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十九集) 2010/11/15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33-0049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我们深入《太上感应篇》是扎我们德行的根,就是扎我们心地的善根,能够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修行最重要是改心,把错误的心态调回来真诚、慈悲、清净、平等。我们看到经句: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见到人家的得,我们容易产生的是嫉妒心,见不得人好,就像《太上感应篇》里面讲的,「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才能可称」,这个都是随顺错误的心态跟习气。
我们想一想,本来人应该是很自然「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我们之前也提过,科学家都做实验,孩子很主动看人家东西掉下来,「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他赶紧拿着去还给他;他的同伴跌下去了,他比他还先哭。这本来是同体的一种心境才对,慢慢的根源出在哪?出在贪心。贪心了就希望自己有,希望自己多,看到别人多心里就不高兴。所以贪是这个习气的根源。慢慢的由贪心就变成妨碍别人好,妨碍别人得,那就变成嫉妒人家得、欢喜人家失,变幸灾乐祸去了。
修道是改心,最重要的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见到人家得,随喜协助,成人之美;见到人家失,赶紧帮忙,赶紧化解人家的这些困厄,这样就对了。我们学佛,事实上,当个明白人。人家为什么能得?他修来的。那就没什么好嫉妒的。而且说实在的,就像我们嫉妒人家的道德、学问、才华,其实道德学问也是修来的,没什么好嫉妒的。看到人家有道德学问,应该是更砥砺自己要效法别人。
有一个公案,是「二十四孝」当中的黄庭坚先生,他曾经连续梦到一个情境,就是他在吃芹菜面。因为梦太清楚了,他索性就去找梦中的那个地方。真的给他找到了,结果他敲门,找到这一个房子,开门的是个老太太。经过了解之后,这个老太太说到,前几天是她死去女儿的祭日,而这个女儿特别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到祭日她就煮芹菜面给她吃。
故事说到这里,黄庭坚是谁?是这老太太的女儿,她已经去世又转世。黄庭坚先生,以前的读书人对儒道释的教诲都有涉猎,就清楚,原来这就是我前世的母亲。后来这个老太太又讲到,我的女儿特别喜欢看书、写文章,你看那些书就是她以前看的,还有她写的文章,还锁起来了,我都没办法拿。结果可能讲到这里,黄庭坚先生好像恢复记忆了,就去把那个钥匙给找出来。打开来拿出自己前世写的文章,很惊讶,跟他这一世的功力差不多。
后人看到这个公案讲了一句话,「书到今生读已迟」。人道德学问才华是累世积累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明白这个道理,人就不会去嫉贤妒能,要效法了。嫉贤妒能是愚痴,嫉贤妒能那个心性往往是跟地狱连在一起的。明白了人家的「得」都是人家下的功夫,这个时候这些道理很清楚,然后也很清楚自己的心性是招感来自己往后的果报。提起随喜的心修普贤行,是往生极乐;提起嫉妒的心去障碍贤人,那是堕阿鼻地狱的果报。所以是极乐还是地狱,是我们一念心性自己决定的。这些理常常想,警觉性就愈来愈高。
人因起贪念,而有得失之心,这个是烦恼的根源。人假如没有得失,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习气。自己得了不贪著,所谓「得意淡然」,自己真的得了不是自己的功劳,感谢父母,感谢所有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让功于众,让名于上,这个在得当中就不会贪著、不会堕落。得的时候,人容易得意忘形。自己失的时候呢?失意,泰然处之,不要太难过,事情已经发生了,要面对它,要解决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中得到教训,坏事就变好事。而且哪怕这个「失」不是自己的过失,哪怕是被人陷害了,也是好事。为什么?消业障,报掉了。所以这些道理真想清楚了,这个世间有没有坏事?诸位同仁居然开悟了,世间没坏事,你好日子来了。「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
