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直讲(第三回)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五集) 2017/10/30 中国上海 档名:WD19-028-0005
《太上感应篇直讲》。诸位同修及网络前的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第一堂课接着昨天讲的「善报章第五」,昨天我们学习到这章「善报章」。请大家翻开经本,大家用的经本是第二十五页,第一行。在我们还没有讲之前,我们跟昨天一样,我们先来念前面三首偈:「太上宝训,感应之篇。日诵一遍,灭罪消愆。受持一月,福禄弥坚。行之一年,寿命绵延。信奉七年,七祖升天。久行不倦,可成佛祖。」
我们请大家看第二十五页第一行,从第一句看起:
【苟或非义而动。】
这是「诸恶章」的第一句话。『苟』就是如果的意思,如果对于非义之事而动了念头,『非义』就是不正当的事情,不合理,不合义理的。『动』这个字就是我们佛法讲的身口意三业,「动」必定是意先动,意念,我们平常讲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动了非义的念头,指使身口去造作非义的事情,非义的言行。所以动就是身口意三业,主导的就是意业。意,起心动念,起了不正当的念头,所以就造了非义之事。这句是一个总纲,因此我们断恶修善修行关键,总是在起心动念去觉照、去观察。起一个不善念,我们觉察要快,不能太慢,太慢这个恶念一直发展下去,我们就会去造作种种的恶业。所以古人修行,他有用黑豆、白豆来修自己的心;也有用功过格,像袁了凡先生他记功过格。在佛门我们净宗八祖莲池大师,他也根据道家的《太微仙君功过格》,把它用佛法,也编了一本《自知录》,就是善过自知录,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是善还是过,每天根据《自知录》来省察检点自己身口意三业所造作的善恶业。所以古人修心的这些方法我们都可以参考,这个功夫也非常重要。我们念佛人最直截了当的,就是不管起什么念头,都把它换成阿弥陀佛这个念头,这个是最圆满、最究竟的。但是我们不管用什么方法,用念佛的方法,或者记功过格,或者用黑豆、白豆,种种方法,关键还是在觉察、觉照。古大德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就是不怕这些妄念起来,怕我们觉察得太慢了,觉察太慢,这个妄念一直发展下去,控制不住。所以刚刚起来的时候你就要觉察到,赶快把它调整过来,我们念佛人用一句佛念把它调整过来。所以我们导师上净下空老和尚在讲席当中也常常劝我们,不管起什么念头,都把它换成阿弥陀佛。但是要用功,这个用功就是要提起觉照这个功夫,如果不提起觉照这个功夫,我们虽然口念佛,心还是转不过来,还是随境转,这是我们现前要做的功课,就是做这个功课。
此地讲「苟或非义而动」,下面接着就讲什么叫非义。下面这句讲:
【背理而行。以恶为能。】
这个两句,这个两句就是下面这些非义的一个总纲、总说。下面这种种的恶业,第一个是非义而动,起心动念动了恶念,动了恶念造作出来的行为就违背正理,违背常理,就是不合理,不合情理法,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这些行为就出来了。『以恶为能』,造这个恶业,以造恶业认为自己有能力。为什么造恶业?就是起了恶念,身口意三业,这个恶念是什么?我们做三时系念,每一时都要念一次忏悔偈,就是「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这章叫「诸恶章」,列出一百七十条都是诸恶。所以我们念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什么是诸恶业?我们要读《感应篇》才知道什么是诸恶业,这个比较具体,一条一条给我们列出来,这列一百七十条统统是属于恶业,这个就是诸恶业,这个再展开那就无量无边。诸恶业都是从身语意之所生,从贪瞋痴,身语意去造作,根源就是贪瞋痴。
