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第48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十八集)  2010/11/1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33-0048

play-sharp-fill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讲到「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悯」跟仁爱、慈悲的心相应,怜悯别人错误的行为,或者是怜悯别人有凶灾。而这个怜悯还要化诸于行动,常常只是在口头上讲著讲著,都没有真正去协助他人,去尽自己一分力量,那这个心就不够真切。所以发心要真发出来,那就时时能怜悯他人,时时能尽力协助他人觉悟,他觉悟了他才不会有那些凶灾。所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觉悟的人一定从因上协助,从因上化解灾难。

「乐人之善」,欢喜别人的优点,欢喜别人所做的功德,这对治嫉妒心。而这个「善」,对自己来讲,自己行善,不能有希求别人肯定的心态。行善了,比方说,我们上台讲堂课,下台心里面就一直想,赶紧有人过来赞叹说我这一节说得不错。这个心态是名闻利养。人家假如不赞叹呢?烦恼就来了。久而久之得失心就非常重,烦恼最严重的就是这个得失。看起来在讲课给人听,事实上心境一直在往下堕,可能自己没觉察到。所以行善是尽道义,怎么还等着人家来肯定、来赞叹,这个心态就已经偏颇。

「善」以修道的人来讲,修道之人最起码都听过这些彻底觉悟的教诲。听过了,就要用这个来观照自己、要求自己。所以修行人的善是不能掺杂一丝一毫的自私自利。比方说百分之九十五是为公,百分之五是为私,是善还是恶呢?这后面的流弊很大。他影响力大了以后,慢慢的这个自私自利的心会膨胀,就会出状况。所以我们要要求自己,不能掺杂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五欲六尘在行善当中。

所以我们看,人一时行善,三年、五年行善很多,一生行善的人就不多了。除非他是真的没有掺杂这些习气。我们注意看很多皇帝一开始的时候挺好,结果过了一段时间,恭维的声音太多了,他开始飘飘然,觉得自己很厉害了,晚年可能就出事了。我们读历史觉得,这皇帝太不应该了。坦白说,假如让我们去干,会怎么样?唐玄宗清醒的时候是「开元之治」,糊涂的时候是「安史之乱」。我自己去干,我看「开元之治」也干不出来。真正遇到那些境界了,我们抵不抵得过那些诱惑?其实诱惑还是缘,因遇缘才会产生结果,因还是在内心的习气,还是在贪瞋痴慢疑上面的问题,这个我们要非常警惕。所以行善绝对不能染著上名闻利养的心。

尤其我们有机会亲近师父,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好坏是自己决定的。比方说,师父到我们中心来了,有机会亲耳听师父教诲,终身不忘,照着奉行,这大好事。假如有机会亲近师父以后,见到人就说,我跟你讲,昨天我见到老和尚。那所有人说,真的,好羡慕你。自己就怎么样?尾巴就翘起来了。那这个还是名利心在作祟,自己不见得洞察得到。

你说干好事的人,「我告诉你,我吃素十年了」,「我告诉你,我听师父讲经二十年了」。那你看,这些心态都已经偏颇掉了,自己不知道。所以人最冤枉的就是,在殊胜的因缘当中横生名闻利养心,那真是天大的冤枉的事情了。所以要护念好自己的起心动念,护念好自己的道业。不能夹杂,要清净才行,心净佛土净,才能往生西方。

所以「严以律己」,非常有道理,但「宽以待人」,人家百分之九十是自私,百分之十是为人,那我们要肯定他百分之十。不能人家做了一些好事,我们在旁边说风凉话,「他都是带着目的的啦!」这样就不妥当了。人家在欣赏他的善,我们还踹他一脚,反而带动人不懂得欣赏别人好、尽挑别人毛病,就会苛刻。所以了凡先生说的,「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要懂得随喜功德。这是「乐人之善」,欣赏别人,扩宽自己的心量。

「乐人之善」,另外一个角度,不言人家之恶,不言人家的缺点。这个在《太上感应篇》里面好几句都是强调这一点,不要攻击别人的缺点。「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带动一个人效法学习人家善行的风气。「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你讲人家不好,讲到人家情绪受不了,火山爆发了,那可能冲突甚至仇恨都会产生。

而且为什么不能「扬人恶」?因为人他修行还没到一定的程度,一听人家的不好就落印象,那个印象很难拔出来,所以我们就无形当中造业。造什么业?让彼此可能不认识的人,或者彼此本来熟悉的人,我们这么一批评,他们彼此就造成隔阂,造成对立,那就是造业了。我们一言一行应该带动整个人与人、天下的和气才对,怎么可以去造成对立跟冲突,那这个就跟佛陀的教诲相违背了。

古君子是连在别人面前讲人家恶,根本就开不了口。假如我们今天遇到人就批评人批评得很顺,那跟古圣人的差距太大了。世间的君子都做不成,那根本谈不上说去作佛、作菩萨了。《无量寿经》非常恳切的叮咛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一般的经典都是身、口、意,《无量寿经》,口、身、意,可见得要往生,这个口业要守好,每天这个嘴巴不知道动多少次。有没有哪个同仁算过自己一天张口多少次?一不谨慎,这个口就造业了。

所以大德讲,「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邪念一动,嘴巴一开,就很容易造业。所以「话说多,不如少」。少说不是不说,真的有可以利益人的时候、赞叹人的时候、安慰人的时候,开口;对人无益的话,一句都嫌多。念佛都时间不够了,哪还有时间去讲这些无益于人的话呢?

