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直讲(第3回)(第4集)悟道法师主讲 中国上海

admin 太上感应篇直讲评论阅读模式

太上感应篇直讲(第三回)  悟道法师主讲  (第四集)  2017/10/29  中国上海  档名:WD19-028-0004

 

《太上感应篇直讲》。诸位同修及网络前的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请放掌。请翻开经本第二十三页,我们从: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这句看起。『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这个两句也是与佛法十善业第一条不杀生是相同的。「昆」是众多的意思,昆就是很多;「虫」有大有小。昆虫包含蚊子、蟑螂、苍蝇这一类的,微小的虫就很多。

 

刚才听到翌茹老师在带大家读诵《太上感应篇》。前天我到苏州固锝电子公司,吴董请我跟他们员工讲因果,他们也是在读《太上感应篇》,而且他们公司旁边贴的标语,很多都是《太上感应篇》里面的内容。吴董还有他们公司的人,也都是在落实《感应篇》,我去也看到,他看到地上有虫,就拿便条纸,就把牠弄在纸上,然后拿到外面去,这个就是「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爱护植物,所以它固锝公司有一块地,是一块溼地,他就没有开发,他就那块地保留给众生去使用,保留给那块地的众生,有很多虫就在那边生活,给牠们使用。蚂蚁、蟑螂这些昆虫,也不可以去伤害牠。

 

我们学佛的同修,戒佛弟子第一条就是不可以杀生,不但大的动物不能杀,小的,这么微小的昆虫、蚂蚁,这个都不可以去杀害的。也有很多同修遇到了这个问题,前几天我在福州阿弥陀佛大饭店,吴董的女儿她在负责那个饭店,她就跟我讲,她说我们饭店房间里面还是有蟑螂,我们跟牠沟通也没用,还是跑进来。我们老和尚教我们,要跟牠讲:蟑螂菩萨、蚂蚁菩萨,请你们出去。她说我们都这样讲,没用,牠们还是进来,问我怎么办?我们这个沟通的诚意还不够,沟通的诚意如果加强,大概牠们就不会进来了。沟通的诚意还不够,还不能感动这些蚂蚁、蟑螂,所以牠们还是继续进来。在我们功夫还不够之前,她又给我讲一个问题,我们饭店是不可以有这些东西的,照规定是不能有蚂蚁、蟑螂的,特别是五星级饭店,不能有蚂蚁、蟑螂的,一般的饭店他就用杀虫剂。

 

我们老和尚现在他的道德德行,他的境界不断一直提升。他现在到澳洲他的精舍,有一天去洗澡,浴室里面都是蚂蚁。澳洲的蚂蚁很多,而且那个蚂蚁又比中国蚂蚁要大多了,那个被咬到都会有毒的。我们师父老人家就合掌跟牠讲:蚂蚁菩萨,等一下我要洗澡,请你们出去,不然会伤害到你们,请到外面去。他说经过半个小时之后,再去浴室看,果然蚂蚁都出去了,所以沟通有效。这个是在我们老和尚大概三年前,八十几岁的时候,他有这个境界。印光大师他早年住在浙江普陀山,他的寮房我去看过,现在还在。他刚刚去住在普陀山,那个房间里面虱子、跳蚤很多,那都会咬人,咬得浑身会痒,很不舒服的。他的侍者就说,我们用扫把把牠扫一扫,把牠扫出去。印祖就讲不要扫,他说这些动物来考验我修行的,如果我修行好,牠们会自动迁单,牠们还在,表示我修得不好,我要警惕我自己。所以他说不要赶牠们走。后来印祖住了几年之后,不用去赶那些虱子、跳蚤,一只也没有了,自动迁单,就是他的德行高了,他可以感化这些微小动物,德行高了。我们老和尚八十岁以后德行也是跟印祖一样,都能够感化这些小动物,所以这些蚂蚁跟牠讲一讲牠就走了。吴董他的小女儿说,跟牠讲了,牠还不走。如果是自己的房间,那就让牠一起来生活,但是开饭店,这是客人要住的,人家会有意见的,她有这个困扰。

 