我们在儒家这个经典里面看到,像《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个是《三字经》讲的话,就是我们人性它是本善的,这个本善跟佛法讲的自性是一样的,是讲它的本性,本性叫至善,至善它没有善恶,叫至善。有了善恶是习性,所以本性跟习性不同。所以,孟子主张性善,习性的善;荀子主张性恶,那是习性的恶。孔子讲的是自性的至善,跟佛法讲的是一样的,自性本自清净,超越了善恶。这里讲的,就以现前我们六道凡夫来讲,就是善恶的善。那为什么会造恶业?这个就是各人遇的缘不一样,遇到恶缘就学恶事,造作恶业;遇到善缘学善事,造作善业。善导大师讲的,各人遇缘不同。有的遇到善缘,有的遇到恶缘,这个缘我们要去选择的。所以在《论语.里仁篇》里面也讲,里仁的里就是居住的环境,居住的环境你要选择有仁慈的人,我们佛法讲,你要亲近善知识,你要选择这个地方去居住,选择这样的环境来亲近这些善人。你常常接触善人,我们不知不觉也受他影响,跟他学这个善。如果去选择不好的环境,亲近恶人,当然我们也不知不觉会受他影响,受环境影响,跟他造恶业。好像我们本来身体上没有腥味,我们到了鱼市场,天天去,常常去走一走,出来也都有鱼腥味;如果你到卖香的香铺,都是檀香味,你常常去那边走,出来就是檀香味,那不一样。所以《论语》里面讲,里仁就是教我们要亲近善知识,我们居住也要选择环境。
像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搬家搬了三次。她为什么要搬三次?为了教育孩子。第一次家里住在屠宰场旁边,孟子小时候他也就学习了,学习怎么杀猪宰羊。他母亲看一看不行,儿子以后长大变成屠夫,就做这个行业了。后来又搬到一个殡葬业的旁边,一天到晚就是做殡葬的事情,他也学了,她也不希望她的孩子将来做这个事情。后来搬到一个学宫(就是学校)旁边,孟母才定居下来,让他亲近这些老师,学习圣贤文化。所以,后来孟子成为亚圣,也是得力于他母亲从小用心的选择环境教导,才能成为圣贤。选择环境在我们凡夫来讲是有需要的,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功夫,没有功夫就必须依众靠众,古代祖师建丛林就是依众靠众,亲近善知识。我们凡夫总是心随境转,如果我们功夫成就了,我们心能转境,那我们住什么样的环境都没有问题,我们不受影响,而是会去影响众生,就是去教化众生。像佛菩萨、阿罗汉他们不受影响,像地藏菩萨他到地狱都是度众生的,我们去地狱就不行。这些道理我们总是要明白,才知道我们现前是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环境。
此地也是给我们一个提醒,「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做恶事来做为自己的能力,来展现自己有能力,有能力造恶业。下面就给我们列出这些恶业的事项,这个恶业有一百七十种,这个恶有刚强之恶,也有柔弱之恶,所以这些我们都要仔细去看。下面这句讲:
【忍作残害。】
『忍』不是忍辱那个忍,忍这个字在此地它的意思是忍心,我们一般讲你怎么忍心这么做?就是没有慈悲心,就是残忍的意思,怎么这么残忍,这个人怎么这么残忍。所以,『忍作残害』就是很残忍,去造作害人害物的事情,这个人就没有慈悲心,因为所做的都是残害人物的事。残害人物的事情太多了,下面就一条一条给我们列出来。再看下面:
【阴贼良善。】
『阴』是阴暗,就是暗中的意思。『贼』就是贼害,「贼」有偷盗的意思,小偷、强盗。暗中贼害善良的人,就是暗中害这些人,这个不是在表面上的,是暗地的去害,我们现在的话讲,他这个人有阴谋害人,他要害什么人?专门去害善良的人。自古以来中国、外国都有,凡是这里「诸恶章」列出来的,就是我们这个世间都发生的事情。如果这个世间没有这些事,这里不会列出来,就是有这些事,有这些人。再看下面一句:
【暗侮君亲。】
这句也是我们自己要常常反省。你看,「阴贼良善」,都是讲阴暗,这句又是『暗侮君亲』。这个「暗」也是「背后欺瞒」,君就是领导人,以及自己的双亲,包括自己的亲人,亲人当然以父母做代表,一个领导,一个父母。背后欺瞒总是阳奉阴违,我们常常讲,上面领导人交代我们做什么事情,父母亲对我们什么教训,阳奉阴违,表面上都讲要依教奉行,但是在背地做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就是我们平常讲的阳奉阴违,就是此地讲的「暗侮君亲」。阳奉阴违就有欺侮,好像侮辱这个意思,这个是罪业。下面讲:
【慢其先生。叛其所事。】
