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十八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4-0018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八讲。前面我们将本经的前半部说完,从这个以下是本经的后半部,从表面上看好像须菩提尊者是另一次的发起,实际上后半部乃是紧接着前半部未尽的意思而来。前后两大段,它的旨趣在前面已经跟诸位介绍过,现在我们来看经文。科题是说明「菩提无法,正显般若本体」,这个题目是后半部的总标题,先正式说明菩提无法,下面的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们来看这个注,从此以下为本经的下半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个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个名、是个相,「发即我法宛在」,如果真的有发这个心,诸位想想岂不是我相、法相宛然存在?我相、法相要是都在的话,这是凡夫,不是菩萨。菩萨,前面讲了,得离四相,怎么可以有四相?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诸位一想就明了,是从前半部而来的。
尊者又问『云何应住』,在前半部提的这个问题是「应云何住」,现在这个句子稍微变了一点,云何应住,经云「云何应住」,前面是应云何住,语句变了一变,意思也有浅深不同,「前面(前半部)是一切应无住,今(后半部)是何此心独应住」。如果这个心要住就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我法两种执着就在,所以说「住生二执」。这个是学菩萨道修菩萨行必须要明了的。
『云何降伏其心』,「降伏岂非不发」?要发心,怎么能降伏?「二执与菩提同时」,我执、法执与菩提,菩提是觉心,这是两种执着心与觉心同时,「降则不发,住则执我法」,你要降伏就不能发心,你要是安住,那就起了我法两种执着。尊者在此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是为修般若人往更深的一处来着眼。换句话说,他的问意是在说明一个真正希望发菩提心的人,正如前面世尊所开示我们的,一定要先降伏妄想执着,而安般若无住的真心,这样才能够稳稳当当的修学菩提道。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是分别执着妄想没有能够降伏,这种状况必定是时时处处都在攀缘,既攀缘当然就染着,与无住之理完全相违背了。所以世尊在前面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都是说首先要降伏妄心,然后再给我们说明如何来安住,这个安住,佛是教我们安住在无住上,妄想执着的心不降伏它自然就降伏了,这是前面的意思。可是世尊虽然给我们讲离相无住的重要性,但是他还没有说菩提心怎么发,无上道怎么修,须菩提尊者到这个时候承蒙世尊开导离相度生,无住行施。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到底是有发还是无发?无上正等正觉是真的有成还是无成?由此可知,这个问题比前面确实是要深一层,于是提出这个疑问,请求世尊再给我们详加开示,底下就是佛给我们的解答。请看经文,「如来直答住降无法」,经文: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这一段文是世尊给我们说明住降无法。我们看下面批注。首先我们把生心跟发心再次的跟诸位提示一下,佛在此地跟我们讲,要『生如是心』,「生心,显本有曰生」,换句话说,你本有的真心显现出来,这叫做生心;「发心是本无」,本来没有,劝导你发心。由此可知,本有的必定是常住真心,那是本来有的,发心当然是本来无,本来无发的这个心必定是个妄心,这里头有很大的差别,我们要特别留意。因此讲到发,「发一定着相」,发菩提心就着了菩提心的相,发布施心就着了布施的相,发心修忍辱着了忍辱的相,一定着相。「生无我执」,生心不着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什么?它是真心,真心像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里面没有我执、没有法执,连「本来无一物」也没有,这是常住真心显现的时候呈出这样的一个境界,这是真实,决定不是虚妄的。我们首先要明了,生心、发心之不同。