早年我刚出家那年,三十三年前,那个时候我们老和尚五十八岁,我出家那年他五十八岁,我三十四岁。我出家的道场就是佛陀教育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我们师父他买了很多经书,他特别搜集一些绝版的善本经书,线装书,放在书柜。那时候蟑螂也很多,都会去吃那个经书,师父就叫我去买克蟑杀虫剂。我说:师父,我们出家人不是不能杀生吗?怎么叫我去买杀虫剂?师父就讲:蟑螂愚痴,没有智慧,牠现在在破坏法宝,你知道牠破坏法宝,牠将来的果报在哪里吗?我说:在哪里?他说:在地狱,牠现在从畜生道又堕到地狱去了,你忍心让牠堕地狱吗?我说:师父,我们出家人不能杀生,你不是叫我跟日常法师学戒律吗?第一条就不能杀生,怎么可以!我如果是在家人去买,人家不会觉得很奇怪,出家人去买克蟑,那人家不是觉得很奇怪吗?师父说:那你忍心让牠下地狱吗?我说:当然不忍心。不忍心你就去买,去把牠杀掉,让牠不要造这个罪业,你就救牠不要下地狱,你有功德。我说:我有功德,我还是不敢下手,总是怪怪的。后来我就想,何必去买克蟑,我们把牠请出去不就好了。师父大概知道我的想法,还没有开口,他就讲了,他说:我知道你要把牠驱逐出境,赶出去,对不对?把牠驱逐出境,你这里不要蟑螂,你把牠赶出去,叫牠去隔壁去扰乱隔壁的人家,你存心不良。说我存心不良,讲到结论,去买。我说:好,依教奉行,我就到店里去,硬着头皮去买克蟑。回来,师父说喷,我就闭着眼睛喷了。我说在家杀生杀得不够,出家再来继续。

 

这个是我们师父老人家,当时他五十八岁,日常法师也大概五十几岁,五十出头,日常法师教戒律的。在十一楼这个佛堂,香港有一个袁文忠居士供养了三尊华严三圣,木头做的,佛像跟那个底座都是木头,当中毘卢遮那佛的底座被虫吃了,里面吃得快空掉了,我们同修发现了,报告日常法师。常师父(那时候我们都叫他常师父),佛像的底座快被虫吃光了,怎么办,要不要买杀虫剂把这个虫杀死?日常法师就找我们开会,他有一个徒弟叫如道,还有一个阎瑞彦居士,我一个,四个人,吃完早餐日常法师就开会,四个人。日常法师说佛像这个底座,我们来开会决议要怎么处理,要买杀虫剂把牠杀掉,还是换一个底座,旧的给虫吃。他第一个就先问他的徒弟如道,我叫悟道,他的徒弟就说把牠杀了。日常法师就跟他讲,杀了,你跟我,我们现在在座四个人如果同意杀了,将来这些虫因缘聚会,我们要被牠杀回去,有果报的,问他徒弟,给他徒弟讲,这个你干不干,将来你要还牠的命。他的徒弟如道师就回答,到时候遇到被牠杀了,就算我倒霉吧!他说算我倒霉,他同意要杀。然后问阎瑞彦,阎瑞彦他说还是不要杀,就给牠吃,买一个新的来换,旧的就(因为它那个底座可以分开的)给牠吃。问到我,我也说那就给牠吃,就供养牠们,我们再去做一个新的。后来我们两票对一票,现在日常法师一票是关键,他如果也同意杀,那就没有结论。日常法师他也是赞同我们,就给牠吃,去买一个新的。所以,三票对一票,少数服从多数,通过。就去买一个新的底座,那个旧的就拿到外面让虫去吃。这是我在基金会,日常法师的处理方式。我们师父处理方式,叫我去买克蟑,那是五十八岁的事情,跟三十年后八十八岁境界是不一样。如果现在虫去咬经书,大概就是:阿弥陀佛,蟑螂菩萨,请你不要咬,就是沟通的,但是那个时候是这样。

 

在更早,我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在华藏图书馆,也有同修问这个问题,就是家里蚂蚁、蟑螂很多,怎么办?当时我们师父就是教大家,你家里尽量打扫干净、打扫清洁,这些小动物就不会进来。一般蚂蚁,你有甜的东西掉在地上,牠就会进来,很厉害的。我在台北,譬如说泡一些健康食品,有一点点那个甜的没有洗干净,整个杯子等一下一来都是满满的。所以,整理干净这是预防这些小动物来,这是第一个先决条件。整理干净,你没有看到这些小动物之前,老和尚教我们去买克蟑螂这些药,墙角到处喷一喷;喷一喷,那些小动物闻到味道,牠就不会靠近,牠就不会进来。所以我们还没有那个功夫,那只好用这种方式,先喷一下。现在和风来,那个劈里啪啦粉,我说你们建议,他们饭店可以用劈里啪啦粉去弄一弄,大概可以防止这些,避免她的困扰。如果要沟通,可能要修到老和尚那个境界才有办法。我们现在境界还没有到,可以先预防,预防性的,就是你不要等到牠进来再去杀,你整理干净,然后给它预防,这些预防的措施做好,牠不会进来,牠不会靠近,这样我们也避免去伤害牠,也避免大家的困扰。当然我们最好的就像印光大师和我们老和尚这样,我们修得能够跟牠沟通,这是最好的。但是在我们自己的住家是可以,像印光祖师说让牠来,就是说明我的德行不够,我要加强,提醒我们。但是你对外营业的就不行,自己住家是可以的。