这两句。『先生』是指老师,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对先生不能轻慢,也不能傲慢。我们在《观经》净业三福第一福,第二句就是「奉事师长」,对师长不能傲慢,也不能轻慢,要尊敬师长,要尊敬,所谓尊师重道。为什么要尊师重道?尊师是为了重道,就是重视自己的道业,所以要尊师。如果不尊师,也就是不重视自己的道业,不重视自己的道业,当然自己的道业、学业、事业都不能成就,因为不尊重。所以俗话常讲,「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老师」。学生考中状元,老师可能是乡下一个穷秀才,连个举人都没考上,但是他的学生不但考上进士,而且考上进士第一名就是状元。这样看起来,学生的成就比老师高太多了。学生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成就?他懂得尊师重道,老师的才华不见得比学生高,但是学生懂得尊师重道,他的学习就超过他的老师。所以俗话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学生成就超过老师。因此对先生要尊敬,自己学习才会有成就。这个老师并不怎么样,但是这个学生他学习的态度好,对老师尊重,老师不怎么样,他学得会很有成就,成就都超过老师。所以自古传下来这句话也是真理,事实真相。所以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老师,关键就是学生懂得尊师重道。
现在的学生就不行了,现在的学生,老师还要去巴结学生。我今年在台北剑潭国际青年活动中心租了个场地,举办两岸三地传统文化青年学习营,我们台湾桃园刘议员带我去找那个主任,跟他讲我们办这个是公益的,请他租金算便宜一点,找那个主任。那个主任也跟我差不多,六十几岁,比我小一点,也都是当教授的。现在的学生,他说跟我们这个时代的学生就不一样了,在大学里面教授讲课很多学生他不来听课的,教授问学生说你们怎么不来听课,学生怎么回答?你自己反省反省,看你自己讲得怎么样。所以,这个主任跟我谈得也很投机,谈话谈得很久,讲得很感慨。我们可以理解,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的时代,学生对老师的态度虽然不如古人,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尊敬,不至于像现在的学生,上课不来听课,然后老师问他你怎么不来听课,他说你自己反省反省、你自己检讨检讨,对老师一点尊重之心都没有,他能学到什么东西,实在讲就是混日子,混一个文凭,就是这样,学不到。现在没有这种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好像从初中以后,高中、大学学生对老师的不恭敬愈来愈严重。有的甚至毕业还要去打老师的,这在以前是很少,不是没有,很少,但是现在很多。
所以,常常听到有些同修当老师的,我们碰到的时候常常会感叹现在学生不好教,真不好教。以前的学生老师还能打、还能骂,现在呢?现在是老师要去检讨检讨,学生不骂老师那就阿弥陀佛了,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但是这个事情是造罪业,所以你「慢其先生」,司过之神他要记过的。所以你现在看到这种教育风气,学西洋人这种教育风气,真的是造罪业。所以我们老和尚常讲,他去大学讲过课,看到学生专心听大概就前面十分钟,十分钟以后就东张西望,心就不在那里。所以以后他再也不到大学去讲课,因为去讲对他们也没帮助,彼此浪费时间。现在听说教授上课也要迎合学生的口味,要符合他们的需要,他们想开开玩笑就开开玩笑,反正大家乐一乐,就过去了,要考试的时候放个水,考一考就过了。这个罪业在现前这个时代可以说全球性的,这个方面,实在讲,真的是西方要向古老的东方学习。我们东方再去向西方学习这方面,那就颠倒了。现在我们看到老和尚跟英国威尔士大学校长合作办汉学院,这个校长也是非常有善根的,他也真正在做功课,也真不容易。那天到苏州固锝我也讲了一些话,校长在下面,请他上去讲,我讲什么他都能够讲出我的意思出来。所以,我一直仔细去从旁观察,他坐在那里不是打瞌睡,他真在做功课。所以,我们老和尚会去那边跟他合作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校长是真有心。我们再看下面这句:
【叛其所事。】
