个好官,这个时候他就跪下来帮这个老人绑好了袜带。
等到退朝之后,有人就对王生这位老人说:“您为什么单单来羞辱我们的张廷尉?”我们想想,毕竟他也是一个朝廷的官员,你让他跪着在那里帮你绑袜带,您这是不是太过分了?结果想不到王生是这样说的,他说:“我的年纪已经大了,这么老了,我看到张廷尉这个人确实是一个敢为百姓做主、为国家社稷着想的好官员。我想我这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机会能够报答张廷尉对我的恩惠,不知道拿什么来回报他。现在张廷尉(也就是张释之)他是在整个朝廷、整个全国是声望很高的一位大臣,我就故意在大众的面前来让他跪在我面前帮我穿袜子,我用这种方式想要提高张廷尉在大家心目当中的声望跟地位。”在旁边的人听到了王生这个老人家说的这一番话,于是就对张廷尉更加的敬重,并且对这位老人家也非常佩服。
所以我们看到张释之他就是内心始终是想着朝廷、想着百姓,他的正直也感得这个老人用这种方式,希望让人们了解他的这种敬老爱老的德行,也同时提升他的威望,这个老人他是这样的一个目的。所以张释之就是以这样的一种德行与风范名垂青史。这是第二个故事。
第三个故事我们之前也有跟大家分享过,这是汉朝韩信的故事,这是胯下。因为当时韩信早年他还是贫民的时候,他非常的穷困,而且平常连三餐都吃不饱,所以就常常到处去一些人的家里在那混吃混喝的,所以人们都很讨厌他。后来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年轻人故意羞辱他,他说:“你虽然是长得又高又大,每天走来走去,身上都佩带着刀剑,但是实际上你是非常胆小的一个人。”于是就侮辱他说:“你要是能把我杀了你就杀了,如果你不能杀了我,你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看了这个场面,于是就从他的胯下爬过去。所有的人都嘲笑他,以为他真的很胆小。可是想不到到了后来他受到重用的时候,就发挥出了他的军事才能,所以为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三个故事就是进屦、结袜、胯下,这六个字就是有三个典故。其实都是启发我们,我们不要去逞那种匹夫之勇,而是要有忍辱、忍让的功夫。特别像前两个故事,这都是对德高望重的老人都要真正恭敬。有时候老人做出一些举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让人不能理解,但是这个老人也是在考验这个年轻人,他是不是能够经受过这种考验,能不能真正的传承他的学问跟教诲。所以最后像张良遇上黄石公,黄石公才赞叹他说:“孺子可教也!”像这些古往今来真正的人中豪杰,他并不是好勇斗狠的人,而是事事都能够忍让的这样的青年才俊。
这句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请接着看下面这一句:
【学者三般要紧。一要降伏私欲。二要调驯气质。三要跳脱习俗。】
这里的‘学者’就是指的有心求学的人。有心求学的人,这个“学”当然是指的传统文化的圣贤学问,有‘三般要紧’,就是有三样重要的事情要重视。首先第一条是要‘降伏私欲’,“私欲”指的是个人的欲望、个人的欲念,这些私心、私欲、私情要能够降伏得住。第二是‘调驯气质’,“气质”是指人的习性。当然儒家所谓气质之性,这个是指的后天的一种习性。气质之性,气质有偏杂,所以需要加以变化,使其中正而不偏、纯一而不杂。所以这是“调驯气质”。第三是‘要跳脱习俗’,“习俗”就是指的风俗习惯的意思。我们知道在社会上,我们说这个礼,我们学礼,礼是指的合理而有节制的个人的行为,或者国家的典章制度。而这个习俗则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一种风气与风俗,习惯、忌讳等等,这个要能够跳脱习俗。这是对于有心于圣贤之学的人,要从这三个方面加以修身。
我们接着看下面这一句课文:
【百尺竿头进步。钻天巧智多才。饶你站得脚稳。终然也要下来。】
‘百尺竿头’,这个“百尺竿头”是指的桅杆或者是杂技长竿的一个顶端。它这是比喻什么?这是比喻有很高的官位以及功名,或者说一个人他在学问上、在事业上有很高的成就,像这样的人。“钻天”是极力钻谋的意思。‘钻天巧智多才’,“巧智”是指的他有机巧、有谋略。‘饶你站得脚稳’,“饶”就是任凭的意思,尽管,尽管你这个脚跟跟底站得很稳,但是‘终然也要下来’,就是终究、到底,这是终然的意思,终究到底还是要退下来。