 

这是讲昆虫,不能够去伤害。在《了凡四训》也讲,「举步常看虫蚁」,走路的时候常常看有没有蚂蚁,有就要避开。所以,在《沙弥律仪》有一条咒语,律仪其中有一条就是早上起床,要下床之前先念个咒,就是今天不小心被我踩死的,我无意中踩死的这些小动物,求佛力加持往生西方净土,《沙弥律仪》有这一条。因为我们是凡夫,我们学了佛知道不可以任意去杀害这些小动物,我们会避免;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无意的,这个我们就很难避免,没有看到一踩下去就踩死的不晓得多少,所以要先念这个咒给牠回向。毕竟我们是凡夫,不是得道的圣人,如果得道的圣人,他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像经典上讲,不要证得太高的果位,证到小乘初果须陀洹,须陀洹果,还没有证阿罗汉,初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才证阿罗汉,证得初果的圣人他去种地,他去锄地,他都不会伤到虫,虫自动离四寸,不会伤到,他挖地挖下去,不会伤害到土地里面的虫。我们凡夫一个锄头下去,以前小时候跟我父亲、母亲他们种菜种田,锄头要挖土,我记得小时候,一个锄头下去,里面的蚯蚓变成两段,我们凡夫就不行。但是初果须陀洹的圣人,他一下去,虫自动离开四寸,不会伤到牠,他有那个道力,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昆虫是讲微小的动物,都不可以伤害,那大的动物当然更不可以伤害,杀人那更不可以。连植物,「草木犹不可伤」,小草,花草树木都不能去伤害的。草木也有草木神,过去陈晓旭在世的时候,她亲近老和尚,也是她们家园子里面那个小草的神去求她。有一天晚上跟她先生要睡觉,在房间里面看到灯光好像跟平常不太一样(陈晓旭她对这方面很敏感,她觉得跟平常不一样),她就对着那个灯讲,她就说我也不知道你是什么神灵,我也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求我,如果有事,请你晚上我睡觉的时候托梦给我。她们就睡了,跟她先生就睡了。睡了之后,她果然做了一个梦,梦到很多好像小孩子的声音,一直讲,他说我们是妳们家的小草,快枯死了,赶快帮我们浇水吧,快枯死了,像很多小孩声音这样求她。她第二天起来,她就知道昨天晚上那个灯光的异样是怎么一回事了,一早起来就到她们花园里面,水龙头拿起来就去浇水。她父亲看到:那个草不要浇,草不要浇。她还是继续浇,浇水。后来她就到新加坡把这个事情跟老和尚汇报,有这么一桩事情。这说明小草也有神依附在草上面,这在《华严经》讲的很多神众,列了非常多。

 

树木也有树神,在佛的戒经里面,出家众要去搭茅蓬砍树,这树只要有超过一个人高的树都有树神,必须三天前先去跟祂念咒回向,请祂搬家,三天后才能去砍,不然就犯戒,犯这条戒。这个也是慈悲心,好像这是祂的家,你没有通知祂搬家就把它拆了,这个就不慈悲了,所以要先去跟祂讲。在澳大利亚图文巴净宗学院,悟谦师在学院,当时好像买一个房子,要移一棵大树,她们也是三天前去念佛回向,请树神搬家;结果谦师做了一个梦,说三天不够,要七天,祂说七天时间才够。后来就把这个事情向我们净老和尚汇报,老和尚想一想也对,他说洋人做事都比较慢,没有中国人效率那么高,中国的神三天够了,西洋的神三天不够,祂要七天。所以说七天就七天,就给祂七天。现在,这个的确是这样,中国人在外国工作效率都很高的,很认真,要加班,努力工作。西洋人他讲求享受,文化背景不一样,星期六、星期天一定要休息的,你不休息他觉得你很奇怪,怎么休息时间你还在工作,怎么不去钓鱼?志明居士那个时候星期天在家里做一点事,邻居就来问他,你怎么不去钓鱼,这是什么时候,你还在做事。

 

树木有神,所以有树神。在几年前,我在台湾看过一份报纸,这个报纸报导台东县,好像那个人有当过市长还是县长,记不太清楚,已经退下来了,他去砍了一棵老树,把树根砍断,结果他自己没几天他的脚筋就断了,当时报纸有报导出来。我记得好像有把这份报纸留着,不过这个资料,现在网络发达,可能也可以找得到,有这么一个事情。所以树也不能乱砍,乱伐也不可以。所以,太上在此地也告诫我们,「昆虫草木,犹不可伤」,不可以任意去伤害,有事必须要先去念经、念咒、念佛回向,请祂们先搬家,然后再去砍,这样才没有问题。我们再看下面这句: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