佛给我们讲要「生如是心」,不是发如是心,是教我们生如是心,要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个意思前面曾经说过,前半部是讲无有众生得灭度者,重视这个「得」字,此地的经文只是灭度,换句话说,它的重点在「灭度」这两个字,前半部在得,这半部在灭度。「灭度尚无」,实无,「何有于得」?哪里还有众生得灭度?从这个意思来看,现在所讲的比前面确实是深了一层。从根本上、原理上来讲,「心为空寂,用恒明照」,用是讲真心起作用。起作用的时候,在《般若经》里面讲的观照,观照是对我们个人修学上来说的,明照的意思既广又深,观照是初学、是过程;明照是结果,是从体所起的大用。恒照,无时不照,无处不照,只是我们自己烦恼业障深重,真心恒照的大用我们没有法子证得,没有法子见到,这个病是有住。「有住则失空」,你这个心有住,空的意思失掉了,「有生则不寂」,这个生是发生,就不寂,「失空则不明,不寂则失照」,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法子证得实相理体,病是在自己这一边,最大的病就是住相。
佛在此地又教我们住,我们究竟要怎么住法?这一段文是答发菩提心的开端,经文里面佛告诉须菩提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者」就是指发菩提心的这个人,「当生」之生也就是生发之生,「如是心」是承上指下。承上,「无住行施」,或者是前半部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实在说如果是根性利的,前半部必有悟处,佛说过「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发心应发如是无住之心,就是觉心、就是菩提心。因为一切法不住,不住,前头说得很清楚,就是不执着,这个心就是真心。在凡夫我们这个心是真妄和合,凡情偏重在妄的这一边,把本有的真心(真心就是菩提心、觉心)忘了,并不是没有。如果说是没有的话,这个妄心是依真心起的,没有真哪来的妄!好比我们一个人在灯光底下有一个影子,影是虚妄的,它是随形而生的,没有形哪有影?没有真哪来的妄?妄是依真而起。虽依真而起,实在说,妄不碍真、真也不碍妄,真正觉悟的人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你起了分别执着,真妄就有了障碍,似乎觉得真妨碍妄、妄也妨碍真,真妄不能一如。这个现象不是真实的,这是虚妄相,这是不觉,这就是无明。所以佛在此地说明,真正发菩提心的人应当生心,生什么心?「离相度生」,要度一切众生,又不能着度众生的相。为什么?一着相,四相就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决定不是菩萨。菩萨度众生,他一定晓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生佛本来平等。这个问题确实很难讲,你说不发心是凡夫,这一发心又着相,在这个地方用什么办法?必定要有般若观照的功夫,晓得事实的真相,然后这个发心发什么?「无住布施,离相度生」,这就是佛法里面所称的菩萨。底下经文跟我们「证明发心无法」,请看经文: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着重在这个「无」字。「清净觉中不染一尘,存一个发觉的念头便是法尘」。可是佛在一切经论里常常劝人要发菩提心,觉的念就是菩提心,发怎么样?不能存,心里不能有这个,佛一提示,我们觉心就现前。如果你自己心里还存着有一个觉心,坏了,这就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知见立知」,这个觉是知见,是我们本来有的正知正见,有存发这个念头就是建立知见,知见立知这就是无明的根本,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然后才能够破除无明,证得清净法身,那就是证得清净觉。古德教我们「不住圣解」,圣解就是所谓佛知佛见,不可以执着,不住是不执着;「不落凡情」,落也是执着,亦不执着凡情,凡情、圣解二边都不执着,「圣凡情尽」,这种情见要把它断得干干净净。「人法双忘」,人我、法我这二边都要把它离开,这是宗门里常讲的心空及第,这个时候心真正到清净、空寂了,为什么?人我、法我都没有了。「见到于此,名真发心」,见到就是发心,「证到于此,名为得果」。由此可知,发无法,无法发,证也无法证,此地是讲无法发心,只不过说你是人法双忘,见到于此而已。下面讲得果也是这个意思,得果无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
你的意思怎么样?
