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148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一四八集)  1992/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03-0148

第148集 A

MP3下载

第148集 B

MP3下载

经本三百九十六面,第二行:

 

【今加为十。谓一我慢礼。如碓上下,无恭敬心。】

 

这是清凉大师将勒那三藏所说的七种礼,他老人家再加三种合成十种。《华严》都是以十来表圆满,所以大师在注疏的时候也采取《华严》的体例,将它补充为十种礼。第一种就是我慢,我慢虽然有礼拜的形式,但是没有恭敬心,这种礼拜就叫作『我慢礼,如碓上下』,这个碓是从前舂米的,像六祖大师在黄梅舂米,踏的那个碓是用脚踏的,这个碓上上下下的,那是没有恭敬心的,所以用这个做比喻。我们在《坛经》又看到法达禅师到黄梅去参学的时候,见到六祖当然一定要礼拜,他礼拜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看得很清楚,所以拜完之后就责备他,你既然行礼,这心里头不恭敬,存的有傲慢心,就被六祖看穿了。所以六祖问他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他就说,他读了三千部《法华经》,也很不容易了,所以他是因为三千部《法华经》值得骄傲,所以给祖师礼拜的时候就显示出来,这是一类的,这个不如法,没有恭敬心。这个《钞》容易懂,我们就不说了。

 

【二唱合礼。】

 

『唱合礼』也是没有恭敬心,虽然头也着地,但是跟着大家一起就是闹哄哄的,这样的礼佛拜忏,是这一类的,总而言之,是心不清净、心不恭敬,所以是:

 

【此二非仪。】

 

这不是仪式,这是不如法的。

 

【三恭敬礼。五轮着地。捧足殷重。】

 

就是我们现在一般礼佛所行的五体投地,『五轮』就是五体,我们的头顶、两个手、双膝,这是五轮着地,就是五体投地。『捧足』就是接足礼,捧足我们礼拜的时候翻掌,这个掌翻过来捧佛趾足,我们向礼拜某一个人意思,就是接,让他的足站在我的手上,这是『恭敬礼』。底下这一段注解注得很详细,就是礼拜一些微细的动作,以及礼拜时候的观想,这些动作我想同修们多半都是老佛教徒,都学得很熟,那观想不一定要照清凉大师这个方法,我们专修净土的人,我们礼佛一心就想阿弥陀佛,一心专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收的效果就很大,收的效果也非常的殊胜。我们再翻过来看三百九十八面:

 

【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

 

这『无相礼』,说实在的话,不是我们现在能够学得到的,我们知道就好,知道佛教里面有这种的礼敬,这是离一切相。像《金刚经》上所说的「离四相、离四见」,然后五体投地,这个礼拜这个形式跟我们是一样的,但是境界完全不相同,就是心里头的境界不一样,我们是着相,他是不着相,不着相称之为无相礼。

 

【五起用礼。】

 

起的是什么作用?

 

【虽无能所。普运身心。如影普遍。礼不可礼。】

 

这个境界比前面还要高一层,贤首就是华严宗,他们采用的是贤首大师,判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为五教,天台家判为四教,他判成五教,五教就是小、始、终、顿、圆。用五教来讲「无相礼」就是属于始教,大乘始教,这是从空门入,这『起用礼』就是大乘终教,就是大乘快要到圆满结束的时候。前面无相是大乘的开始,这个到大乘的终了,它的作用就更为广泛,所谓从空入假,无相是空,起作用是从空入假,入假才能利益一切众生,假如不入假,假就是九法界,他要不回过头来,他个人能得利益,不能利益众生,这个起作用就是度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一定要给众生做榜样,不但有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他要做出榜样给我们看,这就是作用。

 

【六内观礼。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向外求。】

 

我们要问『法身』是真如本性,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真心本性变现出来的,所以自性是最尊最贵,以最尊重的心、恭敬的心对待自性,这叫『内观礼』。那外面他还礼不礼拜?说实在的话,不重外面的形式,如果不为利益众生,他端坐在那里,那就是礼,不一定有礼敬的样子。他接引众生一定要观众生的根性,众生要没有这个程度,不能契入这个境界,菩萨一定还是五体投地拜佛、拜菩萨,作样子来教他。假如对方根性很利,契入心性甚深,那就不必要。所以诸佛菩萨说法度生,这个说法里面包括身教,无非是契机契理,理机双契才能令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