 

『凶』就是遇到不吉利的事情、不好的事情,这个时候正需要有人去安慰、怜悯他,这个时候很需要。所以我们看到有人有凶灾、不吉利,我们要有同情心去安慰、去协助他,要有这样的心,听到某人有凶灾,我们也替他难过。『乐人之善』,别人做好事,我们也要随喜,欢喜帮助人做好事,在佛法讲随喜功德。

 

【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急』就是有急难,急需要的时候,要去救济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去救济,紧急、急难。在我们生活当中急难的事情很多方面,凡是紧急的,这个都是要去济助他,救济、帮助他,这很多方面的。除了就是说,我们一般讲「济人之急」,财物上的需要去帮助,除了财物,其他也是很多方面的。急难这个是很需要特别去帮助,人家有紧急的事,我们能够帮助也要去帮助他,要去接济、帮助。

 

我记得有一次,陈晓旭在世的时候,跟她的先生,她先生喜欢开车,陈晓旭也喜欢开车去旅游。有一次跟我讲,她们喜欢开车旅游,我说我也喜欢坐车去旅游。她说好!她们就从北京开车,开到安徽来,我们就到黄山、九华山,一路去玩。到那边还去实际禅寺,我们老和尚家乡的实际禅寺去做三时系念。我第一次在实际禅寺做三时系念就是陈晓旭启请的。第一次在实际禅寺,第二次在北京通教寺,也是她启请的。我们开车要去九华山、黄山路上,走到乡下,那个时候十几年前,交通还不是很发达,没有像现在高速公路这么多。走到半路,我内急要上厕所,走到一户人家,就是向人家家庭要借厕所,那户的人家不借。这个也是很急,这个也是要济人之急,上厕所,如果你提供一下,让人家解决一个紧急的困难也是好事。那户人家就不会修福,就没办法,他不借,我们只好再继续找。所以这个急的方面有很多,除了财物,还有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凡是比较紧急的事情都属于这句,所以我们要这样去理解。

 

『救人之危』,危就是危险,「别人有危险时,立刻救他」。但是如果有个人掉到水里面,你又不会游泳,难道你也要跳下去,去陪他一命吗?不是这样的,这个时候你自己没有能力去救,要去找人来救,你要去报警、去找人来救。你不可以看一看你就走了,这个就没有慈悲心。你要去打个电话,请救难人员来救。在台湾都是消防队,消防队好像什么都要去救的,什么蛇跑到他家,他也要去抓蛇,失火什么,这些都要去救济,「救人之危」。我们自己有能力去救,当然我们就要赶快去救人,不可以不管。或者看到路边有车祸,也要打个电话,这个人他还没有死亡,还能救要尽量去救,要打电话找救护车来救。就是人凡是有危险,我们立刻要去救他,这个叫救人之危。这句也是方方面面的,很多方面,凡是遇到危险之事,我们见到了就要去救他,帮助他脱离这个险境。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这四句就是讲人我一体,他人的得失等于自己的得失,这个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看到别人他有所得,譬如说看到别人发财了,就如同自己发财,我们要这样的存心才是对的。不要看到别人发财,我们看了就不舒服,那这样就不对了,这个心态就不对。看到人家有损失,如同自己有损失,人家家里遭小偷,就好像感觉我自己家里被偷了,对他也是同情,好像自己也是有这个损失,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我一体,要这样的存心。这四句就是讲我们的存心,看到人家有损失,我们可不要幸灾乐祸;看到别人有所获得,不可以嫉妒障碍。这是讲存心,就是调整我们的心态,要这样,这样的存心才是积善。有这样的存心,好像我们也没有做什么好事,但是存这个心就是在修善,在积功累德。所以,积功累德是不是一定要用钱?不一定。财物当然是一个项目,但是存心更为重要,这个心好,时时刻刻都在积功累德,念念存善念,都是在积德累功,这个不用花钱。

 

【不彰人短。不衒己长。】

 

「不宣扬他人的缺点,不夸耀自己的优点。」这个是处世之道。因为我们去彰显,『彰』就是彰显,别人的缺点尽量去给他公布,让大家都知道,去给他宣扬,甚至给他登报纸,我们不要做这个事情。别人他有短处,各有因果,我们去彰显他的短处,这个是我们人心不厚道。『不衒己长』,也不要去炫耀自己的优点、长处,也不要以自己的优点、长处去彰显别人的短处,好像我做得比你好,你不如我,不要这样做,这个是处世之道。所以,「不彰人短,不衒己长」,这个非常重要,特别在现代这个社会,特别要重视这两句话。下面这一句:

 

【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遏』是遏止的意思,阻止、遏止。阻止恶的事情,表扬善的事情。「遏恶扬善」,也是我们平常讲的隐恶扬善。恶事尽量不要去宣扬,要阻止,不要去宣扬,要宣扬善事。特别在媒体,新闻媒体,如果能够遏恶扬善,恶事尽量不要去发布,发布善事,让社会大众大家接触到都是正面的,社会风气自然改善。现在新闻媒体,在台湾我看到很多报纸都是遏善扬恶,反过来,颠倒了,做坏事的,抢劫杀人的,报纸报导得可大了,头版的,一个版面都报导那个,唯恐大家不知道。做好事都好像第十几版,你没有特别去翻,而且还要注意看,一点点,没注意看还看不到。坏事尽量报导,善事报导一点点,这个社会风气怎么能改善?现在全球大多数媒体都是报导不好的,报导好的比较少。报导好的不多,比较少,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都是报导坏的。社会风气很难改善,是愈来愈不好,干坏事的人都出名,那要出名,干了大坏事,他出名就很快,这个不好;应该遏恶扬善,这才是好事。

 

『推多取少』,把多的推让给别人,自己取得少一点。这句特别是在股东合伙做生意,也就是说跟我们合伙的股东,我们利润多一些给他,我们少拿一点,这样他就很乐意跟我们合作。如果我们多拿一点,或者跟他斤斤计较,合作关系很难持久。过去我俗家弟弟,他在包一些模板工程,有几个合伙的,有时候包工包料的,他的做法就是自己多做,分利润自己少一点,多一些给合伙这些人。所以跟他合伙的人就很乐意跟他合作。这个是特别合伙做生意的,我们现在讲股东,如果这样做,合作关系能够维持长久,这个是善事。不要自己要拿多一点,让他拿少一点,这样可能合作关系不会持久。我们再看下面这句:

 

【受辱不怨。受宠若惊。】

 

『辱』就是侮辱。在我们中国过去读书人有句话讲,「士可杀,不可辱」。一个读书人杀头可以,但是侮辱就不可以,把辱这个字看得很重。佛法传到中国来,翻译经典的法师,原来在印度,六度第二度是忍耐,我们讲忍耐,法师也特别把这个翻成忍辱,针对中国读书人把这个辱看得很重,这句把它翻成忍辱。就是这个辱是最不能忍的,现在连辱都可以忍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忍?其他的,最不能忍都能忍了,其他那就很容易了,所以翻为忍辱,六度第二度翻为忍辱。受到侮辱也不埋怨、不怨恨。受人侮辱,无端受人侮辱,也是他给我们消业障,也感恩他给我们消业障,也不要有怨恨之心,如果有怨恨之心,将来你去报复他,他再报复你,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所以,受到侮辱也不怨恨、不怀恨,也不去报复,这样也就化解了所有的恩怨。

 

『受宠若惊』,「受到宠爱,要看成像天上掉下来一般惊畏,并加紧积功德」。受宠就是得到人家的赞叹、表扬,人家特别的宠爱或者宠信。这个时候我们可不能得意忘形,要提高警觉心,要「受宠若惊」,时时刻刻战战兢兢的;不要人家一赞叹,我们就得意忘形,我们往往就会堕落了,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受辱不是坏事,消业障;受宠也不一定是好事,要看我们怎么去面对、去接受。如果受宠我们就得意忘形,那个就不是好事,是坏事;如果受宠若惊,那这是好事,我们有警觉心,不至于得意忘形,以至于堕落。下面讲: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施』是布施,『恩』是恩惠。我们「施恩」有很多方面,譬如说别人有困难,我们去帮助,这是施恩。「给人恩惠,不求报答。」别人对我们有恩我们要报答,我们对别人有恩不求他报答,这是对的。给人恩惠如果去求他报答,如果万一对方他不懂得知恩报恩,你跟他讲我对你有什么恩德,你都不报答我,要求他来报答,如果他不愿意,那可能又反目成仇。所以,历史上记载这些事情很多,我们多看看历史,对这些事情都能够理解。所以我们给人恩惠不求人报答,别人对我们有恩我们要回报,所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要懂得去报恩。『与人不追悔』,「与人」就是给与人,施舍给别人一些财物,不去追讨,不后悔。「追」就是把它追回来。譬如说布施一些钱给人,后来想一想,不对,不给他多好,我自己留着用多好,要把它追回来,后悔了。或者布施做什么好事,当时我如果不布施,现在钱留着很好用,就后悔了。不追悔就是不后悔。

