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开敷夜神章|第15集|文字MP3|jingkong老法师主讲|台湾华藏讲堂

admin 华严开敷夜神章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开敷夜神章  (第十五集)  1986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12-004-0015

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七百九十二面,第四行,偈颂里面的第八首,我们将经文念一段:

 

【心恒清净无分别。不着一切如虚空。智灯自在破无明。此无垢者之境界。】

 

前面曾经说过,诸佛如来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所能够思议的,就是不能够思惟想象在一起言说讨论的。经上又特别给我们指出是哪些人,前面都曾经说过,我们把它综合起来讲,烦恼重的人,心地不清净的人,邪知邪见之人,这些都很难体会佛菩萨的境界。如果是反过来说,也未尝不能说。但是诸位一定要晓得,只听说,或者是看经,那只是晓得有这么一回事而已,有这么回事情,像得到一点消息,毕竟不是自己的境界。如果自己要能够悟入,一定要学经上给我们讲的标准,我们自己要能达到这个标准,这样才能够悟入,悟入才能够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前面也说了一些,这个地方继续还要讲,这些话都是从纲领上说的。

 

我们要记住,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处顺境、处逆境,学佛的人就是学一个清净心而已。清净心就是佛心,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诸位要讲哪个地方是好道场?在我看起来没有一处不是好道场,处处都是好道场,问题就是你会不会运用,你会不会利用眼前的环境。处顺境的时候,不起贪心,不贪、不痴,处顺境,心得自在、得清净;处逆境,不瞋、不痴,这是要真正去做到的。今天这个经上尤其重要,『心恒清净』,「恒」是恒常,时时都是清净的。他为什么会清净?因为他没有分别,这点诸位要记住。前面四个字是果报,后面三个字是修因,你要果然能够修『无分别』,你的心当然就清净。再告诉诸位,「无分别」决定是正确的,因为所有的分别执着都是虚妄,真心里面没有分别。

 

真心对外面的境界叫照见。你看,《心经》大家常常念,「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人家为什么得自在?就是因为「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总纲领,五蕴皆空就是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不是空的,既然是空寂的,你在里面生分别、起执着就错了。可是凡夫无始劫以来我们就迷在这个事实真相里面,把这个当体即空的五蕴我们认为是真有,我们的病根就在此地,这是一个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迷了自性,自性包括自己的清净心以及外面的一切万法,因为一切万法是我们自性的相分。《华严经》上佛说得很明白,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我自己真心所现的,「唯识所变」,识就是分别。现相是心的作用,心能现;变,变佛、变菩萨、变声闻、变六道、变地狱、变饿鬼,那是识,识在那里起作用。觉悟起的作用就变四圣法界,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迷了自性就变六道凡夫的境界。诸位要晓得,不管怎么变,都不是真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几个人能看得破?这个看破是要功夫。什么功夫?无分别心才能看破,可见得无分别非常的重要。

 

底下一句是比喻,『不着一切如虚空』。一切法,包括佛法在内,不执着。我需要不需要?需要它,在日常生活当中我样样都需要。样样需要,样样不执着,你就得自在了。诸佛菩萨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经上有比喻说「游戏神通」。他怎么是游戏神通?就是刚才说的,他在世间跟我们世间人没有两样。佛到人间来,像释迦牟尼佛也投胎,他母亲也是十个月怀胎,生下来之后,也求学,也去学道,也在雪山六年苦行,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以后到处弘法利生,到八十岁入灭。他一生的过程跟我们没有两样,这就叫做游戏神通。他得自在,我们不得自在。他之所以得自在,他是一切不执着,「不着一切如虚空」,像虚空一样,什么都不执着。拿虚空来比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像虚空一样,什么都不执着。

 