 

【七实相礼。若内若外。同一实相。】

 

这是五教里面第四种顿教,小、始、终、顿、圆。前面几种都是属于终教菩萨,由此可知菩萨接引众生确实是方便多门。今天有一位同修来看我,提到佛菩萨,这些祖师大德们接引众生,所教的方法往往都不一样,许多人教的,那不一样的情形,我们不难理解;最难懂的一个人,一个人教很多人,教的方法也不一样,于是觉得奇怪。他们举印光大师的例子,看《印光大师文钞》,印祖对这个人这个说法,对这个人讲要念观世音菩萨,对那个人说专念阿弥陀佛,到底怎么个念法好?来问我的这个同修刚刚好他是个医生,那我就好讲话,你做医生给病人处方开方子,给这个人开这个方子,给那个人开方子又不一样,佛菩萨对众生讲经说法就是开药方,看你害的什么病,哪有一定的方子!他就恍然大悟,就明白了。

 

纵然是一个人,印光大师接引的众不相同,你看他有的教人要读这个经、读那个经,教他很多。有的教人是专念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要读,个人根性不相同,有一些文人习气很重喜欢读书,要叫他不读经,那他算了,佛也不学了,掉头就走了。为了这些人,指点他读哪些经论,从这里入门。有一类的人喜欢简单明了,看了这个经就头痛,你再叫他念那么多经他也跑掉了,就是跟他讲什么都不要读,一句阿弥陀佛这样就行了,他马上就学会了。每一个人根性不一样!佛无有定法可说,祖师接引众生都学佛的榜样,也是无有定法可说,这诸位一定要明了,决定不要怀疑,着重在自己得利益,不要去管别人,管别人于自己决定没有好处,自己的心就不清净。

 

『实相』,这一句话很不好懂,这个注解里头有几句话说得很好,这是大师引经里面所说的,实相就是真相,与它相对的就是妄相。《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来就是实相,见如来就是见实相。实相到哪里见?实相就在妄相上见,知道它是妄,那就是实在的,我们这个凡夫麻烦在哪里?把这个妄相不晓得它是虚妄的,把一切虚妄相都当作真实,迷在这个里面,这是凡夫跟佛菩萨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所以诸佛菩萨跟我们在一起和光同尘,他叫做游戏神通。为什么?他绝对没有一桩事情是当真的,因为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自己所现的身体都不是真的,既不是真的又何必要认真、又何必去计较!所以他在九法界教化一切众生,他心是清净的,从来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绝对不会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他没有。所以他教化众生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

 

第一个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人间,就是游戏神通,与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此地,除此之外,如果在形相上看,我们需要衣食住行,佛菩萨也离不开衣食住行,没有两样,但是用心不一样,感受不一样。我们用的心是有分别心、执着心、得失心,我们有这个;佛用的心是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对人的心清凈,一尘不染的,所以用心不相同。感受,我们凡夫有苦乐忧喜,有这些感受;佛菩萨没有,苦乐忧喜统统没有,所以他心地清净什么都不受。所以诸佛菩萨跟我们哪些地方不一样我们也要搞清楚、搞明白。我们要认真努力来学习,学佛、学菩萨。实相就是内外一如,内是身心,外是世界,身心世界都是自性变现之物,所以它确确实实是一不是二,所以性相不二,理事一如,这都是讲的实相,通达实相,这就叫「实相礼」。由此可知,不能通达实相,这一条也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在拜佛的时候,这个境界不会现前。

 

【八大悲礼。】

 

我们看四百0一面倒数第二行,这个小注我都不说了,意思都说出来了。

 

【随一一礼。普代众生。】

 