所以这句话意思是说,即使有的人在学问和事业当中他有很高的成就,并且不断的进步,他也极力的去规划种种机巧的谋略,而且多才多艺,这个人他无论是在他的事业的成就上,还是他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上也都很有成就。但是“饶你站得脚稳”,就是你在这个很高的位置上,或者譬如说是政府的官员官位做得很高,或者是说学问做得很好,做到了顶级的教授、学者等等,但是任凭你如何站稳脚跟,最后终究还是要退下来。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一生总是在起起伏伏当中度过的,很少有人说一生没有经历任何的挫折,总是一帆风顺,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所以我们说是非成败转头空,虽然一个人他要有进取、不断向上的这样的一种志向,可是同时对于这个世间的真相也要看得明白。就是我们到了一定的程度,做到了一定的成就的时候,要知道月满则亏,你看月亮到了十五、十六之后,它慢慢的每天这个月亮就不会那么圆了,变得愈来愈小。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在非常得意的时候常常要想到人的一个成败,成也好败也好,这个都是自然的规律,我们对于这些都不能够太在意,也不能够太执着。所以老子在经文当中也曾经说过,所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功成身退的道理。
你看在历史当中,如果我们不能够体会到圣贤人对于我们的警示,而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还想让自己的成就,官位也好、学问也好、身分地位也好,再不断的提升,而不能够符合自然之道,想到功成身退的话,往往自己的晚年就很难得以保全。
所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到,譬如说陶朱公范蠡他帮助勾践恢复了国家,使得越国得以重新复兴,可以说他的功劳是很大的。可是他了解到说勾践这个人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所以他就功成身退,自己立下汗马功劳之后,他就去隐居去了,开始去做生意。这都是首先有自知之明,也有知人的智慧,他对自己很了解,对于他所事奉的君王也非常的了解,所以他就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不会去贪恋他的地位、去贪恋他的功名与成就。像我们刚刚所提到的张良也是如此,他帮助汉高祖刘邦最后平定了天下,他的功劳也是非常之大的,但是他之后也是选择功成身退,最后他才能够安度自己的晚年。
但是与此同时,像跟范蠡同时辅佐勾践的文种,他就是看不清这种世态人情,所以还贪恋他的功名利禄,最后你看他的下场都很不好,韩信也是如此。所以这都是历史给我们的经验跟教训,当我们无论是哪方面的成就,到了一定的高度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到功成身退的道理,这样一个人他的事业也能画下圆满的句点,同时让自己也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可以安度,这个都是聪明的智者他的做法。
我们看下面这句诗也是很有深意,“人生观弈二者同”,你看人生就像一盘棋一样,人的一生就跟你在下象棋的时候所经历的这些是非成败是同样的道理。“人生即置弈盘中”,我们人难道不是就在下着一盘棋吗?只是说你下得好、下得不好而已。但是下棋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就是对于成败不能够放在心上。所以“输赢胜负平平事”,我们输了也好、赢了也好,这些都不能太在意。为什么?“来时空空去空空”,我们人生就是这样子,来的时候是空着两手而来的,走的时候也是空着两手而去。所以在下这盘棋的时候,就不要太在意我们人生有什么是非成败,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人生的这局棋我们也才能够真正的下得赢。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有一位很有名的奥运冠军,她的人生的过程,我们看她为什么能够成功?其实就是跟她的这个心态是有关系的。当她还不是非常有名的时候,她对于她的失败,以及她不断的走向成功的过程,看得就比较淡。我记得有一次她在一个很重要的国际比赛当中,当时因为心里的心态并不好,她是一个跳水运动员,当时从跳板上直接就栽进了水里,在这个国际比赛当中拿了零分。可是她一点都不气馁,因为她觉得胜败是兵家常事,反而在这种失败当中她可以去总结经验,并且去提升自己的耐力、毅力,以及能够用一种平常心、平稳的心态去面对她摆在面前的这些考验,所以她就是心态特别好。后来终于经过她不断的努力,就在雅典的奥运会当中,她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枚奥运的金牌。但是有了这样的荣耀之后,我们知道拿了冠军之后,名闻利养就随之而来。但是她发现这样的一种金钱利益的诱惑,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耽误了她许多的这种训练,迷在声色当中、迷在名利当中。所以她还是选择默默的再继续的去训练,接受训练,后来她就不断的在奥运的比赛场中拿金牌。到了后来她觉得这人的一生,她已经拿过了太多的金牌,拿到了太多的冠军。就是说能够在这种比赛场中得胜,对她来说她已经并不觉得是会让她非常欢喜的事情,她觉得人生其实还有很多幸福的事要去追求,人生有很多失去的遗憾要去弥补,她也希望能够把这个冠军的位置让更多的年轻人、后来人也能够去体验。所以后来她就选择退役,就跟她的师姐在完成最后一次的比赛之后,就宣布退出了体坛。