『叛』就是背叛,「对自己的职务不尽责」。从前曾国藩先生、范仲淹先生这些圣贤,他们在公家办事,就是今天做的事情如果做的不够他的薪水,明天要把它补上,不然对不起这份薪水,这些圣贤人、圣贤君子他是这个心态,这个做法。不是像有些人,就是去公司做事,少做一点,薪水多拿一点。每次要去应征做什么事情,总是先问薪水多少,觉得薪水合自己的要求才要去做。这个方面总是只有想到你给我多少薪水,他没有想到我能够为公司做什么,能够替公司赚到多少,他没有想到这个。他只想到你要给我多少,只有想到自己要得到多少,没有想到自己要付出什么。因此,不管在公家机关或者私人的公司行号也好,如果请到这样的人,他不会负责尽职的把他的职务做好。他总是混时间,反正到时候薪水发给我就好了,做多少他不管,他也没有去考虑到我做的能不能抵得过我这份薪水,是不是对得起这份薪水,没有这样想。这些都是没有学习传统文化,所以就会造成自私自利这个心,只是想到我能在公司得到多少。
我当兵退伍,到同学家的铁工厂,临时去,缺人,我去给他帮忙。我看到员工跟老板常常在吵架,员工当然要得到薪水,老板他也是尽量要剥削员工,两方面都不对。后来我给他们讲了个公道话,我说公司如果不赚钱,我们能拿到什么薪水,公司赚钱你也要靠这些员工来工作,所以两方面都要互相去设想,你这个公司才会兴旺、才会成长。老板不能只有想到我这方面,员工也不能只有想到他那一方面,要互相去设想,互相照顾。像现在苏州固锝也做得非常成功,他就是互相去设想,老板照顾员工他的家属、父母、儿女,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员工全心全意为公司来奉献付出,当然他这个事业就能做得愈来愈好,愈来愈稳定,能够维持长远。所以这句我们也要从这个地方去看,从这些地方去落实。所以,「叛其所事」,就是个人的职务我们有没有背叛,有没有对不起我们所做的这个事情,在佛法讲,有没有负因果责任,如果叛其所事,这个就是罪过。
【诳诸无识。谤诸同学。】
『诳』是欺诳,在佛经讲叫欺诳,欺骗、哄骗。『无识』就是外行的人,外行人。这在社会上,各行各业都会有这些事情,特别是卖金银珠宝的,这个要哄骗也很容易。还有卖古董的,特别现在科技发达,你卖古董,有些古董真的是价值连城,在古董的市场行情价钱很高的。有一次,台北故宫唐瑜凌唐老师他就跟我讲,他跟我讲宋朝的一个什么地方做的碗,反正那些我都是外行的。他跟我讲,如果现在有人送我那个破碗,他就跟我讲,悟道法师你可以盖十个佛光山那么大。这个不是真正内行的人,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他可以模仿得跟原来那个一模一样,你根本就看不出来,你看不出来的。所以买这些字画要很内行的。还有什么夏商周的青铜器,那些现在市面上也很多,摆在外面;拿去跟故宫那个摆着对看,差不多。但是在故宫里面摆的是真品,外面看的假的很多,不是说没有真的,假的很多,特别是买古董、买些项鍊珍宝。几年前我们也看到一个同修,也来到上海卖金银珠宝,我看到他拿了一堆金银珠宝、项鍊出来,拿一条都是一千多万人民币的,我听到我都吓坏了。但是这些有钱人就有人会去买,如果没有人买它不可能有那个行情,就是有人买。
在二OOO年,十七年前,我跟我们台湾一个旅行团到甘肃、新疆去旅游,我们台湾有五个同修,去参加人家的团。到了和阗,和阗就出产玉,这个旅行团就带我们去买,到商场去买。跟我们去的有一个邱宝桂居士,她是女众,那个卖玉的就拿一对手环,玉的,开价八万块人民币。我说这么贵,到底这是不是真品我们也不知道,做得跟真的是一样的。后来邱居士给他开个价,说五百块人民币。八万变五百块。我说妳怎么这么狠心,如果我去买,我给人家杀个一万、五千的,我就觉得很不好意思,杀不下去,八万变五百。邱宝桂居士她说要卖就卖,不卖我们走。我们就走了。走了几步,卖玉的又喊:回来,回来,给妳,给妳。后来她买了那个五百块,她说五百块她还嫌贵。因为邱宝桂居士她在我们台湾她就是在卖珠宝的,所以她比较内行。如果我去买,你说我怎么杀,因为我们不懂。所以我去和阗买玉,我都买五块钱人民币的那个。我说那个给你骗就五块,我都是买五块的,买了一堆回来送人,反正买石头也好,反正就五块钱。那个上百块的我不敢碰,都是五块、十块的,买那个。所以我们不是内行,就不要去碰那些事情,金银珠宝像我们这外行的就不要去碰。这一句,就是不管你做什么行业,所谓「隔行如隔山」,你不是做这一行,我们就不专业,做这一行的人他专业,他要骗不专业的那很简单,但是这个是对不起良心,「哄骗外行人」,这造罪业。