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二集) 2010/10/9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33-0022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我们上一节课谈到的经句,是进入《太上感应篇》当中怎么样修善积德的这段经文,第三段。开头就说,「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像《论语》当中,有经句讲到「见善如不及」,看到好的榜样,「纵去远,以渐跻」,赶紧效法他,这是「则进」。「非道则退」,「见不善如探汤」,看到不善的行为或者是自己的念头、言行不对,就像用手去摸滚烫的汤一样,马上就赶紧怎么样?缩回来,不让这个错误的念头、言行继续错下去,「非道则退」,赶紧悬崖勒马,不然一失足成千古恨,要赶紧退回来。这个是对自己要赶尽杀绝,不可以有丝毫的苟且、放纵。这个心境要是这么样的谨慎。
这一句其实也是所有行善积德的总纲,用这句话来概括。下面的经句,就是一些生活当中、处事当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具体德行的说明。我们上一次也提到这个「是道」,儒家的道、道家的道、佛家的道,事实上它们都是相通的。我们说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跟佛家的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相呼应的,道家《太上感应篇》所有的教诲绝对不离这个五常。包含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儒家也有三宝「君亲师」。「君亲师」是道:「君」,以身作则,不要求别人,我们先要求自己;「亲」是爱心;「师」是能够循循善诱、有教无类、长善救失。一个人处世常常都有君亲师的心境,扮演哪一个角色,都能把这个本分做好。佛家的三宝:觉、正、净。道家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我们看,「慈」仁慈是不是跟五常相应?勤俭,「俭」就跟礼相应,礼是做人处事的分寸。一个人奢侈了,他就是失了分寸,所以奢侈也是不守礼,不守做人处事的原则。在《论语》当中也讲到,「礼,与其奢也,宁俭」,所以奢侈是非礼,勤俭才是守礼。但是假如勤俭了又变得很吝啬,那这个又过了。所以勤俭是不糟蹋东西,但对人还是有爱心、是慷慨的。「不敢为天下先」,这个就是谦退,其实也是懂得礼让、懂得谦让。
这些教诲其实都不离五戒、五常。所以我们能掌握儒道释修学的这些最重要的教诲纲领,就能时时观照我们有没有在道中。不能修行修到最后,自己有没有在道中、有没有在进步都糊里糊涂,那就被自己给卖了。总要修个明明白白。师父常说,修行是要当个明白人。所以我们每天读诵《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就是以儒道释最重要的教诲纲领,来观照我们有没有在道中。《十善业道经》,师长有一个节要,六百多字,很好受持。每天把这三个根能念一遍,能观照自己这一天的言行。观照成熟了,遇到境界,马上不好的念头起来就能转念,叫「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提起正念就是「进」;邪念能转就是「退」。所以这个「进退」,说到根本上还在念头上面。
在宋朝,我们很熟悉的一位圣贤人赵阅道先生,他后来被封为赵清献公。他是每一天都焚香告帝,我今天做了哪一些事情,跟上天报告。不符合圣贤教诲的,他不敢做。因为每天都要昭告上帝,做了不该做的非常的惭愧、无地自容。古人修学都要有这种态度。那我们学不学?每天念「三个根」的时候,就像赵阅道先生焚香告帝一样检讨我们自己的过失。
子路刚好有一次照顾夫子,夫子生病了。子路就说,我赶紧向上天祷告、祈福。孔子说,我祈祷很久了,不是现在才祈祷。夫子那个意思就是说,你要依照上天的教诲来处事,你随时都是在祈福、在祈祷,不是到了劫难现前的时候才在那里求,有时候都已经为时已晚。其实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在的人反应都比较迟钝,身体都差到不行了才开始要保养,或者是已经恶贯满盈才开始要忏悔,往往都来不及。甚至我们修行人,等身体衰弱了才要来精进,都很辛苦。「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今天早闻圣教,假如还因循苟且,说坦白话,比没有学的人还要加一条罪,懂了还不做叫明知故犯。懂了,人家还说,那个是学圣贤的,那是佛弟子。我们还有个假名,叫名不副实。所以不可玩弄佛法、消遣佛法,这对我们来讲要时时提醒自己。