再要说,虚空确实不执着,什么东西也没有办法染污它。给诸位说,我们自己的真心确实跟虚空一样,从来也没有染污过,这是真的。你现在是自以为染污了,不是真的有染污,自以为染污了。这种的染污怎么说不是真的?真的是性。诸位要读《楞严》你就明了,《楞严经》上佛告诉我们,六根的根性,以见性来说,你的见性什么时候曾经受染污?确实没有,本来清净,本无生灭,这是真的。所染污的是识,我们讲第八识,第八识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受染污,妄心就接受染污。所以说搞来搞去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在六道生死轮回,你要是把事实真相看清楚,实在很冤枉,这就叫迷惑颠倒。所以事实上是没有分别、是没有执着,我们今天在一切法里要无分别、不执着就对了。

 

这个意思前面说得很多,怕有初学的同修到这来听会发生误会,一切不分别、不执着,那与白痴有什么两样?学佛,谁都想开智慧,谁愿意去做白痴?要知道这个无分别、不执着是对内,对自己,就是我们俗话讲心里面没有牵挂,这个自在;对人、对事、对物要有分别、有执着,事情才能办得通。这就是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法华经》上常说「不坏世间法」,不破坏世间法,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自己确实没有分别,随顺众生的执着而执着,自己没有执着,这是佛法。所以执着就是不执着,分别就是不分别,因为分别与不分别、执着与不执着是同时的,没有先后,一个对自、一个对他。对自没有分别,对他有分别;对自不执着,对他有执着,所以这个世间法也能够办得圆圆满满,真能够做到非常的圆满。为什么?没有私心,分别执着是私心,没有私心,大公无私,这是佛法,这是智慧。所以底下讲『智灯自在破无明』,智慧之灯很自在的照破无明黑暗,「无明」就是愚痴、就是迷惑、就是不觉。『此无垢者之境界』,「垢」就是迷惑、烦恼,这样的人,这是他们的境界。「无垢者」也是指诸佛如来。诸位想一想,我们心里一天到晚分别,一天到晚起执着,你怎么能了解一个不分别、不执着的人他的境界?确实很难体会。我们跟佛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看底下一首:

 

【以大慈悲覆世间。遍入三世众生海。随宜利乐无边际。此深行者之境界。】

 

这个偈子里面句句都是说的如来的境界,果地上的境界。『大慈悲』是从清净心、平等心里面流露出来的,是自然流露出来的,这个不是勉强的,不是有人鼓励的。为什么?清净、平等是心之本体,是心之体,有体当然它起作用,起的作用就是慈悲,所以这是自然的流露。如果我们把这三个名词分作三桩事情来讲也非常好,平等心是体;清净心是自受用,自己的享受,清净;大慈悲是他受用,是待人接物,别人享受的。所以一体有两个作用,一个自受用,一个他受用。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真正想圆成佛道,圆满的修成佛道,自己的享受是什么?不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是这些,而是清净,身心清净,无比的清净,这是自己的享受,至高无上的享受。至于物质环境,随缘,好,也欢喜,也清净;恶劣,还是清净,还是欢喜。住在山洞里每天吃草根、吃树叶,他也欢喜,他也清净,绝不会以为这个是太苦了,生活太苦了,他没有这种念头。为什么?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所以说把他放到天宫里面,他不觉得那是快乐;把他放到阿鼻地狱,他也不觉得那里很苦。为什么?他的感受是一样的,平等的。那就是他没有苦乐忧喜舍的分别,没有苦乐忧喜舍的执着。所以他在境界里能得清净,对人就大慈大悲,以慈悲去帮助一切众生,我们今天讲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慈悲普覆。

 

『遍入三世众生海』,人家确实有这个能力,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不但他的心能够圆满的贯注,他的力量也能够达得到,这一层是不可思议,力量也能达得到。『随宜利乐无边际』,「随宜」就是随众生根性之宜。根熟的众生就要在这一生当中帮助他成就,叫根熟的;根性没熟的,帮助他成熟。有善根的人,帮助他善根增长;没善根的人,帮助他种善根。所以佛陀的教化就有三乘、五乘之别。正如同世间学校一样,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有研究所,他是什么样的程度,我们给他什么样的帮助。没种善根的人如何来种善根?经上常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在这一生当中能够见到佛像、能够听到佛名,这就是他有善根,阿赖耶里头有善根,这是给他种善根。不管他信与不信,这个善根总是种下去了,他心里头落了这个印象。这是我们应当要做的,要普遍的去做。