不能骗人,应该童叟无欺,卖什么东西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谤诸同学』,「谤」是毁谤,「诽谤同学」。同学当中为什么毁谤?总是嫉妒障碍,看他的功课比我好,考试考得比我好,可能考得好的这个同学,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还要炫耀一番,可能招来人家更不舒服,同学之间都会互相去攻击毁谤。所以,前面「积善章」太上也给我们开示,太上老君也给我们开示,「不彰人短,不衒己长」,不要去彰显别人的短处,不要去炫耀自己的长处。你家儿子联考考上北京大学,对面那家他儿子没考上,你家考上你在放鞭炮,那家就受不了了,你要考虑到他没考上的心情,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去炫耀,这些都是人情世故。所以,不彰人短,不衒己长,这些是处世之道。同学之间互相毁谤,这些都是造罪业。
【虚诬诈伪。攻讦宗亲。】
这个两句。『虚诬诈伪』,「虚」是虚妄,「诬」是诬蔑,「诈」,欺诈,「伪」是作假,以不实的事情去欺骗冤枉好人,以假的当作真的去骗人,这些事情就很多了。现在在媒体上,实在讲,媒体报导真实的事情不多,虚妄的成分比较多。所以,我们现在看报章杂志也要仔细去看,有的报导的是比较实在,有的报导的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过去李炳南老居士讲,报纸他说他一概不信,报导的都不是真的,都是虚无诈伪这些事情,现在的报纸更是这样。包括各种行业都有这些事情,「以不实冤枉好人」,以假的货物充骗真的去骗人,这在卖东西的、做广告的,也常常有这些事情。过去我记得当兵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排长,他好像在做广告的,他跟我讲,他说我们做广告的绝对不会去买广告的东西。那不摆明骗人吗?你自己跟人家讲得都那么好,你自己为什么不用,做这样的事情就不好,他做广告只是想赚钱。但是你卖不实的东西给人,这个就不好,如果真好,那你自己先用,自己都不用,然后劝人家去买,自己也知道那个不是真的,用不实的广告去骗这些客人,赚人家的钱又骗人,这是没良心。
下面这句,『攻讦宗亲』,「挑剔同族亲戚,攻其阴私」。宗亲之间大家应该和谐,不应该互相去攻击,而且去揭发他阴私的事情,这个也是不厚道。学习传统文化它的好处主要明白道理,懂得伦理、道德、因果,对于自己的宗亲他才能够和谐。宗族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些事情,我们不难理解,总是有些利害冲突,有了利害冲突就互相攻击,揭发他的隐私。这个是缺德的事情,不厚道,不可以去攻其阴私,宗亲应该要和睦相处,怎么可以这样做,这个造的业很重。我们再看下面这句:
【刚强不仁。狠戾自用。】
『刚强』,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佛给我们讲,「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这个气质很刚暴,没有慈悲心,刚强难化。所以,我们都是南阎浮提众生,讲到这句我们就要想到自己,刚强难化。我自己以前读到《地藏经》也常常想,想一想自己这些习气,真的经上讲的没错,刚强难化。谁刚强难化?我自己刚强难化。这个我们自己要觉悟,我们觉悟才能改过。如果不从自己去反省,一直看别人,这个刚强、那个刚强,只有自己不刚强,其实自己比谁都刚强。这里每一句都是教我们反省自己的。想一想自己,自己就是刚强难化的人。为什么刚强难化,佛为什么讲这句话,南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如果不是刚强难化,那么好教化,我们早就作佛了,还在这里作凡夫吗?可见得我们是刚强难化。难化到什么程度?《地藏菩萨本愿经》跟我们讲,我们堕了地狱,受的苦实在是无法形容的,不可思议的,不是我们人间这个苦可以想象的。我们人间这些苦,我们都已经受不了了,地狱之苦那是无法从言语去形容,真的不可思议的苦。鬼王也是劝人说地狱太苦了,以后不要再造罪业,不要再来了。但是罪业受满,出去了,没有多久又进来了。劝到最后鬼王也不劝了,反正劝了也不听,刚强难化。看到别人就要想到自己,别人刚强难化,我自己是不是也刚强难化?