人假如每天烦恼很多,那叫自讨苦吃。自己好日子不过,尽要被自己的习气折磨,那也没办法了。所以遇到佛陀的教诲,一明理了,理得心安,心都安在正知正见,安在觉悟当中。所以人生最快乐是什么?当个明白人最快乐。彻底明白的状态是什么?了解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用这样的心境处世待人,那是彻底觉悟的状态。这个时候有这样的见解,要奉行「六和敬」、要落实《太上感应篇》就不难。一体,人家得就是我得,一样高兴;人家失就像自己失一样,赶紧去帮忙、协助。时时提醒自己恢复性德,恢复一体,「自性清净圆明体」。
所以在《汇编》当中就提醒,我们懂得能够欢喜人家得,不嫉妒,这样才不会把自己的心术给愈搞愈沉沦。而书中提到几个事例,像唐朝的狄仁杰先生,他很仁慈,「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他在并州做法曹参军的时候,刚好同事有一个人要被派到很偏远的地方,而他的母亲又已经很老了,他这个时候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个同仁假如被派到那里去,他的母亲已经又老又病,再继续担心,可能怕老人家,也怕这个同仁会承受不起这样的际遇。他就主动提出来,「我代他到那个地方去工作」,狄仁杰是仁心仁术,最后是当到宰相,留名青史。而他提出来的时候,刚好当地的长史蔺仁基先生听到他这么说,佩服他的心胸之外,突然感觉到自己很惭愧。因为蔺仁基先生那个时候还跟李司马(也是当地的同僚),还在闹不愉快,看到人家狄仁杰用这种心境来对待自己的同事,自己生惭愧心,赶紧去跟李司马道歉,就化掉了这个同侪之间的对立、误解。真的是正己感化他人。
另外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的宰相有一位叫做薛瑗,他看到人家得就很不高兴、嫉妒;看到人家有过失,幸灾乐祸;而且从不推荐贤德之人,看到贤德的人就看他不顺眼,不让他为国家贡献。他这样的心术感来什么果报呢?一个儿子死在狱中,其他的儿子统统都残废。「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果是丝毫不爽。后来孔子的学生公明子皋可能跟他交情不错,适时劝他,而且还传授他《中诫经》。他听完以后立誓要悔改,要能提起随喜的心,帮助别人的心。虽然他痛改前非,但是因为前面造的业太多了,所以最后只剩一个儿子存活下来。历史这些故事,都给我们很重要的启示。
在《汇编》当中又提到莲池大师有一段教诲,我们面对世间的这些人事物的得失,能不能拿得起放得下,得要有功夫。所以得失来自于贪,不贪五欲六尘,就不会有这些患得患失、嫉妒障碍,甚至沮丧,这些态度就没有了。你假如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得的时候不贪著,失的时候就不在那里怨天尤人了。而莲池大师比喻人在面对世间财色名食睡这些名利的境界,功夫深浅不同。功夫不好就好像有一把火,旁边放著干草,功夫不好就像干草一样,一下子全烧起来。遇到一些境界马上就伏不住自己的脾气。
第二种境界,像木头一样,一开始烧还不见得烧得起来,不过给它吹吹风,它就烧起来了。当然,不要给人家乱吹风,尤其是枕头风,最不要吹。人心胸要开阔,妳给自己的另一半吹枕头风,坏了他的心术,扰乱他清净心,把他往生的大事都给耽搁了,这怎么是爱护对方?甚至于是另一半因为一些事情在那里计较,在那里冲突,反而这个时候要适时引导他扩宽心量才对。第二个像木头。
第三个像铁一样,烧不起来,但是假如功力不够,可能会熔化掉。
第四个,像水一样,它不只烧不起来,还会什么?还会灭火。但是水假如被放在那个锅子里面,还是会被煮到全部蒸掉。所以君子不器,度量很重要,宰相肚里能撑船,什么事都障碍不了。
最后是人的境界要像什么?像虚空一样。就烧不起无名火了,起不了贪瞋痴了。这是莲池大师对我们的勉励。
我们看下一句经文:
【不彰人短。不衒己长。】
学佛,总要是学到立志,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总要利人又利己,害人又害己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不能再起,起了叫愚痴。时时有这种冷静,言行、念头就谨慎。