 

什么叫根熟的众生?根熟就是说他这一生有资格作佛,这就根熟了。在我们想象太难了。其实不难,佛法有许多宗派、有许多法门,一般这些宗派、法门确实不容易,到根熟确实不容易。像在我们中国禅宗最著名的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在中国禅宗史里面,一生当中接引根熟的众生,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他一生度了四十三个人,四十三个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境界依照《华严经》来讲就是初住菩萨,明心见性是初住菩萨。六祖在曹溪教化三十七年,跟他学的人有多少万人,多少万人里面才四十三个。诸位如果再往上面去看看,达摩祖师辛辛苦苦到中国来只度了一个人,慧可。一直到五祖,辛苦一生,也就度一个人,不容易,实在是很难,根熟难。

 

可是另外一个法门里头根熟就容易了,很容易,那就是念佛法门。念佛这个法门古德常讲「万修万人去」,问题是你肯不肯信,你肯不肯真的发愿要去。如果你真相信,天天念着我早一天到西方世界去,时时刻刻有这个意念,把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事情当作我们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那你这个就根熟了,你这个人这一生决定成功。这是净土根熟跟其他宗根熟标准不相同。但是这一宗,自古以来,连佛都说,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所以它这个根熟,不说别的,就是你相信,真相信你就根熟了,你这一生决定往生。一往生西方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都是一生成佛。真难信,这个事情非常的奇怪。

 

我告诉同修们,我学佛最初老师介绍我净土法门,我是半信半疑,总是不反对就是了,自己不肯认真的去干,跟着大家唱几句佛号,那也常常有的事情,没有真的发愿。我对于净土真正相信就是得力于《华严经》,在《华严经》上看出了门道。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六祖所度的那四十三个人统统是初住,地位并不高,初住菩萨,圆教的。此地一直到等觉,文殊、普贤、观音,这些等觉菩萨,弥勒菩萨也在其中,也不例外,在《华严经》末后统统求生净土。因此我就把这个经回过头来再细看,看善财童子他学什么法门。结果才恍然大悟,善财童子是文殊菩萨的学生,可以说是文殊最得意的学生。文殊本人念佛求生净土,我们想想他教他最得意的学生应该教什么法门?当然是念佛求生净土,跟老师同一个心、同一个愿、同一个志向,这是我们在《华严经》里面发现的。

 

同时我们还得到一个左证,这个左证就是唐朝法照禅师,法照原来是修禅的,他那个时候住在衡山,就是现在的湖南南岳,住在衡山。寺庙里头早晨吃粥,用钵,他在吃粥的时候忽然看见这个钵里面,就像现在电视屏幕一样,看到了五台山,整个五台山的景象都在这个钵里头,看得清清楚楚。看到大圣竹林寺,文殊、普贤这两个菩萨在讲经说法,有一万多人在听经。他看到这个景象之后他就记住,尤其这个路径看得很熟,他把它记下来,就发愿朝五台山。他到五台山,果然他见的那个境界就跟钵里头见的一样,于是他找到大圣竹林寺,见到文殊、普贤,他也听讲经听了一座。经听完了之后,他上前向文殊菩萨请教,说末法众生根性都很劣,修什么法门能够成就?文殊菩萨就教他修念佛法门。他就问念哪一尊佛?菩萨告诉他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而且还念了几声,做个榜样,叫他跟着学,这就是五会新声念佛的方法。现在我们有五会念佛谱,但是这个念法是不是文殊传的?这个不可靠,但是五会新声最初是文殊传给法照的。所以法照从五台山下来之后他不学禅了,他就专门开念佛堂带着大家念佛,他成了净土宗的祖师,净土宗第四代的祖师,他从禅里头过来的。这是给我们得一个左证,就是文殊菩萨必定教善财修念佛法门。

