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115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一一五集)  1991/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03-0115

第115集 A

MP3下载

第115集 B

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二百八十四面第七行,《疏》,看疏。这是第二大科,「明能入」。本经玄义的部分,前面所讲的是境界,是所入,也就是给我们说明诸佛与大菩萨他们生活的状况,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到他们的境界才真正入到真相。今天这个文是讲能入,怎样入前面不思议解脱境界?可见得,讲到这个地方,才讲到《华严》最要紧的部分。我们看经文:

 

【第二明能入者。】

 

总,这先说总。

 

【总即普贤行愿。】

 

『普贤行愿』就能入,所以佛在《华严》上就说得很清楚,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圆满成佛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那不能成佛,就是入不了这个境界,为什么入不了?他没有修普贤行。普贤行是什么?普贤行是完全称性的大行。换句话说,思想、见解、言语、行持都与自性相应。与自性相应,就是与法界相应,自性跟法界是一不是二,两个名词,一桩事情,自性就是法界。这是总说。

 

【若别说者。略有二种。】

 

『别』是分别开说。这个分别开了,两种:

 

【一者身入。二者心入。】

 

身心。

 

【身由心证。】

 

实在讲,身能不能入?心要不入,身不能入;心入了,身自然就入了。由此可知,身跟心,还是心为主宰。

 

【故广辨心入。】

 

身入就不要谈了,单谈『心入』,因为心入了,身就入了。心要不入,身怎么修也入不进去,所以这关键在心,那心入就要多说说了。

 

【心入有三。】

 

这三个条件,三个条件缺少一个也不行。

 

【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

 

信、解、行。

 

【此三无碍。谓于此行门。深忍乐欲。净信不逾。】

 

这两句就是『正信』。对于普贤菩萨的行门,修行的方法,修行的门径,『深忍』,这个忍当作承认讲,今天的话讲肯定,决定不怀疑,深信不疑。『乐』是爱好,『欲』是希望,我喜欢,我希望。『净信不逾』,对于这个法门生起了清净的信心,这是讲信。

 

【于斯行门。晓了性相。】

 

这两句是解,就是『正解』。斯门是普贤菩萨的行门。晓是能够真正的明白,了是明了,晓了就是明了的意思。性是体,相是状况。对于它的体与相,统统都能够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晓了性相』也就是《般若》里面所讲的,通达诸法实相,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正信。

 

【依之起行。一一真修。】

 

这两句是『正行』。依照本经,就是普贤菩萨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认真的去修学、去亲证,这是讲的修行,这正行。

 

【解行相扶。自然契合。】

 

这两句是证果,这就入了,就入了境界。后面《钞》里面有详细的说明,我们来看《钞》:

 

【第二明能入者下。于中二。】

 

这是先交代段落,就是佛门里面讲的科判,先把段落交代清楚。

 

【一总标行愿能入。】

 

这个『行愿』是普贤菩萨的行愿。

 

【二别说身心能入。文中又二。一略指身心。二身由下。】

 

这个『身由下』,在二百八十四面倒数第三行当中,「二者心入。身由心证」,就是这个身由下。这以下的经文:

 

【广释心入。】

 

这就详细跟我们解释心入这是真正重要。所以佛法说实在话,就是修心,关键在心上,不在事上。身是属于事,事,实在讲,决定是没有障碍的,事事无碍。障碍产生在哪里?产生在心上。你心里头有分别、有执着,障碍就来了。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妄想,什么障碍都没有,那就入这个境界,真的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每个人分别执着妄想不一样,所以这个世间本来是很单纯的,变成非常的复杂。这一切复杂从哪里来的?都是妄想执着来的。有妄想执着,这个真实的境界就没有办法体会。体会尚且不能,怎么能入?这个入,用现代的话,亲身得到享受,这才入。如果我亲身得不到享受,那入个什么?真正得到受用,就是《无量寿经》里面讲的,真实之利,利是利益,受用。我们看底下这段文:

 

【随识则身阻碍。依智则身融通。】

 