【如来于然灯佛所。】
这是佛以他自己来现身说法,过去时候在然灯佛的那个道场。
【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是不是有一个法子我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答得很好: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
这个『我』是须菩提尊者自称,如我解佛所说的这个意思:
【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须菩提尊者的见解。
【佛言。如是如是。】
释迦牟尼佛马上就给他印可,是这样的。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段是说明「得果无法」。正是像《楞严》里面所讲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得个什么?得无所得,这叫做得。这一段经文是「佛引自己作证」,换句话说,他老人家现身说法,「用以证实前面所说无法这个意思是真实不虚的」,确实是无法。经中举问,「前半部云于法有所得否,今云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否」。这个地方的『法』,注意这个字。前面有所得否,这个地方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否,这两问有浅深不一样,「前面这个法,是指无生法忍,名菩提分法」,因为那个时候佛在然灯佛所是第二个阿僧祇劫修满的时候,换句话说,八地菩萨的地位,证得无生法忍;这个地方所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指无上菩提」,比无生法忍高得很多。
「今之有法,义属于自」,无生法忍还是属于他,这是属于自,「是内心之障」。「问意正显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也。问处分明,答处亲切」。佛告诉我们实无有法。「发是初心,得是后心」,同一个心;「初心是因,后心是果」,果与因完全相应。说到这个「得」,我们必须要晓得,因为一切众生,特别是修学大乘佛法而不能得成无上菩提,被这个字害得不轻。「得」这一个念头,是「不相应行法」,诸位要念过《百法论》,你就晓得这是二十四个不相应之一。所谓不相应行法,它不与心相应,也不与心所法相应,又不与色法相应;换句话说,它是有,虽有,完全是抽象的概念,决定不是事实,所以「全属虚妄想相」,完全是虚妄的想相。「佛果菩提尚且如此」,你要是存有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诉你实无有法,尚且如此,「其余一切法,你就可想而知」。这个意思明白了,「是知无住生心、离相度生,乃为觉道也」。你才会恍然大悟,真正晓得佛教给我们无住生心,教给我们离相度生,这是菩萨道,这是真正觉悟之人他所行的大道。
凡夫初学非常重视得失,修行人对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舍掉了,不存这个念头。你学佛了,你希不希望成佛,希不希望得无上菩提,如果你有这个念头,你这个「得」的心还是存在,这个得的心跟世间人想得到世间名闻利养那个得的心没有两样,只是对象不一样。世间人要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要得无上菩提,对象不一样,不相应行法这个完全虚妄的念头是一样的,只要有这个东西在,那就是明心见性的大障碍,所以我们应当要把它舍弃,要把得失的念头舍掉,你的心就自在。再看下面经文,「得果无法」,这就告诉你确确实实没有这个东西,经文: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
这些话我们都要特别注意。
【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这个话说得非常明白,这是世尊对我们现身说法。这个意思是说,不但发心无法,得果也无法。这一段经文是世尊以自己来给我们做一个见证,证明前面所讲无法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千万不要以为有个有法,如果真有法,当然就有得,因为实在是无法,你有这个得是大大的障碍。这一段在前半部我们也曾经看到,前半部与这个地方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在这个地方来仔细的研究研究。「世尊再拈本因」,前面已经有一次,这是再次的将他自己过去修学的本因告诉我们,「令生深信发心无法」,教我们生起深信之心,我们要相信发心无法。「心无法以求得,而后可得」,如果说有一个方法求得,给诸位说,决定求不得,「若住法求得,便不能得」。