 

前几天我在福州,福州有个大觉寺,是一个女众道场,这个主持她的师父是谈禅老和尚,也是福州人。早年到新加坡去做生意,后来出家了。出家,在新加坡有个城隍庙卖香、卖蜡烛、卖金纸,他就卖那个。自己省吃俭用,卖香烛赚的钱他累积起来。那个时候大陆刚开放,很多旧的寺庙都破坏了,很多。他都把钱拿回来修旧寺庙,大觉寺也就是他修复旧庙的一间寺院,现在修得也很好;还有很多寺院,他赚的钱都是拿回来去帮助这些旧的寺院修复。这个老和尚,我们师父上人对他也非常赞叹,他这个布施是净施,清净布施。他这个钱给寺院的负责人,跟他说我这个钱是给你修复寺庙的,用在这个上面的,钱交给你了,我这个用途也告诉你了,后面就是你的责任。因果你自己负责,就是交代他这句话,后面他就不再去过问了,你要盖不盖,你盖得如法不如法,他统统不去过问,他已经跟你讲好,因果你自己负责。所以他这个布施,他心就很清净,他也不后悔,人家拿了不盖他也不后悔,因为我的心是要盖,是你不盖,布施给他就不再过问,也不再罣碍,真的放下了,他心就清净了。所以过去我们师父讲经常常赞叹这个老和尚,他说这个老和尚真的是净施。所以这个老和尚他有德行。

 

他在新加坡好像八十几岁往生的,骨灰要送回来,福州湖光公司刘董跟我讲,他这个女众徒弟,现在年纪也很大了,抱着她师父的骨灰回来,进关说要去扫描,他说骨灰要扫描。她说这是我师父的骨灰,怎么要扫描?还是要扫描。结果骨灰送进去扫描的荧幕现出来就是谈禅老和尚的像,大家看了,怎么现出他那个像出来,骨灰罈去扫描现出他的像。所以前几天去,刘董告诉我这个事情,的确这个老和尚是他有德行,他的布施真的是净施。所以过去我们师父常常劝大家要向他学习,因为有些人布施之后他又放不下,心就不清净。所以布施就不要去追悔,不要去追问,也不要去追讨,也不要后悔,布施就布施,就放下了。只要我们把话说清楚,交代清楚,因果是他的,我们这边功德就圆满了。

 

「积善章」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这个「积善章」,从「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一直到「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这段属于是善事。以上讲的善事我们要修,要修善,要累积这些善,以上列出来这些就是善。

 

我们再看下面,「善报章第五」。因为善有善报,上面我们如果累积这些善的因,就会得到善的果报。请看经文: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这章是「善报章」,就是善的果报,修善所得到的善报。第一句『所谓善人』,「所谓善人」就是修以上讲的这些善事,这样的人就是善人。从「积善章」,依照「积善章」列出来的这些善事来修,把它落实,这样的人就叫善人。善人,『人皆敬之』,「人」就是大众,大家对他都很尊敬。善人不管走到哪里,人都尊敬他,这是必然的。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中国、外国,都是喜欢善人,没有人喜欢恶人的,都是喜欢善人,恶人也是喜欢善人。所以善人走到哪里人家都对他尊敬,这是讲人间的人对他会尊敬,这是一个感应。

 

下面讲,『天道佑之』。不但人尊敬,连天道,就是上天,在佛经上讲六道,在六道里面最高是天道,再来人道,再来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是六道,天道是最高的。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个叫三界。此地讲的主要是指欲界第二层天忉利天,在一般宗教讲的上帝都是佛经讲的欲界第二层天忉利天。当然,再高的天人也包括在里面,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直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三界最高的,无色界天人。天众层次高低也很多,天道这句就涵盖了。一般主要讲的就是欲界天第二层天,这些天神也会来保佑他,这叫「天道佑之」。这是一个说法,说上天。

 