这是把大前提先告诉我们,凡夫依识,菩萨『依智』,这就是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凡夫不仅是指六道,六道之外也有凡夫,叫外凡。外凡指什么人?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这些人为什么要称凡夫?因为他还是『随识』。换句话说,必须是实教的菩萨,实是真实,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圆教初住以上,那是真实的菩萨。为什么?破一品无明,证一分自性。破无明,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他依的是智,性起作用就是智,不再随识了。由此可知,圆教十信之前还是随识,别教三贤位之前也是随识,别教要初地菩萨才依智。你就想想看,这个事情是不简单。识是什么?识是感情,识是迷的,八识五十一心所,随这个。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起心动念都是心心所起作用。唯识经论说明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现在人叫它做心理学。那这个世间讲心理学实在讲,这个唯识学派这个讲心理讲得最高明、最深入、最微细,这是一点都不为过的。读了唯识经论,这个世间心理学你就看不下去了,为什么?太幼稚了。随识就处处都有障碍。识是怎么来的?分别执着而来的。

 

菩萨见了性,这个见性是要修定,定到相当的程度就开智慧,智慧一开才见性。如果单单是定,没有开智慧,那个不管用,还是见不了性。阿罗汉、辟支佛他们的定功是九次第定,菩萨的定功比他们更高,只要智慧不开就不行,所以一定要开智慧。依智慧,这就是古德常讲,修行要在转识成智,这个人叫会修行,这个人叫真修行。古人有两句话,听教,就是听讲经、听教,当然这个听教的范围很广,包括讲经。所有佛菩萨对我们的教诲,我们听教要在消归自性,要懂得回归自性,不要去记那些名相。记名相什么?全落在识里头。能够把它消化了,融到自性里面去了,那就会转识成智,那才真正得受用。自己什么?破迷开悟,听教要能破迷开悟。消归自性就是破迷开悟,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觉悟了,这个重要。修行,就想要转识成智。我不随识,我依智,依智就得大自在,一切障碍都没有了,就入了华严境界。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身就融通。融是圆融,通是通达。这两句是把大前提告诉我们,从这个前提区分出凡圣之差,为什么叫凡夫,为什么叫圣人,差别到底在哪里。

 

【先标列。】

 

先把这个总纲领跟我们说出来了。

 

【然从凡至圣。不过信解行证。】

 

所以佛给我们讲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本也好,中本也好,小本也好,略本也好,总而言之,不外这四大科。四大科里面,就给我们说这四桩事情。哪四桩事情?『信、解、行、证』,就说的这个东西。清凉大师判这《华严经》也是判这四分,四大段。

 

【证是果相。】

 

所以前面跟我们讲心入,不讲证,只讲信解行,不讲证。证是什么?证是已经入里面,还谈什么?要紧的是怎么能证?信解行就能证。信而不解,不能证,解而不行也不能证,行里头没有信解也不能证,必须三个具足,缺一个都不能证,这点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真正修行,用功精进的人很多,如果没有正信、正解,那种苦修都叫盲修瞎练,不能证果的。所以证这一个字暂时不谈,『证是果相』。

 

【义在契合中收。】

 

后面会讲,我们现在只讲能入。

 

【今明能入之因。】

 

『能入之因』指前面这三个字。

 

【故此但明三也。】

 

这个三就是信、解、行。

 

【言此三无碍者。】

 

现在要跟我们说说这三个什么叫无碍?底下这几句话,我讲经的时候常常引用,现在大家看到原文:

 

【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有解无行。其解必虚。有行无解。其行必孤。】

 

我们到这里看到原文,原文四句我常常引用,只说了一半,这是告诉大众们,解跟行一定要相应,不能偏在一边;偏在一边,都有麻烦,都出毛病,『有信无解』,这个信是迷信。什么是『无明』?迷就是无明,迷信!愈迷愈深。有人说,这个宗教愈迷愈好。迷是什么?麻醉剂,迷深了麻木不仁,不知道痛痒了,这就是我们一般世间人讲,宗教的情操。宗教情操是什么?是愈迷愈好。在佛法里面讲,是大错特错。佛法不是教你迷信,佛法教你正信。正信是觉而不迷,怎么可以迷信?佛法是破迷开悟。所以信了以后,信是入门,你不信,你怎么可以进门来?进门来之后要求解,就跟这学校一样,先对这个学校要产生信心,这学校办得很好,师资也不错,课程也很理想,你对它建立信心,这才愿意来上学。到学校来求解,绝对不是来增长无明的。