这个地方我们仔细的去反省,自己也能够发现,发现自己不能够得无上菩提,发现我们周围这些同参道友也没有得无上菩提,甚至还没有开悟,原因在什么地方?是不是都是住法了,犯这个毛病,住法求得,所以他的结果是不能得。有几个人恍然大悟?悟一切法无得。真悟一切法无得,你们诸位想想,是不是他将一切法都放下了,他心得清净,所以叫得,他心清净了;清净心现前,他的觉性现前了,我们名之为得。经文里面的反面解释,「不与我授记」,然灯佛不给我授记,那是「有菩提法」,如果我是有菩提法,有法可得,燃灯佛不会给我授记;正面解释,正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悟「无菩提法」,已经证悟到无有一法可得,然灯佛给他授记了。这是说明,得,得什么?得无所得,「得无所得,即是无上菩提」。你们诸位要想证无上菩提,你首先要证得一切法无得,就是无上菩提。一切法里面包括一切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包括在其中。不要以为佛法无所得,世间法有没有得失?或者说世间法无所得,佛法有没有得?诸位要晓得,世出世间法皆无所得,你这个心在一切法里面得大自在,稍稍有一念得失的心就是毛病。请看下面经文: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辗转解释上文得记无法之所以」,就是他得到然灯佛给他授记,他得什么?他是得无法,然灯佛才给他授记。这一段经文有一句非常重要,就是『诸法如义』,这四个字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表明了。底下我们解释「法如」,法是诸法如义,这个意思「即一切法之如实体相也」;「如」是说的理、是说的体、是说的性,虽然名词三个,经论里头还不止,它是一桩事情,理就是体、就是性,性就是体、就是理,一个事情,用「如」来说;「来」是讲的事、讲的用、讲的相。「如来者,诸法如义」,理事一如,体用一如,性相一如。在一如里面,你想想你得个什么?二里面你才能够得到一个,一里头你得什么?如里面你能够得什么?所以这是说明得记无法之所以然的道理在此地,「唯有佛才能尽如,亦能尽来」。换句话说,佛的见地圆满了,没有一点欠缺,尽就是圆满的意思,对于理他见得圆满,对于事他也见得圆满,对于体他证得圆满,对于用他也证得圆满,他晓得这一切法是一不是二,所以说万法一如。
「尽如,则尽真如际」,真如没有边际,这从理上讲,尽虚空遍法界只见一个如而已。「尽来,则情界皆空」,所谓觉后空空无大千,为什么?这个地方说情界皆空,情界像《心经》里面讲的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讲一切情界的真相,真正明白了,彻底的明白了,决定没有错误,这是诸法如义。「事事如,法法如」,世出世间无论什么事情,事事如,法法如,「百界千如,无有一法不如」,无有一法不如,诸法如义。所以一切佛经,我们看到佛教的经典,一开端你会看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处所」,会有这些字样,你就应该明白,千经万论说的是什么?如字而已。为什么说个「如是」?因为无有一法不如,你要是把诸法如义见到了,见到诸法如义,你就是菩萨;证得诸法如义,你就是如来,你就成佛了。千经万论,不但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如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例外的。由此可知,「如是我闻」是佛陀教学的总纲领,句句不离这个,经经不离这个,展开经本第一句一定是「如是我闻」,或者像小乘经里面翻得简略一点「闻如是」,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特别要记住,世出世间法无有一法不如,然后我们才真正把这个心放下,心开意解,才能够真正证入三昧,于一切法不再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所谓放下万缘,现前即是,无有一法不是,无有一法不如。再看下面经文,「解释法非法」: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着重在「得」,现在注重在「法」。
【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注意这个「即非」,注意这个「是名」。这是解释上文,以『无实无虚』说明在授记当中他是怎样才得到授记的;换句话说,佛给人授记的条件是什么?佛没有私心、没有偏爱,没有偏心、没有偏爱,哪一个众生根熟了,佛一定不失机缘来给他授记,不会说佛把这个人给忘掉,没有这个事情,佛是不失机缘来为他授记。授记的条件就是得无所得,释迦牟尼佛在然灯佛所正因为他自己见到得无所得,然灯佛就给他授记了。