『福禄随之』,福报、禄位,「应得福禄,不求自来」。「随」就是随着而来,我们只要修善,福禄它是自然的,不需要去求它就自然而来。所以求福求禄要修善,要懂得去修善。『众邪远之』,「邪神凶星敬畏他,不敢相犯」。善人邪神凶煞就远离他,不会来侵犯他,善神会来保佑他,邪神会远离。所以下面讲,『神灵卫之』,走到哪里众神灵处处会保卫他,「卫」就是保卫。这个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也讲得很详细,善男子、善女人要出远门,经过山林大海,有遇到什么危险,这个很多,只要修善,念地藏菩萨的圣号一万声,所到之地都有这些鬼神来卫护、来保护。所以念地藏菩萨的人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地藏经》讲的那些恶业不能去造,那些善要去修,这样念地藏菩萨才会有感应。不然也不听地藏菩萨的话,拼命造恶业,然后念地藏菩萨,念了那么久好像都没感应;不是没感应,自己的业障去障碍住。所以我们要听地藏菩萨的劝导,依教奉行,这样念地藏菩萨、念观音菩萨、念阿弥陀佛才会有感应。佛在经上讲的我们都不依教奉行,这样念佛当然也有好处,但是好像我们都没有感应,不是没有感应,不是佛没有加持,是我们自己造了恶业,业障去把它障碍住,我们这边障碍排除,那感应就现前了。这是讲「神灵卫之」,走到哪里都众神灵来保卫、保护他,当然就不会遇到灾难,走到哪里都能够平安吉祥。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所作必成」就是「做任何事必定成功」。我们现在讲做企业,前天我在固锝听到这些企业家提的问题,要怎么把企业做大、要把它做好,这个就是这里讲的一个项目,我们世间的福报,一个项目。如果能够照以上「积善章」这样去修,断恶修善,那你做什么事业都能成功。如果不断恶修善,不修福、不修善,这个事业做不成,再换个事业还是做不成;这个生意做了不赚钱,换个生意还是赚不到钱,没有修因就得不到果报,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如果依教奉行,不但在世间做任何事都能成功,而且你还可以达到成神成仙的愿望,要做神仙也可以达到,这个也不是假的。道家最终的目标是成仙,长生不老,脱胎换骨。有很多法术、法门,只要断恶修善,都能够成就,所以「神仙可冀」。因此我们看到这句,神仙也不是讲神话,那真的是可以达到的。这在《楞严经》里面也讲得很详细,六道再加一个仙趣,讲了十种,都是修仙的。

 

我们再看下面,『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神仙他也有层次的。「仙」这个字,大家看这个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山,我们看这个中文,你看人住在山上,你就叫仙。我们看到人家住山住得很自在,我们自己去住看看,好像待不住。所以住山也有住山的条件,也要有善根、福德、因缘。这个仙,道家就是讲知足常乐,老子讲知足常乐,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他才有条件去修仙。如果不知足的人,他一天到晚追求欲望,五欲六尘的享受,他就没有办法去住在山上,住在山上他也住得不自在。有一年,几年前我们中坜有些同修要到我们双溪山上去,有个同修他就带着行李上山,他说要去住一个星期。他们不止他一个人上去,他们有一车的人上去,然后到了傍晚吃过晚餐,其他同修都要下山了,那个带行李上去要住在山上一个星期的,看到大家要回去,他也说我也要回家了。你看住七天,住在山上七天,做七天的仙都没办法。所以住山也要放得下才行,放不下你也住不了。能够知足的人就有资格去修仙。

 

仙的层次也很多,在此地讲,天仙当然是高的,高层次的仙叫天仙。「天仙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天仙大概就能飞升,这个肉体它可以飞升,形神就是身体跟精神都俱妙,他已经脱胎换骨了。道家就有《七真传》,过去在中国修仙成就的也不少,的确成神仙的不少,这个不是讲神话。神仙他们寿命长,他们居住的地方别有洞天,他住的环境好,自在。我们常常到一个山上看到风景非常好,常常用一句话讲,人间仙境,的确有神仙处。天仙,你要修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你要累积一千三百件善事,你去修天仙才有够资格。如果你没有累积一千三百件善事,那就没有资格去修天仙。

 

过去我们看《了凡四训》,《了凡四训》了凡先生他就引用吕洞宾吕祖。八仙好像吕洞宾名气最大,提到八仙,其他的仙我们记不住,但是吕洞宾大家都知道,变成八仙的代表。在《了凡四训》里面讲,吕洞宾他也有学佛,特别他也有注解《金刚经》,他也成仙了,唐朝时代的人,成仙了。汉锺离比他早成仙,他发愿要修仙,汉锺离就来试验他,就是要教他点铁成金这个法术,就告诉他,我教你一个法术,铁点下去变成金子,你可以金子拿去卖钱,去救济穷人,做好事。我们一般人听起来这个很好,就去学了。但是吕洞宾他毕竟跟一般人不一样,他就问汉锺离,你教我这个法术,现在这个铁一点变成金子,以后金子会不会又变回铁?他问他这个问题。汉锺离说会的,但是不是现在,是五百年以后,这个金子它又会变回来铁。吕洞宾听到这样,他说这个法术我不学了。汉锺离就很奇怪,为什么不学,这是好事。他说我现在虽然学了这个法术,可以帮助现在的人,但是我会害到五百年后拿到这个金子的人,就害到他,他就损失了。现在有好处,但是将来有坏处,会害到以后的人,所以这个不能学,他不要学。汉锺离听他这么一说,他说修仙要累积三千功行,你这一念心,能够为五百年后的人着想,三千功行已经圆满了,有资格跟我去修仙了。后来果然他就成了八仙之一。我们现在人,不要说五百年,五分钟之后变回来,他就学了,还要等到五百年,管他那么多,我先得到利益再说,损失是他的事情。现在人他的思想、他的想法不会为后人想,不会为后代子孙想。习主席也提出这个讲法,不要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你要为后代子孙着想,不要现在在我们手上就统统把它花光了,把它用尽了,那后面的人他用什么?为后人来想,这个就是存心善,会为别人想。所以他成仙是有道理的。所以要累积一千三百善。