所以怎么对治这个讲别人过失的习气?平常多念佛。今天要考试,你们怎么没反应?因为我刚好谈到这里就想到印祖说的,「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能这么做,就好像人的心像湖面一样平静,突然起个波浪,马上看得清清楚楚。平常念佛,一起个邪念要讲人家是非,马上警觉,那个话才到嘴巴还没出去,「阿弥陀佛」,就把它给吞进去了。所以「阿弥陀佛」是妙法,可以对治这些身口意的习气。

切记,人都会落印象,我们不可以再障碍别人的清净心、障碍别人修行。假如要谈他人的问题,「规过于私室」,当面跟他谈,真诚跟他谈,可以的,那是尽道义,那不是言人家的是非了。这也是本分,「过不规,道两亏」。

假如我们劝他劝不动,缘不具足,找可以劝得动他的人,而且是真正确定为他好,然后我们谈了之后他也不会误会的,这个要客观分析。比方你找这个人去帮他,你跟他讲完,他反而觉得你是看他不顺眼,那又造成是非。你找的这个人是什么?「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他以大局为重,他很有修养。然后你是真正很真诚的希望帮助对方,把一些情况讲清楚,希望他能够去劝他。人是否真诚,人家听的人可以感受得到。

假如我们去跟他讲,就是发牢骚,发脾气了,那这也是错误的。一讲起来,口头上说,「我是为他好」,然后一讲,激动得不得了,然后血压都高起来了,那这个就自欺欺人了。明明就是动情绪了,还口头上一直「我是为他好!」所以修行要先打破自欺一关,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道理懂太多了,明明念头不对了,还讲一大堆道理,好像很漂亮给别人看。这个要「乐人之善」,不扬人之过。

接着,『济人之急,救人之危』,非常能感同身受去帮助别人。圣贤人特别强调「救急不救贫」,只做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因为世间福报不够,雪中送炭的事,太多需要做了。结果净忙着锦上添花,其实那还是搞名闻利养,还是可能带着目的要去巴结、要去谄媚谁。你说以一个国家来讲,政府官员不是常常要讨领导的欢喜,这个完全错误的,是要常常代领导去爱护人民,这是正确的。他的精神应该放在雪中送炭。

在《论语》当中有一段话讲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君子很容易相处,很容易侍奉,只要你尽心尽力为人民,他欢喜。「难说」是什么?很难谄媚他,取悦于他,因为他不需要这些东西。反而是那好大喜功的人需要这些虚名,需要这些谄媚、巴结。所以不需要刻意的要去取悦于有德行的人,君子。「说之不以道,不说也」。你怎么让他欢喜?真正让人民受益,让大众受益,才能让他欢喜;不是这样去做,他不可能会欢喜。「及其使人也,器之」,而当他真正要提拔重要的人的时候,他就不是看你平常有没有给他送礼,平常有没有给他讲好话,他是要看这个人是不是真正为众生、为人民。

今天假如我们去谄媚,去看领导的脸色,自己心性有问题,讲的话都是故意要挑领导喜欢听的,那根本道业都是在下降。而且是什么?是瞧不起领导。觉得领导是这么一种水平的人,是需要谄媚,需要讲好话的,那是瞧不起自己的领导人。这个理我们要想清楚。真正一心为公,真正为领导分忧解劳,真正辅助,把利益众生的事办好,这才是正确的为人之道。

所以修行首先要把世间的习气洗刷掉。不能没学佛以前,世间这些习气,世间的味道很重;进了佛门,进了正法道场,还是一样巴结、谄媚、讲好话,去不掉。那还是很难功夫得力。所以真正能时时感同身受人民的需要,这是真正圣贤佛弟子了。

而一个团体甚至于是国家、政府,假如风气都是只听好话、只讲好话,那就粉饰太平,看不清楚真正人民的状况。喜欢听正直的话、听实话,才能真正了解实际状况,民生疾苦。以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团体,真正听老实话了,才能知道做的哪里还有不足,怎么做得更好,而不是净听一些赞叹的话。八风吹,会动,要有高度警觉才吹不动。