 

当中五十三参是一回什么事情?诸位要晓得,这个五十三参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眼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体的接触。五十三是把我们这个世间、这个社会各行各业,一切人物、境界归纳成五十三类,是这个意思,你天天都接触到的。所以这个善知识里面,男女老少,出家在家,各行各业,几乎统统都有,都举出一个来做代表。一个念佛人可不可以见这些境界?可以,也能见,也能听,也能接触。当你接触的时候,你一切都明了,这是增长智慧;虽然明了,自己绝不动心,增长一心。一心不乱在哪里修的?在见色闻声当中修的,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五十三参里面,里头有三个菩萨代表是逆境,贪、瞋、痴,这我们都念过。代表愚痴的是胜热婆罗门,代表瞋恚的是甘露火王,代表贪欲的是伐苏蜜多女。善财童子都去参访,历事练心,所有境界明了,心里如如不动,还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到底,念念还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被外境所动摇。

 

所以念佛,如何能够念到功夫成片,能够念到事一心不乱,能够念到理一心不乱,上品上生,花开见佛,《华严经》善财童子给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榜样。我们今天不如善财童子,什么地方不如?我们一见色就动心,佛忘掉了,心被色牵走了;一听声,阿弥陀佛也不见了,这不行,这不够资格参访。善财童子有资格参访,就是他虽然参访他如如不动,人家本事在此地。能做到如如不动,增长定慧,一心不乱就是定,增长定慧。我们今天这个心禁不起外面诱惑,一诱惑自己就做不了主,这就退转,所以不能成就。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不去学善财童子?要学善财童子,那要认真的来读《华严经》,特别是这一本,这第五册就是《四十华严》,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这是《八十华严》最后的一品。所以你要晓得,整个《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如何把现实的生活变成佛菩萨的境界,也在你一念之间。一念觉,现前的生活是佛境界;一念迷,是众生境界。所以佛法、世法,世间、出世间,这当中没有界限,界限就是自己心地的迷悟。迷了,就是佛法也是世间法;悟了,世间法也叫佛法。所以说哪一法不是佛法?悟了的人。迷的人,哪一法是佛法?没有一法是佛法。诸位要想认真的学佛,必须从这个地方去体会。

 

所以帮助一切众生要随顺,随顺他的根性,随顺他的程度,随顺他的需要,这样的帮助他就乐于接受。譬如说我们今天已经晓得,这一切法门里面净土最殊胜,还有许多学佛的同修在那里排斥净土,他们学禅、学教、学戒律、学密,好不好?好,我们都赞叹。哪有不好的事情?都好。但是我们心里很明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都好,你能不能学得成功?这是个未知数。遇到这些人,我们也劝他、也鼓励他认真的去修学,譬如参禅,你就好好的参禅;你学教,你就好好的去学教去。我们不必拉他来念佛,用不着,这样人家起反感。等到他走那个路走个几十年走不通了,他要再回头来的时候他的根性就熟了。到他熟的时候你劝他,他相信了;根性没熟,就是我们俗话说机缘没成熟,这不行,做不到的。所以学佛不可以自赞毁他,决定不许可,自己要谦虚,要称赞别人。你看这五十三位善知识,个个都是如此,表现真正的良好修学风度,没有毁谤别人的。再看底下一首:

 

【心常欢喜无诸着。一切所有皆能舍。乐说平等施众生。此无著者之境界。】

 

前面讲深行,这里讲无执着。一个一切不执着的人,他的境界心里面欢喜,叫法喜充满,这个欢喜是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这是于法真正有所得的时候自然流露。像《论语》里面孔老夫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不是受外面境界的刺激,不是的。所以跟底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个乐不一样,乐跟悦不一样,乐是外面境界,心里欢喜聚会的时候很快乐。悦不是如此,悦外头没境界,这个欢喜从内心里面生出来的。所以儒家实在讲,也讲得非常的深刻。他这个法喜从哪来的?从不执着。有执着就有分别、就有烦恼、就有业障,怎么能有欢喜心?果然一切都不执着,你心里面所有的障碍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流露出来的就是慈悲、法喜。

