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8年道德讲堂光碟教学课程第四季开示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二集) 2018/11/26 台湾台北灵岩山寺双溪小筑三重净宗别院 档名:WD32-023-0002
我们刚才听蔡老师讲第十六集,我们学习十六集《群书治要》,在第二页第六段,「孔子曰: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信人,故君子长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胜焉」,这是出自于《孔子家语》。
刚才讲到卫王,被外族的人侵略,把他杀死而且吃他的肉,吃到剩下一个肝。他的臣子把自己的肝剖出来,把卫王的肝放到他的身上,为了给卫王留全尸。蔡老师讲,我们一般人听到这个都会有一个疑问,真的吗?有可能这样做吗?这个就是不信人,自己做不到,但是又不能相信别人能做到,那这个就是小人。君子就是看到自己做不到,别人做到了,对他很敬畏。这个事情其实古代有,现代还有。我们有位同修她有两个儿子,她的大儿子肝坏掉了,他弟弟要捐肝给他,他哥哥原来不接受,后来一直沟通才接受了。所以现在在比对,把他的肝割一部分给他哥哥,让他哥哥能够继续活下来。所以刚才讲到这个肝,我就想到这个事情。有时候真的有一些事情我们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就做不到。所以就是这里讲的,我们应该要以君子之心来敬畏人,对能做到的人,我们对他心存尊敬畏惧,不应该去怀疑说可能吗?会有这种人吗?我们不要怀疑。古代的时候有,讲古代没看到,古代有这个公案,我们一定要把它拉到现代来对照,古代有,现在还有。所以这个我听了就很有感受,因为前天她才跟我讲的,这个很近的,印象深刻。
我们学了这个《群书治要》,这里讲的都是唐朝时代的,不要说唐朝,就是民国以前很多时期都属于太平盛世,也有很多时期都是乱世。过去的乱世,没有我们今天这么乱,我们查历史没有这么乱的,乱到连自己祖宗都不认了,没有。像以前改朝换代,杀来杀去,你看历史就知道了,没有现在这么乱。所以在唐朝,那个时候叫贞观之治,那个时代叫治世,叫做治世。治就是说他治理得很好,那整个社会风气,大家都很守规矩,都守礼、守规矩,一点不乱。治,治世。后来也慢慢变了,就不完全像治世那么好,变得比较差一点了,到我们现在是乱世。我们学习这个也要懂,所以我就特别跟大家讲。
在《菜根谭》有一句话讲,「处治世宜方」,方就是方方正正的,一点不苟且,在治世大家都守规矩,你一个人不守规矩,那怎么行?这个丝毫不能苟且的,这个是治世。唐朝贞观之治,这个时候是治世,汉朝有文景之治,在清朝有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算是治世。处治世宜方,大家都是规规矩矩,你怎么可以去破坏这种规矩,这是一定不可以的。这是处治世宜方,方方正正。「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处叔季之世就是没有像治世大家那么守规矩,但是规矩还是有。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有时候要方,有时候要圆。「处乱世当圆」,就是说有方,有方圆并用,有圆,统统有,看在什么地方、怎么用,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样的环境要圆,这样才能行得通。就好像讲世间法,治世、叔季之世、乱世。
以佛法的法运来对照,治世就是正法时期,大家都守戒律,你只要持戒,就证阿罗汉果了。佛法传了一千年到了像法,像法就相似了,很相似正法时期。但是已经有改变,这个时候完全只靠戒律,证果就达不到了,证果的人少了,得禅定的人多了。所以这个时候,持戒修定,加修这些止观,自己修定。在正法时期,持戒,你二百五十条戒持得清净,自然就证果了。到了我们现在末法了,进入二千年以后,进入末法时期,戒律也不行,禅定也得不到定,只有净土才能成就。所以这个世间法对照佛法,这个来比对也是有相通的地方。因此我们现在是什么时代,你要认识清楚。
所以听课,我怕大家把它听死了,刚才蔡老师讲不能讲人情,不能讲人情,行吗?我问你,这个是他七年前讲的。蔡老师现在出家了,是成德法师,现在愈来愈提升了。早年在二OO四年讲的,跟七年前讲的差别很大,现在当然又更不一样。所以不能听死了,你该方的时候要方,有时候你要方圆并用,有时候你要圆,你要看是什么人、什么环境、什么对象、什么地区。雪庐老人(李炳南老居士)讲,一部《四库全书》讲的就是世故人情,怎么可以说不讲人情?你能离开人情吗?不然你试看看,可以试一下,看你行得通,行不通?行得通,那表示可以,就继续这么做。如果行不通,那恐怕要听听雪庐老人讲的。礼就是讲世故人情,那什么叫礼?礼,它就是有规矩在,顺乎人心,顺乎人情。这个顺乎人心,顺乎人情,它不是顺人的私心,而是顺一个公理。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顺一个公理。你自私,你有私心,那你看到别人有私心,你接不接受?如果你能接受,那当然也可以。如果不能接受,就说明什么?这个是不对的。别人这样做,不对,我们这样做也不对,是不是?就是要有个公理,要公正。不能说别人不可以这样,我就可以这样,那就没有理了。这个叫做世故人情,这个叫人情。
比如说你看到别人贪,不行。那我贪可以吗?我贪可以,他不可以,这样合理吗?不合理,对不对?这个谁都不能接受。这个当中就是一个公理,他答案就出来了。所以这个公理就是大家要去遵守的,你不可以,当然我也不可以这样,那个叫礼,这个叫世故人情。礼的精神就是自卑而尊人,这个方面学问很大,大家要虚心来学习。所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都要有个礼去节制。恭敬,你没有礼去节制,他就很疲劳;谨慎没有礼去节制,那就很不自在,不晓得该做还是不该做?做也不对,不做也不对,要礼去节制,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学这个,要懂得去圆融,我怕你们把话听死了,等一下又天下大乱。
好,我们现在是午斋时间,祝大家禅悦为食,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