『大悲』就是大慈悲,大慈大悲一定要明心见性的菩萨才能做到,以《华严经》来说圆教初住以上,《华严》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能做到,因为他们确确实实是大慈大悲。这个大慈大悲的定义是什么?是对待一切众生用的是清净心、平等心,这就叫大慈悲;如果有分别、有执着、有好恶,这个人我喜欢他,那个人我讨厌他,这个慈悲就不叫大,只可以叫慈悲不能叫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平等心、清净心,那个慈悲才叫大慈大悲。所以『一一礼普代众生』,众生迷惑颠倒,不知道敬三宝。不晓得敬三宝,给诸位说,就没有福报,没有福日子就很难过,就很苦。菩萨见到了心地不忍,他不会敬三宝,我代他敬三宝。所以今天这个世界虽然还有一些人作恶,世界还能够安立,还能够存在。这原因在哪里?因为还有一部分的善人替他们修福。替他们修福,那些人并不知道,但是修福的人也不一定要他知道,我才来替你修福,你不知道我就不给你修福,那这就不叫大慈悲。因为大慈悲是没有条件的,这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说实在话,我们现在是凡夫,为什么凡夫?我们有分别、有执着、有喜欢、有讨厌的,换句话说,我们慈悲心是有限度的,那个佛菩萨法身大士他们的慈悲心是没有限度的,没有止境的。所以这是应当要学。

 

【九总摄礼。】

 

在四百0二面最后一行。

 

【摄前六门为一观。】

 

这个意思融前面所说的六种,前面共说了八种,除掉前面两种不算数。因为前面两种我慢礼、唱和礼,那个不如法的,那两个不算,从恭敬礼一直到实相礼,这六个合成一个,一即是六,六即是一。这叫『总摄礼』。换句话说,法身大士们,他们跟我们拜佛,我们同样跟他并肩在一起拜佛,说老实话那个功德利益不相同,他那个一拜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这一拜,如果真的能得佛菩萨保佑平安升官发财,那就算不错了。所以这个得的是非常有限,这什么道理?其实佛在经上讲得很多,一切法从心想生,菩萨心清净,心平等。所以他那个心跟虚空法界是合而为一的,因为他没有界限。我们的心不清净、不平等,我们这心里有很多界限,我们所修的功德决定不能超越自己的界限。所以心量愈小,无论怎么修法,功德也很小。心量愈大,做一点点功德都好大!他随着心量在转变,所以心量小的人就吃很大亏,一定要拓开心量,心量大小操在自己,不在别人。不是佛菩萨给你划的圈子,也不是阎罗王制定的范围。不是的,都在自己。

 

所以读大乘经,特别是读《华严经》,确实能帮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帮助我们把心量拓开。到总摄礼这才是普贤行。如果不能把前面这个六种融合成一体,那不叫普贤行。普贤菩萨礼敬诸佛,可见的不容易。我们天天念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这念念而已,做不到!念总比不念要好多了,至少我们还知道有这么一桩事情,还有很多人不晓得这桩事情。我们明白了,读过了《华严经.行愿品》,不但明了而且还去做。做当然不能圆满做到,能做多少算多少。希望我们的心胸一年比一年开阔,那就有进步,因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修普贤行。所以这部经我们读起来有一定的好处。最后这一条,无尽礼。在四百0三面。

 

【十无尽礼。入帝网境。若佛若礼。重重无尽。】

 

礼敬一定要到这个地方才真正叫圆满。礼之体就是敬,所以礼而没有敬那就不如法,前面两种我慢、唱和这就是有礼没有敬,有敬而没有形式的礼也如法。儒家讲文与质,敬是质,表演在外面这是文,文思。有文无质,孔老夫子也不赞成;有质无文,夫子也赞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重实质不重形式,就是这个意思。「无尽」,前面总摄是见性。十相总摄就都见性。这无尽是性德全体大用,圆满的发挥。这是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圆满。

 