 

『有解无信,增长邪见』,这是我们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面普遍看到的,那个佛法的经典他也说得头头是道,说得天花乱坠;他虽然说,他做不到。他为什么做不到?他不信,他是劝别人信,他自己不信。你们想一想,劝别人信,自己不信,这是一回什么事情?邪见。他造的罪业,比那个增长无明还要重。增长无明的人,得的果报是愚痴;这个增长邪见的人是无恶不作,拿着佛法欺骗众生,他就干这个事情。他不相信,劝你们要相信因果报应,为什么?你们才肯听话,他自己不相信因果报应是无恶不作,他干这个。所以邪见之人必堕地狱,不是堕饿鬼,前面那是堕畜生道,愚痴堕畜生道,这个堕地狱道,邪见是堕地狱道。

 

『有解无行,其解必虚』,他解,解他做不到。做不到,那个解得不到印证;换句话说,所学的这些知识没有通过实验,那个真实性不可靠,一定要得实验。『有行无解,其解必孤』,孤是什么?行没有理论的基础,没有理论的依靠,都有毛病。四句把它合起来,合成两句,重要的就是解与行。信已经包含在其中了,可见得解行相应是非常的重要,而且解与行是相辅相成的。多解一分,必定那个行门行持境界往上提升一层,这一提升,那个解又增上一层,两个互相提升,永无止境,一直到圆满菩提。解帮助行,行帮助解。行是什么?生活。解就是思想见解,在生活当中体验,你这个解得就更深、更圆、更广。那你在生活当中,这个体验的也是愈深、愈广、愈圆,解与行都可以增上深广圆。到什么时候才无碍?这里文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

 

【若称法界。三必无碍也。】

 

什么叫『称法界』?没有界限就无碍,有了界限就有障碍。有界限就不能称法界,称法界,界限就没有了。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这么乱?界限太多了,国与国划界线,那会打仗,没有界线就不打了,没有界线打什么?一个国家之内,省与省在争执,县与县在争执,乡与乡在争执,你看看,所有一切的争端从哪里起的?界线起的。你们再仔细看看这个大地哪来的界线?本来没有界线,界线是你们自己划的。今天在这里划一道界线,明天在那里划一道界线,实在界线起于什么?起于分别执着。心里面才有人我,界线已经建立了,已经划出来了。那你的障碍烦恼就从这里开始,逐渐的生长,你的界线愈多。换句话说,你的分别愈多,你的执着愈多,你的苦难也愈多。要想这一生过个太平日子,一点苦都不受,能不能做到?能,而且告诉你,很容易做到。怎么做?把你那些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拿掉,你这一生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太平、快乐、幸福的日子,就从这来的。拿掉之后,你就称性。称法界,法界就是性,自性就是法界。信解行都没有障碍,这没有障碍,就是证。有障碍就证不得,没有障碍就是证,这证在哪里?无碍就是证,就入了。

 

【后解释。疏谓于此至净信者。】

 

《疏》里面,二百八十四面倒数第二行,最后第二个字,『谓于此行门』,底下这是解释,这两句刚才讲过,交代过了,这是解释信。

 

【不逾至性相。释解也。】

 

这是解释解。

 

【依之至真修。释行也。】

 

这是解释行。

 

【亲证唯解行。故但结二。】

 

这就是把前面的文统统跟我们交代了。从这里来看,看古人的文章往往一句、两句就是一个段落。他这个解释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每一个段落里面意思是完整的,而且意思都是深广无边。所以佛的经典,从开始学习去读,读到成佛都读不厌,为什么读不厌?里面的意思无有穷尽,这刚才讲了,你有一分的实行,就增长一分的见解,这是正解。正解增长了一分,你在行持上,你对于一切事物的看法又深一层,它两个是互相相辅相成的,互相帮助的。只要能这样用功,哪有不入的道理!