所以我们看一个人他走到人生的尖峰的时候,他能够想到功成身退,他的人生才不至于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就是把一种是非成败都能够看得淡,用一种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的这盘棋,才能把这盘棋下得好。
这句课文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请接着看《续小儿语》六言的最后一句:
【莫防外面刀枪。只怕随身兵刃。七尺盖世男儿。自杀只消三寸。】
‘莫防外面刀枪’,这是说我们不要只想着这外面的“刀枪”是需要防范的,怕的是什么?怕的是‘随身兵刃’,“兵刃”就是泛指武器的意思。‘七尺盖世男儿’,我们说男儿堂堂的七尺之躯,‘自杀只消三寸’,“自杀”指的是自毁身家,是这个意思。自毁身家“只消三寸”,我们说三寸这是指非常微小的事物。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平常人只是知道说这外面的刀枪很危险,需要去防范它,可是却往往忽略了随身的兵刃。当然这个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反而离得愈近的,我们反而却不知道防范;另外一个理解是像这个注解当中说的,要随时防着自身的心贼刀兵,说外面的刀枪不可怕,有时候需要防范的往往是自己的内在,是这个意思。“七尺盖世男儿,自杀只消三寸”,这个三寸,你看堂堂的七尺之躯,男子汉顶天立地,他将来的成就可能都不可估量,可是为什么这样的堂堂七尺男儿,他会自毁身家,有的时候往往只是为了一点点微小的事物,这个确实就非常的可惜了。
我们看到这里有一段左丘明《国语.周语》当中的引文,就是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你看一个人他要学好很难,如登,就像我们要登一个非常高的山一样,要历经辛苦跟艰难;可是从恶如崩,要学坏却很容易。所以这个意思就是勉励我们,要勤勉向善、与人为善,而不要去与人为恶,是《国语》里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这句课文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后面我们来谈一下这个结语。结语我们之前在学《小儿语》的时候也跟大家分享过。其实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圣贤的道理,最重要的还是对于我们所学到的这些理论,都要能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落实,这个也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看到吕先生不断强调的一个重点,所谓“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憨山大师也曾经说过:“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间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这个《费闲歌》最开头这两句就是启发我们,这些圣贤的道理讲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难。我们看这些话虽然是标着《小儿语》、《续小儿语》这样的一个篇名,看起来是给小朋友听的,可是我们想一想,真的要把它落实,不要说落实,真的对于其中的理有所体悟的话,可能我们人生走到八十岁、九十岁的时候,都不一定能够真正了解其中的深意。所以说我们学到的这些学问,只有切实去落实跟体会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的领受它深刻的内涵。
我们也跟大家分享过,鸟窠禅师他在唐朝这个时期,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大德。他后来是住在一棵大树上,为什么叫鸟窠?就是他住在一棵大树上,就好像鸟在上面筑巢一样。所以在唐朝的时候,白居易当他在杭州任职的时候,就曾经来向鸟窠禅师请教,当时他看到鸟窠禅师住在大树上,他就跟禅师说:“您住在这个地方会不会很危险?”结果禅师反而跟他说:“太守的危险尤甚。”因为当时白居易是杭州的太守。我们想想看,禅师不觉得自己住在树上是危险的,反而觉得白居易自身的处境更加的危险。这就是我们之前在学习冯道这一段公案的时候所谈到的。
之前曾经跟因缘生老师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说为什么冯道在五代这个时期事奉过那么多的君王,而且后世很多人都看不清楚他到底是圣贤人还是奸邪的小人。后来雪公老人在讲解《论语》的时候,对于冯道其实是非常肯定的,说他虽然是事奉了这些君王,但是在五代时期,这些君王大多数还都是昏君,他是在宰相的位置当中,在皇帝的身边,念念的都是为百姓来着想。所以其实他是一个圣贤之人,但是后世人看不懂他,所以往往对他负面的评价很多。