下面是比喻:『入帝网境,若佛若礼,重重无尽』,这个「帝」是大梵天王,不是我们人间的帝王。我们人间的帝王没有这么大的福报。大梵天王宫殿里面的罗网,这个网与网之间系的是明珠,明珠就像镜子一样,光光互照,显示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能含一切,一切也含一。所以佛在经上常常用大梵天王的因陀罗网来比喻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重重无尽的境界,这是性德圆满的流露。「若佛」,佛是我们所礼的,「若礼」,礼是能礼。能所都是重重无尽。不但重重无尽,而且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这是不思议的境界,清凉为我们说《华严》四种不思议,也叫四重无障碍的法界。前面「总摄礼」,理事无碍;这边『无尽礼』,是事事无碍,这才真正达到了究竟圆满。这十种礼,简单就介绍到此地,这才说了一句,「礼敬诸佛」。我们再接着看底下的经文,四百0五页第三行: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清凉大师在此地的科判,这一段是「释相」,解释礼敬的样子,相就是样子。怎么修礼敬?看礼敬的样子。礼敬样子里面分为三段,第一段先讲礼敬的境界,境界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对象。我礼敬,我对谁礼敬?先说明我们礼敬的对象。这一条非常重要,这是普贤行的基础,普贤行根本的根本。普贤行从哪里学起?从这个地方学起,从礼敬学起。我们学不到,学不到,你就不是普贤菩萨;你要学到了,那你就是普贤菩萨,那你值得庆幸,值得我们赞叹。所以学普贤行,起码的标准就在此地,第一个心量拓量,小心量不行。心多大?『尽法界虚空界』。佛门里头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是普贤菩萨。如果你心量不能包虚空法界,普贤菩萨这十条,你一条也做不到。因为他每一条都是这么大心量,所以佛在经上讲,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我们相信,这真有道理。如果不是这样的心量,他怎么能成圆满的佛果?心量第一个要拓开。人家用小心量来对我,自己要知道,那是当然的,他是凡夫,我是菩萨。我要不服气,我也用小心量去报复他。换句话说,我也是凡夫,跟他一样,那就错了。换句话说,要学什么?学能容人,不要被人所容,要有大心量容人。其实我们佛门教学,你看从前寺院道场,一进门天王殿,天王殿进大门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大肚皮就代表这个,就是代表心量要大,要能够包容。要包容虚空法界,无所不容,没有我不能包容,这种人才有资格修普贤行。

 

礼敬,对象是虚空法界里面的对象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里面,只能举一个例子。「一即一切」,这一个例子是代表对凡夫说法,凡夫心目当中最尊敬的是佛,所以就以佛为例子。『十方』是讲的空间,『三世』是讲的时间,时间与空间都没有边际,时空交织就成了法界。这个法界里面,『一切佛剎』,法界里面佛剎,就是诸佛如来的教区,教化众生的范围,佛经里面称之为佛剎。一个佛剎,一般都讲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佛剎。像这样的佛剎是无量无边,没有人能够算得尽,没有人能够说得出它的数字。每个佛剎都有一尊佛在那个地方教化众生,所以佛有多少?『极微尘数』,极微尘数是比喻。诸位要晓得,极微尘数佛当然就是极微尘数的佛剎,因为一个佛剎只有一尊佛,佛剎跟佛的数目字一定是相等,不会有多有少,一定是相等。

 

我们现在先来说说什么叫微尘?前面说过,但是太久了,大家都忘掉了。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地球上,距离我们现在,依照中国历史的记载,今年是三千二十年,外国人的算法是二千五百多年,跟我们相差了六百年。中国的记载,我们中国从前这些大德们,像虚云老和尚、印光大师,他们都采取中国古老的记载。那个时候科学没有发达,这个世间没有科学。可是佛所讲的与现代科学所发现的往往不谋而合。现在是用许多科学仪器才发现,从前没有,佛就是眼睛看就行。佛的眼睛比显微镜还灵光,显微镜看不出来,佛都看清楚。所以佛在物质上给我们分析,物质最小的,以牛毛尘为单位。牛毛,这个毛端上,尖端上有一粒微尘,这个东西很小,它在那里不会掉下来,可见它很小,以这个为单位。然后把这牛毛尘把它分,分做七分,七分之一,那就更小,七分之一,佛叫羊毛尘。羊毛比牛毛要,这一粒微尘在羊毛尖端上,摆在那里,四平八稳,不会掉下去。羊毛尘再分,分成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比羊毛又要细,都是讲毛的尖端。兔毛尘再分为七分之一,叫做水尘。就是这一粒的微尘,在水里面可以自由活动,没有障碍。现在我们懂得,现在我们讲密度,水的密度并不很大,当中有空隙。这一粒微尘从水空隙里面,它可以自由的通过。水尘再分,分为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属密度就大,比水的密度大,可是它还是有空间,它能够在这空间自由通过。金尘的七分之一,才叫做微尘。微尘是不是最小的?不是最小,还可以再分,再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色聚极微再分为七分,那个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这就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所以那叫邻虚尘,它跟虚空做隔壁,也就是说到这个,不能再分。

 