 

再看下面一段,二百八十六页,这跟我们讲能所契合,这是第三个大段。第二个大段是讲能入,什么能入我们要记清楚。总而言之是普贤行愿,别说有二:心入、身入。心入有三:正信、正解、正行。这个地方全部跟我们讲的是原理原则。西方净土能往生,凭什么?能信、能愿、能行。它跟教下其他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你们把它两个比较比较,它跟八万四千法门不相同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信解行,净宗法门是信愿行;换句话说,不解也行。其他八万四千法门,不解是不行,那个解还得正解,解错了也不能行。净宗法门不解也行,所以不认识字的老太婆也能往生,道理在此地。这才能够三根普被,能度法界一切众生。你有正解的,那更好,上上根,那更好;不解的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去,这一愿就行了,不需要解,愿就行了。

 

净宗的行门,老实念佛,可是这老实就很不容易。什么叫老实?心里没有妄想就是老实,还打妄想就不老实了。因此一句佛号,要死心塌地的念去,这老实;不能死心塌地,这是不老实。还有三心二意,还有妄想执着,这就是念佛法门的障碍。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教给我们,净念相继这四个字,这个净念相继就是老实念佛。怎么样才老实?要净念相继才老实,那就是老实,老实就是净念相继。净,清净,心里面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叫净。如果这句佛号之外还有别的东西,你的心就不干净、就不清净。相继是什么?一句接着一句不中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不怀疑,不怀疑是信;不夹杂,不夹杂是净,是清净;不间断,是相续。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叫老实念佛,这叫做净念相继。用这个方法去修行的,万修万人去,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凡是不成就的,这念佛的三要诀总是当中少一个、少两个,这才念不成功。三要诀都不缺的话,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所以我们读这里,跟净宗法门比较是不一样。《华严经》上提的这三要诀,这个正信、正解、正行,这些人往生都是上上品往生的,都是实报土,大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当然是正解,正解之后也要发愿,不发愿也不能往生。所以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怎样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他们去的条件也是信愿行,我们去也是信愿行,条件一样的,相同!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果报相同,他虽然是大菩萨,我们是凡夫,到西方极乐世界果报相同,因为我们修的因相同。假如我们讲信解行,那我们不如他,那跟他差得太远了。讲信愿行,那我们是一样的,差不了好多。这些地方总要辨别清楚,辨别清楚好处在哪里?好处就不怀疑。你对于净宗法门才真正信得过,破疑生信。别人来跟你讲,你就晓得,他有误会,他不了解,他没念过《华严经》,他不懂这个道理。华严宗、净土宗的东西,这两样他都没有透彻,所以他搞不清楚,他有误会,他想错、看错,他也说错了。你把净宗经典跟《华严经》参透了,这个事实真相完全明了,这个利益就大了。好,看第三段。

 

【第三能所契合者。正显入义。】

 

这就前面讲那个证,证入,『能所契合』。

 

【入者。了达证悟之名。略有二门。】

 

什么叫『入』?入就是证,证就是入,这两个字不相同,意思是一样的。入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证,证无上佛果。无上佛果,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了』,明了;『达』,通达。真正明了,圆满的通达,这就叫『证悟』,这就叫入。『略有二门』,略说,把它分为二门。

 

【一者果海。离于说相。】

 

还是比喻,比喻是深广无际,比这个意思。果就是果报,果报就是我们生活环境的受用,深广无有边际。一部《华严经》就讲这个果报。『离于说相』,哪能说得出来?说不出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果海』,真实的果报,起心动念,你就有障碍,你就见不到。不起心、不动念,你说什么?你说什么?但是诸位要晓得,当你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你见到的是真相,就是果相。譬如我们这里拿的这个东西,我们立刻就见到了,马上当场就试验。现在我要问,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禅宗的话说,道一句来,你说一句我听听,这是什么?这见到真相。如果你说,我见到的是毛巾,错了,毛巾是名字相,我叫你离开名字相。离开一切名字相,你说一句来,这就是真相。眼前事物,样样东西都是这样的。佛教没传到中国来,老子就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宇宙万物无名,没有名相的。名相是众生从分别心里面给它划定一个界线,那个界线是假设的,不是事实。

 