别人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想一想自己就是刚强难化。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刚强难化我们怎么样能够把它改变,把刚强的这种习气慢慢减少,这样我们就进步了。总是要听佛的话,我们老和尚讲席当中常讲,老实、听话、真干,这个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要做不容易。听话,我们听吗?不听。如果听话、老实、真干,那早就成就了。到现在还没有成就,我们自己就要觉悟,我们自己就是不老实、不听话、不真干,现在要改过来。海贤老和尚老实、听话、真干,做个榜样给我们看。老实、听话、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就的。
我们看下面这句,『狠戾自用』,「狠」就是凶狠,「性情凶狠乖戾,一意孤行,不听善劝」。这种个性我们在社会上也看得很多,这个都是提醒我们不要犯这个过失。性情凶狠乖戾,这个也是从小薰习的,特别是母亲的胎教,孩子在母亲的肚子里面,母亲如果常常发脾气,影响胎儿的性格,他会受到影响。出生之后,如果后天的教育没有教好,看到的又是这些狠戾的事情,耳濡目染,长大了就养成他这样的个性,凶狠暴戾。狠戾之人我都看到过,真的有的人是非常凶狠的,好像是虎狼狮子来投胎的,真的是很凶狠的,这样的人我真的亲自见到过。这些都是从小养成的,本来就有这些烦恼,瞋恨心特别重的,瞋恨心特别重就表现出「狠戾自用」,贪瞋痴。我们再看下面这句:
【是非不当。向背乖宜。】
这两句,第一句是『是非不当』,「以非为是,以是为非」。「非」就是不对的,「是」就是对的,我们现在讲对不对,是就是对的,非就是不对的。我们在佛门里面也常常听到,某人常常到道场来讲是非。早年我在台北华藏佛教图书馆,常常听到老和尚讲经,师父上人讲经,有些同修专门在道场讲是非的。后来我想一想,讲是非,我听一听他们讲的,不是在讲是非。为什么不是讲是非?讲的都没道理。讲的是什么?是「是非不当」,不是讲是非,把非当作是、是当作非,是讲这些颠倒的,乱讲的。所以,讲是非你还要懂得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他才能讲是非。如果你不懂,把非当作是,是当作非,那你是乱讲,那不是讲是非。所以,讲是非还得有学问,不然你也讲不了是非。所以我想一想,实在讲,谈到讲是非都谈不上,讲是非他还得有学问,是非他要分得清楚。如果以非为是,以是为非,那就颠倒了,他讲什么是非,就是此地讲的是非不当。现在这样的人很多,不要说外面的人,在我们净宗这些道场同修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而且听经听了很多年,他还是是非不当,还是不明理,就是愚痴、有业障,被业障蒙蔽,愚痴,所以把是看成非,非看成是。
下面这句,『向背乖宜』。这个「向背乖宜」,「亲近恶人歹事,远离善人好事」。向着恶人,去做一些不合理的,乖宜就是不合理,违背常理的事情。他向着恶人去做这些不合理的事,背离善人、合理的事,这个叫向背乖宜。这在我们一般机关团体、公司行号也有这些事情,向背乖宜,我们要仔细去观察这些事。凡是亲近恶人、不好的事情,远离善人、好事,违背常理的,这个就是不对了,就是造罪业。我记得几年前,道场请了两个同修,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来上班工作,也是发薪水给他们。我们道场就是在政府登记的社团,内政部登记的,年年都要报帐的,还要年度请会计师作帐的,那些手续很多。有些我们做的一些法宝厂商,因为厂商它是营利事业,厂商它要缴税的。因为我们要报帐,所以我们要发票,我们报帐要发票,厂商开发票给我们,它就有记录,它就要缴税。缴税,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厂商说你要发票就要加多少百分比,我们佛弟子也不能逃税,这个犯偷盗戒,所以就要拿发票。在我们这个道场上班这个居士,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一个以前在山上做柜台,现在不做了,他们两个都离开了。他们就去给同修化缘,说要印经做法宝流通,钱交给他,他说不要交给我们社团。为什么交给他?他的理由就是说,你交给我,我不要给厂商拿发票,我们可以多做一些法宝,有很多同修就私下拿钱给他。