所以这每一句经文确实就像孟子讲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随时要守好这一颗心,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中,这是会修道的人。用这样的心境去领受每一句经文,都有很大的受用,都会对治我们严重的习气。

所以下一句经文讲到: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这些经文其实都是期勉我们能够人我一体,「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个心态非常重要。没有这个心态,我跟他人分得很清楚,「我执」就一天一天加重了,「我执」愈重,就往堕落的方向走了。所以要进佛门,首先第一关要打破「我执」,打破自私自利,要愈来愈淡,不然佛法没办法修,不得其门而入。而这种感同身受,「人饥己饥」的心境是不是学来的?它是本有的。本有的我现在怎么提不起来?本有是「人之初,性本善」,现在提不起来,为什么?「苟不教,性乃迁」,染上习气了。

科学家有做实验,几个月的孩子走路根本都还不稳,摇摇晃晃的,他们给他做个实验,就是成人走在前面,故意东西掉下去了,看小孩有什么反应。小朋友拿着那个东西,走过去拿给那个掉下去的大人。所以他们从这个实验证明什么?人性是善的,他看那个人掉下去了,他马上要去还给那个人,他没有那种「我」的贪念。所以这个孩子假如他的父母是范仲淹这样的修行、德行,那他一辈子都保有这种心境了。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一生都是道义,没有这种世间利欲沾染,甚至为了道义不怕死。有一次范纯仁当官的地方旱灾,人民没法吃了。结果他给朝廷汇报,按照规定要朝廷下旨下来,他才可以开仓。他说等那个时候不知道死多少人了,所以他宁可违法,宁可被降罪,还是把这个仓库打开,赶紧让人民吃上饭。因为这样救活的人不少。道义到可以舍己为人。后来有一些心术不好的官员就借题发挥:你看,没听朝廷的话,这么大胆就开仓了。结果就派官员去查。这个消息传开之后,老百姓赶紧又把那个米仓给填满了。得民心,「爱人者,人恒爱之」。

而这个『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最明显的,像孩子对父母。我们看那个「暖春」有一句话,大家印象不知道记不记得,你看小花说她最高兴的是什么?看爷爷笑!你看,爷爷高兴了,她高兴;爷爷难过了,她难过。

这个是我观察到的,曾经我们在母亲节,让孩子给母亲感谢磕头礼拜。结果有一个孩子应该是五岁,给他妈磕头,他妈太感动了就开始流眼泪。然后当他抬起头来看到他妈流眼泪,他马上就趋身过去跟着流眼泪。事后我就问他,我说刚刚你怎么流眼泪?他说因为妈妈流眼泪了。孩子的心,本善很明显,看到母亲流眼泪,好像马上那种感同身受就油然而生。包含我还看过一个情境,两个小孩两、三岁,那走都不是很稳的,在那走走走、跑跑跑,第一个掉下去了,砰,好大声。他后面那个小朋友,「哇」,哭起来了。奇怪了,不是他摔倒,他先哭了。因为他那个「砰」震的声音,他好像感觉到他好痛,就哭了。

现在修行好的同仁,可能在看电视看到一些人家痛苦的景象,那个人还没掉眼泪,他先掉眼泪了。有些人学了以后说,「掉眼泪,情执!」自己掉不出来,还说人家情执。自己都愈学愈麻木,愈不能感同身受,还说人家情执。人家那个是瞬间体会到别人的苦流下来的眼泪。

所以那个跌下去的小孩,回过神来才哭,他因为撞下去了,一下子还没有回过神来。结果假如这个母亲不懂的,马上走过来对自己孩子讲,「是他跌倒,你哭什么!他痛又不是你痛,不哭!」那就麻烦了,把他这个天性慢慢就误导了。

所以这个是本有的,学习圣贤经典是恢复赤子之心。圣贤人他们是终生保持这样的心境。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看人家有好的果报,看人家有优点都是肯定、欢喜;见人家有不好,反省自己;见人家有不好,怎么协助他改过。纯是一颗善心。而我们要能这一生德行有所成就,这个心境非常重要。我们看历代的圣人,他们都是做到这一点。大禹治水,在《孟子》里面提到,只要有人被水淹了,大禹就觉得,是我害他被淹的,用这种心境赶紧去帮人民解决问题,救民于水火。周朝的始祖后稷是专门教老百姓种田的。只要他听到有人挨饿了,他就会觉得是他害的,赶紧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不分彼此的那种胸怀,甚至于比当事人还要担心、还要着急。

圣人不责怪任何人,都觉得是自己做得还不够。所以我们看夫子是我们的榜样,是至圣先师。夫子讲,「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丘之罪也」。世间人没有受到这些圣贤的教化,不只不责怪任何人,觉得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所以圣人常受天下之责备,而没有责备人的心。所以我们要效法这些圣贤人。

今天先跟大家谈到这里。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月31日15:52:4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4269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