所以我们今天众生迷,迷在哪里?迷在名相里头。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你要仔细听,你要不会听的,也被他迷了,他说那么多名相,统统被他迷了。虽然佛在今天很慈悲,点醒你,叫你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这样才能够真正懂得如来真实义,这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果你落在名相里面,如来的真实义你完全不懂,不但不懂,你被如来害了。你被他迷了,被他骗了,被他迷了。他不骗你,是你自己被骗了,这个不能怪他,他没骗你,他也不迷你,你自己迷了,那有什么法子?佛常常感叹众生难度,为什么难度?难度在此地。不叫他执着,偏偏要执着;不叫他迷,偏偏他要迷,这个事情就很难。所以这个真的东西,果海,那果真实海,离言说,离于这个说相。

 

【二者因门。可寄言说。】

 

因是讲修。果是讲性,性不可思议。修那就可以说了,修里面就有善恶、有是非,就可以说了。性里头不能说,修里面就可以说。当然我们要说能说的,不能说的就不说了,诸位体会这个意思就好。下面再说能说的,『可寄言说』。这个钞就不必念了,你一看就明了。我们再看底下一段疏:

 

【今且略明无分别智。证理法界。以为五门。】

 

虽然在『因门』上,这个因门也有相当深的程度,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它。我们看钞,二百八十六面倒数第二行。

 

【后今且下。】

 

就是解释前面这一段疏。

 

【寄说因门。】

 

这两门里面我们说后面这一门。

 

【于中二。初明入理法界。后明入无障碍法界。】

 

这分成两段,先说第一段,第一段就相当长,就很长。第一段里面又分三段:

 

【初标举开章。二第一下。随门牒释。三结前五门。生后文势。】

 

这在文的后面,现在没看到,现在只看到前面这两个小科。这是入理法界,怎样能入理法界?然后再告诉你怎么样入事事无碍的法界,无障碍的法界。可是诸位一定要知道,不入理,决定不可能事事无碍,那做不到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都是以理法界为基础。换句话说,先要把理论彻底明了通达,事上障碍就没有了。换句话说,入理法界就是认清楚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你真正彻底明了了。怎样才能明了?这个明了是真智慧,真正的学问,绝对不是世间聪明智慧能达到的,不是世间的知识能够理解的。世间的知识,世间人的智慧都有界限。你问他界限从哪里来的?他有是非人我,他有分别执着,因此他的智慧是有范围,有界限的,这个道理在此地。

 

科学家有是非人我,贪瞋痴慢都没断,哲学家也没有断,宗教家还是没断。上帝爱世人,信祂的得救,不信就不得救,是不是?这还是有界限的,还是有条件的。有条件、有界限、有范围,就不是真智慧。所以佛法里面告诉我们,真智慧从哪里来的?不是读经来的。读经能开智慧?没有这一回事情。真智慧从哪里来的?从修定来的。戒定慧,智慧是从定来的。这到底是一回什么事情?因为定是真心,真心本来不动,真心本来没有妄想,没有妄念的,真心离念,真心起作用就是智慧,真心起作用叫照见。

 

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比喻,我们这个心像水一样。水起了波浪才动,这个照就失掉了。起波浪是不是还能?也还是能照,但是你照的东西,它的波浪就有界限,你照的就只照了一点点,就那个界限里面的那一点点,外面就见不到了,所以看到整个的现相是支离破碎,你见不到真相。到风平浪静的时候,波浪没有了,没有,这个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那就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佛比喻我们这个心里头的妄念起伏就是波浪。妄想分别执着,愈堕愈大,大风大浪,那就更没有智慧了。所以你这个心里头的波浪愈小,智慧就愈现前;到风平浪静,没有一点点界限的时候,你的智慧完全现前了。

 

从这个地方,诸位同修如果冷静的去体会,你就彻底明了,佛法修行修什么?就是修心,就是把心里面妄想执着把它去掉,恢复到平静,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的这么多东西,就讲这一桩事情,除这一桩事情之外,没有第二桩事情。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那是说许多不同的方法手段,这些方法手段干什么的?都教我们这个心恢复到平静。如何把妄想分别执着把它离开,都是说的这些方法。此地这五门不是方法,五门讲的是境界。底下还要详细给我们说:

 

【第一能所历然者。】

 

历然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我们凡夫境界。我们面对这个社会,六根面对的这个六尘境界,眼能见,外面一切色相是我所见。这有音声,我这个耳能听,那是我所听到的。能所很清楚,那对立的,这就是波浪,这就是障碍。到你修行,就是修定的功夫,这个修定跟诸位同修说,佛法里面不管哪个法门、不管哪个宗派,统统都是修定。我们念佛,我们念佛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定,名称不一样,事情是一桩事情,都是定。所以绝对不是修定只有参禅,禅宗才修定,那你就搞错了。禅宗是修定,其他的哪一宗、哪一派不修定?只是方法、手段不相同,统统是修的定。境界再提升一层,「能所无二」,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相当高,能见所见是一不是二。能见的是见性,所见的是性色,诸位念过《楞严经》就容易懂了,那就不是尘了,见的还是性,这是到第二个境界。第三个境界,「能所俱泯」,泯是没有了。前面能所无二,还是清清楚楚的境界,这个完全没有,这心里头能所的痕迹都没有了。前面有痕迹,虽说无二,无二还是个痕迹在,这是无二的痕迹也没有了,可见得,他这个定又深一层。到第四层这个功夫,「存亡无碍」,这个功夫就更深。《维摩经》上所讲的,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这到无碍的境界。由此可知,维摩境界是很高很高的境界,凡夫、二乘、权教菩萨达不到。末后「举一全收」,这是入了华严无障碍的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才真正到究竟圆满了。下面这五个是题目,按照这个题目来跟我们细说。这个文在二百八十七面第二行,我们看『第一能所历然者』,先看这个。

 

【谓以无分别智。证无差别理。心与境冥。智与神会。成能证智。证所证理。如日合空。虽不可分。而日光非空。空非日光。】

 

前面这个文不好懂,后面的比喻好懂。『日光』是能照,虚空是所照,太阳在空中,同在光明之中,确实好像是一桩事情,其实有能照、有所照,清清楚楚。这段文,我们从注解里面来讲,从钞里面来讲,前面这是科判:

 

【二中五。】

 

就是五段,照前面这个科就是分五段。

 

【一明能所历然。第一则法相宗证道。谓大乘始教也。】

 

所以这个境界也相当之高,这是大乘开始,注意,不是小乘,是大乘的开始。大乘开始是谁?圆教初住菩萨,这是大乘开始。《大乘起信论》,你看大乘起信,你看看这个题目,是大乘人启蒙的书,从这里开始的,那个境界就是此地五门里头第一门的境界。再看看《金刚经》,《金刚经》也是大乘起信的境界。再看看《楞严经》,你看《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这二十五位菩萨所代表的,统统是大乘起信的境界,就是圆教初住菩萨的境界,刚刚证入!证入,大乘证入,入什么?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大乘人所证入的,这叫大乘始教。

 

【夫法。】

 

从法相上来说。

 

【约内。则分别名识。】

 

这是从内里面,就内里来分,『分别』就叫识,无分别就叫智,这是佛法的定义。什么是智?无分别是智,有分别是识,智跟识这两个名词的定义,就下得非常之清楚。一切不分别,刚才讲,这一切不分别的时候,这是智,智照是照见;一有分别,就是识。这是毛巾,黄色的方巾,统统是识,识是假的,智是真的。用智来照是见到真相,用识来分别,你所见到是虚妄相,不是真相。见一切万法,统统如此,所以你要用无分别心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真相大白。你用识来看这个世界,你自己被卷到里面去了。为什么?你起了好恶之心。你用智是无分别的,这个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没有好恶;换句话说,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利害,万法平等。你在天堂跟在地狱享受完全是相同的。天堂是什么?没有乐受,苦乐忧喜舍,没有乐受。地狱里头没有苦受,你的心永远是清净平等的;换句话说,什么境界现前,与你都没有干涉,这是诸佛菩萨的享受。这个受,佛门里面叫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你有苦乐忧喜舍,这个受是不正常的享受,那是凡夫、二乘的享受,不正常。佛与大菩萨的享受是正常的,正常的享受是一切统统不受,这就正常了,这才大自在。