大家想一想,他这样做如法不如法?他拿我们的薪水,然后人家要来道场捐款做法宝,说不要捐给我们柜台,就不要开收据。因为交给我们,我们叫厂商去印经,我们就要给厂商拿发票,拿发票它就要被政府扣税金,所以就比较贵。拿给他,他不要发票,给厂商讲不要发票,它就比较便宜,他说这样经可以多印一点。有些同修他也不明理,就给他了,他也觉得这样是好事,多印一点。但是他拿去了,他有没有多印一点我们不知道。所以做这些事情,就是这句讲的「向背乖宜」,你不向正常的去做,背离正常的,向不合理的去做,都有这些事情,而且这些都是学佛听经多少年的老同修。你看看,没有学习传统文化,连这些他都不懂。我们再看下面:
【虐下取功。谄上希旨。】
「为争取功赏,不顾民间疾苦。」虐待下属,争取功劳,把虐待下属做为争取功劳的一个工具,这个真的是没有慈悲心,也不顾民间疾苦,只有想到他怎么样能得到功劳、赏赐。『谄上希旨』,「谄」是谄媚,「为求得宠」,不惜用尽欺巧方法去巴结,「去迎合上峰的意思」,就是一般讲的谄媚、巴结。谄媚、巴结,他总是希望自己在这个当中得到好处,这叫「谄上希旨」,希望得到好处。我们再看下面: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我们前面在「积善章」学习到「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我们布施恩惠给别人,不求别人对我们回报,不求报,布施给别人的财物也不去追悔、后悔,布施就布施了,就要放下了。『受恩不感』,我们接受别人的恩惠,我们要去感恩、要去报恩,不能不报恩。接受别人的恩惠要报恩,我们给别人恩惠不要求报。如果「受恩不感」,「接受别人的恩惠」不去感恩,忘恩负义,这个就不对了,这个就是罪过了。『念怨不休』,就是别人有对不起我们的事情,别人欺负过我们、对不起我们,这个怨恨念念不忘。「不休」就是没有休止,念念不休,从来没忘记,到死了都没忘记。别人对我们有恩惠他都忘了,对不起我们念念不忘,这个就造罪业了。应该要念恩,恩念念不忘,怨就不要放在心上,这样才对,这个是我们要调整学习的。
我们净老和尚也做榜样给我们看,韩馆长在世的时候,她脾气也不好,实在讲一般人也受不了,我们老和尚真的是修忍辱波罗蜜。但是韩馆长对他不好的,他一概不提,一概不放在心上,只有感恩、念恩、报恩,念念不忘,不忘她护持之恩,对不起他的方面他不提,这个就是不念怨,只念恩,这也是做给我们看的。譬如说一个人对我们有恩,十件事情对我们有九件的恩惠,有一件事情对不起我们,我们就把那九件忘得光光的,就记那件对不起我们的事,念念不忘,念怨不念恩,这样就错了,这就不对了。应该要念恩不念怨,所以我们老和尚也做个示范给我们看,给我们学习。我们再看下面:
【轻蔑天民。扰乱国政。】
『轻蔑』就是看不起,看不起这些人民。人民,就是上天的子民,叫『天民』。怎么可以看不起?「不重视民情」,不尊重人民。当了官,对人民就不尊重,这个叫「轻蔑天民」。没有去考虑到人民他的需要,没有去考虑到他们,轻视他们,不重视他们,这个叫轻蔑天民。『扰乱国政』,就是「不为国为民,反而违法乱搅」。国政不能随便去扰乱,一个国家办政治主要是求得公安,公众的安定、安全,已经安定的事情就不要去扰乱,或者什么政策也不要随便去改动,大家已经习惯了,一动那就是干扰、困扰,所以不能「扰乱国政」。我们也要遵守国家的政策、宪法,现在国家定的政策、宪法我们也不能去扰乱,扰乱也是罪过。
【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赏』是赏赐,『非义』就是不义之人,不合理的,非义之人你去奖赏他,那不是增长他做不如法的事情,好像他做了不如法的事情,你还去奖励他,那不是更增长他去做这些不法的事情。该赏的不赏,不该赏的却去赏,这个做错了。『刑及无辜』,「刑」就是刑罚,「无辜」就是冤枉人,特别在法院当司法官的,如果不小心,或者有私心,或者自己没有智慧,往往会冤枉好人,无辜的人给他判刑、给他责罚,这个都造很重的罪业。好,这节课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这段。下面:
【杀人取财。倾人取位。】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我们先休息一下,阿弥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