管宁先生在三国时代,他的修养也非常好。他有一次坐船过海时遇到很大的风浪,看到海上的渔船统统在呼天抢地,因为可能海水都要灭顶了。所以其他船上的人都当下开始在那里忏罪,祈求上天饶恕。所以当下所有船上的人都在那里忏悔,希望能饶恕。当下这个管宁非常冷静,他面对劫难来的时候处之泰然:假如我是该受这个罚,那我也不惶恐。可是管宁说道,这一次假如逃不过,那可能是因为,我这一辈子有一次起床没有戴好帽子,三次睡得太晚,一次上厕所没戴帽子,可能就是这几次的关系。大家注意,管宁一辈子就只有犯这些过失。我们看到这样的行持,自己一天犯的过失就超过他一辈子犯的过失了。结果所有的船都沉了,只有他的船没有沉。共业当中有别业,人家真正是「是道则进」。
所以这一些圣贤的风范,确实我们能接触到要效法,不能糟蹋他们给我们的示范、表演。刚刚讲到这一句「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是总纲,接着是怎么样修善积德,详细的说明,所以下一句讲到: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要修善积德,这个在佛家讲叫「修行」。既然是修行,最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修。儒家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什么是根本?心地是根本。我们前面讲到的,袁了凡先生、俞都先生,他们都是读书人,懂的道理都不少,命运没有改变,甚至是像俞公命运愈来愈差。这都是因为没有抓到根本。俞都每年写黄疏向上天汇报:我做了这么多善事,怎么愈来愈穷困潦倒?后来灶神给他一分析,「意恶太重,专务虚名」,而且「满纸怨尤」,他心地上不知道每天造多少恶。
所以《太上感应篇》,具体修善积德一开始就提醒我们从心地上下功夫,而且是从真诚下手。『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真诚的存心才能不欺、不邪。所以我们每一句经句都从心地上去下功夫。从字面上看,『不履邪径』这个「履」,是你脚步在走这条路,所以就是我们人绝不可走邪道,这是从字面上、相上是这么讲。但从心地上讲,这个「履」就延伸到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包含在这个「履」。「邪径」就代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绝对不能落到邪念、邪言、邪行上面。「邪径」就包含了念头、言行都不能邪。
『不欺暗室』,这个「欺」就是明知故犯。今天我们不懂道理做错了,那不是「欺」,「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所以这个「欺」是「有心非」。我们说不知者不是很严重的罪过,他是一个过失而已。但是假如懂了之后还照犯,那这就不妥当了。而「暗室」就是人家看不到的地方。所以等于是说,我们处世要言行一致,有人的地方、没有人的地方都要一致,这叫慎独的功夫。修行真的用功都要在这些境界当中。时时一个人都觉得好像十个眼睛在看他,叫「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他就不会放纵。就像我们前面谈到的第二大段都是在提醒我们,「举头三尺有神明」,人这样才能够战兢惕厉、不会放纵习气,不然习气实在是很难控制。
有一段格言对这两句经句是很好的诠释。第一句讲到,「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也」,这个就是身口意都不妄动,都提起正念、提起观照,「君子所以存诚也」。「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也」,人有不欺己、不欺人、不欺天的态度,他时时刻刻都能依教去奉行,不会有违反这些做人规矩的时候。
古代读书人特别重视这个慎独的功夫。我们很熟悉的,在汉朝有个读书人叫杨震,他提拔的一个读书人王密,后来拿了黄金去找他、要送给他,他并没有接受,然后提醒王密,我是因为觉得你还在学业上、德行上很下功夫,我是信任你,你怎么不信任我,竟然拿黄金来贿赂我?结果王密就说,反正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人知道?