 

『一切所有皆能舍』,不但身外之物能舍,身也能舍,决定没有吝惜。我们看到经典里面,菩萨修布施舍身,舍头目脑髓。这些经典,诸位读了之后,你可不能学,你要学,你是个大傻瓜。为什么?你要去学,你把经上讲的意思全部错会了。佛教你舍这个手,你就把手砍掉,把它烧掉,佛要看到你这样做,给诸位说,都流眼泪,意思错会了。你看观世音菩萨两个手不够用,要千手千眼,你只有两个手,还把它烧掉。「舍」是什么意思?是无条件的服务于别人。我要帮助人,需不需要手?我用手帮助别人就是我舍手,舍臂;我用这个身来帮助人,来服务于人,这就是舍身;我天天动脑筋,以智慧帮助人,这就是舍脑,要懂这个意思。所以有许多人搞错了,他真的把它烧掉了。所以佛法里头讲「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这是取里头的意思,不是叫你真烧掉。你真用汽油浇一浇烧掉,你这一把火能照几个人?搞错了。

 

所以在中国的习惯,受菩萨戒之后燃香,出家人在头顶上燃香。这个燃就是取这个意思,取舍身为人,我曾经发过这个愿,我舍自己为别人。摸到这个香疤就想到,我曾经发过这个愿,我今天不能牺牲自己,不能帮助别人,我与自己的本誓愿违背了。在家同修这个香燃在手臂上,燃臂香。这都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这个意思,燃不燃都没有关系。所以只有中国人燃,世界上其他的佛教徒都不燃。不能说他不燃他就没受过戒,不是的,实在是他们懂得经里面说的是取意思,不是叫你真的烧,哪有这种道理的!所以现在人迷惑颠倒,看到人烧几个手指,这个法师发的愿大,你看他的手指烧掉几个了。手是被烧掉了,大家对他恭敬得不得了,其实都搞错了。所以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烧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他的手燃掉两个指头,在中国近代禅宗里八指头陀他就是烧掉两个指头。这是什么?给别人看的,叫别人一看到他就想到我们要舍己为人,做这个样子给别人看的。所以你一定要懂得这个意义。我烧两个指头来供养佛,怎么供养法?佛要你这两个指头吗?错了,大错特错。佛要你用你的双手去为众生服务,佛要你这样做法。所以说要能舍,要能够舍己为人。心量要大,不要样样都想到自己。凡夫不能成就,另外一个大因素,起心动念第一个想自己,他不想别人。起心动念第一个想自己,增长我见。你看佛法里说,头一个要破我见。天天在增长我见,这怎么能成就?菩萨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觉悟了,他起心动念都想别人,他不想自己,把自己给忘了。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来到世间为众生服务的,不为自己的。这是行菩萨道,修菩萨行,为别人是真正为自己。

 

菩萨事业里面,菩萨是教学。所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这点诸位要认识清楚,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东西方的大教育家,在我们东方是孔老夫子,西方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在世都是以音声为教体。孔老夫子一生讲学,到处讲学,释迦牟尼佛也是一样。所以底下讲『乐说』,这个「乐」就是喜欢说。「说」什么法?说平等法,布施给众生,无条件的教育众生,教化众生。所以佛道是师道,我们称释迦牟尼佛称本师,自称为三宝弟子。所以我们与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这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宗教里头没有师生关系,只有教育里头才有师生关系。所以我们要效法佛,要继承佛陀的遗志,依清净平等法说给一切众生听,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才是佛弟子。再看下面一首:

 

【心无垢浊离诸过。究竟调伏无忧悔。随顺佛教能具修。此无垢者之境界。】

 