 

『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地仙层次比较低,「地仙不饥不渴、寒暑不侵」。他也不会飢饿,也不会口渴,天气很寒冷、很热他都不怕,就一件衣服,这个是地仙。地仙大部分都练辟谷法,不饥不渴。现在我们大陆上也有流行辟谷法,辟谷就是不吃五谷杂粮,不吃人间烟火,大概吃一颗什么药丹,好像航天员那种食物,吃了一颗都不会饿、不会渴。还有练气功这一类的,还有练丹的,还有用符咒的,这个法术也很多,可以修到不饥不渴、寒暑不侵。地仙条件比较低,「当立三百善」,要修三百件善事,条件就比较低。

 

不饥不渴,我们的确也看到过,我看到的不是仙,也可以说是仙。因为在我还没有出家之前,在台湾苗栗县苑里有一间寺院,在火车站旁边,大兴善寺,有个比丘尼,我们都叫她无名比丘尼,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无名比丘尼。她专门用大悲水跟人家结缘,什么疑难杂症,精神病的、癌症的都要去求大悲水,听说都有很好的效果。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家,大概四十年前,有一次同修请我跟她去,我也跟着去,坐火车去。去那边,寺庙外面有卖水桶的,买一个水桶,然后去装些水回来喝。无名比丘尼她不太说话,不讲话,看到我们都会跟我们结缘念珠,都是树子做的,一百零八颗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串。她见到人只是劝人家念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她只是劝人念佛,没有劝其他的。她也没有劝人家念咒,就是念佛,就念阿弥陀佛,她就送个念珠。到那边请水,因为四十年前,交通还不是像现在这么发达,台北到那边一趟,来回大概都要一天。所以她都会煮个面叫佛祖面,有加硷的面,煮一桶面,然后放几根剁碎的芹菜,一般就吃那个佛祖面。那个佛祖面吃了,我们就觉得真的有佛力加持,跟家里吃的不太一样。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但就很简单,就是面、汤、一点芹菜;然后请那个水。无名比丘尼她都是不吃饭也不喝水的,穿的衣服就是短褂,打赤脚,都是这里补一块,那里补一块,都不吃不喝的。一直到我出家那年她才往生,往生之后烧出很多舍利。我看到那个真的不吃不喝,这个就像这里讲的地仙,不饥不渴,我是亲自看到有这么个人。

 

现在大陆上应该很多这样的人,住在山上我们不知道,因为大陆上会更多。早年我们看金山活佛,金山活佛他不只是仙,我看他大概是阿罗汉,最少是阿罗汉,不是菩萨也是阿罗汉,他就是不饥不渴、寒暑不侵。《金山活佛传》好像有三本着作,好像一本是星云老法师写的,一本是煮云老法师写的,一本是乐观老法师写的。根据我们老和尚讲,乐观老法师写的比较正确,因为他跟金山活佛接触生活过两个月。煮云法师、星云老法师他们没有跟他接触过,不过他们写得也好像看小说一样,也是很值得看的。以前我初学佛,也喜欢看这些。乐观法师写的《金山活佛》,他比地仙层次高,我看最少是阿罗汉,他吃很多也可以,都不吃也可以。人家问他:你吃那么多会不会撑坏?他说:不增不减。《心经》讲的不增不减,吃再多他也不增,都没吃他也不减,他的层次就比地仙高,超越三界的阿罗汉。《金山活佛传》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我是没时间,不然我也喜欢看这些,《金山活佛传》。还有听说他洗澡的水大家抢着喝,就什么病都能治,他有功夫的,是阿罗汉来化身的。

 

好,时间刚好到了,我们刚好学习到这段,「善报章」。我们修善有善报,在人间会得到福报,你要求神仙都可以达到。今天学习到这里,下面「诸恶章」我们明天再继续来学习。好,祝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27日11:25: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961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