人家杨震他不一定知道佛法上的道理,他都能够这么样的去慎独,我们已经学了大乘佛法,了解的是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应该我们的慎独功夫要比他们高才对。比方师父讲《妄尽还源观》,每一个人起一个念头不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已,而是周遍法界。尤其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莲池海会众菩萨他们的能力很高,这个宇宙任何一个众生起心动念,他都知道。
所以师父说,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寒毛直竖!戒慎恐惧。诸位同仁,我刚刚讲到这里,大家寒毛有没有竖起来,都没竖?所以就看到我们跟师父差距很大。没关系,竖不起来没关系,多听几次就竖起来了。善根福德不够不怕,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薰到让他时时都能提起这样的观照就对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就会了,我们一百次,人家十次能会,没关系,我们一千次。有这样的决心,潜能都能够激发出来。但这圣贤人还有师父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们要效法。
今天我们修学念佛法门,应该提醒我们自己处事待人接物是落实《无量寿经》,学这个法门就要依这一部经典。师父讲《无量寿经》,要把《无量寿经》变成我们人生的剧本。这一段大家听过没有?很多人没反应。你刚刚已经听过了,我刚刚已经把师父讲的话重复一遍了。怎么修行?《无量寿经》当中说的,「若曹作善,云何第一?」要积德累功,第一件事要怎么做?「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端」就是端正,跟这个「不履邪径」一样,就是完全的把它转过来,由邪转成正的。昨天,李越老师跟大家提到的头发、衣服、穿鞋要整齐,这都是落实《无量寿经》,「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所以经典在哪?就在当下的生活。人要时时做到俗话常讲的要「堂堂正正」、不邪。
我们看到,「不履邪径,不欺暗室」都是让我们在恶念、恶行很细微的时候,就懂得赶紧把它斩断,叫「防微杜渐」。现在的人是养成坏习惯了才想改,就很不容易。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修行人,他也很想提升,但是进进退退,都是因为习气养成了才想对治,难度就高。
所以有一个沙弥修得很好,八岁就有神通道力,他就飞进王宫里面。结果皇后迎接他,他才八岁、长得很庄严,皇后张开手就要去抱他。沙弥马上一退说,王后且慢,这个行为不大妥当。王后讲了,你八岁就跟我的孩子一样,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大家想,有没有道理?大家注意,现在很多话听起来都有点道理,但你细细用经典去思考,没有道理。所以我们不能听谁讲的,皈依佛门,就要听佛讲的,不听任何其他外道什么说法,「依法不依人」。不然大家去试试看,你一个问题问五个人,五个人的讲法都不一样。听谁的?听佛的,还有听师父的。一个人还没成就根本智以前,不能去听其他太多人的说法,成就根本智才能够去广学多闻。所以善财童子是在文殊菩萨成就根本智之后,才出去五十三参。我们现在根基不牢,到处问这个、问那个,整个头脑都搞乱了。
这个沙弥就对王后讲,王后,妳所说的,在人情上讲是讲得通,但是,在修学上要很冷静一个态度,就是要防微杜渐。一星之火,都可以把整个森林给烧掉,可是它一开始是什么?就是一个火苗而已。滴水也可以穿透泰山之石。不在这些细微处去谨慎的话,那要想提升自己的境界、要想消灾免祸就不容易。我们冷静看,现在的社会风气偏颇得很厉害,它是因为多久的时间造成的?那绝对不是三天、五天,甚至是几代人都察觉不到问题才造成这个样子。
你说现在很多父母说,小孩有小孩的想法了,我们管不了。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告诉大家,这句话不知道多少人讲过。听起来,很多人还说,是、是。「是」也不能讲,「是」讲了叫造口业,为什么?你说是、是,那你就是对错误的说法认同了,这个叫共业。为什么价值观会偏颇这么多?在其中的人思想都不正、都没分辨出来,才愈偏愈大。「养不教,父之过」,哪有什么「小孩都有想法了,我们管不了」?「教不严,师之惰」,父母、老师有责任,哪有一句话就把责任全部都推掉!
所以,这个八岁的妙颜沙弥,他这一个示现就给我们很重要的提示。纵使他能如如不动,请问一般的人做得到吗?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是我想怎样、我想怎样,他所做的一切是给世间人当榜样的,是契所有世间人的根基的。你说世间人现在根本抵不了诱惑,他还去带头,「没事,到妓院去修行」,那所有的人一看到,「你看,妓院也可以修行」,全部都跟去了,兵败如山倒。这个时候真有智慧的人修行,一定是「斗闹场,绝勿近」、「非圣书,屏勿视」。
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没有「我」,他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而且现在的人疑心特别重,特别容易怀疑,纵使自己能如如不动,都要能避众人的嫌疑。大家想一想,今天一个女子抱了一下出家人,看到的人会怎么想?「哎哟!」对,人家在怀疑了。所以我们刚好这几天到香港给师父开车门,男众开车门。这个都是在避嫌。包含我记得有一次,日本江本胜博士非常佩服师父,刚好访谈完师父要离开的时候,他自然的情感的流露,就抱了师父一下。师父恒顺众生,就给他抱了一下。结果紧接着一个女子过来要抱师父,当下护法马上制止。所以你看,这个都是要避嫌的,都是念念为众生的道业着想,不能让他起怀疑、丧失信心。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