我们今天科学家发现,发现分子,原子,电子,粒子,现在愈发现愈有小的基本东西出现,是不是佛法里面讲的微尘,极微之微?还很难说,因为科学还不断在进步,现在认为不能再分,过几年又能分了。所以佛这个说法,非常符合于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佛在《金刚经》上跟我们说明这个宇宙的现象,佛讲的这个现象,一合相。合是组合,一就是一个基本的物质。世间大,地球,星球,小到微尘,都是这一个东西组合的,这现在我们科学发现了。也就是我们讲的这些极微之微的微尘,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组合的不相同。动物,植物,矿物全是它组成的。如果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你的平等性就现前,知道万法平等,为什么?基本的物质是一个,同一个物质组成,这里头没有贵贱。一粒宝石,大家认为这不得了,看得很贵重。地上一块砖头,瓦块,没有人要它。那个砖头瓦块跟宝石的结构是同一个物质,只是排列不一样。在佛眼睛看,价值是平等的,没有贵贱。

 

所以你有贵贱,是从你那个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发生,真相里面没有,一切法都是平等的;世界是平等的,众生是平等的,众生与佛是平等的,没有一样不平等。佛法的平等是从真相里建立的,是以这个为基础。万法一如,万法平等。诸位想想,我们这个地球要这样分法,那分多少微尘?这才一个地球。三千大千世界里头有多少地球?我们没有办法说清,佛也没说出来。但是佛说了一个概数,佛讲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有十亿个单位世界,单位世界是什么?从前人说太阳系。换句话说,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里头有十亿个太阳系。一个太阳系里面有多少星球,大星球,我们一般人知道,小行星数量就很多,知道确实数字人就很少。何况现在还有人说单位世界不是太阳系,是银河系,那个范围一下就不晓得大多少倍!如果单位世界是银河系,一尊佛的教化众,三千大千世界是十亿个银河系,你看这个范围多大。我们今天科技发展到现代,用无线电的望远镜还不能够发现十亿个银河,还不到,才发现几百个银河系而已。在一佛土里头,还远之远矣。把这个大千世界磨成微尘,极微尘数,这不是一个佛剎,一切佛剎极微尘数。所以佛的数量无量无边,太多太多,没有法子计算,这些都是我们礼敬的对象。

 

这是先从数量上来说,希望你的心量拓开,然后再从礼敬上来讲,十方好懂,此界他方。此界,我们把它说成最小,我们这个地球,地球以外的,我们都称为他方。别的星球也有众生,也有诸佛菩萨,我们今天讲的外太空,外太空有高等的生物,有比我们人更聪明的。现代科学家承认,这个宇宙之间,绝对不只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上也有,而且也很多,这是为科学家所公认。

 

关键在三世。过去诸佛,像《三千佛名经》里面,就是过去千佛。现在佛,我们也不难懂,像世尊为我们介绍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现在佛,他现在并没有入灭;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也是现在佛,他也没有入灭,现在佛我们也好懂。再底下一个,未来佛在哪里?三世,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位要知道,未来佛就是现在的一切众生,佛说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然有佛性,将来必定作佛,只是时间早迟的关系。所以未来佛就是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人是一切众生,动物是不是一切众生?蚊虫蚂蚁是不是一切众生?诸天鬼神是不是一切众生?全都是的。换句话说,我们统统要以一个清净平等心恭敬。所以普贤菩萨的礼敬不容易做到,你看到一个蚊虫蚂蚁根本就瞧不起牠。到哪一天,你把蚊虫蚂蚁看的跟佛一样,你晓得那是一尊佛;到哪一天看到外道鬼神也把他看做佛,不再有分别,不再有执着。基督教的耶稣,伊斯兰教的安拉,天主教的圣母玛利亚,统统都是佛,统统平等,你这是修普贤行。他们有分别,他在迷,他心量小,他有障碍。我们今天心量解开,解脱,解开了,脱离了一切分别执着,知道这些众生都是未来佛。所以我们对于这些未来佛的恭敬心,跟恭敬现在佛、过去佛决定没有两样。但是在礼的仪式上不同,不能说见到佛拜三拜,见到蚂蚁,你也去磕三个头,拜三拜,那人家看到你这个学佛的人神经不正常。一切形式随俗,「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随俗,仪式随俗,心地决定是一致。我对一切众生的恭敬,跟对于佛,对于祖师大德的恭敬,绝对是一样的,这叫普贤菩萨的礼敬。

 