 

识跟智不一样,他们用智,于一切万法不分别,没有分别。看到这个世间人分别这个,分别那个,执着这个,唉呀!可怜,这可怜悯者,可怜可悯。为什么说他可怜可悯?因为他怎么分别、怎么执着都是一场空,都不是事实。事实上确实没有。确实没有,他在那里打妄想,你看看这多可怜,真可悯。这个分别执着就是造业,造业底下就是受报,这受报就是你生活的苦状,你受种种苦,这就是报应。谁造的?自己造的。不分别、不执着,没事。现在天下大乱,如果你不分别、不执着,他乱你不乱,他苦你不苦,确实如此。所以这个智太重要了。这是从内里面来分,就是有识,就是有智。给诸位说,有识就没有智,有智就没有识,就好像明暗两面一样,有明就没有暗,有暗就没有明。识跟智就是明暗,智是明,识是暗;智是觉,识是迷。学佛,这个事实真相不可以不知道。从外面来说,这外面是境界,从外说。

 

【约外。差别名境。无差别名理。亦名境也。】

 

外面这个境界,大乘经上常讲,境随心转。我们用识心来看外面,外面是境界,什么境界?『差别』境界。这个差别大分十法界,十法界差别境界。如果你要是用智,智是无分别。这个心里头没有分别,外面境界就没有了。这个外面境界是什么?是你从分别心上建立的!那个外面境界没有差别了,没有差别什么?没有差别叫『理』,理就是『境』,境就是理。境是事,我们通常讲理事,大家好懂,因为习惯。讲境,是佛学名词,现在人不太好懂。事,事跟理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去掉分别执着,你见的是理;用分别执着,你见的是事。事就不一样,理什么?理是一样的。这个初学的人听得很难懂。

 

古人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们想这个比喻。譬如我们用黄金,我们做了十个形像,佛像、菩萨像、缘觉像、罗汉像、天像、阿修罗像、人像、畜生像、饿鬼像、地狱像,摆在这里十个,代表十法界。我们用分别心来看,这十个不同,那是佛,这是菩萨。如果心里没有分别,这十个什么?黄金,一样的,分量也一样,重量也一样,价钱也一样,一切都平等,根本没有差别,你就见到理。理是什么?理就是性,所以事、理、性、相,事就是相,性就是理。离开一切分别,你见的什么?见到性,见到一切万法的真相。所以明理,明什么理?明事之理。事在那里变,理不变。像这个,假如说这是黄金的,这一串金,我喜欢把它做成佛像,就做成佛像;不喜欢佛像,我把它熔解开,我把它做一个人像,它就变成人了。那个像虽然常常改变,它这个金体没有变,还是它。所以诸位晓得,万事万物,理是一个,是真性。在动物,我们叫它做佛性;在植物、矿物,我们叫它做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

 

所以真正能见到性,这佛在《华严经》上讲的一句话,你就会点头承认,「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才能够体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一是什么?一是性!一切是什么?一切是相,确实是一个。体是一个,理是一个,性是一个,相、事那是千万变化,无量无边,所以你才晓得一即一切。不但一个理是一切事,就是一个相也是一切相。为什么说一个相是一切相?一个相,它是这个理!一切相,还是这个理,不是二理。譬如我们这一团黄金,我们喜欢造什么就造什么,你可以造成千千万万不同的东西,还是它,它永远没变。无论哪个相就是一切相,体没有变,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慢慢能体会到一点味道了。否则的话,听了是莫名其妙,真的听不懂,搞糊涂了。从这个地方,逐渐就能够体会到一点。

 

到这个地方,这是我们这个文里头一小段,解释《疏》里面,就是『无分别智,证无差别理』,这解释这一句,什么叫识,什么叫智,什么叫理,什么叫境。你只把这四个字它的定义搞清楚,对于你在修持,换句话说,对于你实际生活很有帮助。你往常这个生活跟往后对人、对事、对物,你把这个体会体会在心里,你的看法、想法、做法会不一样,眼前确实会得少许的自在,会有一点智慧现前,会得一点自在。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9日17:11:2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405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