在这部经典里面,我们也能够看到它甚深的旨趣,旨趣虽然甚深,并不是我们不能体会的,也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的。我们之所以不能做到,得失之情未忘,我们做不到。在讲席里面常常有同修来问,我们应该怎样的修学才能够早一天成就?我们应该从哪个地方下手,才能够得真实受用?像这些问题我常常遇到,我告诉同修们,下手之处首先将在一切法中得失的念头要把它打掉,果然能够把得失的念头打掉,无论做什么事情必定是轻松愉快,必定是烦恼少、智慧增长。由此可知,得失的念头重必定增长烦恼,烦恼增长了,智慧一定减少,烦恼跟智慧是互相消长的,烦恼长了智慧就少,智慧增长烦恼就消除,这是一定的道理,犹如明暗互相消长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是我们真正发心想学佛的人,或者是真正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圆满快乐充实的生活,那就不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能不依照这个理论来修学,那就是放下得失的念头。诸位想想这时候我们与佛相差就不远了,因为佛离相度生,那就是没有得失这个念头来度一切众生。有得失,诸位要晓得,就有成败、就有利害,得是成功、是利益,失是失败、是损害,你就有这些妄念,你就不知道诸法如义,不晓得一切法皆如、一切法皆是,所以你要问,佛的心是什么?佛的心是无住生心;佛的行为是什么?佛的行为是离相度生。简单的讲,他没有得失心,所以他没有利害,他没有损益,因此他无处不自在,他无时不自在,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请看批注,「所得菩提,无实无虚」,不能说它是实在的,也不能说它没有,这是诸法如义,这是诸法的实相。为什么说「无实」?菩提是个名词,名词是假的,「假名菩提」;那个得,是不相应行法,「得也是个假名」,菩提也是个假名,怎么是实在的?不是实在的。「客尘空与法界相离」,客尘是比喻,客人不是常住,他来作客的,两天就走了;尘是动性,不是常住、不是固定的,这个尘,《楞严经》里面讲的「客尘烦恼」,代表一个不定、妄动;空则是虚空,跟客尘相反,它是常住的,与法界相离。「一法不生常寂」,常寂里面一法不生,无实。客尘空与法界相离,不是实在的,这一点我们要把它认识清楚,所讲的法界就是讲的真心本性理体,所以从假名假相上来看,它是无实。无虚,但是也不虚,也不能说它是假的,为什么?「所得唯如」,你得个什么?才看出来诸法如义,无有一法不如,你所得的只是这个,法法皆如。法法皆如,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平等里面没有差别,平等法里面决定不再起妄念,平等法里面不会再有来去动摇,如就是平等。你所得的不过是看出来万法皆如,你证得万法皆如,所以「得称如来」,给你取个名字叫如来,佛的十号之一,有这么一个名。「无上法与法界相随」,无上法是觉法,客尘空不觉。不觉与法界相离,觉法与法界相随,为什么?念念都是觉而不迷。「无法不现」,所以它不虚。无实从体上讲的,寂,常寂。无虚从用上讲的,「常照」。佛给我们讲此法无实无虚。
「一切法皆是佛法」,你晓得一切法无实无虚,然后才知道佛所讲的一切法皆是佛法。我们把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个意思说得更明白一点,「诸法如义开出无实无虚」,无实就是虚假,无虚就是真实,为什么说一切法无实无虚?从相上讲无实,从性上讲无虚;「无实无虚显明一切皆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能够超越这个定律,「一切皆是证成诸法一如」,来证明、来成就诸法一如这个理论,它不但是理论,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在这段经文里面,我们很清楚的看得出来,「佛依俗谛(相上讲),说一切法」,「依真谛(体上讲),说即非」,「依中谛(从作用上讲),说是故、是名」。像这种句法在本经里面用得很多,凡是用这种句法我们都要明白这个意思,这也就是一般所讲如来称性而谈。称性而说,那无有一法不是真如,所谓世谛语言皆合道。所以根熟的那些修行人,不论在什么境界里面见色闻声皆有悟处,正是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道理就在此地。下面佛再以比喻来显法,给我们开示,请看经文: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这一段经文是以比喻显法,「以非身大身,喻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就是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比喻这个,「显实无有法发菩提心」。