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入门(刘克雄教授主讲) ◎ 2015.8.2 启讲于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编号: 56-181 / 共 32 次讲演
▲视频下载
教授:大家看看甲文水的写法,金文水的写法,再看到小篆,小篆的水是从金文、甲文变化而来,而变化并不大。甲文不止一种写法。
板书:
把它横过来看,像不像水波?
学生:像。
教授:不管金文、小篆,横过来看它就是水波。所以这个象形字字形上很容易理解,按照水波的样子画出水波的形状。后面树师同学妳帮我念一遍:
学生读诵:水,甲文 金文水小篆,ㄕㄨㄟˇ,水是水流的象形。甲文、金文、小篆都像水流,「水」当横看作「」,有水流和激起的水波。
备注:
典籍所见:(1)水,水流。《老子》:「上善若水。」按:上善是最高的修养,「上善若水」是说,一个人的修养最高的境界是像水一样,水的性质,永远是从高处往下流,引申为:1、人的修养永远要学水那样,谦卑就下。2、再看水从高山上潺潺的往下流,它一定是顺着地势,有坑洼的地方先把它填满,再往前流,倘若碰到一座大石壁,它绝不会硬闯、硬冲,它会绕一个弯,再往前走,最后流到江河,归于大海。这显示给我们,做人做事,要学水流,顺乎自然,顺乎自然是道家的中心思想。
「上善若水」。接下来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啊,水给万物带来最大的利益,它默默的施恩,从不望报。试想,万物不管植物、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能离开水而生存吗?你从来没有听到水这样说:「人啊!对我客气一点,对我恭敬一点,不要忘记我对你的恩德,不然明天就不给你喝了。」如果我们也能学会水的这些美德,不就是老子说的「上善」吗?
由水的美德让我们联想到,五千言《道德经》裡,时时处处提醒我们,要谦卑,要不争,要顺乎自然的处世哲学。如《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又如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水是部首字,偏旁写作「氵」,凡由水组成的字,多与水有关,如:江、河、流、浅等。
常用词:滴水穿石,水到渠成,水落石出,饮水思源。
教授:好,水它的性质,我们引了老子「上善若水」这一章,「上善」就是最高的修养,「若水」要像水一样。水它的性质,它从高山慢慢的往下流淌,它碰到一个低洼的地方,它一定先把它填满,然后继续再往前走;如果碰到一座大石壁,它绝不会硬冲硬闯,它会绕个弯再往前走,是吗?然后流到一个平坦地方,它会在那裡徜徉一下,然后再往前走,汇成江河,然后最后归到大海。这种水流,从山上一直到归到大海,它都是顺着自然的形势。所以《道德经》老子整个的中心思想,两个字:
板书:无为
道家的中心思想:无为。不要误解「无为」,以为是什麽都不做,不是。无为,用我们现在的话:
板书:顺乎自然
就是顺乎自然。刚才我们说到水,它就是一种比喻,它绝对是顺乎自然。从水它自高山往下流,最后归向大海,我们还发现它的另外一个性质,它永远是从高往低处流。永远从高往低处流,引申到我们做人,如果我们也学习水,也学习水的这种德行,由高往下流,引申为谦恭卑下。我们如果认定它是一种上善,最高的德行,我们就要学它这种谦恭卑下的德行,内心千万不要存有一丝一毫的骄傲之气。这是说到我们个人修养。如果能学到像水这样,永远是需要谦卑。
在《老子》这章「上善若水」,提出一个总的纲领,人处在世间,最高的这种修养应该像水一样,他提出这一个总纲领。譬如他也跟他的门生在说他的哲学思想「上善若水」,悟性高的学生他也会点头称是。就像早上我们说的,孔子在《论语》裡面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记得吧?曾参悟性高,他马上点头说:「唯」,是的。老子提出这麽一个最高的原则「上善若水」,他的门生,听到的人,悟性高的他也会点头,像曾参一样,说什麽?「唯」,是!
有些悟性不能像曾参那麽高,可能还有疑惑,老子接下来解释,「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什麽我说它是上善?看水在给万物带来最大的利益,而不争功。譬如,草木能离开水吗?草木如果缺水,它就不能生活;动物能离开水吗?也不能;人能离开水吗?好像忍耐一、二天可以,再久了就恐怕不行。所以万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我们人类,都不能离开水,它给万物带来最大最大的利益。我们也从来没听说这个水它说:「人啊,对我客气点,我是水,你如果不对我恭敬,明天不给你喝了」,绝没有听它这样说,它就是默默施恩而不望报。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施恩而不望报。经他这麽样一解说,绝大部分听到他在说这个道理的时候,大家也都会点头,不错,我是不能离开水,水给我带来很大利益。可是这裡面还有部分的人,他还有疑惑:老子先生,你叫我们效法水那种性质,它的德行,要谦卑,这个我接受。你叫我要像水那样默默施恩而不望报,我有点疑惑。那我这样岂不是成为一个天下最大的大傻瓜、无名英雄吗?是不是会有人有这种疑惑?
老子一定会莞尔一笑,接下来他把利害拿出来给你看。朋友,你有这个疑惑,你再想想,「夫唯不争,故无尤」。尤是过失、灾祸。正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他从来不会树立一个敌人。如果我们人生下来长大到老、到死这个过程,假如比喻说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话,从生到老、到死,一个人能学习水的谦卑、不争、施恩、不望报,他从来不会树立一个敌人。他从来没有敌人,绝不会有人在他背后害他一下,给他栽个跟斗,绝不会,他就可以从此岸风平浪静的渡到彼岸。「夫唯不争,故无尤。」聪明的朋友你自己想,这是聪明还是笨,是大傻瓜吗?你自己想,他没有答桉,「夫唯不争,故无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