『垢』是秽垢,是无明烦恼的代名词,有染污,无明烦恼染污这个代名词。心里面没有这些东西,所以他没有过失。『调伏』,「调」是讲调顺我们的性情,「伏」就是伏烦恼。菩萨虽然有善巧的调伏,但是他并不究竟,到佛果上这才算是究竟,究竟圆满了。『无忧悔』,「忧」是忧虑,从此以后远离一切的忧虑,对于世出世间法都没有忧虑,也决定没有后悔。为什么?心清净了。『随顺佛教能具修』,到这样的境界,还要随顺诸佛的教导,具足的修学。「具修」这两个字很不容易,我们不要说太多,就看看我们中文的经典,中文《大藏经》,具是完全修学。咱一看到都害怕,这么多经典,从哪里念起?诸位要晓得,这个具修要抓纲领就行了。所有的经论,不但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总离不开三大纲领,照经上来讲就是戒学、定学、慧学,戒定慧,总离不开这个三大纲领。

 

再把它归纳,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三皈依,三皈依就是把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总方向传授给你。佛,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念念都要觉悟;法是正知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思想,不是邪知邪见,正而不邪;僧是清净的意思,是和合的意思,就是净而不染,团结一致。今天我们要特别强调这一句,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觉正净。这里面每一条都有戒定慧,觉里面有戒定慧,正里面也有戒定慧,净里头也有戒定慧。所以你能够抓到这个纲领就可以「随顺佛教能具修」,你要抓到这个纲领。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从迷回过头来依觉,这叫皈依佛。佛在哪里?自性觉,就是自性佛。不是叫你皈依外面的佛,皈依外面的佛就糟了,所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你怎么可以依靠他?依自性觉就是皈依佛。从邪知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可见得皈依法是皈依自性正,自性的正知正见。皈依僧也是如此,皈依自性的清净心,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自性净,清净。这叫三皈依。

 

所以诸位千万不要搞错了,现在皈依,我皈依某一个法师。那个法师成佛了,你该堕地狱还照样堕地狱,他帮不上忙。你不要说我曾经皈依你的,没用处,这是诸位要晓得的。你读读《楞严经》,释迦牟尼佛成佛了,阿难是他的堂弟,最小的一个堂弟,你看遇到难了,释迦牟尼佛也帮不上忙,这个事情要靠自己。所以佛称之为「无依道人」,不依靠任何人,不依靠外面境界,这是佛教跟宗教不一样的地方。宗教可以依一个神,佛教不依,佛教依自己,佛教给我们要依自己。所以三皈依叫三自皈,你每天早晚课念诵的时候,「自皈依佛,自皈依法」,三自皈,要晓得这个道理。抓到纲领就能够具足的修学。

 

如果就经典来说,《华严经》是最好的。《华严经》实在讲就是佛学概论,它的内容包括了整个的佛法。后来发展的所谓十大宗派,无量法门,可以说都是从《华严》流出去的,《华严》的支派。这是个根本,所以称之为根本法轮。在早些年,弘一大师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提倡研究《华严》,特别提倡研究《华严经疏钞》,这是清凉大师的批注。他的看法,这部《华严经》就像一部佛学大字典,如果能从这上扎了根,以后不管学哪一宗、哪一派,都很容易。所以这是「随顺佛教能具修」,就经典来说,这个经很好,学《华严》也就是一切都具足了。

 

这句话在此地意义很深长,因为有许多同修,到稍稍得一点轻安,就是心得一点自在,有一点法喜,他就满足了,认为他的功夫不错,到家了,不肯再进步,这是绝大错误。要晓得,你得那一点点法喜,你还没入门。什么时候才入门?我给诸位说一个最简单的标准,佛门常讲「八风吹不动」,不会被外面名闻利养、苦乐忧喜所动心,这个人才算入门,在佛法这个学校里头讲是小学一年级,还早得很。我们今天外头风稍微吹吹,心就动了,所以说得好听一点,都是在幼儿园,还没有资格上小学,一定要认真的学习。看下面第十二首:

 

【心无动乱无分别。能普觉知诸法性。远离一切诸惑业。此解脱者之境界。】

 

『解脱』拿现在的话说就是自由,自由自在的人,他得自在,这个人的境界,这里面有因也有果。『心无动乱』,刚才讲八风吹不动,这是刚刚入门,起码的功夫;『无分别』,在一切境界里他不会再分别。『能普觉知诸法性』,一个人只要不用分别心,分别心是第六意识,我不用第六意识了,那用什么?给诸位说,不用第六意识,你所用的就是妙观察智。不要再去找妙观察智,妙观察智找不到的,是因为你有虚妄的分别,把妙观察智转变成第六意识。你今天在一切法里不用分别,换句话说,就恢复你的妙观察智。妙观察智不生不灭,是真常的;第六意识是假的,是虚妄的,是有生灭的。所以佛菩萨用四智,凡夫用八识,学佛要会转识成智。怎么个转法?就是不用就行了。我心里面真的没有分别,平等了,心里真不分别了,就是妙观察;心里面真的不执着,平等性就现前;心里面确实不落印象,大圆镜也开显了。我们今天干什么事情落个印象,印象好深,怎么样也去不掉,这是阿赖耶识。再深刻的都不落印象,你的心才会清净,这叫功夫,这叫转识成智。这个人他之所以得解脱,就是他会转识成智。

 

「心无动乱」,实在讲就是不执着,再加上「无分别」,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唯识里面告诉我们(《华严经》是唯识六经之一,它也是唯识宗里头必修的),转识成智,因地里面只转六、七,五、八是果上转,自然就转了,只要第六、第七转了,第八跟前五识自然就转,连带转了。所以他得解脱,所以他得自在,他能够「普觉知诸法性」,这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他心光明了。他见外面的境界都是法性,眼见色性,耳闻声性,舌尝味性,统统是性,不再叫尘,我们凡夫叫六尘,他不叫尘,叫性,这叫见性。性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是,都是自己的真心。『远离一切诸惑业』,他从此以后不再迷惑、不再造业,因为迷惑、造业都是分别执着而起来的,就是迷惑颠倒。再看下面一首:

 

【心无疲厌常无退。勇猛勤修一切智。安住增上净戒中。此大丈夫之境界。】

 

这个『大丈夫』,还有一个叫「大英雄」,都是对佛的称呼。这个第一句是讲精进。菩萨的善根只有一条,就是精进。讲到我们众生的善根,通常讲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这是世间一切的善法都从这里生出来的。三善根的反面就是贪瞋痴,我们称它作三毒烦恼,就是无量无边的烦恼、罪业都是从贪瞋痴这三条根生出来的。所以世间法的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当然菩萨早已经修成了,早就修成了。修成之后他的善根是什么?就是精进,所以这条讲精进。『心无疲厌常无退』,没有疲劳、没有厌倦,永远的能做到勇猛精进不退。这对什么来说?对修一切智。特别是在这个经上看到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到处去参访,为什么?就是为了『勤修一切智』。所以我们如果要想成就,要想将来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高增,你要学善财。那就是无论什么场合,要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参学。听人家讲话,那就是开示。你听人家在讲是非,张家长李家短,你听了之后,增长智慧,增长定力。怎么增长智慧?听了不分别、不执着、不落印象,长智慧。你听的是什么?听的是法音。你要一面听一面分别,一面去执着,一面打妄想,那就造罪业了。你看会修不会修就在你自己一念转得过来转不过来,所以这个很妙。

 