前面是以须弥大身来比喻应无住生心,这是我们在前面看到过的,我相信大家还记得很清楚;这个地方,「佛说譬如人身长大,比喻上面经文所言一切法」,意思是讲真如法身,这是譬如前面讲的一切法。比喻里面的意思,我们要把它看清楚,然后才晓得佛讲「大身」真正的意思之所在。「真如法身(这是理体),遍在俗谛,具无量功德,名为大身」,这是说的相大,如来说大身是说相大。我们要在这里体会到佛所说的真实义,所说的是自己不是别人,真如法身就是自己。我们这样说法大家恐怕还很不容易来体会,我们举一个梦境来做比喻,真如法身就是能现梦境的这个心,遍在俗谛,俗谛就是所现的这个梦境,这是能现梦境的心所现的梦境,这个心整个变成梦境,它是不是遍在梦境?具无量功德,梦境里头所有的一切现象、所有的一切作用就是它的无量功德,说之为大身,从相上讲的。要是拿我们现在境界来讲,十法界依正庄严,俗谛,是真如法身所变现的,我们从相上看,相大。「真如法身」,虽然遍在俗谛,虽然具无量功德,现这些相,它怎么样?它「离一切障」,它虽现一切妄相,这一切妄相不障碍它,无碍于它,所以它还是「独居真谛,名为大身」,这是从体上来说的。
体相用是一,可是里面的界限还是清清楚楚;虽然清清楚楚,它又是一个,这在经文里面讲,则非。譬如我们现在这个房间里面有五盏灯,这五盏灯的光明交织在一起,就好像真如法身,把它比作虚空,把俗谛所现的相比喻作灯,灯虽然有许多,灯碍不碍虚空?不碍虚空;虚空碍不碍灯光?不碍灯光。灯光跟虚空虽然交织成一片,在我们感官当中,光明就是虚空、虚空就是光明,可是毕竟虚空是虚空、光明是光明(这个灯光是灯光),所以虚空还是离一切光,独居真常。这是单就真如法身,名为大身。这个地方是单就在俗谛上具无量功德名为大身,是从相上讲,如来说一切法。从体上讲,则非。「真如法身,即俗即真,有用有相,常居第一义谛,名为大身」,这是用大,「是名」是讲这个意思。经上常讲「佛说、则非、是名」。这个是从体用合起来讲,俗即是真、真即是俗。就好像能作梦的心与所现的梦境,梦境就是能作梦的心,能作梦的心就是梦境,俗就是梦境,真就是作梦的心。它起这个作用,有用有相,相是真如法身所变现的相,用是真如法身所起的作用,这就显出诸法皆如,所谓如就是第一义谛,无有一法不如,常居第一义谛。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说它做大身,佛讲大身有这些意思在里面。
我们回想到前半部经文里面所讲的大身,讲须弥大身,大主义是比喻「无住为大」;这个地方的经文佛讲譬如大身,是比的「无法为大」,这两句很重要。我们哪一个人不希望有个大身,佛就用这个来作比喻,什么是大?无住是大;什么是大?无有一法是大。因为无法所以才教你无住,如果真有一法,佛要是教我们无住那就对不住人。正因为实在无有一法,佛教我们无住是真理,这才是绝对正确的。世间人头脑清晰的,所谓有智慧、有学问的人,往往能够看破世界、放下一切,为什么?他觉悟了,觉悟到这个世界所有现象是虚妄不实在的,所谓空手而来还是空手而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能够看破到这一层,对于佛在此地所讲的真实义多少可以能够接受几分。
但是世间这些有学问的人虽然看破世间,往往他走的是消极的道路,为什么?因为他只有无实这一面,他没有无虚这一面,所以他消极。对任何事业他都不积极,他都灰心,变成游山玩水,过一种逃避现实的生活;换句话说,他的生活不是真正的幸福,不是究竟的美满,他是有缺陷的。佛法则不然,因为它是无实又是无虚,因此佛法带给人是积极的,是教你离相布施,布施两个字就是教我们服务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造福。虽然服务一切众生,虽然为一切众生造福,又不着造作的相,这是佛法与那些世间看破世界的人不一样的地方。说实在话,世间看破世界的那些人连小乘都不如,小乘算是相当消极了,但是小乘他也有所得,小乘人还是有一个得,他得的是涅盘,所谓是偏真涅盘,他有所得,他没有把得放下,没有到无住。小乘人住涅盘,凡夫住生死,唯有大乘菩萨是真正的觉者,二边不住,不住生死、不住涅盘。我们读大身这一段的比喻,要晓得这个事实的真相,知道如何来修学。底下经文就说得更为切实,世尊就因行上来告诉我们,「说明度生无法」: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
菩萨是因地,如来在果地,果地所证无实无虚,因地更不必说了,所以菩萨也是这样的。
【若作是言。】
假如他要是有这么一句话,心里真正有:
【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这个菩萨不是一个真正的菩萨,为什么?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这是讲「实在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叫做菩萨」。这是照应前面所讲「当生如是心」。前面佛已经说过无法发心,也就是说给菩萨做一个榜样、做一个样子,现在是直截了当指出来,没有法能称之为菩萨。『菩萨』这两个字是印度话菩提萨埵的简译,它的意思旧翻译翻为「大道心众生」,新译作「觉有情」,新旧两种标准是以唐玄奘大师为代表,玄奘大师所译的叫新译,他翻作觉有情;玄奘大师以前这些译经的大德们,把它译作大道心众生,两个意思都非常好。有情是指有情识的众生,有情众生范围很广,拿现在的话来讲,我们现在把一切物分为三大类,动物、植物、矿物,动物都是有情众生,有情识、有感情,有情众生。有情众生里头又有两种现象,有一种是迷惑颠倒,有一种是觉悟的;换句话说,觉悟的这一类有情众生就叫菩萨,迷的一类有情众生就叫凡夫。由此可知,凡夫与菩萨只是觉迷的差别而已,迷了叫凡夫,觉了叫菩萨,都是属于有情众生。经上常讲九界有情,这个九界除了佛法界之外,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都是属于有情众生,九界有情众生里面觉悟了就叫菩萨。翻作大道心众生也好,众生就是有情,觉就是大道心。诸位要想明了,什么叫大道心?觉了就是大道心,觉心广大无有边际。为什么?觉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说大,这才是真正的大道。迷惑的众生他分别、他执着,迷得愈深,他分别得愈微细,执着得愈重,那个心量愈小,心量的大小也就是觉迷程度上的轻重差别。
这段经文里面给我们显示这个意思,假设没有四相,「设无四相时,见闻觉知无有一法不是佛法」,所以佛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你要是有四相,见闻觉知无有一法是佛法」,所以四相着不得也。《金刚经》对这个问题一再给我们提示,要我们觉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必须要舍离,你想修菩萨道,你要是有这四相,则不名菩萨。这里说,「有生可度,能所不忘,四相宛然,故即不名菩萨也」。能所未忘,能度的是我,所度的是众生,既然有我相、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岂不统统具足吗?这是迷、这是不觉,这是凡夫,故即不名菩萨也,这不能叫做菩萨。由此可知,我们学佛之人破四相是关键,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过,这是大乘的入门,四相没破是在大乘门外,没有入门;四相破了这才算入门,才算是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菩提心是觉,不再迷了。
我们想想我们自己,这个事情这个标准不必去拿着它去衡量别人,那你就错了,你要拿这个标准去衡量别人,你是增长四相,不是除灭四相,不但增长四相,你还增长烦恼、增长罪业,你学佛可以说完全是背道而驰。经律论都是佛大慈大悲教诫我自己的,与别人不相干,不要说某人不学佛、某人还有四相、某人不守戒律,拿这个尺码专门到处去量别人,在里面起是非人我、起分别执着,这是造罪业。我们每天求消灾、求消除三障烦恼都还来不及,怎么可以还要天天去增长罪业,怎么可以每天还去为自己制造这些障碍,那是烦恼法,不是菩提法。善学的人修自己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境界里面,想到诸法如义,万法一如,无有一法不如,一切法皆是佛法。换句话说,那个不通的就是自己一个,不是佛法的就是我一个,一切法都是佛法,就是我一个不通,就是我一个人在迷惑颠倒。诸位果然能作如是观,就有门路可入。
修学,大家很注重方法,我在这些年讲经之中有不少出家在家的同修,来跟我研究讲经的方法、修学的方法,而我提示给他们的,我说方法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修学的态度,如果你有一个庄严的态度,不懂方法也能成就;假如你的方法再巧妙,你的态度不正确,那些善巧的方法一定会错用,帮助你生烦恼,帮助你造罪业。我常告诉人,成功十分之八九是在良好的修学态度,方法只能占十之一二。反过来说,你失败了,也是一样,你失败的态度占十之八九,方法也不过是十之一二而已。为什么不问修学的态度?为什么不问修学的用心?这些事情,《金刚经》、《坛经》给我们说得非常详细,说得很明白,而且非常的切实,我们能够体会、能够思惟、能够通达,只要有决心,我们能够依教奉行,首先得失的念头要逐渐逐渐放下,对于人我四相的分别执着也要渐渐把它淡掉,这是真正入道的修学,是真正入大乘法门的关键所在。果然我们在此地觉悟了,得失的念头、人我的念头渐渐淡去,我们的受用就很大。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评论