当时因缘生老师在讲述冯道的这一段典故的时候,他也有特别跟我们谈到,他说你看像你看京剧“赵氏孤儿”,你就能体会到一个人生的道理是什么?人死了容易,活着难。你看人活着的时候,在这个位置上战战兢兢,伴君如伴虎,虽然你念念的想为老百姓做点事情,但是自己却常常会处在危险当中。这就是这个地方鸟窠禅师所谈到了,你看我住在树上危险,实际上我安全得很;你太守天天在这官场上,一下子起来,一下子又下去,你这个处境才是真正的危险。当然禅师说的这个意思更深了,“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耶”。
所以我们人生其实我们能够体会到,当我们没有真正的去遇到儒释道的这些圣贤人的教诲的时候,可能我们人生常常处在一个很危险的境地,自己还觉察不出来。就像我们说到的东北的这位企业家的例子一样,你看他还没有遇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虽然生意做得很好,他在东北的企业,每天的客流量,就是他这个商场每天至少有五万人,这是最少的,多的时候到十万人在他的商场当中进出。但是人生当他没有遇到传统文化、圣贤教育这盏明灯的时候,你看人生虽然有的是金银财富,可是还是时时处处在险境、在困难,还要经历人生这么大的挫折,后来得了重病。所以说我们有机会能够遇到圣教,这是人生的大幸。
当时白居易就请教鸟窠禅师,用什么话可以来概括佛法的大意?这时候禅师就教导他,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禅师就用这八个字来概括了佛法的大意。这时候白居易听了之后就哈哈大笑,他说:“您说的这个话,连三岁的小孩子他都说得出来”。我们知道小朋友在古时候从小是接受家庭的教育,可能二岁、三岁的时候,父母亲就已经教会他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们要说现在三岁的小朋友,他就不一定能够回答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的话了。古时候小朋友从小受的教育非常好,所以他说三岁的孩子都讲得出这个话。鸟窠禅师就跟他说:“三岁童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有些话你三岁虽然讲得出来,但是可能到了八十岁都不一定能够做到。白居易听了之后非常的佩服,觉得禅师说的很有道理。所以后来他也就经常来找鸟窠禅师,他来寻师访道,来向他请教佛法的大意和人生的这些学问。
所以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启发我们,前面所学到的这么多,我们可能现在的阶段只是学到一种口耳之学,是一种记问之学。如何它能够成为我们人生真正的一种智慧,以及我们人生真正去行之有效的一个妙方,可以指引我们人生走向幸福的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些道理真正的在生活当中把它做到。
我们看到最后这一幅墨宝,这是师父上人所写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机”。我们用这幅字来做为《续小儿语》的一个结语、结尾。身为一个中国人,老祖宗所留给我们的,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道统跟文化,这个是我们民族之魂,只有真正的学习这个文化、落实这个文化,我们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这个文化要贯彻落实,要通过什么来实现?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教育。所以教育是文化的生机,这个话一点都不错,一切都是教学为先。
所以我们在前面学到,一个圣贤人他跟常人有什么不同?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两点:第一点就是勤于讲学,我们勤于把这些圣贤的学问能够把它介绍给社会大众,这是自利而又利他;第二条是勇于改过,就是我们勇于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圣贤人跟平常人的不同。所以这个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就是要勤于讲学,并且勇于改过,我们日久天长慢慢的也能够有圣贤君子的气分,这个是我们的人生确实是非常美好的一个开始。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续小儿语》就为大家分享到此地,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