《华严》的善巧方便就是会转,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都是好境界。会用心的人,对于自己都是帮助。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见到善的,我学他;见到不善的,我反省我有没有,他也是我的老师。他要不示现这一招,我怎么会反省?也许自己真有这个毛病,自己不能觉察,看到别人有这个毛病,想想自己也有,赶紧改过,那个人对自己还是老师。所以善财,除了自己之外,统统是自己的善知识,都是自己的老师。所以他一生成无上正等正觉,真是了不起!他末后参访到普贤菩萨,他就是等觉,他与普贤就平等,他与诸佛就平等。你要问他怎么修成的?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善财是一生成佛,即身成佛。他为什么能即身成佛?他会用心,他会学。我们所以不能成就,我们不会用心,我们不会学,差别就在此地。所以念到《华严经》,自己的信心倍增,信心增长。善财也是一个博地凡夫,他遇到文殊,他能够接受、能够听话、能够肯学,而在一生实际生活当中能够历事练心,在一切人事环境里面来练自己的心,练自己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他练这个。

 

所以学佛,佛法门路虽然多,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可以归纳成三个门路,就是觉正净。像禅宗就走觉这个门,他一定要开悟,他走觉门;教下,像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他们走正门,正知正见,在教理上下功夫,求得正知正见,这不容易,要读很多书;念佛的人从净门去下功夫,他求心清净,心净则土净。三个门不一样,入进去都一样。净土里面得一心不乱的,他一定会禅,他一定通教,宗教都通了;禅里面大彻大悟的,他心清净,他通达教理;教下大开圆解了,他有禅定的功夫,他有一心不乱的功夫。都一样的,怕的是你一个门都进不去,就没有法子了。所以这三个门,净的确比较容易,觉门跟正门不太容易进得去,净门比较是容易进得去的。所以你了解了,你对于各宗各派,你会起恭敬心,你不会毁谤,你晓得每个人走的路都不错。所以这是求一切智,一切智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就是一切种智。因为这个字句它是七个字一句,「一切智」就是一切种智,而不是阿罗汉的一切智。

 

『安住增上净戒中』,「增上」的戒品跟我们普通戒不一样,所以普通戒很多人持戒死在戒条之下,那是错误的。诸位要晓得,戒是手段,它的目的是得定,是得心清净的。如果能够帮助我的心得到清净,没有一样不是戒,那个帮助就是戒,所以这个戒叫「增上净戒」。定还是手段,目的是开智慧。所以要晓得戒品在佛门里它是手段之手段,你要认清它。重不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过,断恶修善,这是最起码的功夫。你要是不能做到这一点,要想心得清净、得定,很困难。所以一定要严持戒律。但是戒律是活活泼泼的,戒律的精神,戒律的理论,戒律的形象,戒律的方法,戒律的果证,条条都要晓得。你要不晓得,你就死在戒律之中,就死在戒条之下。

 

譬如现在我们这里阎瑞彦同学就很难得,他大概还持六斋日,过午不食,这很值得赞叹。可是我怎么样?我不赞叹他。你看他人瘦瘦的那个样子,他这个做法是好,但是要看在什么环境之下。在寺院里面做清众,可以;今天在此地这样繁重的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需要体力、需要精神、需要充分的营养。你没有精神、没有体力,怎么能替大家做事?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个不是破斋,不是破戒,这里有开缘,我要替大家做事情。尤其天天接近到广大的群众,面色枯黄,人家一看学佛学成这样,算了,别学了,你看学佛学成这个样子。是不是?学佛的人满面红光,学佛不错。不一样,很重要。所以学佛不能不注重营养,看什么时候,你到深山里修行,不接触外头大众,可以,那行;接触广大群众,要替大家来服务,修学大乘佛法,你就不能斤斤计较这些小节,不可以这样的。我们要度广大的众生,叫人家看到我们生欢喜心,看到我们就生信心,这样你想想看度多少人。不要叫人家一见到就把人吓退了,你自己修得再好也不行。为什么?你叫多少人退了心,这个不行,这不是佛法。所以,「安住增上净戒」,这句话里面包罗万象,是我们应当要重视的。「此大丈夫之境界」。

 

今天时间已经超过五分钟,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13日15:46: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525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