那刚才我们讲到众生,十方三世这些众生,我们只讲了有情众生,这有情众生,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动物。还有无情的众生,桌椅板凳是无情众生,我们今天所讲植物、矿物。佛在《华严经》上教导我们,「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动物是有情的众生,植物、矿物是无情的众生,有情无情同一个自性。所以在有情,佛叫他做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对有情众生说的。无情众生叫它做法性,就是对于一切植物、矿物,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同一个性,因此无情的众生,我们也要像对佛一样的恭敬。这个地方,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们对一切无情的恭敬是心恭敬,而不是对于桌椅板凳,沙发,每一天去给它磕几个头,不可以这样做法的。对它怎么恭敬法?摆的整齐,擦的干净,这就是对它的礼敬。书本一定有书橱,有书架,不至于零乱的摆设,这是对它的恭敬。地扫得干干净净,家俱摆的整整齐齐的,这是对它的恭敬。普贤行从这里开始,所以叫一切恭敬。

 

课诵本里面,早晚都念,「一切恭敬」。一切法会里面,那个「一切恭敬」,不晓得念了多少遍!嘴皮上念,恭敬心一点都没有,所以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读了这段经文之后,我们了解一切恭敬里面所含的真实义。从今天起,尽形寿,我们要认真去做到。以这样的心行,念佛求生净土,给诸位说,往生净土必定是实报庄严土上品往生,不在同居土,也不在方便土,在实报土,为什么?你修的是普贤行,这个品位就高。那我们要问,我们能做到吗?你要问做到做不到,这句话要问你自己,不必去问别人。能不能做到就在自己一念之间的迷悟。你真正觉悟,哪有做不到?真正觉悟是看破放下。看破,不迷了,不迷惑,真相大白,知道万法平等,我与一切有情无情众生完全平等。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我礼敬一切,是礼敬自性,不是礼敬别人,是礼敬自性,礼敬性德。这就是我们常讲自尊自重。佛法到这个地步讲到自尊自重,那是真实的;世间人讲的这自尊自重,说老实话,有名无实,唯独佛法是名实相符。放下是放下什么?放下是放下一切分别执着。所以看破放下之后,你的行自自然然就与普贤行相应。这是说明礼敬的对象,用佛来代表,佛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就把十方三世,情与无情,统统包括尽。我们再看第二段经文,同一面最后一行。

 

【能礼因。】

 

这个法门实在讲,广大无有边际,我们能修,我们凭什么能修?佛给我们说出: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

 

同样一个道理,有许多人听到净土法门,信心生不起来,怀疑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这能往生吗?西方世界都是些大菩萨们俱会的,我有资格参与他们法会?疑虑重重,不敢求生净土。这个原因在哪里?对西方世界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普贤行也是如此,我们靠普贤菩萨本愿威神的加持,确实要不是得普贤菩萨本愿的加持,那是要法身大士才能做到。同样的道理,我们一身的罪业,只要真正肯信,肯发愿往生,我们是蒙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本愿威力的加持,这是往生的真因。普贤行的真因是普贤菩萨威神的加持。

 

诸位要晓得,普贤菩萨就太多了,怎么说普贤菩萨太多?大家念过《弥陀经》,《弥陀经》上讲,西方极乐世界,十方去往生的那些人,那个数量是无量无边,没有法子计算,所以佛说只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诸位要晓得,那些人全部都是普贤菩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普贤菩萨,怎么晓得?《无量寿经》上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人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换句话说,你要发心修普贤行,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那些普贤菩萨,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统统加持你,这个力量多大?怕的是就怕你自己不肯发心。真正肯发心,我们业障固然是重,这一发心就消除掉。这就是得阿弥陀佛,诸佛如来的本愿加持,一切普贤菩萨的本愿加持。这两种力量不可思议,什么样的业障都消除。所以自己一定要有信心,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信心才能够建立。知道自己这一生当中肯努力,肯精进,实报庄严土上辈往生,我们真的有分。所以《华严》确实是大幅度的提升了我们往生的品位,这是这个经典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注解里面讲。

 

【略有二因。】

 

我们发愿修普贤行有两因,这是第一个:

 

【以普贤行愿力。此即法力。不依行愿。不能遍故。】

 

第二个就是底下一句:

 

【深心信解力。】

 

这是自力。由此可知,普贤行门也是二力法门,有普贤菩萨本愿威神加持,有自己『深心信解力』,二力,跟弥陀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二力法门,完全相同。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9日17:28: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410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