一个人首先要懂得护念自己的善心、道心。我们『彰人短』,自己的心已经落到傲慢、嫉妒、瞋恚,甚至是什么?贪婪,见不得人好,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去毁谤别人、陷害别人。所以贪瞋痴慢疑,这个五毒是根,才会表现出「彰人短」的这些行为出来。斩草要除根,总要看清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彰人短」,彰扬人家短处,自己堕落,然后还造孽。彰了他的短,结怨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而且假如彰的这个人,他又是弘法利生的人,他又是对大众有很多利益的人,结果我们一彰他的短,让大众对他失去信心,那这个结罪就大,就障碍大众的法缘。所以师父为什么讲《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提醒我们修道的人在道场当中,不要毁谤他人,断了人家的法缘、法身慧命,这个业报都是在地狱。所以人要冷静,一定要自利利人,不要害人害己。
《无量寿经》一开头就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提醒我们要往生西方,首先要守口业。因为口不清净,一天要造很多业,这个清净心就保不住了,而且也要时时厚道,不要苛刻。所以师父讲到,人这一生最大的过失是喜欢批评人、攻击别人的短处,这最损阴德。而且造口业的时候,其实都是图一时之快,好像讲了很痛快。其实,一时之快可能感来的果报是非常惨烈的。毁谤人,彰人之短,在《地藏经》上说到的果报,应该是拔舌地狱的果报。
古代人那个风气比较淳厚,特别强调口德。我记忆当中,好像爷爷奶奶他们都常讲:留点口德,留点口德。但现在我们的基础不好,常常容易随顺自己的习气之外,社会风气又是比较喜欢扬人恶,甚至于很多电视节目都是挖人隐私。内有恶因,社会风气又是恶缘,所以往往容易造下这个果报。除非有高度的警觉,不然要不造口业很不容易。提高警觉,常常读经,提醒自己。
而且彰人之短,我们看到这个「短」想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人有短,切莫揭」,要很厚道包容才对。而且我们去彰人短之后,很可能人家明明是小过失,讲著讲著就变大过失了。把人家的因缘甚至把人家的前途都断送掉,这个结怨就大了。所以修道之人时时要有一个心态: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身口意不再造新殃。
而且,我们今天觉得是人家的短,很可能我们也会看错。《弟子规》讲,「见未真,勿轻言」,不能太相信自己。人家可能是在帮助他,是在劝告他,结果我们看了不高兴,误解了。为什么?「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我们跟这个人关系很好,别人在劝告他,我们可能还不高兴,觉得他什么都好,你不能批评。人家是帮他,我们还看错,还骂他,觉得他是不对。尤其人没有当过领导者,很难体会一个当领导者的这些角度。「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他要帮助那个人,要了解他的问题,循序渐进帮助他。
在「五十三参」当中,也有提到甘露火王、伐苏蜜多女,还有胜热婆罗门,他们那是用贪瞋痴度众生,我们还不见得看得懂。很多事情不要一看就下判断,这个心态也是傲慢、武断。时时要守好自己这一颗心。所以古人讲「盖棺论定」,不管是这个人,或者一个朝代,都不马上下判断。为什么?很可能这个人临终悔悟,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有可能。所以人都可能在一念之间觉悟,我们不要去批判、去论断人论断得这么苛刻跟坚定,「这个人我看得太清楚了,他一定是怎么样怎么样」,这种话不要讲。总要自始至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总要「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因为他是佛,劝导他转迷为悟了就好。「见人错事」,他真的做错了,「不指责」,指责有什么用,错都错了,愈指责,只是那个团体的气氛愈凝重,甚至于就变成统统在那里批评,在那里指责。「不指责,要协助」,先把事好好善后很重要。善完后之后,不彰人短之外,规过于私室,这种心胸、这种善巧、这种真诚,一定可以让对方感受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